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79109/ 为您提供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袁熙心中得意,自己和郭嘉交换条件,终于让他肯为自己出谋划策了。
郭嘉在酒瘾和批瘾的双重煎熬下,终于放下架子,和袁熙谈好了条件。
一天一壶酒,加一个姬妾,换郭嘉每天一个计谋。
想要一天出两个主意,便用双倍价格交换。
如此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让袁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旁边吴昭听时,暗暗为郭嘉感到难过,按照袁熙这能把人榨光的抠门程度,只怕郭嘉不久之后,便会后悔了。
果然,袁熙回来,就发动众人集思广益,想想什么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逐步整理出来。
为了郭嘉的健康着想,袁熙决定,一天一个问题绝不多问,问就刨根问底,直到把所有问题编成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郭嘉就可以解放了。
第一个问题就相当麻烦,黄巾起义如何从百姓中发动,并如何建立起消息传递机制,袁熙逮着郭嘉足足问了大半天,把郭嘉肠子都悔青了。
当袁熙终于满意离去时,郭嘉咬牙切齿地去府中挑了个最漂亮的侍女做自己姬妾,带回去爽了一整晚。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郭嘉醒来时还想再接再厉,袁熙又来敲门,让蓄势待发的郭嘉吐血三升。
这次袁熙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残余的黄巾军太平道教义,为自己所用。
郭嘉这才明白过来袁熙想要做什么。
原来如此。
竟然如此。
竟敢如此!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麻烦,郭嘉只得施展胸中所学,和袁熙从头说起。
不同于吴昭曹宪这些足不出户的女子,郭嘉是真正经历过士族和黄巾道教之间纠葛的,体会自然更加深刻。
这次花费的时间更长,竟是用了一整天,袁熙这才了解了黄巾的来龙去脉。
彼时汉灵帝无道,民不聊生,皇权衰弱,宗教乘虚而入,尤其是张角的太平道。
他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直到十年后的现在,还在八州有广泛的影响。
这其中青徐黄巾最为有名,但冀州黄巾势力也很大,尤其是现在的邺城,便是当时黄巾起事的大本营。
当郭嘉说到这里,袁熙若有所悟,黄巾道教的影响很难消除,邺城之乱,黑山贼,如果其中有黄巾道教在其中作为联系,仿佛一切都说得通了。
郭嘉最后道:“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现在天下还有几十股大小的黄巾残余,流窜于各地山林,多者数万,少者数千,黑山军甚合号称百万,当然实际没这么多就是了。”
他幸灾乐祸道:“袁氏如今惹上的是其中最麻烦的一支黑山军,公子夜里一定睡不好吧?”
袁熙摇摇头,心道郭嘉还在记恨自己啊,他开口:“有没有彻底剿灭的他们的办法?”
郭嘉这次果断摇头:“即使有,我也想不出来。”
袁熙突然话锋一转:“你知道关于我的名字的谶语吗?”
郭嘉点点头:“这在士族圈子里,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也不知道袁使君哪来的胆子。”
“你知不知道,其实有很多相信谶语的人在观望,觉得你是袁家这一支中,在名字上唯一能和袁公路相比的。”
袁熙知道,又是那一句待汉者当涂高的谶语。
他出声道:“我想利用自己的名字,在黄巾道教中占据一席之地,该怎么做?”
郭嘉听了,大笑起来。
“公子胆子好大!”
“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是虽然很讨厌公子,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很有意思!”
袁熙心道不是逼得没办法,谁会用这种招数啊。
自己寥寥几千人,黑山贼,公孙瓒军,乃至南匈奴,哪个不是随随便便就派出几万十几万兵士的?
要是把他们都招来,光凭人数也把自己淹死了。
说到底,还是不能四面树敌,而是分化离间,让其不能联手,方为上策。
袁熙和郭嘉连着讨论了好几天,想法渐渐初具雏形。
他让赵云将俘虏的黑山贼打散到各个屯田小队中去,由什长带领,到城外做劳役。
那群黑山贼战俘,本以为等待他们的是连奴隶都不如的日子,没想到对方许诺,只要每天完成挖河垦荒的工作,不仅有饭吃,一个月后便放他们回去!
黑山俘虏狂喜,但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不会是单纯骗他们干苦力吧?
带着这样的疑虑,有人出工不出力,更多的人则是卖力干活,只为活下去的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渐渐他们发现,别的且不论,一天两顿饭是管够的,除了粗粮,还有部分细粮,偶然还能吃上肉!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他们吃和东西,和北新城的兵士百姓,都是一个锅里盛出来的,没有任何区别对待。
而且他们常常看到,有个年轻小将带着两个亲兵,和他们一同吃饭,一同垦荒。
晚上他们跟着什长睡在稻草铺上时,士兵们会谈天闲聊,他们惊讶地听说,那年轻小将竟然是现在的涿郡太守,袁绍的亲儿子袁熙!
