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7551/ 为您提供北宋穿越指南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秋季,大明克复高丽全境。
拖这么久,主要是山区太多。
高丽南方士族不甘失败,有的屯兵山城据险而守,有的带着残部逃进山里打游击。
明军自身出兵不足万,新编的朝鲜兵又不堪攻城。只能一座座山城的推过去,再留下新编朝鲜兵驻防。
虽然攻占了高丽全部城池,但至今依旧有许多残余势力。
主要还是政策问题!
在郑知常的建议下,白崇彦全部提拔寒门,对世家门阀动辄灭族。而且灭族这种事,恰恰是那些寒门在推进,寒门士子对此异常积极。
消息传到南方,高丽士族惊恐抱团,铁了心要跟明军死拼到底。
他们还控制乡间舆论,声称明军倚重北人,要屠光所有的高丽南人,就算南方寒门士子也会被杀。
这种谣言,相信者居多。
高丽的南人与北人之争,早就延续了百余年。之前开京贵族和西京贵族的矛盾,说穿了就是南人与北人的矛盾,十多年前就已激化到北方士族造反的程度。
南方士族借助高丽地域矛盾,竟把许多南方寒门也团结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南方寒门之人,对此将信将疑派心腹北上。这些南方寒门子弟见到白崇彦,立即被任命为小官或文吏,并且暗中写信回去告之家人。
渐渐的,越来越多南方寒门被策反,甚至主动带着明军进山清剿士族残余。
拿下高丽全境之后,白崇彦上奏朝廷,顺便请调更多劝农官来。
白崇彦在信里说,朝鲜农业之所以落后,不仅仅因为制度和农具。朝鲜农民甚至连沤肥都整不明白,即便是河流冲积出的肥沃土地,也还在使用魏晋南北朝的休耕制。
白崇彦索要的人和物,朱铭悉数应允,并让兵部和礼部商量封赏。
谈完这些事,出席御前会议的太子兼洛阳府尹朱洋说:“陛下,洛阳愈发繁华,近几年人口激增,请择期增筑洛阳城。”
朱铭点头道:“你跟内阁与各部讨论,拿出一份增筑方略来。”
“遵旨!”朱洋坐下。
整个洛阳城的面积,比开封城要小大约七分之一。
而洛阳皇城,却远比开封皇城更大,直接占了整个洛阳城的四分之一。
洛阳城的布局是“田”字型,左上角那一大块全是皇城和宫城。
这么说吧,开封刨去皇城的城区面积,比整个洛阳城还大2平方公里!
刚刚迁都时勉强够用,近十年下来已经挤爆了,甚至占用郊外农田在建房子。
新任工部侍郎是赵逢吉,他对水利极为精通,曾在汉中、荆北主持水利,伟大的黄河工程也是他亲手负责。
但筑城还是第一次。
赵逢吉拿着洛阳地图说:“殿下,当在城西增筑,令皇城居中为宜。”
“确实。”朱洋也是这样想的。
北宋初年修筑的洛阳城,皇城修得阔气无比,外城却属于半成品。
堂堂大明帝都,皇城竟然不居中线,而是偏在“田”字格的左上角。成何体统?
在“田”字的西边,增筑一个“日”字新城区,洛阳皇城就能坐北而居中了!
朱洋平时在洛阳府衙,处理的都是琐事,如今终于有大事可做。
他频频跟工部的建筑师们交流,又亲自带人实地查看,再跟户部和属县官吏沟通,用了一整個冬天的时间来制定筑城方案。
工部、户部、府县各衙门官吏,甚至包括五城兵马司,皆全力配合太子制定计划。
顺便在太子面前混个脸熟,摸一摸太子的脾气。
冬至那天,朱洋拿出增筑方案。
朱铭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自然表示极为满意,因为有无数专业人士为太子查漏补缺。
增筑西城之后,河南县衙会搬过去,辖区为城西的河南县。
洛阳县衙留在原地,辖区为城东的洛阳县。
至于洛阳城区,自然是归洛阳府尹亲自管理。
顺便一提,河南省的省会,以及河南省三司衙门,已经从开封搬到了郑州。
河南省挺惨的,洛阳府、开封府皆为中央直辖,生生抠去河南省最精华的两块地盘。
正好淮南省面积过大,于是割出亳州七县划给河南。
确立河南省会时,大臣们也争论了一番。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宋城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前宋的南京,人口充足、经济发达、地处要冲。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郑州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河南省的地理中心。商丘实在太偏了,隔壁就是山东和淮南,哪有省会歪那么远的?
