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胡安国的学术思想】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7551/ 为您提供北宋穿越指南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三大家族被分拆之时,胡安国把文章给李邦彦送去。
  李邦彦看了,顿时有些生气:“俺虽不学无术,却也是太学上舍出身,胡先生为何这般糊弄于俺?”
  “非是糊弄,”胡安国说道,“不复,则洛学与新学无法相合。”
  “你别管什么,先把文章给俺做出来!”李邦彦懒得胡搅蛮缠。
  胡安国却说:“李相公身为阁臣应该高屋建瓴,而非事事迎逢。大一统,通三统,此新朝之大事。在通三统的时候,李相公有的是机会做事。李相公所言医、数、工、农,皆可列于三统当中。”
  李邦彦闻言沉默,重新阅读这篇文章,读罢之后仔细思索,随即说道:“且带你入宫去一趟。”
  胡安国的文章确实重要,它牵扯到新朝开国的法统和政策。
  朱铭读完文章,溜达着去找爸爸:“这个胡安国的学术野心好大,他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金钱和权势不是他的追求。他想要把自己的学术思想,作为儒家正统传播天下,今后世世代代都奉他为宗师。”
  “他在历史上很有名?”朱国祥问道。
  朱铭说:“四书五经里有,这你是知道的吧?”
  朱国祥点头道:“当然知道。”
  朱铭说道:“明代科举的教材,实际就是胡安国的,直到清朝编修才改过来,但清朝的主流春秋思想依旧源自胡安国。他率先把‘天理’引入春秋经,忠君是天理,三纲是天理。在他以前,忠君可以不是天理,三纲也可以不是天理,忠君与三纲都能辨证讨论。”
  “难怪他的书能做明清科举教材,做皇帝的当然喜欢得很。”朱国祥恍然大悟。
  “见一见吧,”朱铭说道,“他那无条件的忠君理论,是以南宋初年为背景提出的,是为了帮赵构收拢兵权和人心。如今没有经历靖康南渡,我估计胡安国的学术思想,会跟另一个时空不太相同。”
  朱国祥说:“那就见见。”
  父子俩在秘阁的一处偏殿,召见李邦彦和胡安国。
  一番拜见问候胡安国开始说正题:“今河北有伪帝,东南有赵佶,荆湖有钟相,又有西夏、金国等夷狄。二位圣人若建新朝,当大一统、通三统,方可立不世之伟业!”
  朱铭说道:“老调重弹而已,就没有些新论?”
  胡安国说:“新调很多,须编撰一本来详细阐述。”
  胡安国的,跟有几十上百处不同,有些地方甚至跟道理相反。
  “那就说说伱的大一统、通三统吧。”朱国祥开口道。
  胡安国阐述道:“统,治也。: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即大一统之义也!又言,春秋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经略应该尽早称帝,再颁布纲纪,以确立自身法统,天下余者皆为宵小。”
  儒家的“大一统”,首先是国无二主,全国只能有一个最高主权、一个最高领袖,不能有国中之国和分封势力。其次,是礼制、法律、文化、度量衡等等,必须有主体标准,即所谓“六合同风”。
  至于领土统一,那纯粹属于顺带的,“大一统”皇帝有权力也有责任收复失地。
  朱国祥点头道:“此言有理。”
  胡安国又说:“大一统者,通三统为一统,周监夏商而建天统,教以文,制以文。春秋监商周而建人统教以忠,制尚贤也。”
  这话的意思是,周朝虽然取代商朝和夏朝,却也继承融合了夏商两代的传统,并以此为基础改革出更高级的文明。
  “通三统”是中华文明生命力所在,也是在建立新朝时,儒家重点追求的目标,核心总结就八个字: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即便是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之后,也会在儒家的引导下,不由自主的“通三统”,以此延续中华文明的古老传承。只在实际过程中,有深有浅而已,比如元代就浅得很。
  中华文明对于外来势力的超强同化力,其实就是儒家的“通三统”在刻意引导。
  胡安国说:“唐的租庸调已不堪用,因此宋继承了两税法,新朝若采用两税法,就可视为通三统之体现。这只是其一,若高屋建瓴,便是那三统五时。”
  朱铭对理解不深,对春秋公羊派理解更少,因此非常罕见的没有再说话。
  朱国祥问:“何谓三统五时?”
