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过年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8394/ 为您提供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削成片的羊肉,在滚烫沸水的刺激下,快速完成变性。
  属于羊肉独特的膻味迅速占据屋子,将冬天的寒冷驱散出去。
  杨小涛用勺子在锅里搅动羊肉,浓郁的羊汤散发着诱惑的香气,惹得屋子里的人坐立不安。
  杨大壮更是站在锅台前,亲自端着一个大碗,就等杨小涛出锅呢。
  “好了。”
  尝了一口咸淡,杨小涛满意的点头,随后将杨大壮手上的碗盛满,然后将剁好的葱花扔进去,亲自送到杨太爷面前。
  “太爷,尝尝!”
  一圈人都将目光投过来。
  油灯下,碗里的肉泛着白嫩,汤也是乳白色,一道道肉片看上去就充满诱惑。
  “对了,还有这个。”
  杨小涛装模作样的在背包里翻了一下,随后手上多了一个小瓶。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里放到桌子上,慢慢扭开。
  “辣椒面?”
  杨太爷突然开心的叫着,不等杨小涛点头,就抓起瓶子,扭开,用筷子抠出来一大块。
  红黄色的辣椒油立刻倒进碗里,原本乳白的汤汁变得鲜红,杨太爷迫不及待的一口吸溜下去。
  “咳咳!这味道,够劲!咳…”
  “解放前,跟着队伍去了趟太原,在那街上,就喝过这么一碗。”
  “多少年了,好多人再也喝不到了!”
  勾起回忆,杨太爷神情低落。
  一时间屋子里有些伤感,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人,心中总有些难以释怀的故事。
  对这种事情,杨小涛作为穿越者无法体会,或许遗留在这局身体里的基因记录下成长年代的记忆,但此时的他无法体会那种哀伤。
  沉默片刻,一旁的杨大壮开口说道,“爷,既然好喝您就多喝点,替他们多喝点。”
  “对啊,多喝点,替下面的兄弟多喝点。”
  一桌上的老兄弟开始劝说起来,杨太爷恢复平静,接着有笑起来,“那可得多喝点,不然还给你们留着啊。”
  “那不是便宜你们了?”
  “哈哈哈”
  众人笑着,杨小涛将勺子递给石头媳妇,端起一碗坐在杨太爷边上。
  然后拿出一瓶西凤酒,亲自给太爷倒满,然后给其他几个人也都到了一杯,最后才给自己倒上。
  一圈下来,酒瓶子里就剩下瓶底了。
  酒水甘澈,晶莹剔透。
  “太爷,祝您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万事顺心。”
  杨小涛端起酒杯祝福杨太爷,众人也端起陪着。
  “好,咱们大伙都顺心。”
  众人嘬了一小口,杨太爷吧唧着嘴,“不错,就是比烧酒好喝。”
  众人也齐齐点头,体味着酒的香辣。
  酒一喝,气氛就上来了。
  众人你问一句我说一句,很快就从生活聊到工作,又聊到过去,又说道未来。
  杨小涛大部分时间都在回答问题,从工厂但四合院,周围的人以及将来的打算,还有工资待遇等等,只要有人问他就回答,没什么好隐瞒的。
  而众人听到杨小涛挣了这么多,更多的是一种自豪。
  自家孩子出息的自豪。
  杨太爷听了也是老怀欣慰,不断对周围人点头,“咱杨家庄都是个顶个的,走到哪都是好汉。”
  众人继续喝酒,一杯下去,气氛更加热切。
  杨小涛还要再来一瓶,却被一旁的杨大壮制止,不是不能喝,而是要细水长流。
  杨小涛也清楚,这酒的珍贵。
  喝完酒,石头媳妇端上一人玉米饼子,从锅里烙出来的,一面金黄,一面糊黑。
  杨小涛伸手拿过一个玉米饼子,掰开放到碗里,用羊汤一泡,喷香。
  一桌人见此也都拿起饼子,哄哄的吃着,每人守着碗也顾不得抬头。
  就是帮忙的几个妇女,也端着碗站在门口扒拉起来。
  这么多肉,这么好的汤,她们这辈子也没吃过。
  众人吃完已经是半夜,这顿饭不仅宣告了杨小涛身份的回归,也让杨家庄的人将他当成自己人。
  众人散去,杨小涛和杨太爷说了一会话,又将带回来的东西整理一番,其中把王姨托他带过来的酒说出来,杨太爷只是感慨一番,随后嘱咐他以后多走动。
  杨小涛自是明白个中缘由,痛快点头。
  夜晚过去,白日出头。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悄然而至。
  大年三十,众人把年过。
  杨小涛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快九点了,起来晃晃脑袋,看着陌生的房间,还有房子里的摆设,心里却是没有陌生感。
  昨天奔波了一天,晚上喝了点酒,躺床上没多久久睡过去。
  小薇见杨小涛起来,从窗户上冒出来,杨小涛知道他的心思,随手让她自己玩去。
  眨眼间,就没见了踪影。
  但杨小涛知道,这小家伙就在院子里呢。
  开门,就听到噼啪的声音,抬头看去就见杨石头穿着灰色毛衣,挽起袖口挥着斧头砍着树根。
  杨小涛惊诧的跑过来,“石头,伱这是干啥?”