最终,朱铭拍板定郑州为省会。
主要还是地理因素决定的,如果定商丘为省会,那么河南最西边的府县,给省里上交赋税的时候,得穿过整个河南省外加东西二京。
郑州刚好,南方府县可水陆交替,把赋税运到新郑再转运。东西方府县走水路可直达。
从新郑到郑州,如今正在开挖运河。
汴河到金水、郑水,已挖掘运河连通。
今后郑州也能四通八达了。
朱铭说道:“计划做得不错,最后能落实几分才是关键。尤其是拆迁城西的附廓居民,还有征募民夫、外调砖石木材。”
朱洋说道:“孩儿会时刻盯紧的。”
“放手去做,”朱铭叮嘱道:“做错了有人给你补救,最重要的是你要从中学会一些东西。”
“全赖父亲照拂。”朱洋露出孩童般微笑。
虽然已经成年,但该撒娇的时候还是得撒娇。
按照这套增筑方案,今后洛阳全城面积为70平方公里,比清朝的北京城要大一些。至于洛阳皇城,比明清皇城面积大三分之一。
能轻松容纳百万人口!
地上、地下的排水系统先得搞好,生活用水设施自然也得抓紧,百万人口不可能全靠打井饮用。
洛阳的水利系统非常全面,魏晋时期已然成熟。千金堨、千金渠、千金坞、五龙渠、代龙渠、九龙渠、长分桥、张方沟、石巷水门,这些设施有些用来饮用,有些则用来泄洪排水,构成比较完整的城市水利系统。
如今增筑面积达到原有的二分之一,五代以来废弃的某些水利系统,也得再重新修复使用。
顺便再次完善洛阳周边水利,那些用于城市泄洪排水的河渠,完全可以供附近农民用来灌溉良田。
大部分城西附郭百姓不用搬走,少部分需要搬迁的纯属倒霉。他们现有的房子,正好位于增筑的城墙和护城河区域,又或者位于新定的官方机构所在地,又或者被拆了做主干街道之类。
冬去春来。
河南、洛阳二县的民夫被征调三万人,一些去挖下水道,一些去挖护城河,修筑城墙反而不用着急。
挖出的土方,可以用来夯为内墙层。
这些民夫不但包伙食,而且还有工资可拿。
相关钱粮,户部、工部调拨一些,洛阳府、洛阳县、河南县再拨一些。
由于主要种植冬小麦,需要春耕的土地不多,因此春季征召民夫并不太耽误农时。
只要给钱给粮,民夫们就非常乐意。
大明建国还不到二十年,又多次掀起反腐大案,天子脚下没人敢乱来。就算官吏中饱私囊,只属于小打小闹而已。
王朝中后期就不行了。
像历史上那个大明王朝,仅仅过了百年,北京城的水利工程都敢层层转包。最后被一个私人承接过去,估计是因为利润太薄,只能选择偷工减料,河堤使用不到半年就垮了……一堆人头落地!
朱洋在洛阳筑城时,北方有点风调雨顺的味道。
局部稍有春旱,但整体来说顺遂人意。
但终究只是刚进入回暖期,小冰河期的威力仍在。
浙江、福建、江西在入夏之后,二十多个府县遭遇洪水,仅建州城就有数千人被淹死——因为暴雨下个不停,上游的建阳溪、松溪及其支流水位猛涨,洪峰抵达半日就淹没河堤倒灌入城。
建州死了一堆官吏和军将,当时他们正带着军民加筑河堤!
严州城更惨,史书上只有五个字:水暴至,没城。
连严州城东的神泉监都被淹了,那里是南方第二大铜钱铸造厂。
东南方似乎把天捅破了窟窿,整整三个省份的暴雨下得没完没了。经济和人口损失惨重。
小冰河期的真正危害不是寒冷,而是气候变化莫测,会出现许多极端天气。
报灾文书如雪花般飞到洛阳,朱铭看得是一脸无奈。
只能紧急调运赈灾物资过去,并免除受灾府县的赋税,顺便把往年逋赋一起免了。
至于赈灾立功之人,通通有赏。
死难者抚恤。
因公殉职者,比如建州的官吏将士,是在加固河堤时被淹死的,全部重重抚恤。
这破气候!
