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56308/ 为您提供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朱慈烺目光在下面众大臣身上扫视一遍,除少数一些没有涉事的本地官员外,下面站的基本都是来自南京的文武官员。文官有礼部尚书张慎言,大学士蔡奕琛,左都御史李沾,南京户部尚书熊明遇等等。原来南京户部尚书本来是毕懋康,朱慈烺把毕懋康调到皇家科学院后,熊明遇接任毕懋康的户部尚书之职。武将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朱慈烺对此人并不陌生,他是中山王徐达的第十四世孙,万历年间袭封魏国公,与京师的定国公徐允祯是同宗。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去世,长子徐文胤爵世袭爵位,后来和赵之龙他们一起开城跪赢建奴进入南京城。徐家一门两国公,分驻南北二京,并掌管两京在徐弘基之后,一群勋贵也纷纷出列请安。他们有怀远侯常延龄,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弘济,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永昌侯徐宏,忻城伯爵赵之龙,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其中灵璧侯汤国祚是汤和的后人,汤和和徐达是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累封至信国公,获赐世袭诰券,七十岁时寿终,被追封为东瓯王。但在汤和死后,因其子、孙、曾孙三代均早逝,无法袭爵,汤氏子孙到了明英宗时失去了爵位,明世宗时汤和五世孙汤绍宗以功臣后续封灵璧侯,仍获诰券。临淮侯李弘济是岐阳王李文忠的十一世孙,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也是大明开国元勋,战功显赫,死后不仅封王还配享太庙。南京还有两个有名勋贵来不了,就是柳祚昌和朱国弼二人,他们因为受到京师勋贵的诛连,两年前被监国皇太子的朱慈烺斩杀。怀远侯常延龄是常遇春的后人,历史上表现不错,被朱慈烺任命为漕运总督。此次专程前来拜见神武皇帝,这也是他首次见到不知何原因,突然重用他的神武皇帝。诚意伯刘孔昭是刘伯温的后人,清兵南下是,他是南京水军都督,指挥作战水平一塌糊涂,让建奴轻松渡江,不过气节还不错,至少没有投降建奴!南京的一帮勋贵,祖上大多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各家族势力在江南一带根深蒂固。朱慈烺对南京大部分开国功臣之后嗤之以鼻,今日在这里站着的一群勋贵,大多是没骨气的孬种。历史上清兵入关南下后,与大明同休两百多年的南京大多数勋贵,都主动开城迎降,丢尽了他们祖宗的脸面!朱慈烺只扫他们一眼,就把目光看向站在他们身后的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和凤阳总兵杨御藩,以及护国军一众将领。新任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和凤阳总兵杨御藩本来在滁州土改,此次平乱结束特地前来见神武皇帝。除他们之外,还有凤阳巡抚马士英,凤阳知府庄元州,到南京组建情报系统的锦衣卫指挥使高文采也在列。朱慈烺南下之前,已经密令高文采进入凤阳暗查,今日过后,高文采也可以正大光明出现在神武皇帝身边了。南京来的文武官员都是首次见到传说中的小煞星,剑神武皇帝虽然年幼,但端坐在龙椅上也是气势逼人,绝对一副帝王像……朱慈烺这次为何要让南京文武官员前来凤眼?并不是让他们来看戏,而是让他们来观摩杀鸡儆猴的。今日朱慈烺要把债凤阳土改中作乱的大小官员和卫所将官一网打尽,前期他们跳的有多欢,他们未来跌的有多狠!凤阳土改之后,护国军肯定会继续南下过江,当神武皇帝渡江后,江南的土改肯定正式拉开序幕。