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8657/ 为您提供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原来,屠龙术屠的是帝制这条大龙!”
寿宁宫偏殿里,朱元璋的声音缓缓响起。
他说话很慢,仿佛每一个字说出,都用了他极大的力气一般。
朱元璋此时的心情,是真的复杂!
复杂到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原本,他对屠龙术抱有极大的期望。
并为自己能得见甚至于掌握屠龙术,而兴奋激动不已。
期待着见到了屠龙术之后,是不是可以根据屠龙术,弄出一些比较好的策略。
让自己的大明,变得更加长治久安。
能够更加长久的存在。
但是却完全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竟是这样!
所谓的屠龙术,并不是针对哪个皇帝,而是针对帝制!
是要屠掉帝制这条大龙!
这一极其惊喜的结果,直接就将朱元璋打懵了。
让朱元璋脑瓜子嗡嗡作响,只觉得自己头晕的厉害。
没想到,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这竟然就是屠龙术的核心秘密!
对于他来说,无疑是等于脑海里炸响了一道惊天雷霆!
甚至于就连信念,一时间都有些崩塌。
不仅仅是朱元璋,朱标也一样是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时候,同样是心潮急剧起伏。
思绪翻涌。
被浓浓的震撼,还有恐慌等诸多的东西所充斥。
这传说之中神秘至极,高深莫测的屠龙术,竟是要屠掉帝制这条龙!
他作为大明太子,而且还是开国太子,陡然听到这一事情,是真震撼,心情是真的复杂。
寿宁宫偏殿里,在朱元璋说出这话之后,又一次的陷入到了绝对的沉默之中。
韩成还在门口处,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哪怕是现在看起来,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情绪平静了一些,为了安全起见,韩成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距离他们过近为好。
尤其是朱元璋,那绝对是个危险份子。
“屠龙术屠的是帝制这条龙,只要生产力继续发展下去,终究会走到那一步去。
帝制,必然不复存在?”
好一阵儿,朱元璋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说话的时候,他目光落在韩成身上。
朱标也同样是望向了韩成。
韩成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只要生产力继续发展下去,终究是要走向这一步,这是历史客观规律,不受人控制。
人为控制,或许能延缓一些进程,但是终究还是控制不住。
原来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也确实证明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
朱元璋闻言,又是一阵儿沉默。
“那要是这样说的话,我大明不发展生产力不就行了?
就维持现在的水平。
这样的话帝制就不会消失,至少大明还在的时候,帝制不会消失。”
韩成点头道:“确实会这样。”
然后补充道:“只是这样以来,大明原有的命运依然无法改变。
逃脱不了王朝三百年命运的魔咒。
哪怕是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后面文官集团一样将会卷土重来,并一步步的强大。
还将会如同历史上那般,一家独大。
将武将彻底踩踏在脚下。
口中喊着仁义道德的清流,成为大明的蛀虫,各种损害大明利益,养肥他们自身……
皇权被他们限制。
最终天灾加上人祸,导致饿殍遍野,饥民遍地。
有人振臂高呼,处处烽火。
大明轰然倒塌。
运气好取代大明的是汉人,运气不好,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被异族之人进驻中原,神州陆沉……”
韩成这话说完,朱元璋的面色又一次的难看了起来。
随着韩成的话,他想起来了清鞑子,想起来了明末崇祯时期的种种悲惨景象。
“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更为严重的还在后面。
华夏这里停止不前,其余地方却不会原地踏步。
他们通过发展生产力,会让国力强盛,拥有更好的生产关系。
面对其余国家,拥有碾压般的优势。
华夏这边故步自封,并不能长久的下去。
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又一次的被别人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神州动荡,无数华夏子民身死。
被别人欺辱几十甚至于上百年,经历至暗时代。
而帝制,亦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掀翻,被抛弃。
并不能留存下去。
相同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是累累白骨,是斑斑血泪,是写不尽的屈辱史,也是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泪的教训,也是经验总结。
陛下,这样的情况,你也不想发生吧?”
韩成站在门口,望着朱元璋缓缓诉说。
朱元璋闻言,呼吸都急促了。
眼珠子有些泛红。
“他娘的!咱想让它发生个屁!
一听到这些,咱就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将这些都给一个挨着一个的砍了!
都是些什么东西,也敢来我华夏肆虐?!”
朱元璋涨红了脸,出声怒骂。
你说老朱小农思想也好,说他过于自信,总想定下祖制将一切都给做好也罢,但有点不能否认。
那就是在贪官污吏上面,他性烈如火。
在华夏和异族的问题上,他立场坚定,使命感爆棚!
而这也是韩成为什么敢将屠龙术,说与朱元璋知道的原因。
若是一般的皇帝,这事韩成肯定要瞒的死死的。
不告诉后果,只告诉好处,从而好带着大明往开海,往工业化方面狂奔。
不然在知道了生产力大力发展的一大后果,就是帝制消失,说不得其余皇帝就会因为恐惧这一事情发生,从而停步不前。
甚至于就连韩成自己,都会因为这事而被牵连,被弄死都不是不可能!
