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56308/ 为您提供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听到马百户说千户所才三百多人,只有两百多能用。
高文采气的真想追出去踹死千户沈洋,连锦衣卫都能吃如此多空响。
高文采身受皇太子使命振兴锦衣卫,对这种情况绝不能坐视不管。
他目光看向马进山,严厉说道:
“马百户,本官把千户所交给你,你首先要着手内部整治,把平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锦衣卫,还有沈洋的人全部扫地出门。
另外,千户所要恢复原有人员配置,千户所锦衣卫不但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扩充,并尽快对外展开工作。
三日内,本官为你们把人手补齐,南直隶各府必须都要有锦衣卫眼线,希望你不要让本官失望。”
马进山急忙躬身领令:
“谢大人,属下定全力以赴!”
高文采已经悄悄发展一千多情报人员,但对偌大的江南地区,这些人手根本不够。
朱慈烺已经密令高文采,可以从虎贲军和龙腾军中新兵抽调人手培训。
现在虎贲军和龙龙腾军就在附近,因此高文采并不担心南京千户所人员补充问题。
这时一个锦衣卫便衣快步进来报告:
“大人,飞鸽传书!”
高文采知道是皇太子命令到了,急忙起身双手接过纸条,迅速打开观看。
看罢片刻,他掏出一个火折子把纸条烧掉,又对马百户说道:
“马百户,派人给巡抚熊明遇送信,就说已经查到华夏商行靠山,乃是福建郑家的资产,看他是否敢对郑家动手。”
“尊令!”
马进山急忙躬身领令。
皇家集团暂时不宜曝光,朱慈烺知道还不到对江南大杀特杀时候。
为了华夏商行不受到南方士绅背后频繁下黑手,于是朱慈烺顺势把郑家推出来。
郑森乃是东林大佬钱谦益的学生,钱谦益虽然已死但影响还在。
郑家又是海上霸主,南方士绅富强豪强若想继续悄悄从事海上贸易。
朱慈烺料定他们绝对不敢动华夏商行,不然他们的船一艘都出不去。
明末海禁对南方士绅富强来说已经名存实亡,大量的生丝瓷器茶叶出海赚取巨额银钱。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对此很清楚,这也是他们反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之一。
应天府衙门,熊明遇今日收到很多同僚和好友书信,基本上都是针对华夏商行之事。
他们对青皮们被杀只字不提,主要指责华夏商行叛乱南方粮价,造成百姓民不聊生。
特别是一些名门望族更是要求严惩华夏商行,还江南一方安宁。
针对南方这些不要脸的官商对华夏商行莫须有的指责。
应天巡抚熊明遇稍微沉思片刻,就决定暂时查封华夏商行。
但他还要等待一个结果,那就是锦衣卫千户沈洋的密信。
若华夏商行背后只是一些北方五六品官员,他就要出手了。
“大人,沈洋的密信!”
就在此时,管家进来递给他一封密信。
熊明遇立即捏碎蜡丸观看,看罢密信他眉头越皱越紧。
“郑家?难怪可以源源不断运来低价粮食,除了福建那个海盗家族谁能做得到?”
对这个结果,熊明遇没有丝毫怀疑,只是该如何处置华夏商行呢?
还有牛二之死,魏国公府已经有人前来报案,要求严惩凶手。
作为一个读书人,熊明遇他们无论心里还是骨子里都是看不起海盗家族的。
不管郑家是总兵还是勋贵,在他们读书人眼里永远是海盗。
可是他们又对郑家无可奈何,人家手里有兵又有船,还把控南方海运的命脉。
若得罪郑家,整个江南的商船可能都无法下海,更不要说和南洋商贸。
就在熊明遇犹豫之时,一个五城兵马司指挥急匆匆前来报告:
“大人,很多百姓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严厉处罚暴徒,保护华夏商行正常经营……”
熊明遇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为何?百姓为商家出头还是大明历史上首次,他们肯定是受人蛊惑!”