君臣见礼完毕,朱慈烺目光看向高文采和岳洋:“二位,凤阳五州十三县和八卫一所后事处置如何了?涉事士绅官员和地主家丁是否已经被抓获?”高文采岳洋二人急忙躬身施礼:“回禀陛下,除凤阳左卫指挥使自杀,其他各卫主要将官半数被抓。五州十三县的文官,此次行动,共计抓获九品以上文武官员六百三十二人,乱兵一千二百余人。”岳洋接着道:“锦衣卫还发现了八卫指挥使有密谋通匪的嫌疑,曾和张献忠暗中有密信往来,看来崇祯八年流寇破凤阳乃是有他们暗中相助……”凤阳右卫指挥使就是当日主动开城投降的那位。他投降后认错态度极好,也极为配合锦衣卫的调查,表现不错。岳洋这几句话让这场文武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不可置信的把目光看向岳洋。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今已经成长为神武皇帝的得力干将!神武皇帝闻言并未大发雷霆,反而不动声色点点头:“你们两个一定要严格复审被抓官员罪状,务必做到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许放过一个坏人。”高文采和岳洋急忙躬身说道:“臣,遵旨!”随后,朱慈烺宣布对凤阳府所有官员进行任免。马士英依然任凤阳巡抚,直到凤阳土改完成。亳州知州李阳,定远县令徐新,宿州知州王茂,三人因为在清查土地中拒绝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被打伤,受到朱由检的奖赏。根据目前凤阳现状,朱由检决定对凤阳各州县官员重新任命,等凤阳土地改革完成后,再有吏部和内阁签发任命。宿州知州升为凤阳知府,定远县令升为宿州知州,亳州知州升为凤阳同知。凤阳下辖各州县,抽调早期加入护国军的国子监监生担任,空缺的知州有吏部重新任命。被抽调的原国子监监生加入护国军后,都想跟着神武皇帝升官加爵,几场打胜仗下来,有人已经升为千总。他们没有想到,现在竟然被神武皇帝终结其军事生涯,居然在凤阳干上县令。不过对于几个文职将官来说,知县这个职位还不错。在没有加入护国军之前,他们必须要经过科举才有可能,路还很长……王茂李阳徐新三人,在朱由检凤阳之行中,也算是一个大的发现。谁说大明官员都烂到根子里,他们三人虽然不是两袖清风,但家产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两万两。并且大力支持神武皇帝的土地改革,在明末已经算是另类了!南直隶的这些文武官员被皇太子的这般操作搞的有些懵了。这般大动干戈把南京官员调来,却对于犯案众官员的处置他一字未提。反而是安排了一些官员上任,这是什么意思?南京来的一个御史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拱手说道:“陛下,臣认为没有经过吏部和内阁,您随意任命一个护国军武官为知县不妥。陛下在凤阳土改乃是与民争利,对反对土改的士绅大开杀戒,导致大明龙兴之地凤阳血流成河更是不孝,此举和桀纣何异……”朱慈烺让南京文武官员前来观礼,就是要震慑他们,为江南土改打下基础,没有想到还未开始杀贪官,已经有言官跳出来指责他。朱慈烺在京师杀的言官无人敢言,是南京的言官没有听到消息?还是因为南京言官头更铁?周遇吉曹变蛟等护国军将领个个都是对此人怒目而视,锦衣卫们更是紧握腰间绣春刀刀柄,若不是神武皇帝在此,他们会立即教这个言官做人!朱慈烺却是淡淡一笑:“很好,果然嘴尖舌利,还有人附议吗?”来犯人南京官员好几百,言官也不在少数,看到神武皇帝含笑发问,看不出丝毫要杀人的节奏,立即又有十几个言官和文官跳出来附议。“陛下,臣等附议!”“还有吗?”朱慈烺微微一笑,又问道。当然还有,并且不止一个两个,土改严重影响南方士绅的利益,不过很多文官和勋贵都听说过神武皇帝的杀伐果断,他们比较谨慎,决定先看看风向再说,暂时无人说话,但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没有了吗?”