就跟历史上清朝败家子明明获得了不少好东西,却也因为知道一些帝王的下场,所以选择对外面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一个道理。
但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相处,通过对朱元璋的了解,韩成知道,同样的事情落到朱元璋的头上,他肯定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咱刚才,只是听你说发展到最后,帝制会被屠掉,咱心里面感到吃惊,一时间接受不了,才会下意识产生那样的念头。”
朱元璋涨红了脸,望着韩成解释。
朱元璋可是很少想向别人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
平日里,他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猜就怎么猜。
但是现在,面对韩成的询问还有目光,朱元璋却争辩起来。
并因此而涨红了脸。
盖因在涉及到华夏与外邦之间的事情上,他立场极为坚定,不愿意在这点被人误会一分一毫!
他这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塑华夏河山的帝王,可不是白说的!
而朱元璋方才说的也都是实话。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一心想要大明长久下去的人,在猛然之间听到帝制在今后,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消失,他最真实的反应,就是下意识的想要阻止这一事情发生。
但在稍稍冷静下来之后,尤其是听了韩成又说了一下大明的结局,以及大明后面,华夏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朱元璋那些下意识的想法,一下子就消失了。
“现在咱冷静下来,听你那样一说,咱觉得咱之前想的不对。
既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帝制终究要消失。
与其被人揍上一顿,狠狠的糟蹋,作践,然后被动消失,还不如咱自己动手,把自己变得强大!
先好好的揍那些人一番,掠夺他们,让大明变得强大,极尽辉煌!
如此,帝制就算是消失了,咱心里也舒坦。
比那种憋憋屈屈,窝窝囊囊的下场好的太多太多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不是一个多难选择的问题。
他做出这样的选择,韩成一点都不意外。
既然不论是自己主动动手,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故步自封,最终都没有办法阻止这等事情发生。
那为什么不将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
能够令大明辉煌一时,能够繁荣强盛到一定地步,来个鞭笞天下,后面就算是大明真的没了,帝制真的消失,那也轰轰烈烈的来了一场!
对于朱元璋来说,对于大明而言,这就足够了!
“况且,就算是帝制消失,那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说直接就没了。
咱觉得,大明只要获得大量的财富,物资,使得我华夏物资丰富,百姓富足,能活得下去。
那么百姓们就不会造反。
只要百姓不反,那一切都好办。
韩成你不也说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又能反过来影响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既然这样,在今后咱们发觉事情不对了,就主动求变。
主动去适应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甚至就连你说的上层建筑,咱是不是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从而是适应这些?”
能成为开国帝王的、尤其是大一统国家开国帝王的,无不是有着大气魄之人。
敢想常人不敢想,敢为常人不敢为!
若是碌碌无为,循规蹈矩之辈,也完不成这些,达不到这些成就!
话说到这里,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
双目炯炯有神。
心中的那些担忧,尽数消失不见。
又一次变得斗志昂扬起来。
朱标看着自己那将身体挺的笔直的父皇,听着他说的话,只觉得心情激动,情绪激昂!
话说,他方才在得知屠龙术,最终会屠掉帝制这条龙之后,心里面也是为之担忧不已。
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局面。
朱标当然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好,变的更为强大。
但是,却又不想帝制消失。
毕竟这是他们的大明,他又是大明的开国太子。
而帝制又存在一千五六百年了。
他实在不敢想,帝制消失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总觉得可能会乱套。
对于他这个处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真的会感到手足无措。
可是现在,听了朱元璋的这一番话之后,朱标心中的忧虑很快就消失了,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是啊!
既然一切没有办法避免,那为何不选择轰轰烈烈呢?
而且也正如自己父皇说的那样,这些都是逐渐发生的,并不是陡然出现。
那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等人这里,作为最高统治者,也是可以主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主动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
同样也可以主动根据生产关系,去调整上层建筑。
这样以来,事情就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今后就算是帝制真的消失,那对于大明,对于自己朱家而言,也没有那样难以接受。
自己主动来的,总比被动来的要好!
当然,朱标也知道,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今后事情真的发展起来,肯定会出现各种这样那样的状况。
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
甚至于,会出现更差的情况。
比如说因为大明后面皇帝的一些操作,不仅仅没有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没有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反而是加速了大明的帝制的消亡。
大明的统治会被其余人给推翻,甚至于就连大明后代的皇帝,也会被推上断头台。
不过这些后果,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以及只能被动的等待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被历史给淘汰要好的太多太多。
因为这里面,有着自己等人的主动选择。
所以,也就等于还有着一些希望所在。
事在人为,只要有希望,那一切都好说。
朱标觉得,也不能把后世的子孙,给看的太过于没用。
可以适当的给后世的子孙们,一些信心,期盼着他们可以强爷胜祖。
期盼着他们,可以做出一些优秀的抉择。
出现一些人杰,把事情妥善的解决,把大明推向更高的高峰。
毕竟大秦都能奋六世之余烈,自己大明的后代,父皇自己等人,多费些心思,又有韩成这个特殊的存在。
说不定也能够如同大秦一样,连续出现好几代英明神武的继承者。
人需要往后面做长远的考虑,但同样也不能全部为了后面,而忽略了眼前。
没有了眼前,也就没有了以后。
这一刻,朱标只觉得心中念头通达!