那些什长得意道:“公子不仅战阵上厉害,对咱们也是没得说。”
“尤其是他很有可能就是应验谶语之人,在太平道中,也是个大人物!”
有黑山军俘虏不服气,“我以前就是太平道的,怎么没听说他的名字?”
那什长冷笑道:“说明伱没到那个地位!”
“要么就是你们的道义,遗漏了公子这种大人物,说明你们的道义也不过如此而已!”
他说了袁熙的名字由来,又说了其爱民如子,战场如凶神,最后说:“你说这种人物,不比你们太平道吹出来的山野贼寇强多了?”
那俘虏无言以对,尤其他也是幽州人士,听说那袁熙竟然击败了刘关张后,更是惊讶。
那刘关张三人也是涿郡发家的,他所在的黄巾军,也曾被三人打败过,明白那三人都是猛将,然而竟然被那个袁熙击败了?
难道那袁熙真的有黄天护佑?
这样的事情在各处营帐悄悄发生,黑山贼私底下,关于袁熙的传言渐渐传播开来。越传越是离谱。
一个月很快到了,黑山贼集合在一起,兵士拿着竹简,一个个点着黑山贼的做工情况。
清点下来,近千人中,有大半都做完了工,剩下的人因为偷懒等原因,没有完成任务,还需继续做工。
赵云将合格的人叫出来,一人发了数日口粮,让他们自行返家。
看着营寨大门大开,那些人捧着发放的豆饼发愣,真的就这么放自己走了?
真的能回去见自己的父母妻儿了?
过了一会,他们才如梦初醒,欣喜若狂地向着袁熙磕了几个头,纷纷离开。
剩下的人见同侪消失在山林中,最后也没有被兵士截杀,方才明白这许诺是真的。
他们肠子都悔青了,接下来的日子皆是拼命做工,终于都完成了了任务离开了。
袁熙看着最后一个黑山贼在自己面前磕头感谢离开,心道每人背后都有家眷朋友,这千人回去,便能影响到近万人。
火种已经种下,至于在黑山贼中能不能点起火来,就要看运气了。
黑山贼应该暂时猜不透他的做法,会处于一个短暂的观望期。
南匈奴到这里要绕过代郡,一时半会应该也过不来。
趁着这个时候,他忠于可以能腾出手来,对付公孙瓒这边了。
他让人传信在范阳和容城的麴义和太史慈,准备钓大鱼。
当然,鱼饵是他自己。
不以身犯险,大鱼是不会自己上钩的。
他回到府邸里面,吴昭和曹宪正等在院子里。
见他回来,两人上来帮袁熙脱掉甲胄,笑道:“公子可回来了。”
这一个多月来,袁熙和黑山贼俘虏一起垦荒,做戏做全套,都是同吃同住的,不然也不可能让他们信服。
吴昭接过盔甲,对袁熙说到:“后堂水已经烧好了,公子去沐浴吧。”
袁熙一个月没洗澡,也觉得身上要发臭了,当下应了一声,往后而去。
吴昭见曹宪想来帮自己,说道:“我去擦拭盔甲,你去伺候公子入浴。”
曹宪连忙应了,她去屋里拿了袁熙新的里衣,到后堂时,见袁熙已经坐在升满热水的大桶之中,闭目养神。
曹宪连忙过去,轻声道:“我来为公子擦背。”
袁熙趴在桶边,享受着纤纤素手隔着细麻布,在自己背上轻轻摩擦,感觉这一个月来的疲惫瞬间缓解了不少。
他问道:“这一个月你们在府中过得如何?”
曹宪轻声道:“挺好,已经习惯多了。”
她想到刚来北新城时,饮食颇不习惯,很是痛苦了一段时间,不由脸上一红。
袁熙笑道:“我没骗你,确实不如邺城过得舒服吧?”
曹宪轻声道:“我上过几次街,看到百姓生活,比邺城平民过的可差得多了。”
“妾在邺城尚且比当地百姓过得好,如今还是比北新城百姓过得好,而公子却能和他们同吃同住。”
“公子尚且能受苦,妾岂能拖累公子?”
袁熙点点头:“我听说你和吴昭一起,编了些关于我的传言,在城中散布?”
曹宪说道:“绝大部分都是吴昭姐姐想出来的,都是些容易上口的童谣。”
袁熙听曹宪姐说了几首,才知道这都是用西汉东汉的童谣预言改编来的。
比如“天上光,地上熙,谐不谐,在河北”,就明显是根据刘秀起兵时,“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的童谣改编的。
后者是影射赤眉刘秀的天下,前者明显就是袁熙了。
袁熙目瞪口呆,说道:“这是不是有点太明显了?”
