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致仕与重组


小说: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作者:物语000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56308/ 为您提供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建奴被灭后,大明很多小将都被封爵,虽然只是子爵和男爵,但同样可以光耀门楣,要知道他们以前可是普通百姓。此后,国子监一些有抱负的监生纷纷要求加入护国军,对这些身体素质不错又有文化的国子监监生的要求,朱慈烺来者不拒。等护国军结束假期,朱慈烺要让他们跟着这些监生学习文化,作为大明未来新一代将领,他们必须看懂军事地图和情报。神武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朱慈烺正在考虑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这时胡宝进来禀告:“皇爷,大明内阁首辅李邦华和几位阁臣求见!”朱慈烺以为他们来讨论江南之事,点点头道:“召!”“遵旨!”胡宝退出大殿去召李邦华等阁臣!很快,李邦华,程国祥,孟兆祥,姜逢员,冯英五人走进乾清宫,对神武皇帝躬身施礼:“臣等,参见陛下!”朱慈烺微微一笑:“免礼,赐座!”“谢陛下天恩!”五人谢恩,随后小心翼翼在一旁锦凳上落座。朱慈烺现在本不想谈论江南之事,他想让流寇继续折磨南方士绅一段时间,目光在几个老头脸上一扫而过,笑道:“朕想休息几日再上朝,不知道诸位阁老见朕何事?”李邦华急忙拱手道:“陛下御驾亲征近一年非常辛苦,臣能理解,如今大明局势日渐安稳,北方百姓安居乐业,可谓盛世,陛下完全能多歇息几日再上朝。在陛下英明率领下,大明文武官员日趋年轻化,陛下定能率领他们真正中兴大明,老臣今日求见陛下并非催陛下上朝,而是希望陛下能够答应让老臣致仕……”李邦华说罢,程国祥,孟兆祥,姜逢员,冯英四人立即起身拱手道:“陛下,如今大明人才济济,臣等年事已高,如果继续留在重要高位之上,肯定会影响陛下英明决策的快速有效推行,请陛下准许臣等致事回乡养老……”五人说罢,突然一起跪倒在朱慈烺面前:“请陛下让老臣致仕!”古代致仕相当于后世的退休,中国很早即有明确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70岁退休,法定时间从周代开始。退休年龄发生重大调整,从洪武十三年二月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60岁退休,首现中国历史。较之于文官,武职官员工作性质特殊,60岁很难有相应的体力。洪武十八年八月,明太祖又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武职官员的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明孝宗时,又出现了内退规定,如果官员主动提出退休,40岁也会被批准。与这种提前退休相对应的,则是延迟退休,明成祖登基时,一度恢复70岁退休古制。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成大批官员被杀。实行延迟退休,与当时的人才短缺有关。所以,明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基本上都维持在60—70岁之间。退休的明代官员,还能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并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退休的明代官员,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可以参加官方的宴会、祭祀活动等。经济待遇则变化很大,明初执行仕官食原俸的规定,即工资照拿。但好景不长,这种规定不久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生活特殊困难的,享受低保:“有司月给米二石,修其身”。这种终身低保毕竟太少,对官员并无多少吸引力,所以同样存在到龄不愿退休的官员。这种官员,通常会受到弹劾,而对主动退休的官员,朝廷则给予鼓励。明弘治年间,明孝宗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有些官员主动退休,通常还有政治安全的考虑,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刚满60岁就主动请辞。朱元璋很高兴,派人把他风光地送回老家,还重重地赏了刘基许多财物。……朱慈烺开始还以为几个文官前来讨论有关江南之事,哪知道他们却是来要求退休的。说实话,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还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压力,真的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程国祥,李邦华,姜逢员,孟兆祥都已经近七十岁,大明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朱慈烺真的不想让他们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大雪隔在漠南时,朱慈烺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大明内阁应该年轻化了,可他却不忍心提出让阁老们退休。李邦华在崇祯自挂东南枝后全家自尽,孟兆祥作为一个文官死战不退,最后战死全家被杀,程国祥更是退休后穷死家中。这几位阁臣能力出众,都是朱慈烺亲自提拔上来的,他对每一位都很尊敬,只要他们不犯大错,不主动提出致仕,朱慈烺绝不勉强。“诸位阁老,快快免礼平身!”朱慈烺立即起身,伸手扶起他们道:“几位老大人啊,你们这不是为难朕吗?大明刚刚平定建奴和鞑子,你们突然提出致仕,别人会说朕卸磨杀驴的,朕绝不答应……”李邦华等人感激同时,突然老脸一红,神武皇帝居然把他们几位大儒比作拉磨的驴。