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8358/ 为您提供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大明朝的读书人不读史书,也不完全是大明起的头,说到不读史,就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朱熹,这个朱程理学的圣人。
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有《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也是春秋时候鲁国的国史。
而围绕着《春秋》这本国史也有补充、解释、阐发的传,也是儒家经典《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朱熹认为《春秋》就够了,对于左传的态度是:左氏乃一趋利避害之人,要置身于稳地,而不识道理,于大伦处皆有错。
就是说《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是个小人,他的每一个字都不符合三纲五常的大伦,都是错的,自此之后,春秋的三传也被完全开除了儒家经典的行列。
朱熹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比如宋末元初的大文豪郑思肖,将这一概念从左传,延伸到了所有的史书之中,说:自《春秋》后,史笔不知大伦所在,不过纪事耳,纪事而不明正理,是者非伪者正,后世无以明其得失,诸史之通弊也。
到了这里还不算完,到了元时,将史分为“圣人之史”和“史臣之史”,圣人史就是《尚书》和《春秋》,元代儒生更加明确的指出:自有《尚书》,二帝三王之治,灿若日星,其余皆可以存而不论,不嫌于略也。自有《春秋》,二百四十年之行事,明如指掌,其余皆可以论而不议。
尚书和春秋是圣人的史书,就连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被认为是帝皇王霸之迹,不值得一提,从《春秋》之后的史书,都不用读了。
这就是当下大明朝读书人,凡读书,先读论语、孟子、然后中庸、大学,再读尚书、春秋、礼记、诗经和周易,若未彻读四书五经,就读史,心中便没有权衡,多有疑惑。
别说大明国史的实录了,就是《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之类的都不在必读的名单之上,更别提朱翊钧一直在学的算学了。
朱翊钧读史,张居正给小皇帝的教育中总是总结历代的兴衰与教训,告诉小皇帝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比如张居正就一直在反对小皇帝用重刑对付科道言官,这是大明的耳目之臣,大明重要的纠错力量,伤了耳目之臣,的确会伤到根基,这是以史为鉴的,历代明君,莫不是良言嘉纳。
至于如何从信息海里筛选出良言,良言的标准是什么,张居正也教给小皇帝了,那就是真实,若是不基于事实说话,那就是虚伪,那谏言,就要认真分辨。
侯于赵说话,就是这般,基于事实,这可能和他的天性有关,这不是小皇帝给侯于赵定性。
而是侯于赵的奏疏本就是这样,比如他请小皇帝召开朝会,就是基于事实,皇帝不上朝,嘉靖皇帝二十多年神龙见首不见尾,隆庆皇帝更是连辅臣都不见了,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呢?
朝臣见不到皇帝,皇帝见不到朝臣,是真实的问题,侯于赵也考虑到了君上年纪小,说每月初三开一次。
而这次,他的奏疏虽然还是一堆的废话,但是说的还是真实情况,论首级功,不客观,不能真实而清楚的反应出战场的情况,守城不是功劳吗?拒敌不是功劳吗?完全只看首级的战争,也不符合仁德之学。
所以,他谏言:把军功分成五等,再把破阵、攻城、夺舟、招降这四种单独列出来作为一种奇功存在,让功劳不再唯首级论,而是以战线论、以目的论、以事功论,只要达到了战略目标,那就是胜。
“侯爱卿是怎么想到这个的?”朱翊钧大感惊奇的问道。
侯于赵沉默了许久,他其实想做个普通的科道言官罢了,但是陛下问,他也只好俯首说道:“臣从戚帅兵书上看来的。”
“戚帅忧心国事,臣以为首级功有几个弊端。”
“第一,则是滥杀邀功,首级成为军士升迁和赏赐的唯一依据,就会滥杀,但是战争并不是每时每刻在每一个地方进行,很有可能为了首级而首级,比如在腹地,则有些地方明明没有民乱,却以民乱平定镇压。”
“比如在边镇,有些地方,虏夷本已经归顺,冲入夷民居地,大肆屠戮,边衅又起,狼烟遍地,杀边境夷民、杀敌军降将、杀部落幼男,甚至是杀胡虏掳掠我大明之人,略见不鲜。”
朱翊钧颇为认可的点头说道:“嗯嗯,戚帅说过,之前在东南平倭,有军兵为了首级功,连倭寇裹挟的百姓都杀,最后胡总宪也是没办法,以剿抚兼施,分化瓦解为战略,才确立了只有倭人首级为军功,这才算是结束了这种乱象。”
“侯爱卿这兵书读的精,你继续说。”
侯于赵俯首说道:“第二,则是买功卖功,臣听闻,嘉靖三十一年,严嵩家人严效忠,因斩获首级七颗,官升两级,但他称病不上任,而推荐严嵩之孙严鹄,接替自己的职位,被御史弹劾,世宗皇帝勃然大怒,下旨追查,发现这个严效忠的首级功也是买来的。”
“这首级功,就成了阿附权豪的工具,也变成了一种买卖,更变成了朘剥,军将苛责军士,而后将首级卖掉谋利,权豪弟子买点首功,就能走马上任,却是毫无任何的武艺傍身。”
“长此以往,那我大明军士气何在,军士无折冲之勇,我大明武备不振,明军多败少胜,天下自然疲惫。”
朱翊钧看向了谭纶问道:“大司马,侯爱卿所言是否属实?我大明是否有买功卖功之事发生?”