指挥使急忙拱手说道:
“大人,前段时间南方稻米价钱爆涨,一般百姓根本吃不起,是华夏商行坚持不涨价才保证他们正常生活,肯定听说有人打击华夏商行才做出此举行为……”
熊明遇来回在大厅踱步,心里也在思量如何处理此事。
本来听到华夏商行是郑家财产他就头疼,现在百姓又站出来,熊明遇更加头疼!
作为一个老官僚,熊明遇很快就猜到原因。
百姓不会主动出来力挺华夏商行,肯定有人背后引导,这下麻烦了……
不处置华夏商行,他无法向那些世家和众多士绅交待,可现在还如何?
突然他眼前一亮,好事啊,百姓这么一闹正是给他台阶下……
熊明遇立即坐下开始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几封,马上派心腹之人送走。
“来人,把本官这些书信马上送往太仓张家,苏州李家……”
太仓张家,张家家主看着应天巡抚书信愁眉不展,他们知道自己这次彻底输了。
马上召集几个大家族和富商代表到张家商量此事。
一天后,世家大族和这次有关系的官商齐聚张家。
结果听到华夏商行是郑家财产后,这些人全都哑口无言。
怪不得数千青皮们一夜之间被灭,在军队不出手情况下,除了郑家外一般商家哪有如此实力。
没有办法,他们每家都有海贸生意,出海时必须获得郑家令旗。
若得罪郑家,以郑芝龙海盗性格,南方海贸可能就此打住……
与海贸巨大利润相比,这次损失完全不能相比,看来只有忍气吞声了,毕竟还是他们先对华夏商行动手。
收到几大世家和部分官商回信,熊明遇立即放弃打压华夏商行的想法。
同时命令五城兵马司,在南城,北城,中城,东城,西城多个地方张贴告示。
告示内容是应天府地痞恶霸为了收保护费发生大规模火拼,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样一来,一夜之间地痞青皮大量死亡就好解释了,同时对百姓也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京师
朱慈烺收到高文采的回信,对南方士绅大族更加看不起。
一群软蛋,连郑家都不敢得罪,对建奴南下除了纷纷投降,他们还能做什么。
几乎在同时,朱慈烺也收到黄得功和孙应元的奏报,由于当地官府以无粮为借口,拒绝提供补给。虎贲军和龙腾军目前补给出现问题,请皇太子传旨催促。
那些人的小心思怎么能瞒过朱慈烺,并非没有粮食,分明是南方官绅担心护国军常驻地方,为他南下做准备。
所以联合起来拒绝粮草补给,希望逼走护国军,也是给皇太子一个下马威。
在护国军支援安庆时,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但史可法并未与他们同流合污。
朱慈烺不可能让黄得功和孙应元强抢,当然更不会让他们饿肚子去追剿流寇。
既然他们不欢迎护国军,就让张献忠继续在南方霍霍吧!
马上飞鸽传书,命令两支军队回京,在此期间军队补给有皇家集团提供。
皇家集团在和奸商们的商战获利巨大,等于白白运走奸商们的屯粮,还赚取三百多万两银子。
把郑家的九十万两银子付掉,皇家集团依然赚银子超过两百万两,今年皇家集团总共收入肯定超过八百万两。
当时抄家八大皇商时,如果不把他们的产业盘活,几千万两银子很难支撑大明一个国家三年。
可现在完全不同,朱慈烺把八大皇商和犯官勋贵们商铺全部盘活,不但母鸡还在下蛋,并且母鸡反而养的更肥更大。
想和朱慈烺玩阴的,南方士绅显然还不够格,朱慈烺手中有枪心里不慌,准备在商战后,再给他们一个重击。
户部
年迈的户部尚书程国祥,手捧一本账本正在查账,突然外面有人尖声叫道:
“陛下驾到!”
程国祥等户部官员急忙放下手里工作出门观看,果然看到新皇驾到,急忙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陛下!”