可对面毕竟是神武皇帝,无论说什么,他们都不会计较,也无法计较,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童言无忌啊……不过,对神武皇帝的说法,他们都很认可,好像此时要求致仕似乎有些不妥。可神武皇帝很快即将开始对南方进行土地改革,这个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他们年事已高,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跟上神武皇帝改革的步伐,必须让年轻人上来。几个老头再次拱手:“陛下,老臣确实不再适合占据内阁阁臣之位,请陛下放老臣回乡养老,尽快提拔年轻官员,相信陛下心里肯定有合适的人选……”见他们执意如此,朱慈烺叹口气问道:“诸位爱卿劳苦功高,朕不舍得你们离开啊,可朕也不能太自私,应该让你们暗度晚年了,既然你们去意已决,朕不再勉强你们,致仕后待遇不变直到百年……”“谢陛下天恩,老臣告退……”几个老头急忙跪地谢恩,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给神武皇帝施大礼。朱慈烺急忙上前扶起他们:“快快免礼!”他们再次对神武皇帝拱拱手,随后就要退出乾清宫,却听神武皇帝突然说道:“冯大人,你还年轻,暂时留下,三年后朕让你致仕!”朱慈烺不知道冯英实际年龄,但知道他们绝对不会超过六十岁,刑部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朱慈烺决定再留他三年。朱慈烺监国之初,杀伐太过果断,无论官职多大,他说杀就杀,根本不给刑部一点消息。作为刑部尚书,那时冯英对他意见很大,认为皇太子如此行为必竟成为大明的罪人。可随着时间流逝,大明形势逐渐好转,加上皇太子不计前嫌,又把他拉入内阁,冯英对皇太子的印象才大有改观。在神武皇帝继位后,该杀的贪官污吏已经杀的差不多了,很少动不动就抄家灭族。后来神武皇帝又御驾亲征灭掉建奴和蒙古,冯英对神武皇帝只有钦佩和崇拜。乱世用重典,他反而感觉自己曾经对贪官污吏的无能为力,差点变成大明的罪人。听到神武皇帝在挽留他,冯英急忙躬身施礼:“多谢圣上,臣遵旨!”就这样,一天之内,大明内阁只剩一个阁臣,那就是刑部尚书冯英。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都不是翰林院官员,几乎没有可能入阁。但朱慈烺不按套路出牌,硬是让工部尚书孟兆祥和刑部尚书冯英入阁,当时很多文官都不理解。明末情况比较特殊,工部对朝廷和穿越而来的朱慈烺很重要,他的改革需要工部大力支持,杀人太多同样需要刑部有所作为。本来还想留下李邦华做都察院左都御史,可想到老头已经七十来岁,朱慈烺最终还是放过老李头……本来以为要过段时间才会考虑内阁重组之事,今日李邦华等一帮老头要求致仕后,朱慈烺必须把重组内阁之事提上日程。在朱慈烺心里已经有几个阁臣人选,孙传庭,卢象升,可卢象升三兄弟已经回家守孝,按照明朝规矩,要三年后才能回来。历史上卢象升父亲去世时,正赶上建奴入关劫掠,崇祯一直不让他回去,最后卢象升被杨嗣昌和高起潜陷害,最终战死巨鹿。当时杨嗣昌和陈新甲都在守孝期,他们都没有回乡守孝,这二人身穿大红官服,该吃吃该喝喝,只有卢象升内穿孝服拒吃肉食……如今大明正在用人之时,朱慈烺这次也准备把卢象升和卢象坤召回来,留一个卢象桐替两位兄长守孝即可。另外顺天巡抚杨廷麟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不但有能力,历史上同样是一位抗击建奴的民族英雄。杨廷麟,崇祯四年进士,其性勤学好古,闻名翰林,充讲官兼直经筵,与黄道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当时清兵之患正炽,廷麟力争主战,曾上疏痛斥朝廷中主和的大臣。杨嗣昌恨之,谎称廷麟知兵,改授以兵部职方主事,赞卢象升军。象升得杨廷麟竟大喜,即令杨麟往真定负责运送军粮。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兵进驻巨鹿的贾庄,仅剩五千残卒,已断粮数日。象升派遣杨廷麟求助太监高起潜于鸡泽,高起潜置之不理,卢象升军中大哭。杨廷麟在保定往真定路上,忽闻象升全军覆没,放声大哭,而杨嗣昌本以为廷麟亦死,及闻廷麟正好奉使在外,怅恨久之,再将其贬江西。李自成陷北京,杨廷麟闻之恸哭,募兵勤王,得知福王被拥立乃止。唐王时授以兵部尚书,协同守将万元吉据赣州。清顺治三年十月四日深夜,建奴登城拆垛,蜂拥入城,城陴和巷战死者如麻,黎明,建奴占领赣州城。万元吉投贡江而死,杨廷麟整戎佩刀赴城西清水塘投水而死、当时塘内积尸平池,杨廷麟是挤在群尸间沉入水中的。在杨廷麟这种精神感召下,以身殉国的赣州地方官兵士绅百姓数以千百,建奴将军叹道:“忠臣也!”以四扇门为棺,将其葬于江西省赣州市南门外。杨廷麟在顺天巡抚任上,积极朱慈烺各项改革,特别是京畿土地改革时,更是尽心尽力,做的很出色,朱慈烺准备让他入阁。山东巡抚洪承畴,现在还是内阁阁臣,朱慈烺把他派去山东搞土改,不会让他回来。对于这种历史上祸国殃民的软骨头,朱慈烺不喜欢重用他们,之所以让洪承畴期山东做巡抚,就是看他如何应付那个衍圣公!这样一来,内阁就有孙传庭,卢象升,杨廷麟,李岩,冯英五位阁臣,其中孙传庭是当仁不让的大明内阁首辅。朱慈烺知道内阁阁臣都被封大学士,他准备加封孙传庭为建极殿大学士,加封卢象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封杨廷麟为文华殿大学士,加封李岩为东阁大学士!李岩只是一个举人,他连进士都不是,也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举人内阁阁臣。也就是神武皇帝朱慈烺敢这么玩,如果崇祯敢这么玩,文官的吐沫都能淹死他……不过相比其他官员,孙传庭和卢象升的权力有些过分的大,他们都是国公,孙传庭是护国公,卢象升是镇国公。卢象升还身兼大明兵部尚书和军机部成员,孙传庭更过分,他不但是万人之上的大明内阁首辅,同样是军机部成员。当然这一切都是朱慈烺的计划,暂时并未实施,一旦正式决定下来,肯定会引起极大轰动。神武皇帝不但不按套路出牌,还把祖制完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因为这几人除杨廷麟外,其他人都和翰林院没有毛的关系。当然,此时这几人都不知道,神武皇帝正在悄悄给他们升官……后面一章有对历史介绍,不喜欢看的请跳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