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试


小说:重生:我的80年代   作者:刀9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434/ 为您提供重生:我的80年代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今儿的石头矶,如同新娘子出嫁,随处可见喜庆的大红色。
  小街上,红旗飘展,猎猎作响。
  沿街的房屋上,张贴着不少红纸大字。
  “恭祝考生顺利出线!”
  “热烈庆祝高考恢复!”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小镇平添一抹节日氛围。
  李建昆来到王家,跟小王汇合后,一起前往他们曾经的母校——
  石头矶中学。
  学校不大,大约一个足球场,教学楼是两排白墙黑瓦的平房,操场是一片黄土地,立有一对木制篮球架。
  篮框是用铁丝拧的,没篮网。
  特矮。
  以李建昆如今个头和身体素质,随便扣。
  每逢周末,也不是没不要脸的过来找快乐。
  还未走进大门,俩货就傻眼了。
  煮粥啊这是!
  那叫一个人山人海,跟大坝泄洪似的,仿佛附近山沟里的人全钻出来了。
  各色各样的人,你都能瞧见,杂出天际!
  后来的人很难再目睹了。
  什么兄弟姐妹、老师学生、小两口子、叔侄妯娌……齐番上阵。
  让人真正体会到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社会新气象。
  ‘真好!’
  李建昆在心里说。
  许多上辈子没太在意的东西,如今重新看,胸腔里总会充斥满满振奋。
  他在有意识地,目睹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就大国盛世的!
  短短三四十年,这是一项人类史上的奇迹。
  而这巨大的飞跃,就来源于像眼前这样,一点一点的,细微的变革。
  每一步都走得特艰难,有喜悦,也伴随阵痛。
  但这不正亦如飞蛾脱茧吗?
  入校要检查,俩货忙摸出准考证。
  初试准考证特简单,一张还没巴掌大的纸条,上面只有编号、考场和姓名,连张照片都没。
  讲道理,冒名顶替一個顶一个准。
  也不是没人这么干。
  进到学校后,人还是那么多。
  几间破教室显然装不下。
  怎么办?
  有辙!
  露天考。
  场面蔚为壮观。
  黄土操场上,从各大队小学借来的木课桌,如火柴盒样矩形排列,密密麻麻。
  8点钟开考,王山河的5号考场在教室,李建昆的19号考场……娘的,就说这数大得不正常吧。
  在操场。
  过道中,不停巡视的监考老师,未必全是老师,也有过来应手的机关干部。
  足有二三十人。
  今儿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北风呼呼,寒气嗖嗖。
  考生们一个个手冻得跟冰棍似的。
  但没人在乎。
  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埋头在试卷上,一笔一画,坚定而忐忑地书写着自己的未来。
  一天考完。
  题目很少,每科才两三道,其本身目的就不是为了测验水平。
  真的就因为人太多,要剔除一大部分。
  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
  看实际情况。
  怪就怪,江浙一带报考人数实在太多,往后很多年都一样。
  有考生三四年下来,连初试都过不了,闹出毛病的也不是没有。
  命哪。
  要不日后老说,投胎是门艺术活呢。
  你要生在首都二环里,魔都的静安黄浦,冲不冲的,问题不大。
  归根溯源地讲,江浙之所以多商贾,都是给逼出来的。
  如同参加了一场冬游。
  下午考完后,俩货也没有组团去浪的心思,准备回家接着肝。
  “山河,你考的咋样,要不要对对答案?”
  “对个毛啊,就这几道题,妥妥的,你放心好了。”
  小王撇头,似在欣赏着风景,实则一脸心虚。
  -----------------
  12月3号,周六。
  石头矶公社有个会议,关于冬季返销粮统筹兼顾的问题。
  去年搞出几起事端,今年县里想换个法子,当然也要听听基层的意见。
  公社喊了几位老支书。
  清溪甸的李贵义,就是其中之一。
  一场会开到下午4点,年过五旬的贵义老汉,捶着酸疼的腰,走到自行车棚,正想给自己的二八大杠解锁,身后传来声音。
  “贵义啊,你等会儿!”
  李贵义扭头,是公社宣传干事,周进宝。
  “哦,进宝主任,有事吗?”
  贵义老汉自有一套为人处世的法子。
  看到对方走过来,一包旗鼓香烟从棉衣兜里掏出,递上一根。
  这烟还是上回女儿回娘家给他捎的,一直没舍得抽。
  他有两个女儿,二女儿命好,嫁到了县里。
  周进宝接过烟,划拉火柴点上,笑容更甚,“贵义呀,喜事啊!”
  喜事?
  李贵义心说返销粮快到了,大队要赶紧分红,账上的钱根本不够,公社能不能拨还不知道,他正伤脑筋。
  何喜之有?
  “我问你,李建昆是不是你本家侄子?”
  建昆?
  李贵义疑惑,突然提这小子干嘛,纠正道:“不是本家,我亲侄子。”
  “哟,那更得恭喜你了。”
  周进宝笑道:“这不,前一阵高考初试,你们大队有俩孩子通过了,其中一个就是你这亲侄子李建昆……”
  “啥?”
  贵义老汉瞪大眼睛。
  高考这么大的事,他自然知道,清溪甸参加初试的娃还不少。
  这不赶上趟了么,谁不想试试?
  但要说只通过俩,有一个是建昆,这……
  村里这拨娃中,可没比他更皮的!
  “进宝主任,是不是搞错了,我这个侄子他……”
  “我说贵义啊,你这是怀疑我工作出问题了吗?”
  “不不,我没这意思……”
  “错不了!就李建昆,还有一个叫李坚强,都是你们老李家的。得,伱干脆就今儿把信都捎去,本来明儿才下通知的。”
  …
  贵义老汉推着自行车,一路走回清溪甸。
  感觉这事它不对劲啊。
  村里这拨娃,哪一个不比建昆念书好?
  结果除了一个坚强,全被他比下去。
  罢了罢了。
  想不通就不想吧。
  没搞错就行。
  话说也好这一阵没见过这孩子,说不定转性了呢?
  快到大队部时,贵义老汉顿住脚,想起周进宝后面跟他说的话。
  不禁抬头,向大队北边的山岗眺望。
  “得去一趟啊。”
  -----------------
  天快黑时,贵飞懒汉正和他的小心肝,在院里踢毽子。
  “咻!”
  这一脚,贵飞懒汉玩出了新花样,十分高,想着女儿肯定能接个好的。
  “咚!”
  绑石子的毽子,落在李云梦脑门上,发出清晰脆响。
  “哎呀我的梦儿啊!”
  贵飞懒汉心差点没碎,忙冲过去揉啊揉的。
  “你怎么不接,还不躲?”
  李云梦一点反应没有,怔怔望着篱笆院外。
  贵飞懒汉这才察觉到蹊跷,侧头,脸瞬间垮下。
  “你来做什么,这不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