曹宪掩口一笑:“公子,不这么直白的话,百姓们理解不了呢。”
郭嘉在酒瘾和批瘾的双重煎熬下,终于放下架子,和袁熙谈好了条件。
一天一壶酒,加一个姬妾,换郭嘉每天一个计谋。
想要一天出两个主意,便用双倍价格交换。
如此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让袁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旁边吴昭听时,暗暗为郭嘉感到难过,按照袁熙这能把人榨光的抠门程度,只怕郭嘉不久之后,便会后悔了。
果然,袁熙回来,就发动众人集思广益,想想什么是当前最紧要的问题,逐步整理出来。
为了郭嘉的健康着想,袁熙决定,一天一个问题绝不多问,问就刨根问底,直到把所有问题编成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郭嘉就可以解放了。
第一个问题就相当麻烦,黄巾起义如何从百姓中发动,并如何建立起消息传递机制,袁熙逮着郭嘉足足问了大半天,把郭嘉肠子都悔青了。
当袁熙终于满意离去时,郭嘉咬牙切齿地去府中挑了个最漂亮的侍女做自己姬妾,带回去爽了一整晚。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郭嘉醒来时还想再接再厉,袁熙又来敲门,让蓄势待发的郭嘉吐血三升。
这次袁熙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残余的黄巾军太平道教义,为自己所用。
郭嘉这才明白过来袁熙想要做什么。
原来如此。
竟然如此。
竟敢如此!
这个问题实在太过麻烦,郭嘉只得施展胸中所学,和袁熙从头说起。
不同于吴昭曹宪这些足不出户的女子,郭嘉是真正经历过士族和黄巾道教之间纠葛的,体会自然更加深刻。
这次花费的时间更长,竟是用了一整天,袁熙这才了解了黄巾的来龙去脉。
彼时汉灵帝无道,民不聊生,皇权衰弱,宗教乘虚而入,尤其是张角的太平道。
他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直到十年后的现在,还在八州有广泛的影响。
这其中青徐黄巾最为有名,但冀州黄巾势力也很大,尤其是现在的邺城,便是当时黄巾起事的大本营。
当郭嘉说到这里,袁熙若有所悟,黄巾道教的影响很难消除,邺城之乱,黑山贼,如果其中有黄巾道教在其中作为联系,仿佛一切都说得通了。
郭嘉最后道:“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现在天下还有几十股大小的黄巾残余,流窜于各地山林,多者数万,少者数千,黑山军甚合号称百万,当然实际没这么多就是了。”
他幸灾乐祸道:“袁氏如今惹上的是其中最麻烦的一支黑山军,公子夜里一定睡不好吧?”
袁熙摇摇头,心道郭嘉还在记恨自己啊,他开口:“有没有彻底剿灭的他们的办法?”
郭嘉这次果断摇头:“即使有,我也想不出来。”
袁熙突然话锋一转:“你知道关于我的名字的谶语吗?”
郭嘉点点头:“这在士族圈子里,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也不知道袁使君哪来的胆子。”
“你知不知道,其实有很多相信谶语的人在观望,觉得你是袁家这一支中,在名字上唯一能和袁公路相比的。”
袁熙知道,又是那一句待汉者当涂高的谶语。
他出声道:“我想利用自己的名字,在黄巾道教中占据一席之地,该怎么做?”
郭嘉听了,大笑起来。
“公子胆子好大!”
“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是虽然很讨厌公子,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很有意思!”
袁熙心道不是逼得没办法,谁会用这种招数啊。
自己寥寥几千人,黑山贼,公孙瓒军,乃至南匈奴,哪个不是随随便便就派出几万十几万兵士的?
要是把他们都招来,光凭人数也把自己淹死了。
说到底,还是不能四面树敌,而是分化离间,让其不能联手,方为上策。
袁熙和郭嘉连着讨论了好几天,想法渐渐初具雏形。
他让赵云将俘虏的黑山贼打散到各个屯田小队中去,由什长带领,到城外做劳役。
那群黑山贼战俘,本以为等待他们的是连奴隶都不如的日子,没想到对方许诺,只要每天完成挖河垦荒的工作,不仅有饭吃,一个月后便放他们回去!
黑山俘虏狂喜,但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不会是单纯骗他们干苦力吧?
带着这样的疑虑,有人出工不出力,更多的人则是卖力干活,只为活下去的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渐渐他们发现,别的且不论,一天两顿饭是管够的,除了粗粮,还有部分细粮,偶然还能吃上肉!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他们吃和东西,和北新城的兵士百姓,都是一个锅里盛出来的,没有任何区别对待。
而且他们常常看到,有个年轻小将带着两个亲兵,和他们一同吃饭,一同垦荒。
晚上他们跟着什长睡在稻草铺上时,士兵们会谈天闲聊,他们惊讶地听说,那年轻小将竟然是现在的涿郡太守,袁绍的亲儿子袁熙!