“有,而且很多。”谭纶俯首说道:“侯于赵所言句句属实。”
朱翊钧点头说道:“侯爱卿继续讲。”
侯于赵俯首说道:“这第三,临阵割喉,于战大危,一则是贼人奸诈,往往以尸体为饵料,我明军唯首级功论,被尸体所累,就会停下脚步,或者中伏,或者不能追杀,最终胜无大胜,败则大败。二是,为争夺首功,自相残杀,或贻误战机,或给敌人可乘之机。”
“臣不通军务,但是戚帅奏疏每每谈及这个问题都是扼腕痛惜,想来非常严重。”
“这第四,则是杀良冒功,滥杀无辜,此乃大弊,勿用多论议了。”
“这第五,则是损圣上仁德。”
“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圣军理当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王师吊民伐罪克定祸乱,若是唯首级论功,那就是倡杀而不止杀,除非能把对方杀的绝了嗣,否则就是后患无穷,以矛盾论而言,唯首级论功,不能解决矛盾,而是在深化和制造矛盾的对立。”
“臣不言善战者服上刑之仁,其余言官皆多言此,臣仅以矛盾说论断,唯首级论功,则只能克而不能定,此大凶。”
朱翊钧看了看张居正,又看了看侯于赵,颇有些感触的说道:“分析的非常全面,很好,张大伴,给侯爱卿披上咱赐的大氅。”
张宏将大氅展开,对襟麒麟云纹,这可是尚衣监专门设计,细节极为丰富,而且摒弃了过去各种花里胡哨的颜色,单纯的白色,显得更加威武。
“好好好,不错。”朱翊钧看着侯于赵说道:“那侯爱卿所言的五等功制,又是什么标准呢?”
侯于赵思考了片刻,继续说道:“以此次征战为例,克复大宁卫就是胜,大宁卫为塞外锁钥之地,大宁卫在,则京畿安,燕山长城无忧虑,为二等正功;营州卫兴中,虽不及大宁卫为锁钥之地,仍为要冲之地,营州卫在,则大宁在,为三等正功;再如这喜峰口外的富民驿、宽河城不及营州卫,为机要之地,为四等正功;而平虏堡之战,我大明军拒敌为五等;宁远伯率军追杀为三等正功;”
“而参将李如松有破阵之功,为奇功。”
朱翊钧听闻之后,疑惑的说道:“那一等呢?只有二三四五,和破阵四奇功,那一等功应当如何衡量呢?”
侯于赵试探性的说道:“灭国。”
“灭国?”朱翊钧一愣。
“灭国。”侯于赵多了几分确定的说道:“此为一等正功。”
“很是合理。”朱翊钧那是看侯于赵越看越顺眼,一人智短,众人智长,看看这侯于赵这一整套组合拳,他不仅依照事实提问,他还给方案,这方案还挺好。
朱翊钧看向了张居正说道:“先生以为呢?”
张居正看了眼侯于赵,笑着说道:“侯于赵忠君体国,所言所奏臣以为并无不妥,乃大善良策,臣以为可以发往九边军镇询问督抚、总兵、副总兵、参将共议,若无异议,则行,若有异议则再改而行。”
朱翊钧笑着说道:“那就由先生、大司马和侯爱卿商定此事,以年底为期,如何?”
“臣等领旨。”张居正、谭纶、侯于赵俯首领旨。
只是侯于赵领旨之后,总觉得有一万道目光就像刀子一样看向了他,如果眼光能杀人,那此时侯于赵早就被千刀万剐了。
这些目光来自于朝中许多的朝臣,在这些朝臣眼里,侯于赵已经被彻底打到了幸进之臣之列了。
皇帝忧虑什么,你就解决什么,还说你不是幸进之臣,这么大个事儿,这么好的方案,不是张居正、谭纶的授意,伱一个都给事中,怎么能想到!
朝臣为何要恨侯于赵恨的牙痒痒?因为首级功起于洪武、永乐,但是成文和成为衡量军功唯一标准,则是在天顺年间。
景泰皇帝在正统十四年末击退了瓦剌人后,定‘奇功’、‘头功’、‘协力’三等功勋,犒赏大军,除了头功为人头赏之外,奇功牌也是一种唯目的论的功赏。
最高功勋为奇功,在人头功之上。
唯首级功可是兴文匽武的重大成果之一,要知道评断首级功的可是各地的总督、参赞军务,说你这个武夫丘八割的首级是杀良冒功,这武夫丘八就只能接受弹劾,这首级功可是能买卖的。
若是不论首级功,评判武将功勋的权力,不就从各地巡抚、巡按、御史、督抚、总督、参赞军务回到了武夫手中!
侯于赵,就是个叛徒!
而张居正询问的也不是朝官,而是询问督抚、总兵、副总兵、参将,问边方督抚和将领们同不同意从首级功,换成唯目的论的战线功,事功。
边方任事之臣,那自然是一万个乐意,毕竟打仗的是他们,打输了死的也是他们。
朱翊钧看侯于赵那是越看越满意,而后摸向了下一本奏疏,翻开一看,面色晴转多云,又是一本让人头皮发麻的奏疏,他将奏疏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笑着说道:“右佥都御史孟重在不在?”