朱慈烺一挥手:
“免礼,不用陪朕,都各自去忙!”
“谢陛下!”
户部诸位官员急忙谢恩返回各自工作岗位,朱慈烺却在程国祥位置上坐下,老臣笑哈哈陪在一旁。
朱慈烺翻开一个账本笑道:
“大明国事艰难,爱卿年迈辛苦了!”
程国祥急忙拱手道:
“新皇英明神武,老臣愿为陛下和大明鞠躬尽瘁,再干二十年不成问题!”
朱慈烺闻言微笑点头:
“朕知道爱卿有能力且清廉,能得爱卿鼎力相助乃是大明之幸,万民之幸也,等大明形势好转,朕造一座养老院,让你们好好享清福!”
能得到新皇肯定,程国祥内心及时温暖,急忙躬身道:
“谢陛下天恩,有陛下在大明必定中兴,不知陛下今日驾临有何指示?”
朱慈烺脱口而出:
“为南方逋赋而来,给朕查查欠税几何!”
程国祥面色微红,看样子很是激动,急忙拱手道;
“陛下英明,南方士绅大族逋赋八百多两白银!”
程国祥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顿时让朱慈烺一愣,程国祥对户部账目竟然如此清楚,当初让他做户部尚书真的是一步妙棋。
见新皇发愣,程国祥又道:
“老臣知道朝廷困难,早就上奏此事,但没有下文,不知压在内阁,还是陛下留中不发!”
皇帝老子想银子发疯,他不可能看到催收逋赋留中不发,肯定被内阁压下,他们担心自家遭受损失。
不过想到那些人已经去见了阎王,朱慈烺并未说什么,而是指指一旁木凳道:
“坐下,给朕说说都是哪些人拖欠,真正百姓有多少?”
“谢陛下!”
程国祥急忙搬过凳子坐在朱慈烺身旁道:
“回禀陛下,拖欠逋赋的都是世家大族和富商大户。小民不能拖欠,更不敢拖欠。若不及时催收,新皇一旦登基势必大赦天下……”
不是水,这个必须要介绍一下,请大大们轻喷!!!
明中后期,敢于清查江南逋赋的巡抚巡按已经寥寥无几,甚至某些情况下,还要包庇地方官的催逋不力。
比如,苏松巡按御史将苏松常镇等府连年逋赋的原因归结为“宪臣久缺,水潦频灾”,请求宽限对地方官的考成。
在晚明的江南地区,逋赋已经发展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行为,无论身处上位的抚按,还是基层临民的州县官都难以有效地清理整治。
一般来说,造成逋赋的行为主体应该是纳税者,也就是所谓的“民欠”,明代历朝统治者大赦天下,蠲免税粮逋赋时,也大都以民欠为主要对象。
但实际上,真正造成逋赋的,往往并非普通“小民”,而是地方“豪猾”。
由此可知,地方豪猾利用朝廷的钱粮征解、特别是蠲免政策的漏洞,造成了大量逋赋,名为“拖欠”、“带征”,实则“侵没”、“抗延”,这与真正的“民欠”,应区别对待。
所谓地方“豪猾”,实际上应包括两类人,是“豪”即“势豪”,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缙绅阶层。
而所谓的“猾”,一般指各地无赖军民为主的“无籍之徒”,他们活跃在钱粮征解储运的各个环节,“有本地之包揽,有在京之包揽,有各衙门之包揽”,可谓无孔不入。
他们通过揽纳、包揽钱粮的手段,谋取私利,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但一般认为,他们是上亏国计,下损民生的社会寄生虫,也是历朝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实际上是明代中后期特有的一种中介服务机构。“保歇”广泛存在于赋役征解、商业、司法等领域,其中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包揽钱粮解纳。
总体看来,钱粮包揽和缙绅滥免,虽然是造成晚明逋赋的重要因素,但这两个问题在明前期甚至前朝就广泛存在。
同时,晚明缙绅阶层利用优免滥冒谋取法外私利造成的逋赋,以及城市无籍之徒包揽钱粮造成的逋赋,只是这种趋势的延展。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未能如数征收钱粮,或“已征在宫、己解在库”者,也未能按时按量解往指定地点,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种逋赋。
这时的逋赋行为主体,就是各级相关地方官府,他们虚报、挪用、侵吞钱粮,以至形成逋欠朝廷财政的情况越发严重。
听完程国祥的介绍,朱慈烺心里更加愤怒,南方士绅大族有银子去青楼一诺千金,在朝廷危难之时却拖欠大量税赋不交。
见新皇脸色极为严肃,程国祥急忙道:
“陛下息怒,此事极其复杂,前朝曾催收过,但作用有限,还需慎重对待!”