  “小涛,你起来了!”
  “这不劈点木头当柴火嘛。你还没吃吧,我让人给你热点?”
  “不用了,昨晚吃的晚,不是很饿,等中午饭吧。”
  “太爷呢?”
  杨小涛打量一圈没发现人,便开口也到。
  “这不过年了嘛,准备迎家堂。”
  “家堂?”
  杨小涛有些差异,这年代可不兴封建迷信这一套。
  “就是把祖宗挂出来,让后人知道祖上叫啥名字,没什么意思。”
  杨小涛点头,随后走到跟前,示意自己来下试试。
  “这可不行,你没干过这活,可不好干。”
  “没事,我力气大。”
  杨小涛夺过斧头,对着下面的齐腰粗的树根就是一斧子。
  “哎,不对不对,你得顺着折横来,这样才……”
  啪嗒
  一截树根被砍下来,杨石头张大嘴巴。
  “我说吧,我力气大呢。”
  杨小涛自豪的说着,然后对着树根一阵猛劈。
  破碎的木头和树根散落一地,一个大树根很快就被肢解的七零八落。
  杨石头目瞪口呆,最后只能承认,杨小涛是真的有劲。
  劈完柴火,杨小涛跟着石头在村子里转悠。
  整个杨家庄坐落在平原上,土地平整,没啥难走的地方,房屋建设规整的也是纵横有致,家里养牲畜的少,道路上也没有太多的垃圾粪便。
  俩人在村子里转悠,不少妇女背着麻包去南山搂树叶子,回来烧火用。
  不少孩子也跟在身边跑着笑着,哪怕脸上被冻得发红,也不减兴致。
  一路走来,基本上每家都说上两句话,打个招呼混个脸熟。
  俩人最先去的就是杨大壮家,也是离这最近的。
  来的时候,杨大壮作为村长整天忙活,不过他的爱人领着三个孩子在家里拾到屋子。
  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大的男孩八岁,小的六岁,女儿最小只有三岁。
  仨孩子都当男孩养,穿着还算干净的衣服,在院子里瞎跑。
  杨小涛出门时带了些糖果,见了三个孩子后,立马拿出来些分给他们。
  仨孩子虽然想的慌,但见杨小涛面生,就将目光看向收拾玉米包皮的母亲。
  杨大壮的媳妇王芳也是隔壁高家庄的,早些年就嫁过来,长的不高却是身材粗壮,大脸盘,齐耳短发,一样的豪爽。
  连忙招呼着杨小涛进屋,并且拿出一小袋子瓜子招呼着。
  三个孩子拿着糖,兴奋的跑到外面玩去。
  杨小涛在杨大壮家里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去其他人家走走。
  或许是小孩子的圈子太广,三个孩子在外面跑了一圈,立马把糖果的事宣扬出去。
  这下子,杨小涛走到哪身边都跟着一群孩子,没办法不能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不是。
  好在空间里这种糖还有很多,杨小涛挨个孩子发了两块,算是新年的见面礼。
  如此,整个村子的孩子终于找到了过年的快乐。
  不少人家也都知道了杨小涛,加上昨天晚上的见面,杨小涛的情况也被吃饭的人传开,这种优秀的后生很快就被村里人记住。
  还没到中午的时候,一些隔壁村子闻讯过来的姑婆就开始说起媒来,个个热情,让杨小涛赶紧跑回家。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女性对‘爱情’追求的热情,或者说对城里生活追求的热情。
  害羞的就托人来问,夸的天上少有,人间绝色。
  胆大的就来杨家串门,眼睛勾着杨小涛,恨不得直接吃了他。
  两世为人,杨小涛还真是头一次预见这事,不免慌张。
  一边的杨太爷看着杨小涛手忙脚乱的模样,也乐得开心。