“臣在。”孟重赶忙出列俯首说道。
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说道:“你上奏来说,要与土蛮议和,封贡土蛮以平息边衅,言封贡五利,朕以为极为妥当,就依卿所言。”
“额…”孟重彻底被打蒙了,他完全没想到不是挨骂,之前他上的这道奏疏陛下只是打了个叉号,这怎么突然又说可以封贡了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怎么,已经依卿所言,还不满意,还待如何?”朱翊钧看着孟重问道。
孟重极为奇怪的说道:“臣疑惑。”
“你这儒生好生奇怪,朕准也不是,不准也不是,朕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这不就结了吗?”朱翊钧看着鸿胪寺卿陈学会说道:“鸿胪寺卿,传信给大宁卫京营,派出信使,让土蛮汗派个使者入京来。”
“今天这朝议就到这里了,散朝。”朱翊钧说完就站了起来,背着手离开了皇极殿,奔着文华殿去了。
他已经跟张居正提前打好了招呼,就不用廷议了,张居正要到文渊阁当值,也是摸不清楚小皇帝的脉,遂在文华殿偏殿,请求觐见。
朱翊钧很快就宣见了张居正入殿。
“先生想来是有些疑惑的,朕怎么突然就答应了孟重,对土蛮议和,封贡之事,对吧。”朱翊钧面色严肃的说道:“俺答汗,已经不是第一次涨马、牛、羊价格,他现在还要涨羊毛价,朕以为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俺答汗是个聪明人,他清楚,羊多了,马就少了,长此以往,会失去引以为傲的机动力,而大明对草原的经济羁縻多了,他的权威就会削弱。”
“所以,他才要涨膨润土和羊毛的价格,而答应土蛮封贡,俺答汗若是涨价,就不买他的,买土蛮汗的便是。”
“无论议和封贡是否能够成行,俺答汗心里都要有点数,朝廷也不是他一个选择,这是其一。”
俺答汗觉得自己可以以皮草等货物,威逼大明朝廷,这和黎牙实最开始提出的通商条约非常相似,黎牙实要求大明只和西班牙贸易,而不和葡萄牙贸易。
这也是为何安东尼奥这个葡萄牙的王位继承人,能够获得大明一定投资的原因。
朱翊钧眼睛微眯的说道:“其二,则是朝中多有质疑迁安伯、宁远伯的在塞外的功劳,还有什么比受害者现身说法来的更加直接,能够证明戚帅对他们的伤害呢?这种质疑便不攻自破了。”
“其三,朕想看看,一片草原两个王爵,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
戚继光站在桃吐山前,为何想要改变之前的战略目标,从威逼喀尔喀五部撤军,到彻底将土蛮汗赶出辽东。
戚继光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朝廷鼓噪风力舆论议和,而朝廷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答应了这种风力舆论。
那戚继光还能有再次出塞作战的可能吗?
所以戚继光必须要判断,是不是唯一的机会,包括熟悉朝堂的梁梦龙也是如此的悲观,同意戚继光继续北上。
马芳认为皇帝好大喜功,武德充沛,自正统年间,皇帝不再习武之后,大明哪还有这么武德充沛的皇帝?
最后戚继光选择了再信皇帝一次,可是皇帝似乎辜负了戚帅的信任,答应了朝臣们请求封贡议和,京营组建,靡费五百万银,最终的结果,就是打完了一仗,到这里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仍然凝重的表情说道:“宁远伯李成梁开了个好头啊,敌人挑衅就停贡市,出塞平寇,先生认为土蛮汗会老老实实的封贡,不轻启边衅吗?他不会老实的,他一定会觉得大明服软了,不想打了,而后得寸进尺。”
“这些狗东西,蹬鼻子上脸最是擅长。”
“换句话说,先生以为,咱大明和土蛮诸部的矛盾,会因为封贡的事儿,就达到一个稳定的冲和状态吗?”
张居正略显有些恍惚,陛下非常清楚,这个逻辑非常简单,大明和土蛮汗还没打够,还得继续打下去,这只是一个间隙罢了。
“先生不会以为朕真的不想打了?那不是朕能决定的,是矛盾决定的,大明和土蛮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不是打一仗就能结束的,还没打够,还有得打。”
“朕可是学过矛盾说的!”朱翊钧将手中一封信递给了张居正,他刚刚写好,要送到前线给戚帅的书信。
在信中,朱翊钧十分详细的阐述了自己为何要答应议和封贡的原因和目的,尤其是一片草原、一个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出了两个王爵,到时候会是何等景象。
里挑外撅这种把戏,可不是只有又偷又抢的英国佬擅长,小皇帝也很擅长。
俺答汗也是孛儿只斤氏,土蛮汗也是孛儿只斤氏,这草原到底谁才是宗主大汗,就有的论了,大明可以谁有优势帮谁,也可以谁有劣势帮谁。
最重要的是,朱翊钧以矛盾说为基础,分析了大明和土蛮的主要矛盾是生存矛盾,大明克复大宁卫,就像是一颗钉子扎在了土蛮汗的心肺之上,土蛮汗必然想要克复大宁卫,战争一定会继续,同样朱翊钧也让戚继光不要回京,留在大宁卫,一来让京营适应草原作战,二来,防备土蛮汗的反攻。
在书信中,朱翊钧特别叮嘱戚继光一定要小心,必要的时候,将其彻底赶出辽东,而且还以战机稍纵即逝为由,明旨:大宁卫一切机宜,悉听戚帅破格整理,敢有梗挠者,奏闻重治。
这封书信可是朱翊钧亲笔圣旨,会下印,宫里会留有备份。
也就是说,这封书信抵达大宁卫开始,戚继光拥有对战事的绝对指挥权,不用通禀朝中,就可以作战,一切以戚继光的判断为主,戚继光觉得能打有必要打,就打。
就像当初殷正茂在两广,可以拆权豪户的大门、搬走权豪户的床一样的便宜行事的事权。
戚继光在大宁卫是什么?在权力上讲,戚继光就是实质上的洪武年间的宁王。
“陛下,这是不是给的权力太大了些?”张居正看完了书信,眉头紧蹙的说道:“不是臣挑拨离间,而是武将如此事权,怕是戚帅没什么想法,有些人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来,就像是高启愚一样。”
张居正切实经历了一次类似的黄袍加身,有的时候,你不往前走,有的是人逼着你往前走。
所以张居正一直不肯领太傅的官职,不肯更进一步,无论皇帝以何种功劳恩赏,张居正都是不肯,他不能再往前了。
朱翊钧和张居正不总是步调一致的,也是有分歧的,张居正对殷正茂贪腐的事儿,十分不满,朱翊钧则觉得没什么,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哪有这等好事?