朱铭登上西城楼散心,默默看着城外民夫挖掘护城河道。
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这次至少被淹死了十万人,流离失所者估计有上百万。洪水来得太大太急,无论官民都没有充足准备,谁能想到洪水直接把城给淹没了。
好不容易渐渐充盈的财政,被这么一搞又瘪下去。
拖这么久,主要是山区太多。
高丽南方士族不甘失败,有的屯兵山城据险而守,有的带着残部逃进山里打游击。
明军自身出兵不足万,新编的朝鲜兵又不堪攻城。只能一座座山城的推过去,再留下新编朝鲜兵驻防。
虽然攻占了高丽全部城池,但至今依旧有许多残余势力。
主要还是政策问题!
在郑知常的建议下,白崇彦全部提拔寒门,对世家门阀动辄灭族。而且灭族这种事,恰恰是那些寒门在推进,寒门士子对此异常积极。
消息传到南方,高丽士族惊恐抱团,铁了心要跟明军死拼到底。
他们还控制乡间舆论,声称明军倚重北人,要屠光所有的高丽南人,就算南方寒门士子也会被杀。
这种谣言,相信者居多。
高丽的南人与北人之争,早就延续了百余年。之前开京贵族和西京贵族的矛盾,说穿了就是南人与北人的矛盾,十多年前就已激化到北方士族造反的程度。
南方士族借助高丽地域矛盾,竟把许多南方寒门也团结起来。
当然,也有一些南方寒门之人,对此将信将疑派心腹北上。这些南方寒门子弟见到白崇彦,立即被任命为小官或文吏,并且暗中写信回去告之家人。
渐渐的,越来越多南方寒门被策反,甚至主动带着明军进山清剿士族残余。
拿下高丽全境之后,白崇彦上奏朝廷,顺便请调更多劝农官来。
白崇彦在信里说,朝鲜农业之所以落后,不仅仅因为制度和农具。朝鲜农民甚至连沤肥都整不明白,即便是河流冲积出的肥沃土地,也还在使用魏晋南北朝的休耕制。
白崇彦索要的人和物,朱铭悉数应允,并让兵部和礼部商量封赏。
谈完这些事,出席御前会议的太子兼洛阳府尹朱洋说:“陛下,洛阳愈发繁华,近几年人口激增,请择期增筑洛阳城。”
朱铭点头道:“你跟内阁与各部讨论,拿出一份增筑方略来。”
“遵旨!”朱洋坐下。
整个洛阳城的面积,比开封城要小大约七分之一。
而洛阳皇城,却远比开封皇城更大,直接占了整个洛阳城的四分之一。
洛阳城的布局是“田”字型,左上角那一大块全是皇城和宫城。
这么说吧,开封刨去皇城的城区面积,比整个洛阳城还大2平方公里!
刚刚迁都时勉强够用,近十年下来已经挤爆了,甚至占用郊外农田在建房子。
新任工部侍郎是赵逢吉,他对水利极为精通,曾在汉中、荆北主持水利,伟大的黄河工程也是他亲手负责。
但筑城还是第一次。
赵逢吉拿着洛阳地图说:“殿下,当在城西增筑,令皇城居中为宜。”
“确实。”朱洋也是这样想的。
北宋初年修筑的洛阳城,皇城修得阔气无比,外城却属于半成品。
堂堂大明帝都,皇城竟然不居中线,而是偏在“田”字格的左上角。成何体统?
在“田”字的西边,增筑一个“日”字新城区,洛阳皇城就能坐北而居中了!
朱洋平时在洛阳府衙,处理的都是琐事,如今终于有大事可做。
他频频跟工部的建筑师们交流,又亲自带人实地查看,再跟户部和属县官吏沟通,用了一整個冬天的时间来制定筑城方案。
工部、户部、府县各衙门官吏,甚至包括五城兵马司,皆全力配合太子制定计划。
顺便在太子面前混个脸熟,摸一摸太子的脾气。
冬至那天,朱洋拿出增筑方案。
朱铭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自然表示极为满意,因为有无数专业人士为太子查漏补缺。
增筑西城之后,河南县衙会搬过去,辖区为城西的河南县。
洛阳县衙留在原地,辖区为城东的洛阳县。
至于洛阳城区,自然是归洛阳府尹亲自管理。
顺便一提,河南省的省会,以及河南省三司衙门,已经从开封搬到了郑州。
河南省挺惨的,洛阳府、开封府皆为中央直辖,生生抠去河南省最精华的两块地盘。
正好淮南省面积过大,于是割出亳州七县划给河南。
确立河南省会时,大臣们也争论了一番。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宋城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前宋的南京,人口充足、经济发达、地处要冲。
一半大臣认为,应该把郑州设为省会,因为那里是河南省的地理中心。商丘实在太偏了,隔壁就是山东和淮南,哪有省会歪那么远的?