那些什长得意道:“公子不仅战阵上厉害,对咱们也是没得说。”
“尤其是他很有可能就是应验谶语之人,在太平道中,也是个大人物!”
有黑山军俘虏不服气,“我以前就是太平道的,怎么没听说他的名字?”
那什长冷笑道:“说明伱没到那个地位!”
“要么就是你们的道义,遗漏了公子这种大人物,说明你们的道义也不过如此而已!”
他说了袁熙的名字由来,又说了其爱民如子,战场如凶神,最后说:“你说这种人物,不比你们太平道吹出来的山野贼寇强多了?”
那俘虏无言以对,尤其他也是幽州人士,听说那袁熙竟然击败了刘关张后,更是惊讶。
那刘关张三人也是涿郡发家的,他所在的黄巾军,也曾被三人打败过,明白那三人都是猛将,然而竟然被那个袁熙击败了?
难道那袁熙真的有黄天护佑?
这样的事情在各处营帐悄悄发生,黑山贼私底下,关于袁熙的传言渐渐传播开来。越传越是离谱。
一个月很快到了,黑山贼集合在一起,兵士拿着竹简,一个个点着黑山贼的做工情况。
清点下来,近千人中,有大半都做完了工,剩下的人因为偷懒等原因,没有完成任务,还需继续做工。
赵云将合格的人叫出来,一人发了数日口粮,让他们自行返家。
看着营寨大门大开,那些人捧着发放的豆饼发愣,真的就这么放自己走了?
真的能回去见自己的父母妻儿了?
过了一会,他们才如梦初醒,欣喜若狂地向着袁熙磕了几个头,纷纷离开。
剩下的人见同侪消失在山林中,最后也没有被兵士截杀,方才明白这许诺是真的。
他们肠子都悔青了,接下来的日子皆是拼命做工,终于都完成了了任务离开了。
袁熙看着最后一个黑山贼在自己面前磕头感谢离开,心道每人背后都有家眷朋友,这千人回去,便能影响到近万人。
火种已经种下,至于在黑山贼中能不能点起火来,就要看运气了。
黑山贼应该暂时猜不透他的做法,会处于一个短暂的观望期。
南匈奴到这里要绕过代郡,一时半会应该也过不来。
趁着这个时候,他忠于可以能腾出手来,对付公孙瓒这边了。
他让人传信在范阳和容城的麴义和太史慈,准备钓大鱼。
当然,鱼饵是他自己。
不以身犯险,大鱼是不会自己上钩的。
他回到府邸里面,吴昭和曹宪正等在院子里。
见他回来,两人上来帮袁熙脱掉甲胄,笑道:“公子可回来了。”
这一个多月来,袁熙和黑山贼俘虏一起垦荒,做戏做全套,都是同吃同住的,不然也不可能让他们信服。
吴昭接过盔甲,对袁熙说到:“后堂水已经烧好了,公子去沐浴吧。”
袁熙一个月没洗澡,也觉得身上要发臭了,当下应了一声,往后而去。
吴昭见曹宪想来帮自己,说道:“我去擦拭盔甲,你去伺候公子入浴。”
曹宪连忙应了,她去屋里拿了袁熙新的里衣,到后堂时,见袁熙已经坐在升满热水的大桶之中,闭目养神。
曹宪连忙过去,轻声道:“我来为公子擦背。”
袁熙趴在桶边,享受着纤纤素手隔着细麻布,在自己背上轻轻摩擦,感觉这一个月来的疲惫瞬间缓解了不少。
他问道:“这一个月你们在府中过得如何?”
曹宪轻声道:“挺好,已经习惯多了。”
她想到刚来北新城时,饮食颇不习惯,很是痛苦了一段时间,不由脸上一红。
袁熙笑道:“我没骗你,确实不如邺城过得舒服吧?”
曹宪轻声道:“我上过几次街,看到百姓生活,比邺城平民过的可差得多了。”
“妾在邺城尚且比当地百姓过得好,如今还是比北新城百姓过得好,而公子却能和他们同吃同住。”
“公子尚且能受苦,妾岂能拖累公子?”
袁熙点点头:“我听说你和吴昭一起,编了些关于我的传言,在城中散布?”
曹宪说道:“绝大部分都是吴昭姐姐想出来的,都是些容易上口的童谣。”
袁熙听曹宪姐说了几首,才知道这都是用西汉东汉的童谣预言改编来的。
比如“天上光,地上熙,谐不谐,在河北”,就明显是根据刘秀起兵时,“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的童谣改编的。
后者是影射赤眉刘秀的天下,前者明显就是袁熙了。
袁熙目瞪口呆,说道:“这是不是有点太明显了?”
曹宪掩口一笑:“公子,不这么直白的话,百姓们理解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