朱慈烺点点头:
“明日朝会,爱卿将此事上奏,朕看看他们要银子还是要命!”
朱慈烺说罢起身离去,程国祥和户部官员们急忙躬身:
“恭送陛下!”
……
今日天气有些闷热,朱慈烺洗漱之后躺在龙床上,两个小宫女身披纱衣手拿羽扇轻轻为他扇风。
朱慈烺并未去欣赏眼前美丽风景,心里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置逋赋之事,不知不觉闭上眼睛睡去。
皇极殿
朱慈烺今日提前半个时辰上朝,不过还是最晚一个到来。
看到新皇在龙椅上落座,群臣立即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陛下!”
朱慈烺微笑点头:
“众卿免礼,平身!”
“谢吾皇万岁!”
群臣谢恩,随后回到朝班。
红薯土豆大丰收,建奴也老实很多,流寇不再是威胁,这段时间朝堂比较平静,朝臣能经常看到小杀星面露微笑。
他们以为新皇即将登基继位,很快会大赦天下,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大开杀戒。
朱慈烺目光在群臣脸上一扫而过道:
“诸位爱卿,救灾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水利建设仍将继续,接下来开始修建北方各省之间官道,工部和内阁商量后拿出方案。”
孟兆祥已经成为历史最忙碌的工部尚书,闻言急忙和内阁几位阁臣出班躬身领旨。
他们刚退回朝班,户部尚书程国祥手捧象牙板出班躬身说道:
“陛下,老臣有本奏!”
朱慈烺微微点头:
“奏!”
“谢陛下,国库存银已经不富裕,修建官道还需要大笔开支,江南逋赋还拖欠八百万两之多,请陛下传旨催收逋赋!”
一石激起千层浪,程国祥这几句话如同一声惊雷炸响,朝堂顿时传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其他地方官员知道逋赋催收困难,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看热闹的心态,都想知道新皇如何解决逋赋。
可江南官员心态却瞬间爆了,他们都在暗暗骂程国祥无耻。
新皇登基肯定大赦天下,逋赋极有可能被赦免,程国祥此时提出逋赋其心可诛!
若是崇祯上朝,朝堂反对声肯定此起彼伏,可此时已经不同,上面端坐的乃是小杀星,好不容易平静几天,谁都不敢做出头鸟。
朱慈烺不可能让程国祥一个人挨骂,他看看内阁首辅李邦华问道:
“内阁李大人,逋赋问题,你们怎么看?”
李邦华急忙出班拱手道:
“陛下圣明,老臣认为户部程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朱慈烺满意点点头:
“礼部姜大人,你们认为如何?”
姜逢员急忙出班拱手:
“陛下,臣附议!”
反正又不会让内阁阁臣去催收,闭着眼睛附议即可,这是姜逢元的真实想法。
见连问两个文官无人反对,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既然无人反对,诸位爱卿说说该如何催收?“
朱慈烺话音未落,杨士聪再也忍不住,急忙上前施礼:
“陛下,臣并不反对催收逋赋,但江南百姓日子并不好过,最近几年不是干旱就是洪涝,臣建议减免部分逋赋?”