  胡安国详细解释道:“三统五端,化四方之本也。五端便是五时,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也。元,气之始;春,四时之始;王,受命之始;正月,政教之始;公即位,一国之始。始正则本正,本正则无不正,于是可以君天下、临四海,统四方之政。”
  “即位之年,必称元年,此明人君之用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之用也。至哉坤元,万物资始,地之用也。人君成位乎其中,则参天地之用,天地人合一是也。体元者,人主之事;调元者,宰相之职……”
  “停!”
  朱铭张口打断:“说些有用的,别扯这些虚头巴脑的。”
  胡安国很不喜欢朱铭的交流方式,但也只能老老实实整理措辞:“元之体为仁,体元乃人主之事。仁即心,人心惟微,道心惟微。建立万法、酬酢万事、师驭万夫、统理万国,皆此心之用也……”
  朱铭撇撇嘴,搞半天就说这个?
  简单归纳就几句话:元乃五时之首,新君上位,第一要务是体元,而元的精神是仁心。因此,新君首先要立仁心,将那人心合于道心,定下一个以仁治国的基调。
  而且胡安国说来说去,不断强调“心”的作用。
  一边讲良知,一边谈心性,而且主张穷万物之理,还要搞经世致用,就差没有讲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了。
  其核心理念,有些类似阳明心学之事功学派思想。
  但胡安国的湖湘心学,确确实实属于阳明心学的老祖宗。而且系统更加完备,只是缺少合适的方法论,无法有效探究万物之理。
  以春秋公羊派为基底、以研究物理为途经、以经世致用为目标的……心学,这是什么四不像的学术理论?
  而且,胡安国不仅追求大一统、大复仇,还把大一统、大复仇总结为“天下为公”。
  极度忠君,三纲五常,不过是实现天下为公的手段!
  由于缺少了靖康南渡的经历,胡安国虽没有强调极度忠君,却又特别着眼于“通三统”。
  也即目标改了,南宋时他想帮赵构收拢兵权,从而达到收复北方失地的追求。
  而现在,他想辅佐朱氏父子,恢复汉唐盛世之图景。
  李邦彦一言不发在旁边听着,胡安国滔滔不绝阐述观点,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
  说话之间,李邦彦暗中观察父子俩的反应。
  朱国祥从始至终都认真聆听,偶尔还会露出思考的表情。
  朱铭则显得非常奇怪那表情似乎在听戏,听到精彩处也会报以微笑。
  “时候不早了,改日再听胡先生讲经。”朱国祥用上了尊称。
  李邦彦闻之大喜,觉得自己把胡安国带来是正确的。
  “臣告退。”胡安国作揖道。
  李邦彦与胡安国躬身退下,偏殿里只剩父子二人。
  朱国祥问:“感觉怎样?”
  朱铭说道:“以前我对南宋的湖湘学派不了解,只知道对理学和心学都影响极深。今天仔细听了一场,有点刷新三观的感觉,这玩意儿是非常高级的事功派理论啊。反倒是强调什么忠君思想、三纲五常,属于这一派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后来那些皇帝们舍本取末了。”
  朱国祥却说:“忠君与三纲,又不是胡安国发明的,他只不过追究更极端而已。而且他今天也没强调忠君,估计是靖康南渡才添加的,当时国家危难,需要通过忠君来凝聚民族向心力。这个人可以用,今后做礼部尚书很合适。”
  “他那些学问,我可不会用来做官学,顶多选取其中的一些,”朱铭说道,“他虽然强调研究物理,但也强调心性作用。心性这玩意儿太虚,而研究物理又太困难。他的学问发展到极致,徒子徒孙肯定避实就虚,整天谈论心性而忘记物理,跟王阳明的徒子徒孙一个德行。”
  朱国祥说道:“先提拔他做礼部侍郎?”
  “可以,”朱铭说道,“顺便让他专职筹备登基大典吧。”
  朱国祥笑道:“真要称帝了?”
  朱铭说道:“听他讲了一堆,登基确实重要,可以凝聚人心占据大义。至少,四川过来的官员将士,都盼着朱院长您登基呢。这个皇帝位子,恐怕你要当得久些,可不能一两个月就退位了。”
  “随便吧,”朱国祥道,“但事先说好,我最多当到灭了宋徽宗和钟相。时间拖久了,一把年纪退位有什么意思?我还想着舒舒服服养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