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杂交育种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8394/ 为您提供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杨小涛去院子里找柴火,杨太爷又去扒了一堆玉米皮开始烧水。
  可等了一会也没见杨小涛回来,心理放心不下,便出来看看情况。
  然后就看到杨小涛站在棚子里,看着手头的玉米棒子,愣愣出神。
  “你这娃子,看啥呢,这么出神?”
  杨太爷见杨小涛愣住,就开口问道。
  杨小涛回过神来,思绪被打断,见是太爷,也放松下来。
  “太爷,咱这的玉米棒子都这么大?”
  杨小涛拿起一个巴掌大小的玉米棒子问着。
  杨太爷回头看了一眼,“不这么大还要多大?”
  杨小涛皱眉,“那咱们村的玉米都这样?”
  杨太爷奇怪,放下手头上的活,“对啊,打种玉米时候起,这些年了,都是这样。”
  “咋了?”
  杨小涛听了低头沉思,现在他手上的玉米和前世的根本没法比。
  前世种植的玉米不仅比这个长一倍,还更加粗壮。
  而且看上面留下的印子,很容易就看出来这玉米粒也不会很大。
  “没啥,就是奇怪,这玉米棒子太小了啊。”
  杨小涛说完,杨太爷没啥新奇的。
  城里的孩子没见过庄稼,好奇一点没啥。
  回头继续做饭。
  没一会儿,饭菜做好,简单的炖白菜,窝窝头。
  虽然杨小涛带回来不少东西,但老人节俭惯了,正月里也没啥优待。
  杨小涛昨晚喝了一顿酒,本来肚子空空的,但现在明显有心事,就吃了一个窝窝头,便出门去找杨石头。
  他要仔细验证一番,这年代的玉米倒底长啥样。
  “小涛,这已经是最大的个了!”
  杨大壮拿着手里的玉米,三个玉米棒子却是比其他的早长一些,份量也重一点。
  “这还是我家媳妇觉得个头大,放家里过年讨个好彩头才留下的,不然早就磨了面粉了。”
  杨大壮听说杨小涛在找玉米棒子,也以为是在长见识,也没多想就把家里剩下的三个带了过来。
  “大壮叔,你这玉米也是从供销社买的种子?”
  “不会,去供销社买的都是蔬菜种子,粮种都是自己留的!”
  杨小涛点头,对这个时代还是有些事情搞不清楚,正好这次问问。
  “大壮叔,你说说地里的情况呗!”
  “伱想知道啥?”
  “嗯,就是咱村里每年能留下多少粮食,家里人够吃吗?”
  杨小涛想了想问道。
  杨大壮听了后,找了块石头坐下,杨小涛拿出香烟,两人都点了一支。
  杨大壮回忆片刻,有些说不出口,但杨小涛也不是外人,便讲解起来。
  “咱们村,就拿去年来说吧,总共种植小麦300多亩,玉米500多亩,其它的就不说了。”
  杨小涛在老家干过农活,知道这是冬小麦,在玉米地里继续种植。
  并不是说杨家庄就有800亩地,这跟农作物轮作有关。
  实际上,杨家庄连700亩地都没有。
  大部分还都是旱地,还有一些都是在山岭上.
  水地也就四分之一多点。
  “咱就拿玉米来说吧,去年咱村里一共收上来的玉米分下去的话,亩产差不到300多斤。”
  “不到400斤?这么低?”
  杨小涛诧异,印象里玉米可是高产作物,哪怕没有化肥,怎么也得八九百斤吧。
  “唉。这也是没办法,土地贫瘠,又没有化肥,单靠人畜那点粪便,根本不够用的。”
  “而且还要人细心照料,没有好家伙使,怎能有好产量?”
  杨大壮也是无奈,全国情况就是这样,大家也没办法,只能盼望好年头,老天爷保佑,多产点粮食。
  杨小涛沉默片刻又问到,“那这些粮食,我们能剩下多少?”
  “剩下?呵呵!”
  杨大壮摇头,烟气吐出去,在空中形成一个烟圈,慢慢扩大最后消散。
  “这么说吧,咱们种了国家的地,就得交税!也就是交公粮。”
  “按照国家要求,没亩产粮标准为400斤,上交比例是15%,也就是一亩上交60斤。这是给国家的,必须得交!”
  “那还剩下一大半呢!”
  杨小涛算着,杨大壮却是摇头,“那只是公粮。还得卖余粮!”
  “卖余粮?”
  “嗯,这也是必须的!”
  杨大壮没当回事,毕竟这些年都是这样做的,随后看向杨小涛一脸疑惑,就讲解起来。
  其实,就是以低价将余粮卖给国家,变相的支援国家建设。
  而且卖多少是有数的,不足的就得从口粮里凑。
  杨家庄全村一共近两百户,成年劳力200多,去年交的公余粮一共五万多斤。其中公粮有一万多斤,余粮三万多斤。
  “那余粮卖的钱呢?”