  好在杨小涛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单纯的美色并不是他的追求。
  他追求的是,咳咳,美色和内涵。
  送走了‘串门’的人,爷俩将家谱挂在客堂里,长长发黄的一张硬纸,上面还有许多空格,但有名字的,都是离开的人。
  杨小涛在一条分支下看到父亲的名字,旁边还有母亲的名讳,莫名的有些伤感,不过很快就被新年的气氛冲散。
  和杨太爷一说遇到的事,老人也是笑起来,却没有干预杨小涛的婚事。
  他心里明白,杨小涛的条件,犯不着找一个农村的娃。
  不是他瞧不起农村人,只是想让杨小涛有个更好的家庭。
  这不是偏心,纯粹是一个老人对后代的爱护。
  中午和杨太爷开始贴春联,红纸裁成长条,村里的老人开始写春联。
  杨小涛在一边看着,比起院里的三大爷写的差了点文采,却更加贴合实际,写出人们的心声。
  “爱国爱党爱人民,大干快干保生产!”
  “建设家园!”
  杨小涛拿着一副春联看着,杨太爷也是拿着扫把头将浆糊蔓在大门上,随后爷俩一块贴上。
  “新年新气象,万事从头!”
  “阖家幸福。”
  两人又在堂屋门上贴上春联,这才开始准备吃饭。
  中午杨小涛端着饭盆和杨太爷一起来到隔壁的大队部,此刻一排锅里倒腾着热水,一堆妇女正在忙碌着,小孩子围着锅台不断转悠,不时从母亲婶娘哪里弄点吃的,然后满足的继续玩闹。
  这模样让杨小涛充分见识了什么叫大锅饭。
  说起来在工厂里吃饭也是大锅饭的一种,只不过是一个要票,一个交粮。
  当然,票的也是发的!
  不过这顿饭能吃到可不容易。
  杨小涛走上前,几个妇女大妈都露出笑容。
  打个招呼,然后就看向正在揉搓的疙瘩。
  木板上的面,只是一些面粉掺杂着麦麸,看上去发灰,隐约还能看到凸起的颗粒。
  这比起二合面还不如。
  杨小涛看看左右,就是这样的饭菜,周围人眼睛依旧带着喜悦。
  几人也都认得杨小涛,甚至这顿饭里面的肉,都是杨小涛带回来的。
  平常过年,吃肉的时候可不多。
  今年,她们也是沾了杨小涛的光。
  “不认识吧?”
  临近的大娘不看杨小涛盯着面就开口解释道。
  “这是麦子连皮一块打出来的。这东西除了过节,干活出劳力的时候,一般时候还吃不到呢。”
  杨小涛闻言问道,“村里没吃的了?”
  大娘讪讪笑道,“要说有,其实也有。”
  “但得省着吃。”
  “不够吃的?”
  “唉,这几年都这样,秋收上来的,还不等春天就吃没了。”
  “大家伙都得紧着裤腰带,也就过年了,可以好好吃一顿。”
  大娘扯开话题,周围几个也都凑过来说着。
  不时还有人问起,“你们城里肯定不会饿着吧?”
  “听说城里专门发粮食,厂子里的人不用种地就有饭吃,你们城里的真好。”
  杨小涛在一旁听着,并没有因为‘城里人’而感到高兴。
  相反,知道现在村里的状况后,他的心,就高兴不起来。
  中午,饭菜出锅,杨小涛排队打了份面片汤,拿了两个窝窝头,和杨太爷一起回家。
  爷俩吃完饭,杨小涛询问村里的情况,杨太爷叹着气,说的跟杨小涛听到的差不多。
  想到年后村里的日子,杨小涛也是心头沉甸甸的。
  他能做啥?
  买回来的东西,已经交出去大部,剩下的就是拿出去,也是杯水车薪。
  大环境下,想要做出改变何其困难?
  哪怕将所有的学分用来换东西,能够满足杨家庄一时,那过后呢?
  还有其他村子呢?
  杨小涛有些迷茫,看着窗外光秃秃的杨树,终是垂下头。
  “四合院,太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