感谢书友山南北大力支持,谢谢!!
高文采气的真想追出去踹死千户沈洋,连锦衣卫都能吃如此多空响。
高文采身受皇太子使命振兴锦衣卫,对这种情况绝不能坐视不管。
他目光看向马进山,严厉说道:
“马百户,本官把千户所交给你,你首先要着手内部整治,把平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锦衣卫,还有沈洋的人全部扫地出门。
另外,千户所要恢复原有人员配置,千户所锦衣卫不但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扩充,并尽快对外展开工作。
三日内,本官为你们把人手补齐,南直隶各府必须都要有锦衣卫眼线,希望你不要让本官失望。”
马进山急忙躬身领令:
“谢大人,属下定全力以赴!”
高文采已经悄悄发展一千多情报人员,但对偌大的江南地区,这些人手根本不够。
朱慈烺已经密令高文采,可以从虎贲军和龙腾军中新兵抽调人手培训。
现在虎贲军和龙龙腾军就在附近,因此高文采并不担心南京千户所人员补充问题。
这时一个锦衣卫便衣快步进来报告:
“大人,飞鸽传书!”
高文采知道是皇太子命令到了,急忙起身双手接过纸条,迅速打开观看。
看罢片刻,他掏出一个火折子把纸条烧掉,又对马百户说道:
“马百户,派人给巡抚熊明遇送信,就说已经查到华夏商行靠山,乃是福建郑家的资产,看他是否敢对郑家动手。”
“尊令!”
马进山急忙躬身领令。
皇家集团暂时不宜曝光,朱慈烺知道还不到对江南大杀特杀时候。
为了华夏商行不受到南方士绅背后频繁下黑手,于是朱慈烺顺势把郑家推出来。
郑森乃是东林大佬钱谦益的学生,钱谦益虽然已死但影响还在。
郑家又是海上霸主,南方士绅富强豪强若想继续悄悄从事海上贸易。
朱慈烺料定他们绝对不敢动华夏商行,不然他们的船一艘都出不去。
明末海禁对南方士绅富强来说已经名存实亡,大量的生丝瓷器茶叶出海赚取巨额银钱。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对此很清楚,这也是他们反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之一。
应天府衙门,熊明遇今日收到很多同僚和好友书信,基本上都是针对华夏商行之事。
他们对青皮们被杀只字不提,主要指责华夏商行叛乱南方粮价,造成百姓民不聊生。
特别是一些名门望族更是要求严惩华夏商行,还江南一方安宁。
针对南方这些不要脸的官商对华夏商行莫须有的指责。
应天巡抚熊明遇稍微沉思片刻,就决定暂时查封华夏商行。
但他还要等待一个结果,那就是锦衣卫千户沈洋的密信。
若华夏商行背后只是一些北方五六品官员,他就要出手了。
“大人,沈洋的密信!”
就在此时,管家进来递给他一封密信。
熊明遇立即捏碎蜡丸观看,看罢密信他眉头越皱越紧。
“郑家?难怪可以源源不断运来低价粮食,除了福建那个海盗家族谁能做得到?”
对这个结果,熊明遇没有丝毫怀疑,只是该如何处置华夏商行呢?
还有牛二之死,魏国公府已经有人前来报案,要求严惩凶手。
作为一个读书人,熊明遇他们无论心里还是骨子里都是看不起海盗家族的。
不管郑家是总兵还是勋贵,在他们读书人眼里永远是海盗。
可是他们又对郑家无可奈何,人家手里有兵又有船,还把控南方海运的命脉。
若得罪郑家,整个江南的商船可能都无法下海,更不要说和南洋商贸。
就在熊明遇犹豫之时,一个五城兵马司指挥急匆匆前来报告:
“大人,很多百姓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要求严厉处罚暴徒,保护华夏商行正常经营……”
熊明遇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为何?百姓为商家出头还是大明历史上首次,他们肯定是受人蛊惑!”