  “不管多少,总得有些吧。”
  杨大壮压低声音,“去年咱们队一共卖了37500斤的余粮,小麦8分一斤,玉米5分一斤,总共卖了2057.6元。”
  “你别看这钱不少,但到咱们手里,就没多少了。”
  杨小涛在一旁听着,杨大壮说起刚刚实行的“三提五统”来。
  所谓三提,就是指生产所得村里三项提留。
  分为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归生产队管理。
  说白了,就是下发生活费,给那些老人,行动不便的提供帮助。
  五统指的是村镇的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优抚费、民兵训练费和民办公助事业费。
  别管这些东西做没做,有没有,但这三提五统需要的钱可是一分不少,都需要从这些钱里出,剩下的自然没多少。
  即便是平均下发各户,一家里面也不过是几块钱。
  这还是好的,要是卖的钱不够,还要从下面人手里收一些补上。
  “这么折腾下来,各家再去掉留下的种粮,每家每户过的日子就紧吧了!”
  听到杨大壮颇有些无奈的叹气,杨小涛跟着长出一口气,知道没什么这年代农民苦了。
  一天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的粮食勉强吃上饭,有时候还得靠野菜垫肚子,饿不死,也吃不饱。
  怪不得农村人都向往城里的生活呢。
  杨小涛知道杨大壮还有很多没有说,他也没问,只是将话题拉回玉米上。
  “那大壮叔,你们收获的时候,这种个头大的多吗?”
  杨大壮恢复神情,对他来说,能够吃上饭就已经是天大的事了,比起小时候亲眼看着几个兄弟饿死,自己已经幸运多了。
  听到杨小涛的话,想了一会儿,“好像不太多。”
  “没几个,大家伙也没在意,反正都晒干送粮站去了。剩下的也都自己磨成粗粮。”
  旁边杨石头说话,他跟着杨小涛跑了大半天,隐约觉得杨小涛不像是在玩闹。
  至于在干嘛,他也不清楚。
  “嗯。”
  “大壮哥,这三个我用了。”
  “拿走拿走,也不是什么重要东西。”
  杨小涛点头,末了又拿了几个短小的玉米棒子,这才回到家里。
  回到家里,杨小涛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让小薇先试试这几个玉米的差别。
  小薇这两天可是爽嗨了,晚上就在村南林子里过夜,若不是自己能够感受到她,还以为弄丢了呢。
  杨小涛召唤,小薇很快就从窗户里飞了进来。
  咻咻
  叫了两声,小薇钻进杨小涛的衣服领子里,瞬间一股温热的暖流传遍全身,将冬日里的寒冷驱散。
  原本冰凉的手指也变的温热起来。
  “试试这些。”
  杨小涛用意念交流,小薇很快就在玉米堆上转换了一圈,一层绿莹莹的光芒过后,回到杨小涛跟前。
  “果然。”
  脑海里传来小薇的判断,面前的玉米,粗壮长大的玉米比起小玉米有更多的能量。
  只不过,在同一颗玉米棒上的玉米粒也有强弱,显然这些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变化。
  用前世的知识来说,就是基因重组。
  而杨小涛想做的事就是将这种优良的基因重组找出来。
  俗话说就是杂交。
  杂交育种。
  “不能总是给穿越者丢脸吧。”
  杨小涛终于给自己找了个‘正事’干。
  确定可行性,杨小涛就让小薇自跟玩去,然后亲自动手开始扒玉米。
  杨小涛小心的扒着,生怕损坏了玉米,影响了生长。
  门外杨太爷走进来,看着杨小涛小心的扒玉米,顿时笑起来。
  “娃子,扒玉米可不是这样来的。”
  说着,杨太爷伸出干硬的手掌准备教导一番,却被杨小涛连忙止住。
  “太爷,不用,我自己来就行。”
  “你不会,这样扒得扒到什么时侯?这扒玉米啊,得用力,顺着纹棱来。”
  杨小涛放下玉米,“太爷,我会扒,只是这个不一样?”
  “不一样?咋不一样了?”
  杨小涛让他坐下,随后整理思路开始说起来。
  “太爷,你看,这都是一块地长出来的玉米,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呢?”
  杨小涛问出一个问题,杨太爷爽朗的笑着,“那当然是照料的不一样了呗。”
  “这个施肥好就长的大,这个少点水,就长的小,有啥奇怪的?”
  杨小涛听了也是点头,却不敢苟同。
  “太爷,你说的是外部因素。”
  “确实,一块地的照料程度能够决定农作物的收成,但要是根子就这么小,再多的肥料也长不大!”
  杨太爷突然发现,这时候的杨小涛竟然有种文化人的味道,也开始认真听他说起来。
  “太爷,你看,如果我们种植的都是这种玉米,一亩地能多收多少?”
  杨小涛拿着长玉米棒子认真问道。
  杨太爷想都不想,“都长成这样,那一亩地顶两亩了都。”
  “是啊,那为什么不种这样的?”
  “是啊,为什么来着?”
  杨太爷陷入沉思,良久突然一拍大腿,“哎呀,我怎么给忘了这事。”
  杨小涛连忙投过来询问的眼神,杨太爷认真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