望向自己的父皇,满满的都是敬佩,还有赞叹。
父皇就是父皇,心胸的格局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
哪怕是自己这个自幼就受到了很多教育的人,在这上面和父皇相比,也要差上很远。
这次的事情,若是让自己来做决定,到了最终,自己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如同父这般,做出一样的选择。
但是在这其中,自己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绝对要比父皇花费的时间更长。
自己也必然更加的纠结。
不可能做到父皇这般的豪放。
而且,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自己在有生之年都会对此疑神疑鬼。
不断的去想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底合适不合适。
到底会不会造成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都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父亲的认知,一般会经历几个阶段——
儿时崇拜,觉得父亲无所不能。
初步长大之后,开始嫌弃,觉得父亲这也不懂,那也不懂。
再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又会再一次理解父亲的不容易。
朱标的第二阶段,虽然没有大部分人明显,但有些时候,还是会觉得父皇做事情不太对。
有些过于急躁,手段过于粗糙。
而且对于文人这些,也太过于不尊重。
觉得父亲的行事风格,带着战争年代所留下来的粗犷。
但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韩成的到来,令朱标的目光变得长远,见识迅速增加以后。
朱标的这种感觉,正在迅速的减少。
再去看自己父皇时,更为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和父皇之间的差距。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父皇能够从元末乱世当中,那么多人里脱颖而出,恢复中华,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多人都喜欢说什么成王败寇,似乎觉得这样不太对。
可是,难道胜利还不足以说明一切东西吗?
总说失败的一方,这也好,那也好,这也是优点,那也是优点。
可为什么这么多的优点,偏偏就是被别人给战败了呢?
只以成败论英雄,或许有失偏颇。
但是整体上而言,还是十分正确的。
至少在朱标看来就是如此。
“父皇,您的心胸气魄,格局是真大!
孩儿学不来!
若非是父皇在,让孩儿自己遇到这等事情,只怕非要纠结的晚上睡觉都要睡不好。
在短时间内,难以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此事……”
朱标望着朱元璋,由衷的说道。
他说的都是他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
朱标和其余人不同,在朱元璋这里,他从来都不用去专门拍自己父皇的马屁。
甚至于他父皇没事了,还会反过来拍他的马屁。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听到了自己标儿的话之后,朱元璋心里面那叫一个美滋滋!
简直如同饮了琼浆玉酿一般!
“哈哈哈!”
朱元璋开心笑了起来。
“标儿你说的对!咱别的没有,这份心胸还是有的!
别的事情上,咱或许还会犹豫不决,但是涉及到了这等大是大非的事情时,咱绝对能拎得清!
咱知道,有一些人总喜欢拿咱出身低来说事,说咱目光不长远。
但出身低,并不代表格局就小!
咱在有些事情上,想法或许不对。
但是在这等大是大非面前,那咱的格局必须要放开!”
朱元璋如此说着,腰板挺得更加直了。
说完之后,望向朱标道:“标儿,你能看出来这些,并说出这些话,也是很优秀,非常难得。
咱也相信,就是没有咱在,你也一定会做出相似的选择。
毕竟你是咱的标儿!
是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是咱们家的老大,也是咱的种!
咱这辈子最优秀,最为得意的便是标儿你!
在其余皇子面前,一向显得严厉,很少会主动说些什么,更是很少流露父爱的朱元璋,在朱标这里,那是丝毫都不吝啬自己的父爱。
也不隐藏,自己对于朱标的欣赏和满意。
如果说朱元璋的父爱有一石,那么朱标这个太子就独占八斗。
嫡长公主朱有容占据一斗半,剩下的众多皇子,皇女们,则分那仅剩的半斗。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标无声的笑了。
那一直站在门边上,做好了随时跑路准备的韩成,也同样放松下来。
脸上一样是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说,自己的老丈人是挺不要脸的。
大哥对他的夸赞,他毫不犹豫的全部都给接下来不说,夸大哥的同时,也不忘记把他自己给狠狠的夸上一番。
他们父子两个,此时倒还商业互吹上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对于朱元璋的表现,说实话韩成也是极其的敬佩!
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的心胸和格局,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
“岳父大人,不愧是您!您的心胸和格局,当真不是一般的大!
世人对你误解很多!”
韩成也一脸笑容,满脸敬佩的竖起了大拇指,趁着这个机会给朱元璋送上了来自于他的马屁。
准确的说,也不是马屁,是韩成的真心话。
韩成很清楚自己所说的这些话,对于许许多多的皇帝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是他们所不愿意听到的。
甚至于自己因此而被软禁起来,都是轻的。
可是现在,这些放到了朱元璋的身上,一切都变得不同!
尤其是朱元璋在这等大是大非面前,做出这种选择时的那种决绝,真的很可以。
很有感染力。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就不像对待朱标那样的好脸色了。
他哼哼一声道:“这个时候知道咱的心胸宽广,格局大了吧?
你也得亏是遇到了咱,你的这些话,若是说与其余的帝王听,你这会儿能不能活着都是两说!
你小子,也当真是什么都敢往外说!”
韩成闻言笑道:“这不是我知道岳父大人你,绝对不是那种肚量小的人嘛!