指挥使急忙拱手说道:
“大人,前段时间南方稻米价钱爆涨,一般百姓根本吃不起,是华夏商行坚持不涨价才保证他们正常生活,肯定听说有人打击华夏商行才做出此举行为……”
熊明遇来回在大厅踱步,心里也在思量如何处理此事。
本来听到华夏商行是郑家财产他就头疼,现在百姓又站出来,熊明遇更加头疼!
作为一个老官僚,熊明遇很快就猜到原因。
百姓不会主动出来力挺华夏商行,肯定有人背后引导,这下麻烦了……
不处置华夏商行,他无法向那些世家和众多士绅交待,可现在还如何?
突然他眼前一亮,好事啊,百姓这么一闹正是给他台阶下……
熊明遇立即坐下开始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几封,马上派心腹之人送走。
“来人,把本官这些书信马上送往太仓张家,苏州李家……”
太仓张家,张家家主看着应天巡抚书信愁眉不展,他们知道自己这次彻底输了。
马上召集几个大家族和富商代表到张家商量此事。
一天后,世家大族和这次有关系的官商齐聚张家。
结果听到华夏商行是郑家财产后,这些人全都哑口无言。
怪不得数千青皮们一夜之间被灭,在军队不出手情况下,除了郑家外一般商家哪有如此实力。
没有办法,他们每家都有海贸生意,出海时必须获得郑家令旗。
若得罪郑家,以郑芝龙海盗性格,南方海贸可能就此打住……
与海贸巨大利润相比,这次损失完全不能相比,看来只有忍气吞声了,毕竟还是他们先对华夏商行动手。
收到几大世家和部分官商回信,熊明遇立即放弃打压华夏商行的想法。
同时命令五城兵马司,在南城,北城,中城,东城,西城多个地方张贴告示。
告示内容是应天府地痞恶霸为了收保护费发生大规模火拼,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样一来,一夜之间地痞青皮大量死亡就好解释了,同时对百姓也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京师
朱慈烺收到高文采的回信,对南方士绅大族更加看不起。
一群软蛋,连郑家都不敢得罪,对建奴南下除了纷纷投降,他们还能做什么。
几乎在同时,朱慈烺也收到黄得功和孙应元的奏报,由于当地官府以无粮为借口,拒绝提供补给。虎贲军和龙腾军目前补给出现问题,请皇太子传旨催促。
那些人的小心思怎么能瞒过朱慈烺,并非没有粮食,分明是南方官绅担心护国军常驻地方,为他南下做准备。
所以联合起来拒绝粮草补给,希望逼走护国军,也是给皇太子一个下马威。
在护国军支援安庆时,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但史可法并未与他们同流合污。
朱慈烺不可能让黄得功和孙应元强抢,当然更不会让他们饿肚子去追剿流寇。
既然他们不欢迎护国军,就让张献忠继续在南方霍霍吧!
马上飞鸽传书,命令两支军队回京,在此期间军队补给有皇家集团提供。
皇家集团在和奸商们的商战获利巨大,等于白白运走奸商们的屯粮,还赚取三百多万两银子。
把郑家的九十万两银子付掉,皇家集团依然赚银子超过两百万两,今年皇家集团总共收入肯定超过八百万两。
当时抄家八大皇商时,如果不把他们的产业盘活,几千万两银子很难支撑大明一个国家三年。
可现在完全不同,朱慈烺把八大皇商和犯官勋贵们商铺全部盘活,不但母鸡还在下蛋,并且母鸡反而养的更肥更大。
想和朱慈烺玩阴的,南方士绅显然还不够格,朱慈烺手中有枪心里不慌,准备在商战后,再给他们一个重击。
户部
年迈的户部尚书程国祥,手捧一本账本正在查账,突然外面有人尖声叫道:
“陛下驾到!”
程国祥等户部官员急忙放下手里工作出门观看,果然看到新皇驾到,急忙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陛下!”
