第117章 吃碗看锅里(香江求订阅)


小说:芯片的战争   作者:飓有梗   类别:商战职场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16568/ 为您提供芯片的战争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香江观塘区工业园附近的丽港大酒店,大厅。
  余子贤见到了正在等候他的蒋月华。
  “新年快乐,余总”
  “蒋经理,新年快乐”
  “余总,在此次蔡氏晶圆厂收购案中,我作为你的p客户经理将为你全程服务,不管是在还是你所需要的服务其它!”
  蒋月华稍微迟疑了下,又接着说“同时,这应该是我在汇丰银行执行最后一次p服务,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蒋经理,没问题,此前我们已经有过合作,而且合作不错。这次的合作我相信也一定会很愉快!”余子贤伸出右手,握了握手。
  蒋月华侧让位,给余子贤介绍旁边的一个中年人:“余总,这是我们委托进行蔡氏晶圆厂尽职调查的鑫利专业咨询公司的曲耀强曲经理。”
  “曲经理你好!”
  一个干练的中年男子。
  “余总你好,按照委托要求,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对蔡氏晶圆厂的尽职调查,这是调查报告。”说完曲经理给余子贤递过来一份报告。
  余子贤接过来打开。
  “我会对报告进行详细解读,如果余总对其中的内容有什么其他需要或者疑问,可以一并提出来!”
  看到余子贤点头,曲耀强开始解读报告:
  “为本次收购蔡氏晶圆厂的目的,根据香江的有关规定以及余先生的要求,我们公司在1991年1月15至2月13,对蔡氏晶圆厂开展法律尽职调查。
  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我们查验了蔡氏晶圆厂提供的文件资料,同时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并对蔡氏晶圆厂的有关信息向独立第三方进行查证。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蔡氏晶圆厂的团队况、业务况、市场况、技术况、财务况以及法务况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
  目前,根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显示,蔡氏晶圆厂为私人独资企业,n先生持有蔡氏晶圆厂100的股份”
  余子贤一边翻着蔡氏晶圆厂尽职调查报告,一边听着曲耀强的解释,算是对整个企业的经营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了解对整个报告做了进一步的整理:
  蔡耀华在193年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引进晶圆厂的生产线,一直到194年才从东芝成功引进生产线,并在195年年中达到满产。
  在整个引进过程中总共花费近600万美元,这还是凭借蔡耀华在曰本东芝老关系以及二手生产线本就是落后主流水平三四代的缘故,再加上东芝当时需要更新生产线,才买了回来。乱世红颜泪
  不然这点价格肯定引进不过来。
  整个生产线月投片000片,技术工艺水平为3工艺,每年可产近150万块各类型芯片。产品多应用于低端电子产品消费所用的通用型芯片的前端工艺制造,有一定的后封装工艺水平,但是规模有限。
  产品主要销往大陆。
  目前员工接近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近200人,博士1人,研究生25人,本科生100余人。
  目前总资产评估300余万美元,长期债务150万美元
  不存在其它法律债务以及产权纠纷。
  其实余子贤最关心的还是蔡氏晶圆厂的债务问题以及法律纠纷问题。
  根据蔡耀华以及调查报告所述,内容相互印证,确定债务仅有150万美元的长期债务,并且整个厂子不存在法律法务纠纷。
  这就够了。
  就目余子贤了解到况,余子贤对蔡氏晶圆厂还是非常满意。
  按照佟若愚的介绍,对于余子贤来说,3微米生产工艺即将突破到70的良率,以及2微米工艺的技术突破,仅仅这两项都值好多钱价了。
  再说生产出来的产品,至少在销量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虽然生产卡带用到的3微米64b的r存储芯片,由于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生产工艺的差别,生产线无法生产,只能外购。
  但是小博士每月6万的产量,配的游戏卡带也是这个数量,每月的芯片消耗在近40万片。而其中可以用蔡氏晶圆厂生产的芯片有两类大概12万块左右,一年也在近140万,就这几乎全部吃掉了蔡氏晶圆厂的产能!
  所以余子贤在产品销售上不怯
  如果3微米工艺再突破到2微米,良率控制在50以上,芯片的产量又可以增加,有希望突破到近200万片。
  当然随着工艺的进步,一些设备的投资必然要增加,同时工艺改造初期会带来良率降低的问题,但是工艺的突破带来的收益依旧远远大于投入。
  线程工艺的突破,带来的可不止是芯片数量增加,芯片的单块成本也会降低50以上,竞争力更加凸显。
  产品的销量及利润大增和资金投入工艺突破是相辅相成的。秦时明月之魅舞天央
  而根据刚才的报告,蔡氏晶圆厂芯片产量在150万块以上,年营业额在超过400万美元,毛利率在虽然在50以下,但是净利率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120万美元的净利润。
  只是因为蔡俊杰的关系,这点利润也就是刚刚抵消工人的工资和蔡俊杰博士的研发费用!
  虽然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晶圆厂来说,30的研发投入才算是正常,但是对于一个私人企业,利润才是最关键的。
  这也就是蔡俊杰是蔡耀华的侄子,不然怎么可能去支持他去搞?
  难怪蔡耀华要吃不消了!
  只不过,n为了侄子的前途以及厂子的未来,蔡耀华只喊了的200万美元收购价以及150万美元债务承担责任。
  这个厂子要了!
  包括蔡俊杰这个人也要了,而且一定不能让走!
  “曲经理,蒋经理,这份调查报告我没什么意见。”
  “蒋经理,余总,那你们谈,我这边的任务就完成了,后续有什么需要我们公司配合的,可以联系我们,非常愿意为你们服务!”
  “好的,曲经理,合作愉快!”
  “既然尽职调查报告显示没问题,那我们可以继续谈下一步了”等曲经理走后,蒋月华继续说道。
  “恩,蒋经理继续。”
  “从资金来说,目前我们的资金审批已经通过,90万美元的额度。而按照目前n首付款150万美元的要求,还缺额60万美元。”
  “我这边已经筹集到了,大约有250万港币。”
  “那刚好对了,余总,这次的我们汇丰银行提供相关收购服务以及委托鑫利咨询公司开展尽职调查的费用加起来,总共19万港币,这次也需要余总一并支付!”
  “没问题,这是应该的!”虽然余子贤嘴上这样说,但其实心里在滴血啊!
  这都自己是借来的啊,但是这钱还不得不付。
  我付还不行么,等我把你挖回来,一切都值了!
  美哉!
  提示:浏览器搜索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