最终,朱铭拍板定郑州为省会。
主要还是地理因素决定的,如果定商丘为省会,那么河南最西边的府县,给省里上交赋税的时候,得穿过整个河南省外加东西二京。
郑州刚好,南方府县可水陆交替,把赋税运到新郑再转运。东西方府县走水路可直达。
从新郑到郑州,如今正在开挖运河。
汴河到金水、郑水,已挖掘运河连通。
今后郑州也能四通八达了。
朱铭说道:“计划做得不错,最后能落实几分才是关键。尤其是拆迁城西的附廓居民,还有征募民夫、外调砖石木材。”
朱洋说道:“孩儿会时刻盯紧的。”
“放手去做,”朱铭叮嘱道:“做错了有人给你补救,最重要的是你要从中学会一些东西。”
“全赖父亲照拂。”朱洋露出孩童般微笑。
虽然已经成年,但该撒娇的时候还是得撒娇。
按照这套增筑方案,今后洛阳全城面积为70平方公里,比清朝的北京城要大一些。至于洛阳皇城,比明清皇城面积大三分之一。
能轻松容纳百万人口!
地上、地下的排水系统先得搞好,生活用水设施自然也得抓紧,百万人口不可能全靠打井饮用。
洛阳的水利系统非常全面,魏晋时期已然成熟。千金堨、千金渠、千金坞、五龙渠、代龙渠、九龙渠、长分桥、张方沟、石巷水门,这些设施有些用来饮用,有些则用来泄洪排水,构成比较完整的城市水利系统。
如今增筑面积达到原有的二分之一,五代以来废弃的某些水利系统,也得再重新修复使用。
顺便再次完善洛阳周边水利,那些用于城市泄洪排水的河渠,完全可以供附近农民用来灌溉良田。
大部分城西附郭百姓不用搬走,少部分需要搬迁的纯属倒霉。他们现有的房子,正好位于增筑的城墙和护城河区域,又或者位于新定的官方机构所在地,又或者被拆了做主干街道之类。
冬去春来。
河南、洛阳二县的民夫被征调三万人,一些去挖下水道,一些去挖护城河,修筑城墙反而不用着急。
挖出的土方,可以用来夯为内墙层。
这些民夫不但包伙食,而且还有工资可拿。
相关钱粮,户部、工部调拨一些,洛阳府、洛阳县、河南县再拨一些。
由于主要种植冬小麦,需要春耕的土地不多,因此春季征召民夫并不太耽误农时。
只要给钱给粮,民夫们就非常乐意。
大明建国还不到二十年,又多次掀起反腐大案,天子脚下没人敢乱来。就算官吏中饱私囊,只属于小打小闹而已。
王朝中后期就不行了。
像历史上那个大明王朝,仅仅过了百年,北京城的水利工程都敢层层转包。最后被一个私人承接过去,估计是因为利润太薄,只能选择偷工减料,河堤使用不到半年就垮了……一堆人头落地!
朱洋在洛阳筑城时,北方有点风调雨顺的味道。
局部稍有春旱,但整体来说顺遂人意。
但终究只是刚进入回暖期,小冰河期的威力仍在。
浙江、福建、江西在入夏之后,二十多个府县遭遇洪水,仅建州城就有数千人被淹死——因为暴雨下个不停,上游的建阳溪、松溪及其支流水位猛涨,洪峰抵达半日就淹没河堤倒灌入城。
建州死了一堆官吏和军将,当时他们正带着军民加筑河堤!
严州城更惨,史书上只有五个字:水暴至,没城。
连严州城东的神泉监都被淹了,那里是南方第二大铜钱铸造厂。
东南方似乎把天捅破了窟窿,整整三个省份的暴雨下得没完没了。经济和人口损失惨重。
小冰河期的真正危害不是寒冷,而是气候变化莫测,会出现许多极端天气。
报灾文书如雪花般飞到洛阳,朱铭看得是一脸无奈。
只能紧急调运赈灾物资过去,并免除受灾府县的赋税,顺便把往年逋赋一起免了。
至于赈灾立功之人,通通有赏。
死难者抚恤。
因公殉职者,比如建州的官吏将士,是在加固河堤时被淹死的,全部重重抚恤。
这破气候!
朱铭登上西城楼散心,默默看着城外民夫挖掘护城河道。
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这次至少被淹死了十万人,流离失所者估计有上百万。洪水来得太大太急,无论官民都没有充足准备,谁能想到洪水直接把城给淹没了。
好不容易渐渐充盈的财政,被这么一搞又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