现在,张居正对赐给戚继光这么重的事权,也不是很赞同,藩镇之虞,是张居正在富国强兵上最大的担心,西北晋党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着,张居正真的不希望,大明再多一个尾大不掉的藩镇了。
朱翊钧两手一摊说道:“先生,戚帅治军严格,他不会的。好好好,人心隔肚皮,不以人心去论断,戚帅离黄袍加身,还有侯爵、侯爵世券、公爵、公爵世券,武勋之上,加九锡封王等等,就是戚帅想要黄袍加身,这么长的路,戚帅能走得完吗?”
“先生,戚帅就是个迁安伯,连世券还在路上呢。”
张居正听闻之后,思索了片刻说道:“还是得给个期限为宜,就一年,明年十月,必须开拔回京,不再都领大宁卫事儿,移交给永平卫军外迁军卒。”
“不能再久了,再久人心就散了,京营军兵只闻戚帅,不知陛下了。”
京营在京的时候,皇帝每五天都要前往京营阅视,雷打不动,京营军兵知道皇帝,也认识皇帝,军兵都知道,吃的是皇帝饭、穿的是皇帝的衣、效命是为皇帝效命。
人心天生需要一个凝聚力,这个凝聚的符号,如果帝星暗淡,客星僭越,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整个天下,还有人能战胜戚继光这一万精锐的吗?
“那就依先生所言。”朱翊钧认真思索了许久,赞同了张居正的想法,摇头说道:“以戚帅的性子,朕这封密诏,他怕是不会告诉其他人,除非是军令无法执行,或者需要紧急进攻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戚帅有恭顺之心,他要的真的不多,就是要个机会,要一个用他自己的军事天赋,换一个稳定的北方。”
“他的前半生在东南,为大明打下了一个稳定的东南,他的后半生,想要为大明打下一个稳定的北方罢了。”
“仅此而已啊。”
“是啊,他要的的确不多。”张居正是戚继光的座主,两个人二十多年的友谊,张居正能不知道戚继光什么人?不知道戚继光何等的志向?但是作为帝师,张居正绝对不能让皇帝养成靠人心论断任事的习惯。
哪怕是戚继光也不行。
朱翊钧在书信加了几句,一年为期,而后递给了张宏,张宏在旁抄录之后,请皇帝下印。
皇帝检查之后齐缝下印,放进了信封里火漆封好,让徐爵送去了驿站,送往大宁卫。
“徐贞明和傅应祯同乡、同榜、同师之事,先生还在生徐贞明的气吗?”朱翊钧提起了徐贞明。
张居正摇了摇头说道:“臣并不生气,举荐徐贞明到宝岐司的时候,臣就知道,他百事不会只会种田,臣给他全楚会馆的腰牌,是让他有为难的时候,求助所用。”
徐贞明可不是楚党,是结结实实的朱红色帝党!
张居正给徐贞明腰牌,就是让徐贞明有个背景依仗,方便做事而已。
朱翊钧示意张宏把早就准备好的农书,搬了过来说道:“徐贞明汇编了历代农书,编纂了一本农书,一共四十四卷,用以劝农桑,白话文写的,总结了经验教训,至少在秦岭淮河以北,都可以适用,至于南面,也就只到浙江,再往南,徐贞明没去过,就无能为力了。”
“从育种到收储,面面俱到。”
“看在徐贞明立了功的份儿,先生就不要在意徐贞明犯的小错误了。”
张居正翻开看了两眼,一种熟悉感扑面而来,有些疑惑的说道:“这是陛下写的吧。”
“徐贞明写的,他的笔迹!”朱翊钧却连连摇头说道。
张居正终于确认,这农书大半估计都是小皇帝的心血,他笑着说道:“那就是陛下写的了,遣词用句,太熟悉了。”
问答的方式编纂成书,张居正简直不要太熟悉,他晚上做梦,都是朕有惑这三个字。
明朝活人不封异姓王,所以戚帅只是权力上有那么大的权力,就是前军指挥的事权。求月票,嗷呜!!!!!!