朱慈烺又淡淡问一句,随后目光在南方文武官员身上一扫而过,见半响无人附议,朱慈烺突然猛一拍龙书案:“啪……”“几个跳梁小丑而已,你们知道什么叫厚颜无耻吗?骚乱发生时,打砸抢烧,强暴民女时,你们在哪里?此次凤阳骚乱,是否有你们在幕后推波助澜?难道以为朕不知道吗?百姓饿殍遍野,流民遍地,你们在哪里?是不是在秦淮河画舫上莺歌燕舞?流贼四起动摇大明根基时,你们在做什么?土改乃是大明中兴之举,反对者都是祸国殃民之辈!朕的土地改革必将进行到底,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你们几个酸儒算什么东西,也敢在朕面前狺狺狂吠!来人,公然侮辱朕者,杀无赦,退出去斩首示众!”“遵旨!”岳洋一挥手,一群锦衣卫立即上前,不由分说把十几个文官和言官按倒在地,想拖死猪似的拖出去,随后砍下他们的脑袋……不怕死,谁不怕死?不怕死为何艰难南下时不抵抗,直接打开城门投降?神武皇帝突然大发雷霆,吓的在场文武官员浑身颤抖。他们今天终于知道,原来神武皇帝翻脸真的比翻书还快,一言不合,直接砍头,谁还敢反对,除非嫌命长。勋贵们更是个个低头不语…………史可法从安庆匆匆赶来,进入凤阳府后心惊不已。他路过的两个卫所,发现卫城中到处都是军队,满街都是血迹,一些被俘的卫所兵正低头擦洗着血迹。史可法大惊失色,急忙找个百姓打听一下,听到护国军没有趁机抢掠百姓财物,史可法才松口气。史可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神武皇帝居然以这番雷霆手段解决八卫一所。听说连守备太监和凤阳府知府也被抓了,甚至五州十三县的官员也被抓了半数。史可法一个踉跄,差点站立不稳摔倒在地。老天爷啊,神武皇帝不会把他们全部处决吧?八卫被俘将官乱兵和被抓的各州县官员,加起来足足有八百多号人啊……史可法急忙跑步前进,气喘吁吁进入奉天门,急忙躬身施礼:“臣,史可法来迟,请陛下责罚!”看到史可法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朱慈烺并未怪他。“爱卿远道而来,情有可原,平身!”“谢陛下天恩!”史可法急忙平身,他现在还不知道十几个文官刚被神武皇帝砍头!急忙整理一下语言,再次躬身施礼:“陛下,不知此次凤阳抓获的几百官员如何处置?”朱慈烺淡淡看史可法一眼,突然冷冷道:“贪官扒皮实草,其他人全部正法,朕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更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若此卿想为叛逆求情,最好免开尊口!”感觉史可法想为凤阳官员求情,朱慈烺直接封口,根本不给他求情的机会……史可法顿时一阵无语:“陛下,这……”“退下!”朱慈烺根本不再理睬他,一挥手,让史可法退下……史可法只好躬身一礼,无奈退回朝班……朱慈烺看看史可法,又看看南京哪些官员,突然冷冷道:“卫所官兵作乱,罪无可赦,当地官员勾结作乱官兵,更是罪无可恕。朕准备在皇陵祭祖,在仁祖皇帝墓前将这群乱兵贪官全部处决!”朝堂很安静,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午时,在神武军的护送下,八百多名犯事官员和乱兵,全部被押入了中都郊外的皇陵。明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朱元璋的三位兄长和嫂子,以及两个侄儿的坟墓都祔葬于此。最初被定为英陵,不过只用了三个月就改称为皇陵,昔日的民家坟,如今已扩建成了帝王陵寝。文武官员齐聚皇陵,朱慈烺先率领群臣祭拜了仁祖皇帝和仁祖皇。这两位是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辈子都想不到,自己死后还能混个皇帝名号。想当初,老朱家因为穷,当地又遭了旱灾,一家八口在一个月内饿死了四个人,父亲,大哥,大哥长子、母亲,全部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