朱慈烺一挥手:
“免礼,不用陪朕,都各自去忙!”
“谢陛下!”
户部诸位官员急忙谢恩返回各自工作岗位,朱慈烺却在程国祥位置上坐下,老臣笑哈哈陪在一旁。
朱慈烺翻开一个账本笑道:
“大明国事艰难,爱卿年迈辛苦了!”
程国祥急忙拱手道:
“新皇英明神武,老臣愿为陛下和大明鞠躬尽瘁,再干二十年不成问题!”
朱慈烺闻言微笑点头:
“朕知道爱卿有能力且清廉,能得爱卿鼎力相助乃是大明之幸,万民之幸也,等大明形势好转,朕造一座养老院,让你们好好享清福!”
能得到新皇肯定,程国祥内心及时温暖,急忙躬身道:
“谢陛下天恩,有陛下在大明必定中兴,不知陛下今日驾临有何指示?”
朱慈烺脱口而出:
“为南方逋赋而来,给朕查查欠税几何!”
程国祥面色微红,看样子很是激动,急忙拱手道;
“陛下英明,南方士绅大族逋赋八百多两白银!”
程国祥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顿时让朱慈烺一愣,程国祥对户部账目竟然如此清楚,当初让他做户部尚书真的是一步妙棋。
见新皇发愣,程国祥又道:
“老臣知道朝廷困难,早就上奏此事,但没有下文,不知压在内阁,还是陛下留中不发!”
皇帝老子想银子发疯,他不可能看到催收逋赋留中不发,肯定被内阁压下,他们担心自家遭受损失。
不过想到那些人已经去见了阎王,朱慈烺并未说什么,而是指指一旁木凳道:
“坐下,给朕说说都是哪些人拖欠,真正百姓有多少?”
“谢陛下!”
程国祥急忙搬过凳子坐在朱慈烺身旁道:
“回禀陛下,拖欠逋赋的都是世家大族和富商大户。小民不能拖欠,更不敢拖欠。若不及时催收,新皇一旦登基势必大赦天下……”
不是水,这个必须要介绍一下,请大大们轻喷!!!
明中后期,敢于清查江南逋赋的巡抚巡按已经寥寥无几,甚至某些情况下,还要包庇地方官的催逋不力。
比如,苏松巡按御史将苏松常镇等府连年逋赋的原因归结为“宪臣久缺,水潦频灾”,请求宽限对地方官的考成。
在晚明的江南地区,逋赋已经发展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行为,无论身处上位的抚按,还是基层临民的州县官都难以有效地清理整治。
一般来说,造成逋赋的行为主体应该是纳税者,也就是所谓的“民欠”,明代历朝统治者大赦天下,蠲免税粮逋赋时,也大都以民欠为主要对象。
但实际上,真正造成逋赋的,往往并非普通“小民”,而是地方“豪猾”。
由此可知,地方豪猾利用朝廷的钱粮征解、特别是蠲免政策的漏洞,造成了大量逋赋,名为“拖欠”、“带征”,实则“侵没”、“抗延”,这与真正的“民欠”,应区别对待。
所谓地方“豪猾”,实际上应包括两类人,是“豪”即“势豪”,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缙绅阶层。
而所谓的“猾”,一般指各地无赖军民为主的“无籍之徒”,他们活跃在钱粮征解储运的各个环节,“有本地之包揽,有在京之包揽,有各衙门之包揽”,可谓无孔不入。
他们通过揽纳、包揽钱粮的手段,谋取私利,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但一般认为,他们是上亏国计,下损民生的社会寄生虫,也是历朝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实际上是明代中后期特有的一种中介服务机构。“保歇”广泛存在于赋役征解、商业、司法等领域,其中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包揽钱粮解纳。
总体看来,钱粮包揽和缙绅滥免,虽然是造成晚明逋赋的重要因素,但这两个问题在明前期甚至前朝就广泛存在。
同时,晚明缙绅阶层利用优免滥冒谋取法外私利造成的逋赋,以及城市无籍之徒包揽钱粮造成的逋赋,只是这种趋势的延展。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未能如数征收钱粮,或“已征在宫、己解在库”者,也未能按时按量解往指定地点,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种逋赋。
这时的逋赋行为主体,就是各级相关地方官府,他们虚报、挪用、侵吞钱粮,以至形成逋欠朝廷财政的情况越发严重。
听完程国祥的介绍,朱慈烺心里更加愤怒,南方士绅大族有银子去青楼一诺千金,在朝廷危难之时却拖欠大量税赋不交。
见新皇脸色极为严肃,程国祥急忙道:
“陛下息怒,此事极其复杂,前朝曾催收过,但作用有限,还需慎重对待!”