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有《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也是春秋时候鲁国的国史。
而围绕着《春秋》这本国史也有补充、解释、阐发的传,也是儒家经典《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朱熹认为《春秋》就够了,对于左传的态度是:左氏乃一趋利避害之人,要置身于稳地,而不识道理,于大伦处皆有错。
就是说《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是个小人,他的每一个字都不符合三纲五常的大伦,都是错的,自此之后,春秋的三传也被完全开除了儒家经典的行列。
朱熹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比如宋末元初的大文豪郑思肖,将这一概念从左传,延伸到了所有的史书之中,说:自《春秋》后,史笔不知大伦所在,不过纪事耳,纪事而不明正理,是者非伪者正,后世无以明其得失,诸史之通弊也。
到了这里还不算完,到了元时,将史分为“圣人之史”和“史臣之史”,圣人史就是《尚书》和《春秋》,元代儒生更加明确的指出:自有《尚书》,二帝三王之治,灿若日星,其余皆可以存而不论,不嫌于略也。自有《春秋》,二百四十年之行事,明如指掌,其余皆可以论而不议。
尚书和春秋是圣人的史书,就连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都被认为是帝皇王霸之迹,不值得一提,从《春秋》之后的史书,都不用读了。
这就是当下大明朝读书人,凡读书,先读论语、孟子、然后中庸、大学,再读尚书、春秋、礼记、诗经和周易,若未彻读四书五经,就读史,心中便没有权衡,多有疑惑。
别说大明国史的实录了,就是《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之类的都不在必读的名单之上,更别提朱翊钧一直在学的算学了。
朱翊钧读史,张居正给小皇帝的教育中总是总结历代的兴衰与教训,告诉小皇帝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比如张居正就一直在反对小皇帝用重刑对付科道言官,这是大明的耳目之臣,大明重要的纠错力量,伤了耳目之臣,的确会伤到根基,这是以史为鉴的,历代明君,莫不是良言嘉纳。
至于如何从信息海里筛选出良言,良言的标准是什么,张居正也教给小皇帝了,那就是真实,若是不基于事实说话,那就是虚伪,那谏言,就要认真分辨。
侯于赵说话,就是这般,基于事实,这可能和他的天性有关,这不是小皇帝给侯于赵定性。
而是侯于赵的奏疏本就是这样,比如他请小皇帝召开朝会,就是基于事实,皇帝不上朝,嘉靖皇帝二十多年神龙见首不见尾,隆庆皇帝更是连辅臣都不见了,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呢?
朝臣见不到皇帝,皇帝见不到朝臣,是真实的问题,侯于赵也考虑到了君上年纪小,说每月初三开一次。
而这次,他的奏疏虽然还是一堆的废话,但是说的还是真实情况,论首级功,不客观,不能真实而清楚的反应出战场的情况,守城不是功劳吗?拒敌不是功劳吗?完全只看首级的战争,也不符合仁德之学。
所以,他谏言:把军功分成五等,再把破阵、攻城、夺舟、招降这四种单独列出来作为一种奇功存在,让功劳不再唯首级论,而是以战线论、以目的论、以事功论,只要达到了战略目标,那就是胜。
“侯爱卿是怎么想到这个的?”朱翊钧大感惊奇的问道。
侯于赵沉默了许久,他其实想做个普通的科道言官罢了,但是陛下问,他也只好俯首说道:“臣从戚帅兵书上看来的。”
“戚帅忧心国事,臣以为首级功有几个弊端。”
“第一,则是滥杀邀功,首级成为军士升迁和赏赐的唯一依据,就会滥杀,但是战争并不是每时每刻在每一个地方进行,很有可能为了首级而首级,比如在腹地,则有些地方明明没有民乱,却以民乱平定镇压。”
“比如在边镇,有些地方,虏夷本已经归顺,冲入夷民居地,大肆屠戮,边衅又起,狼烟遍地,杀边境夷民、杀敌军降将、杀部落幼男,甚至是杀胡虏掳掠我大明之人,略见不鲜。”
朱翊钧颇为认可的点头说道:“嗯嗯,戚帅说过,之前在东南平倭,有军兵为了首级功,连倭寇裹挟的百姓都杀,最后胡总宪也是没办法,以剿抚兼施,分化瓦解为战略,才确立了只有倭人首级为军功,这才算是结束了这种乱象。”
“侯爱卿这兵书读的精,你继续说。”
侯于赵俯首说道:“第二,则是买功卖功,臣听闻,嘉靖三十一年,严嵩家人严效忠,因斩获首级七颗,官升两级,但他称病不上任,而推荐严嵩之孙严鹄,接替自己的职位,被御史弹劾,世宗皇帝勃然大怒,下旨追查,发现这个严效忠的首级功也是买来的。”
“这首级功,就成了阿附权豪的工具,也变成了一种买卖,更变成了朘剥,军将苛责军士,而后将首级卖掉谋利,权豪弟子买点首功,就能走马上任,却是毫无任何的武艺傍身。”
“长此以往,那我大明军士气何在,军士无折冲之勇,我大明武备不振,明军多败少胜,天下自然疲惫。”
朱翊钧看向了谭纶问道:“大司马,侯爱卿所言是否属实?我大明是否有买功卖功之事发生?”