若是觉察到你是那种小肚量的人,那打死我,都不会把这些话往外说。
而且,我也总觉得这些事情,若是不给岳父大人你说清楚,有些不太好。
有种像是在欺骗你们的感觉。
我不仅仅要把航海,以及后面发展工业化的各种优势,说给你们知道。
也需要让你们认识到,它们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后果。”
韩成这话说的很实诚。
朱元璋闻言,再次哼哼了一声道:“算你小子有点良心,眼光也好的没话说,没有看错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朱元璋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毕竟韩成这小子,很多时候嘴里都没有太好的话。
此时能从他口中听到这些,实属有些难得。
得意之后,朱元璋望向韩成:“你说咱主动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让上层建筑去适应经济基础。
从而推动它们的发展。
是不是也属于逆炼屠龙术了?”
韩成笑着点头的:“确实属于逆练屠龙术!
这就叫做弄明白事情发展的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去行事,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事物发展。
今后的大明,若是能够一直往下传承下去,华夏变得更加伟大,陛下今日之决定,在其中绝对居功至伟!
岳父大人的子孙后代,如果也能够有陛下的这份心胸气魄,还有相应的手段。
能够如同陛下这般逆练屠龙术,那么他们必然能够长久的存在。
哪怕是帝制消失,也一样可以拥有话语权。
依然可以引导着这片大地上的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获得更为远大的前途!”
“哈哈哈哈……”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又一次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只觉得心情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大殿之中,又一次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此番交谈,对于朱元璋和朱标而言,收获巨大!
通过韩成这个来自于未来的人,他们知道了社会发展规律这个屠龙术。
这是一门他们之前,根本所不知道的学问。
以往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权力的形成,还有官府的组建这些,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很多的了解。
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他们的本质。
如今,他们通过韩成可以看到、并理解这条最为本质的道理。
还能据此引导着国家,向更好的方面去发展。
这对于他们而言,弥足珍贵!
如此过了一阵,朱标忽然间想起什么似的望向韩成道:
“韩成,我听你之前所说的意思,就算是我不提前去世,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原来的历史发生改变。
哪怕是不再发生土木堡之变,那等屈辱至极的事情,武勋集团不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可到了后来,武勋集团还会没落下去。
文官们一样还会骑在武勋头上拉屎,作威作福,从而占据朝堂,开始党争?”
对于这个问题,朱标在之前就有所疑惑。
不过,当时他大部分的心神,都沉浸在屠龙术,所带来的强烈震撼之中。
对于这些,并没有时间去问。
这个时候关于屠龙术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朱标便将心中的这些疑惑,给问了出来。
听到朱标问出这话,朱元璋同样看向韩成。
想要看看韩成怎么说。
他之前虽然被韩成给刺激的不轻。
但是却也一样注意到了,韩成所说的这些话。
这是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长时间以来,和韩成的相处之中,所养成的习惯。
在和韩成相处时,二人往往都会下意识的集中精力,将韩成所说的诸多话,都给尽可能的记住。
争取一点都不遗漏。
因为从后世而来的韩成,拥有着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以及一些知识。
很多似乎很微不足道的东西,若是能够留意,并进行深挖的话,往往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给大明带来不小的有利影响。
当然,朱元璋对于这个事情,虽然好奇,有些不解。
但是内心深处,对此也多少有些不以为意。
因为朱元璋觉得,韩成当时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好好的刺激自己一下。
让自己不要因为屠龙术会屠掉帝制这条大龙,从而选择固步自封,就专门把事情说的严重。
危言耸听的成分很大。
听到朱标的询问,韩成道:“这点儿倒并非是我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情况。
其实真的说起来,大明便是没有土木堡那一战,长久的发展下去,武勋也绝对不会是文官的对手。
只不过土木堡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之所以会是这样,这里面的道理很是简单。
因为大明只有一次开国之战。
哪怕是算上永乐帝所进行的靖难之役,也只有两次。
这两次造就了大量的勋贵。
但是文官则不同。
科考每两三年便会举行一次,天下之间的读书人又多。
许多都是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的。
如此一来,朝堂当中的读书人,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会有所上升。
而勋贵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开国战争等大型战斗给他们去打,所晋升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
勋贵之家,一般最能打的都是第一代。
第二代还勉强可用。
除了少部分的妖孽,一般而已,出了一代二代,再往后就是越来越不行了。
没有什么重要的战事发生,很难有新鲜的勋贵补充进来。
此消彼长之下,文官最终自然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成功的把武勋给踩到脚下。”
听到韩成这话之后,朱标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就连方才还觉得,韩成是在危言耸听的朱元璋,这个时候也不觉得韩成是在吓唬他了。
顺着韩成的话去想,还真的是如此!
因为科举的存在,文官一直以来,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
可勋贵却不行。
到了后来,很容易是一潭死水。
就算是有所补充,那也是杯水车薪。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既不想看到文官一家独大,也不想看到武将一家多大。
这样都会出现大问题!
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进行解决。
总觉得这事情无解。
毕竟总不能一直不开科考吧?
更不可能隔上二三十年,就来一次开国之战!
“韩成,在这件事情上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寿宁宫偏殿里,朱元璋的声音缓缓响起。
他说话很慢,仿佛每一个字说出,都用了他极大的力气一般。
朱元璋此时的心情,是真的复杂!