朱慈烺点点头:
“明日朝会,爱卿将此事上奏,朕看看他们要银子还是要命!”
朱慈烺说罢起身离去,程国祥和户部官员们急忙躬身:
“恭送陛下!”
……
今日天气有些闷热,朱慈烺洗漱之后躺在龙床上,两个小宫女身披纱衣手拿羽扇轻轻为他扇风。
朱慈烺并未去欣赏眼前美丽风景,心里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置逋赋之事,不知不觉闭上眼睛睡去。
皇极殿
朱慈烺今日提前半个时辰上朝,不过还是最晚一个到来。
看到新皇在龙椅上落座,群臣立即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陛下!”
朱慈烺微笑点头:
“众卿免礼,平身!”
“谢吾皇万岁!”
群臣谢恩,随后回到朝班。
红薯土豆大丰收,建奴也老实很多,流寇不再是威胁,这段时间朝堂比较平静,朝臣能经常看到小杀星面露微笑。
他们以为新皇即将登基继位,很快会大赦天下,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大开杀戒。
朱慈烺目光在群臣脸上一扫而过道:
“诸位爱卿,救灾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水利建设仍将继续,接下来开始修建北方各省之间官道,工部和内阁商量后拿出方案。”
孟兆祥已经成为历史最忙碌的工部尚书,闻言急忙和内阁几位阁臣出班躬身领旨。
他们刚退回朝班,户部尚书程国祥手捧象牙板出班躬身说道:
“陛下,老臣有本奏!”
朱慈烺微微点头:
“奏!”
“谢陛下,国库存银已经不富裕,修建官道还需要大笔开支,江南逋赋还拖欠八百万两之多,请陛下传旨催收逋赋!”
一石激起千层浪,程国祥这几句话如同一声惊雷炸响,朝堂顿时传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其他地方官员知道逋赋催收困难,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看热闹的心态,都想知道新皇如何解决逋赋。
可江南官员心态却瞬间爆了,他们都在暗暗骂程国祥无耻。
新皇登基肯定大赦天下,逋赋极有可能被赦免,程国祥此时提出逋赋其心可诛!
若是崇祯上朝,朝堂反对声肯定此起彼伏,可此时已经不同,上面端坐的乃是小杀星,好不容易平静几天,谁都不敢做出头鸟。
朱慈烺不可能让程国祥一个人挨骂,他看看内阁首辅李邦华问道:
“内阁李大人,逋赋问题,你们怎么看?”
李邦华急忙出班拱手道:
“陛下圣明,老臣认为户部程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朱慈烺满意点点头:
“礼部姜大人,你们认为如何?”
姜逢员急忙出班拱手:
“陛下,臣附议!”
反正又不会让内阁阁臣去催收,闭着眼睛附议即可,这是姜逢元的真实想法。
见连问两个文官无人反对,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既然无人反对,诸位爱卿说说该如何催收?“
朱慈烺话音未落,杨士聪再也忍不住,急忙上前施礼:
“陛下,臣并不反对催收逋赋,但江南百姓日子并不好过,最近几年不是干旱就是洪涝,臣建议减免部分逋赋?”
感谢书友山南北大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