“有,而且很多。”谭纶俯首说道:“侯于赵所言句句属实。”
朱翊钧点头说道:“侯爱卿继续讲。”
侯于赵俯首说道:“这第三,临阵割喉,于战大危,一则是贼人奸诈,往往以尸体为饵料,我明军唯首级功论,被尸体所累,就会停下脚步,或者中伏,或者不能追杀,最终胜无大胜,败则大败。二是,为争夺首功,自相残杀,或贻误战机,或给敌人可乘之机。”
“臣不通军务,但是戚帅奏疏每每谈及这个问题都是扼腕痛惜,想来非常严重。”
“这第四,则是杀良冒功,滥杀无辜,此乃大弊,勿用多论议了。”
“这第五,则是损圣上仁德。”
“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圣军理当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王师吊民伐罪克定祸乱,若是唯首级论功,那就是倡杀而不止杀,除非能把对方杀的绝了嗣,否则就是后患无穷,以矛盾论而言,唯首级论功,不能解决矛盾,而是在深化和制造矛盾的对立。”
“臣不言善战者服上刑之仁,其余言官皆多言此,臣仅以矛盾说论断,唯首级论功,则只能克而不能定,此大凶。”
朱翊钧看了看张居正,又看了看侯于赵,颇有些感触的说道:“分析的非常全面,很好,张大伴,给侯爱卿披上咱赐的大氅。”
张宏将大氅展开,对襟麒麟云纹,这可是尚衣监专门设计,细节极为丰富,而且摒弃了过去各种花里胡哨的颜色,单纯的白色,显得更加威武。
“好好好,不错。”朱翊钧看着侯于赵说道:“那侯爱卿所言的五等功制,又是什么标准呢?”
侯于赵思考了片刻,继续说道:“以此次征战为例,克复大宁卫就是胜,大宁卫为塞外锁钥之地,大宁卫在,则京畿安,燕山长城无忧虑,为二等正功;营州卫兴中,虽不及大宁卫为锁钥之地,仍为要冲之地,营州卫在,则大宁在,为三等正功;再如这喜峰口外的富民驿、宽河城不及营州卫,为机要之地,为四等正功;而平虏堡之战,我大明军拒敌为五等;宁远伯率军追杀为三等正功;”
“而参将李如松有破阵之功,为奇功。”
朱翊钧听闻之后,疑惑的说道:“那一等呢?只有二三四五,和破阵四奇功,那一等功应当如何衡量呢?”
侯于赵试探性的说道:“灭国。”
“灭国?”朱翊钧一愣。
“灭国。”侯于赵多了几分确定的说道:“此为一等正功。”
“很是合理。”朱翊钧那是看侯于赵越看越顺眼,一人智短,众人智长,看看这侯于赵这一整套组合拳,他不仅依照事实提问,他还给方案,这方案还挺好。
朱翊钧看向了张居正说道:“先生以为呢?”
张居正看了眼侯于赵,笑着说道:“侯于赵忠君体国,所言所奏臣以为并无不妥,乃大善良策,臣以为可以发往九边军镇询问督抚、总兵、副总兵、参将共议,若无异议,则行,若有异议则再改而行。”
朱翊钧笑着说道:“那就由先生、大司马和侯爱卿商定此事,以年底为期,如何?”
“臣等领旨。”张居正、谭纶、侯于赵俯首领旨。
只是侯于赵领旨之后,总觉得有一万道目光就像刀子一样看向了他,如果眼光能杀人,那此时侯于赵早就被千刀万剐了。
这些目光来自于朝中许多的朝臣,在这些朝臣眼里,侯于赵已经被彻底打到了幸进之臣之列了。
皇帝忧虑什么,你就解决什么,还说你不是幸进之臣,这么大个事儿,这么好的方案,不是张居正、谭纶的授意,伱一个都给事中,怎么能想到!
朝臣为何要恨侯于赵恨的牙痒痒?因为首级功起于洪武、永乐,但是成文和成为衡量军功唯一标准,则是在天顺年间。
景泰皇帝在正统十四年末击退了瓦剌人后,定‘奇功’、‘头功’、‘协力’三等功勋,犒赏大军,除了头功为人头赏之外,奇功牌也是一种唯目的论的功赏。
最高功勋为奇功,在人头功之上。
唯首级功可是兴文匽武的重大成果之一,要知道评断首级功的可是各地的总督、参赞军务,说你这个武夫丘八割的首级是杀良冒功,这武夫丘八就只能接受弹劾,这首级功可是能买卖的。
若是不论首级功,评判武将功勋的权力,不就从各地巡抚、巡按、御史、督抚、总督、参赞军务回到了武夫手中!
侯于赵,就是个叛徒!
而张居正询问的也不是朝官,而是询问督抚、总兵、副总兵、参将,问边方督抚和将领们同不同意从首级功,换成唯目的论的战线功,事功。
边方任事之臣,那自然是一万个乐意,毕竟打仗的是他们,打输了死的也是他们。
朱翊钧看侯于赵那是越看越满意,而后摸向了下一本奏疏,翻开一看,面色晴转多云,又是一本让人头皮发麻的奏疏,他将奏疏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笑着说道:“右佥都御史孟重在不在?”