复杂到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原本,他对屠龙术抱有极大的期望。
并为自己能得见甚至于掌握屠龙术,而兴奋激动不已。
期待着见到了屠龙术之后,是不是可以根据屠龙术,弄出一些比较好的策略。
让自己的大明,变得更加长治久安。
能够更加长久的存在。
但是却完全没有想到,最终的结果竟是这样!
所谓的屠龙术,并不是针对哪个皇帝,而是针对帝制!
是要屠掉帝制这条大龙!
这一极其惊喜的结果,直接就将朱元璋打懵了。
让朱元璋脑瓜子嗡嗡作响,只觉得自己头晕的厉害。
没想到,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这竟然就是屠龙术的核心秘密!
对于他来说,无疑是等于脑海里炸响了一道惊天雷霆!
甚至于就连信念,一时间都有些崩塌。
不仅仅是朱元璋,朱标也一样是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时候,同样是心潮急剧起伏。
思绪翻涌。
被浓浓的震撼,还有恐慌等诸多的东西所充斥。
这传说之中神秘至极,高深莫测的屠龙术,竟是要屠掉帝制这条龙!
他作为大明太子,而且还是开国太子,陡然听到这一事情,是真震撼,心情是真的复杂。
寿宁宫偏殿里,在朱元璋说出这话之后,又一次的陷入到了绝对的沉默之中。
韩成还在门口处,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哪怕是现在看起来,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情绪平静了一些,为了安全起见,韩成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距离他们过近为好。
尤其是朱元璋,那绝对是个危险份子。
“屠龙术屠的是帝制这条龙,只要生产力继续发展下去,终究会走到那一步去。
帝制,必然不复存在?”
好一阵儿,朱元璋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说话的时候,他目光落在韩成身上。
朱标也同样是望向了韩成。
韩成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只要生产力继续发展下去,终究是要走向这一步,这是历史客观规律,不受人控制。
人为控制,或许能延缓一些进程,但是终究还是控制不住。
原来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也确实证明了这一规律的正确性。”
朱元璋闻言,又是一阵儿沉默。
“那要是这样说的话,我大明不发展生产力不就行了?
就维持现在的水平。
这样的话帝制就不会消失,至少大明还在的时候,帝制不会消失。”
韩成点头道:“确实会这样。”
然后补充道:“只是这样以来,大明原有的命运依然无法改变。
逃脱不了王朝三百年命运的魔咒。
哪怕是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后面文官集团一样将会卷土重来,并一步步的强大。
还将会如同历史上那般,一家独大。
将武将彻底踩踏在脚下。
口中喊着仁义道德的清流,成为大明的蛀虫,各种损害大明利益,养肥他们自身……
皇权被他们限制。
最终天灾加上人祸,导致饿殍遍野,饥民遍地。
有人振臂高呼,处处烽火。
大明轰然倒塌。
运气好取代大明的是汉人,运气不好,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被异族之人进驻中原,神州陆沉……”
韩成这话说完,朱元璋的面色又一次的难看了起来。
随着韩成的话,他想起来了清鞑子,想起来了明末崇祯时期的种种悲惨景象。
“还不仅仅只是这些。
更为严重的还在后面。
华夏这里停止不前,其余地方却不会原地踏步。
他们通过发展生产力,会让国力强盛,拥有更好的生产关系。
面对其余国家,拥有碾压般的优势。
华夏这边故步自封,并不能长久的下去。
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又一次的被别人坚船利炮轰开国门。
神州动荡,无数华夏子民身死。
被别人欺辱几十甚至于上百年,经历至暗时代。
而帝制,亦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掀翻,被抛弃。
并不能留存下去。
相同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是累累白骨,是斑斑血泪,是写不尽的屈辱史,也是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泪的教训,也是经验总结。
陛下,这样的情况,你也不想发生吧?”
韩成站在门口,望着朱元璋缓缓诉说。
朱元璋闻言,呼吸都急促了。
眼珠子有些泛红。
“他娘的!咱想让它发生个屁!
一听到这些,咱就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将这些都给一个挨着一个的砍了!
都是些什么东西,也敢来我华夏肆虐?!”
朱元璋涨红了脸,出声怒骂。
你说老朱小农思想也好,说他过于自信,总想定下祖制将一切都给做好也罢,但有点不能否认。
那就是在贪官污吏上面,他性烈如火。
在华夏和异族的问题上,他立场坚定,使命感爆棚!
而这也是韩成为什么敢将屠龙术,说与朱元璋知道的原因。
若是一般的皇帝,这事韩成肯定要瞒的死死的。
不告诉后果,只告诉好处,从而好带着大明往开海,往工业化方面狂奔。
不然在知道了生产力大力发展的一大后果,就是帝制消失,说不得其余皇帝就会因为恐惧这一事情发生,从而停步不前。
甚至于就连韩成自己,都会因为这事而被牵连,被弄死都不是不可能!