“臣在。”孟重赶忙出列俯首说道。
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说道:“你上奏来说,要与土蛮议和,封贡土蛮以平息边衅,言封贡五利,朕以为极为妥当,就依卿所言。”
“额…”孟重彻底被打蒙了,他完全没想到不是挨骂,之前他上的这道奏疏陛下只是打了个叉号,这怎么突然又说可以封贡了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怎么,已经依卿所言,还不满意,还待如何?”朱翊钧看着孟重问道。
孟重极为奇怪的说道:“臣疑惑。”
“你这儒生好生奇怪,朕准也不是,不准也不是,朕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这不就结了吗?”朱翊钧看着鸿胪寺卿陈学会说道:“鸿胪寺卿,传信给大宁卫京营,派出信使,让土蛮汗派个使者入京来。”
“今天这朝议就到这里了,散朝。”朱翊钧说完就站了起来,背着手离开了皇极殿,奔着文华殿去了。
他已经跟张居正提前打好了招呼,就不用廷议了,张居正要到文渊阁当值,也是摸不清楚小皇帝的脉,遂在文华殿偏殿,请求觐见。
朱翊钧很快就宣见了张居正入殿。
“先生想来是有些疑惑的,朕怎么突然就答应了孟重,对土蛮议和,封贡之事,对吧。”朱翊钧面色严肃的说道:“俺答汗,已经不是第一次涨马、牛、羊价格,他现在还要涨羊毛价,朕以为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俺答汗是个聪明人,他清楚,羊多了,马就少了,长此以往,会失去引以为傲的机动力,而大明对草原的经济羁縻多了,他的权威就会削弱。”
“所以,他才要涨膨润土和羊毛的价格,而答应土蛮封贡,俺答汗若是涨价,就不买他的,买土蛮汗的便是。”
“无论议和封贡是否能够成行,俺答汗心里都要有点数,朝廷也不是他一个选择,这是其一。”
俺答汗觉得自己可以以皮草等货物,威逼大明朝廷,这和黎牙实最开始提出的通商条约非常相似,黎牙实要求大明只和西班牙贸易,而不和葡萄牙贸易。
这也是为何安东尼奥这个葡萄牙的王位继承人,能够获得大明一定投资的原因。
朱翊钧眼睛微眯的说道:“其二,则是朝中多有质疑迁安伯、宁远伯的在塞外的功劳,还有什么比受害者现身说法来的更加直接,能够证明戚帅对他们的伤害呢?这种质疑便不攻自破了。”
“其三,朕想看看,一片草原两个王爵,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
戚继光站在桃吐山前,为何想要改变之前的战略目标,从威逼喀尔喀五部撤军,到彻底将土蛮汗赶出辽东。
戚继光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朝廷鼓噪风力舆论议和,而朝廷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答应了这种风力舆论。
那戚继光还能有再次出塞作战的可能吗?
所以戚继光必须要判断,是不是唯一的机会,包括熟悉朝堂的梁梦龙也是如此的悲观,同意戚继光继续北上。
马芳认为皇帝好大喜功,武德充沛,自正统年间,皇帝不再习武之后,大明哪还有这么武德充沛的皇帝?
最后戚继光选择了再信皇帝一次,可是皇帝似乎辜负了戚帅的信任,答应了朝臣们请求封贡议和,京营组建,靡费五百万银,最终的结果,就是打完了一仗,到这里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仍然凝重的表情说道:“宁远伯李成梁开了个好头啊,敌人挑衅就停贡市,出塞平寇,先生认为土蛮汗会老老实实的封贡,不轻启边衅吗?他不会老实的,他一定会觉得大明服软了,不想打了,而后得寸进尺。”
“这些狗东西,蹬鼻子上脸最是擅长。”
“换句话说,先生以为,咱大明和土蛮诸部的矛盾,会因为封贡的事儿,就达到一个稳定的冲和状态吗?”
张居正略显有些恍惚,陛下非常清楚,这个逻辑非常简单,大明和土蛮汗还没打够,还得继续打下去,这只是一个间隙罢了。
“先生不会以为朕真的不想打了?那不是朕能决定的,是矛盾决定的,大明和土蛮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不是打一仗就能结束的,还没打够,还有得打。”
“朕可是学过矛盾说的!”朱翊钧将手中一封信递给了张居正,他刚刚写好,要送到前线给戚帅的书信。
在信中,朱翊钧十分详细的阐述了自己为何要答应议和封贡的原因和目的,尤其是一片草原、一个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出了两个王爵,到时候会是何等景象。
里挑外撅这种把戏,可不是只有又偷又抢的英国佬擅长,小皇帝也很擅长。
俺答汗也是孛儿只斤氏,土蛮汗也是孛儿只斤氏,这草原到底谁才是宗主大汗,就有的论了,大明可以谁有优势帮谁,也可以谁有劣势帮谁。
最重要的是,朱翊钧以矛盾说为基础,分析了大明和土蛮的主要矛盾是生存矛盾,大明克复大宁卫,就像是一颗钉子扎在了土蛮汗的心肺之上,土蛮汗必然想要克复大宁卫,战争一定会继续,同样朱翊钧也让戚继光不要回京,留在大宁卫,一来让京营适应草原作战,二来,防备土蛮汗的反攻。
在书信中,朱翊钧特别叮嘱戚继光一定要小心,必要的时候,将其彻底赶出辽东,而且还以战机稍纵即逝为由,明旨:大宁卫一切机宜,悉听戚帅破格整理,敢有梗挠者,奏闻重治。
这封书信可是朱翊钧亲笔圣旨,会下印,宫里会留有备份。
也就是说,这封书信抵达大宁卫开始,戚继光拥有对战事的绝对指挥权,不用通禀朝中,就可以作战,一切以戚继光的判断为主,戚继光觉得能打有必要打,就打。
就像当初殷正茂在两广,可以拆权豪户的大门、搬走权豪户的床一样的便宜行事的事权。
戚继光在大宁卫是什么?在权力上讲,戚继光就是实质上的洪武年间的宁王。
“陛下,这是不是给的权力太大了些?”张居正看完了书信,眉头紧蹙的说道:“不是臣挑拨离间,而是武将如此事权,怕是戚帅没什么想法,有些人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来,就像是高启愚一样。”
张居正切实经历了一次类似的黄袍加身,有的时候,你不往前走,有的是人逼着你往前走。
所以张居正一直不肯领太傅的官职,不肯更进一步,无论皇帝以何种功劳恩赏,张居正都是不肯,他不能再往前了。
朱翊钧和张居正不总是步调一致的,也是有分歧的,张居正对殷正茂贪腐的事儿,十分不满,朱翊钧则觉得没什么,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哪有这等好事?
现在,张居正对赐给戚继光这么重的事权,也不是很赞同,藩镇之虞,是张居正在富国强兵上最大的担心,西北晋党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着,张居正真的不希望,大明再多一个尾大不掉的藩镇了。
朱翊钧两手一摊说道:“先生,戚帅治军严格,他不会的。好好好,人心隔肚皮,不以人心去论断,戚帅离黄袍加身,还有侯爵、侯爵世券、公爵、公爵世券,武勋之上,加九锡封王等等,就是戚帅想要黄袍加身,这么长的路,戚帅能走得完吗?”
“先生,戚帅就是个迁安伯,连世券还在路上呢。”
张居正听闻之后,思索了片刻说道:“还是得给个期限为宜,就一年,明年十月,必须开拔回京,不再都领大宁卫事儿,移交给永平卫军外迁军卒。”
“不能再久了,再久人心就散了,京营军兵只闻戚帅,不知陛下了。”
京营在京的时候,皇帝每五天都要前往京营阅视,雷打不动,京营军兵知道皇帝,也认识皇帝,军兵都知道,吃的是皇帝饭、穿的是皇帝的衣、效命是为皇帝效命。
人心天生需要一个凝聚力,这个凝聚的符号,如果帝星暗淡,客星僭越,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整个天下,还有人能战胜戚继光这一万精锐的吗?
“那就依先生所言。”朱翊钧认真思索了许久,赞同了张居正的想法,摇头说道:“以戚帅的性子,朕这封密诏,他怕是不会告诉其他人,除非是军令无法执行,或者需要紧急进攻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戚帅有恭顺之心,他要的真的不多,就是要个机会,要一个用他自己的军事天赋,换一个稳定的北方。”
“他的前半生在东南,为大明打下了一个稳定的东南,他的后半生,想要为大明打下一个稳定的北方罢了。”
“仅此而已啊。”
“是啊,他要的的确不多。”张居正是戚继光的座主,两个人二十多年的友谊,张居正能不知道戚继光什么人?不知道戚继光何等的志向?但是作为帝师,张居正绝对不能让皇帝养成靠人心论断任事的习惯。
哪怕是戚继光也不行。
朱翊钧在书信加了几句,一年为期,而后递给了张宏,张宏在旁抄录之后,请皇帝下印。
皇帝检查之后齐缝下印,放进了信封里火漆封好,让徐爵送去了驿站,送往大宁卫。
“徐贞明和傅应祯同乡、同榜、同师之事,先生还在生徐贞明的气吗?”朱翊钧提起了徐贞明。
张居正摇了摇头说道:“臣并不生气,举荐徐贞明到宝岐司的时候,臣就知道,他百事不会只会种田,臣给他全楚会馆的腰牌,是让他有为难的时候,求助所用。”
徐贞明可不是楚党,是结结实实的朱红色帝党!
张居正给徐贞明腰牌,就是让徐贞明有个背景依仗,方便做事而已。
朱翊钧示意张宏把早就准备好的农书,搬了过来说道:“徐贞明汇编了历代农书,编纂了一本农书,一共四十四卷,用以劝农桑,白话文写的,总结了经验教训,至少在秦岭淮河以北,都可以适用,至于南面,也就只到浙江,再往南,徐贞明没去过,就无能为力了。”
“从育种到收储,面面俱到。”
“看在徐贞明立了功的份儿,先生就不要在意徐贞明犯的小错误了。”
张居正翻开看了两眼,一种熟悉感扑面而来,有些疑惑的说道:“这是陛下写的吧。”
“徐贞明写的,他的笔迹!”朱翊钧却连连摇头说道。
张居正终于确认,这农书大半估计都是小皇帝的心血,他笑着说道:“那就是陛下写的了,遣词用句,太熟悉了。”
问答的方式编纂成书,张居正简直不要太熟悉,他晚上做梦,都是朕有惑这三个字。
明朝活人不封异姓王,所以戚帅只是权力上有那么大的权力,就是前军指挥的事权。求月票,嗷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