就跟历史上清朝败家子明明获得了不少好东西,却也因为知道一些帝王的下场,所以选择对外面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一个道理。
但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相处,通过对朱元璋的了解,韩成知道,同样的事情落到朱元璋的头上,他肯定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咱刚才,只是听你说发展到最后,帝制会被屠掉,咱心里面感到吃惊,一时间接受不了,才会下意识产生那样的念头。”
朱元璋涨红了脸,望着韩成解释。
朱元璋可是很少想向别人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
平日里,他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猜就怎么猜。
但是现在,面对韩成的询问还有目光,朱元璋却争辩起来。
并因此而涨红了脸。
盖因在涉及到华夏与外邦之间的事情上,他立场极为坚定,不愿意在这点被人误会一分一毫!
他这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塑华夏河山的帝王,可不是白说的!
而朱元璋方才说的也都是实话。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一心想要大明长久下去的人,在猛然之间听到帝制在今后,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而消失,他最真实的反应,就是下意识的想要阻止这一事情发生。
但在稍稍冷静下来之后,尤其是听了韩成又说了一下大明的结局,以及大明后面,华夏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朱元璋那些下意识的想法,一下子就消失了。
“现在咱冷静下来,听你那样一说,咱觉得咱之前想的不对。
既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帝制终究要消失。
与其被人揍上一顿,狠狠的糟蹋,作践,然后被动消失,还不如咱自己动手,把自己变得强大!
先好好的揍那些人一番,掠夺他们,让大明变得强大,极尽辉煌!
如此,帝制就算是消失了,咱心里也舒坦。
比那种憋憋屈屈,窝窝囊囊的下场好的太多太多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不是一个多难选择的问题。
他做出这样的选择,韩成一点都不意外。
既然不论是自己主动动手,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故步自封,最终都没有办法阻止这等事情发生。
那为什么不将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
能够令大明辉煌一时,能够繁荣强盛到一定地步,来个鞭笞天下,后面就算是大明真的没了,帝制真的消失,那也轰轰烈烈的来了一场!
对于朱元璋来说,对于大明而言,这就足够了!
“况且,就算是帝制消失,那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说直接就没了。
咱觉得,大明只要获得大量的财富,物资,使得我华夏物资丰富,百姓富足,能活得下去。
那么百姓们就不会造反。
只要百姓不反,那一切都好办。
韩成你不也说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又能反过来影响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时候,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既然这样,在今后咱们发觉事情不对了,就主动求变。
主动去适应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甚至就连你说的上层建筑,咱是不是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从而是适应这些?”
能成为开国帝王的、尤其是大一统国家开国帝王的,无不是有着大气魄之人。
敢想常人不敢想,敢为常人不敢为!
若是碌碌无为,循规蹈矩之辈,也完不成这些,达不到这些成就!
话说到这里,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思路被打开了。
双目炯炯有神。
心中的那些担忧,尽数消失不见。
又一次变得斗志昂扬起来。
朱标看着自己那将身体挺的笔直的父皇,听着他说的话,只觉得心情激动,情绪激昂!
话说,他方才在得知屠龙术,最终会屠掉帝制这条龙之后,心里面也是为之担忧不已。
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局面。
朱标当然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好,变的更为强大。
但是,却又不想帝制消失。
毕竟这是他们的大明,他又是大明的开国太子。
而帝制又存在一千五六百年了。
他实在不敢想,帝制消失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总觉得可能会乱套。
对于他这个处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真的会感到手足无措。
可是现在,听了朱元璋的这一番话之后,朱标心中的忧虑很快就消失了,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是啊!
既然一切没有办法避免,那为何不选择轰轰烈烈呢?
而且也正如自己父皇说的那样,这些都是逐渐发生的,并不是陡然出现。
那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等人这里,作为最高统治者,也是可以主动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主动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
同样也可以主动根据生产关系,去调整上层建筑。
这样以来,事情就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今后就算是帝制真的消失,那对于大明,对于自己朱家而言,也没有那样难以接受。
自己主动来的,总比被动来的要好!
当然,朱标也知道,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今后事情真的发展起来,肯定会出现各种这样那样的状况。
很难达到这种理想状态。
甚至于,会出现更差的情况。
比如说因为大明后面皇帝的一些操作,不仅仅没有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没有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反而是加速了大明的帝制的消亡。
大明的统治会被其余人给推翻,甚至于就连大明后代的皇帝,也会被推上断头台。
不过这些后果,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以及只能被动的等待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被历史给淘汰要好的太多太多。
因为这里面,有着自己等人的主动选择。
所以,也就等于还有着一些希望所在。
事在人为,只要有希望,那一切都好说。
朱标觉得,也不能把后世的子孙,给看的太过于没用。
可以适当的给后世的子孙们,一些信心,期盼着他们可以强爷胜祖。
期盼着他们,可以做出一些优秀的抉择。
出现一些人杰,把事情妥善的解决,把大明推向更高的高峰。
毕竟大秦都能奋六世之余烈,自己大明的后代,父皇自己等人,多费些心思,又有韩成这个特殊的存在。
说不定也能够如同大秦一样,连续出现好几代英明神武的继承者。
人需要往后面做长远的考虑,但同样也不能全部为了后面,而忽略了眼前。
没有了眼前,也就没有了以后。
这一刻,朱标只觉得心中念头通达!
望向自己的父皇,满满的都是敬佩,还有赞叹。
父皇就是父皇,心胸的格局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
哪怕是自己这个自幼就受到了很多教育的人,在这上面和父皇相比,也要差上很远。
这次的事情,若是让自己来做决定,到了最终,自己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如同父这般,做出一样的选择。
但是在这其中,自己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绝对要比父皇花费的时间更长。
自己也必然更加的纠结。
不可能做到父皇这般的豪放。
而且,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自己在有生之年都会对此疑神疑鬼。
不断的去想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底合适不合适。
到底会不会造成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都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父亲的认知,一般会经历几个阶段——
儿时崇拜,觉得父亲无所不能。
初步长大之后,开始嫌弃,觉得父亲这也不懂,那也不懂。
再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又会再一次理解父亲的不容易。
朱标的第二阶段,虽然没有大部分人明显,但有些时候,还是会觉得父皇做事情不太对。
有些过于急躁,手段过于粗糙。
而且对于文人这些,也太过于不尊重。
觉得父亲的行事风格,带着战争年代所留下来的粗犷。
但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韩成的到来,令朱标的目光变得长远,见识迅速增加以后。
朱标的这种感觉,正在迅速的减少。
再去看自己父皇时,更为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和父皇之间的差距。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父皇能够从元末乱世当中,那么多人里脱颖而出,恢复中华,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多人都喜欢说什么成王败寇,似乎觉得这样不太对。
可是,难道胜利还不足以说明一切东西吗?
总说失败的一方,这也好,那也好,这也是优点,那也是优点。
可为什么这么多的优点,偏偏就是被别人给战败了呢?
只以成败论英雄,或许有失偏颇。
但是整体上而言,还是十分正确的。
至少在朱标看来就是如此。
“父皇,您的心胸气魄,格局是真大!
孩儿学不来!
若非是父皇在,让孩儿自己遇到这等事情,只怕非要纠结的晚上睡觉都要睡不好。
在短时间内,难以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此事……”
朱标望着朱元璋,由衷的说道。
他说的都是他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
朱标和其余人不同,在朱元璋这里,他从来都不用去专门拍自己父皇的马屁。
甚至于他父皇没事了,还会反过来拍他的马屁。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听到了自己标儿的话之后,朱元璋心里面那叫一个美滋滋!
简直如同饮了琼浆玉酿一般!
“哈哈哈!”
朱元璋开心笑了起来。
“标儿你说的对!咱别的没有,这份心胸还是有的!
别的事情上,咱或许还会犹豫不决,但是涉及到了这等大是大非的事情时,咱绝对能拎得清!
咱知道,有一些人总喜欢拿咱出身低来说事,说咱目光不长远。
但出身低,并不代表格局就小!
咱在有些事情上,想法或许不对。
但是在这等大是大非面前,那咱的格局必须要放开!”
朱元璋如此说着,腰板挺得更加直了。
说完之后,望向朱标道:“标儿,你能看出来这些,并说出这些话,也是很优秀,非常难得。
咱也相信,就是没有咱在,你也一定会做出相似的选择。
毕竟你是咱的标儿!
是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是咱们家的老大,也是咱的种!
咱这辈子最优秀,最为得意的便是标儿你!
在其余皇子面前,一向显得严厉,很少会主动说些什么,更是很少流露父爱的朱元璋,在朱标这里,那是丝毫都不吝啬自己的父爱。
也不隐藏,自己对于朱标的欣赏和满意。
如果说朱元璋的父爱有一石,那么朱标这个太子就独占八斗。
嫡长公主朱有容占据一斗半,剩下的众多皇子,皇女们,则分那仅剩的半斗。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标无声的笑了。
那一直站在门边上,做好了随时跑路准备的韩成,也同样放松下来。
脸上一样是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说,自己的老丈人是挺不要脸的。
大哥对他的夸赞,他毫不犹豫的全部都给接下来不说,夸大哥的同时,也不忘记把他自己给狠狠的夸上一番。
他们父子两个,此时倒还商业互吹上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对于朱元璋的表现,说实话韩成也是极其的敬佩!
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的心胸和格局,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
“岳父大人,不愧是您!您的心胸和格局,当真不是一般的大!
世人对你误解很多!”
韩成也一脸笑容,满脸敬佩的竖起了大拇指,趁着这个机会给朱元璋送上了来自于他的马屁。
准确的说,也不是马屁,是韩成的真心话。
韩成很清楚自己所说的这些话,对于许许多多的皇帝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是他们所不愿意听到的。
甚至于自己因此而被软禁起来,都是轻的。
可是现在,这些放到了朱元璋的身上,一切都变得不同!
尤其是朱元璋在这等大是大非面前,做出这种选择时的那种决绝,真的很可以。
很有感染力。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就不像对待朱标那样的好脸色了。
他哼哼一声道:“这个时候知道咱的心胸宽广,格局大了吧?
你也得亏是遇到了咱,你的这些话,若是说与其余的帝王听,你这会儿能不能活着都是两说!
你小子,也当真是什么都敢往外说!”
韩成闻言笑道:“这不是我知道岳父大人你,绝对不是那种肚量小的人嘛!
若是觉察到你是那种小肚量的人,那打死我,都不会把这些话往外说。
而且,我也总觉得这些事情,若是不给岳父大人你说清楚,有些不太好。
有种像是在欺骗你们的感觉。
我不仅仅要把航海,以及后面发展工业化的各种优势,说给你们知道。
也需要让你们认识到,它们可能会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后果。”
韩成这话说的很实诚。
朱元璋闻言,再次哼哼了一声道:“算你小子有点良心,眼光也好的没话说,没有看错人。”
说这些话的时候,朱元璋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毕竟韩成这小子,很多时候嘴里都没有太好的话。
此时能从他口中听到这些,实属有些难得。
得意之后,朱元璋望向韩成:“你说咱主动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让上层建筑去适应经济基础。
从而推动它们的发展。
是不是也属于逆炼屠龙术了?”
韩成笑着点头的:“确实属于逆练屠龙术!
这就叫做弄明白事情发展的规律,再按照这个规律去行事,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事物发展。
今后的大明,若是能够一直往下传承下去,华夏变得更加伟大,陛下今日之决定,在其中绝对居功至伟!
岳父大人的子孙后代,如果也能够有陛下的这份心胸气魄,还有相应的手段。
能够如同陛下这般逆练屠龙术,那么他们必然能够长久的存在。
哪怕是帝制消失,也一样可以拥有话语权。
依然可以引导着这片大地上的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获得更为远大的前途!”
“哈哈哈哈……”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又一次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只觉得心情是前所未有的畅快!
大殿之中,又一次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此番交谈,对于朱元璋和朱标而言,收获巨大!
通过韩成这个来自于未来的人,他们知道了社会发展规律这个屠龙术。
这是一门他们之前,根本所不知道的学问。
以往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权力的形成,还有官府的组建这些,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很多的了解。
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他们的本质。
如今,他们通过韩成可以看到、并理解这条最为本质的道理。
还能据此引导着国家,向更好的方面去发展。
这对于他们而言,弥足珍贵!
如此过了一阵,朱标忽然间想起什么似的望向韩成道:
“韩成,我听你之前所说的意思,就算是我不提前去世,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原来的历史发生改变。
哪怕是不再发生土木堡之变,那等屈辱至极的事情,武勋集团不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可到了后来,武勋集团还会没落下去。
文官们一样还会骑在武勋头上拉屎,作威作福,从而占据朝堂,开始党争?”
对于这个问题,朱标在之前就有所疑惑。
不过,当时他大部分的心神,都沉浸在屠龙术,所带来的强烈震撼之中。
对于这些,并没有时间去问。
这个时候关于屠龙术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朱标便将心中的这些疑惑,给问了出来。
听到朱标问出这话,朱元璋同样看向韩成。
想要看看韩成怎么说。
他之前虽然被韩成给刺激的不轻。
但是却也一样注意到了,韩成所说的这些话。
这是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长时间以来,和韩成的相处之中,所养成的习惯。
在和韩成相处时,二人往往都会下意识的集中精力,将韩成所说的诸多话,都给尽可能的记住。
争取一点都不遗漏。
因为从后世而来的韩成,拥有着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和见识,以及一些知识。
很多似乎很微不足道的东西,若是能够留意,并进行深挖的话,往往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给大明带来不小的有利影响。
当然,朱元璋对于这个事情,虽然好奇,有些不解。
但是内心深处,对此也多少有些不以为意。
因为朱元璋觉得,韩成当时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好好的刺激自己一下。
让自己不要因为屠龙术会屠掉帝制这条大龙,从而选择固步自封,就专门把事情说的严重。
危言耸听的成分很大。
听到朱标的询问,韩成道:“这点儿倒并非是我危言耸听,而是真实情况。
其实真的说起来,大明便是没有土木堡那一战,长久的发展下去,武勋也绝对不会是文官的对手。
只不过土木堡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之所以会是这样,这里面的道理很是简单。
因为大明只有一次开国之战。
哪怕是算上永乐帝所进行的靖难之役,也只有两次。
这两次造就了大量的勋贵。
但是文官则不同。
科考每两三年便会举行一次,天下之间的读书人又多。
许多都是千军万马当中杀出来的。
如此一来,朝堂当中的读书人,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会有所上升。
而勋贵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开国战争等大型战斗给他们去打,所晋升的数量是完全不同的。
勋贵之家,一般最能打的都是第一代。
第二代还勉强可用。
除了少部分的妖孽,一般而已,出了一代二代,再往后就是越来越不行了。
没有什么重要的战事发生,很难有新鲜的勋贵补充进来。
此消彼长之下,文官最终自然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成功的把武勋给踩到脚下。”
听到韩成这话之后,朱标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就连方才还觉得,韩成是在危言耸听的朱元璋,这个时候也不觉得韩成是在吓唬他了。
顺着韩成的话去想,还真的是如此!
因为科举的存在,文官一直以来,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
可勋贵却不行。
到了后来,很容易是一潭死水。
就算是有所补充,那也是杯水车薪。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既不想看到文官一家独大,也不想看到武将一家多大。
这样都会出现大问题!
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进行解决。
总觉得这事情无解。
毕竟总不能一直不开科考吧?
更不可能隔上二三十年,就来一次开国之战!
“韩成,在这件事情上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