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黄知府投桃报李,教科书式审案


小说:大清话事人   作者:忧郁笑笑生   类别:清史民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1914/ 为您提供大清话事人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被抓捕的这些都是大户人家,
  高墙大院,养着大批的家丁护院。
  火器或许不敢私蓄,可刀剑棍棒却不稀奇。
  每次,
  都是少数差役先上门示弱,
  和家丁护院对峙时,城守营绿营兵突然杀到。
  二话不说,直接长矛捅杀。
  在城外,
  更简单粗暴。
  东山团练,直接上门。
  刀盾实战,狂杀家丁。
  ……
  每一次抓捕,都是血流成河。
  黄文运对此也知晓,但是不愿过问。
  因为,
  他已经在紫禁城立下了豪言壮语,要做孤臣,就不能心慈手软。
  什么说情,递条子,姻亲,
  他统统置之不理,反而暗示经办胥吏,要快,要铁。
  不要留给那些人翻案的时间。
  黄四的靴子,天天沾血。
  宋押司的袍子,永远洗不干净,双眼血红。
  两人都是马力全开,流水线作业。
  黄四抓人,宋押司接管。
  府衙大狱所在的那条巷子,行人纷纷绕道。
  石板街上,
  牢子们把一盆盆血水,随意泼倒。
  血水里还混杂着,各种碳基生物的小零件。
  府城百姓都说,
  这条街就是阎王街!
  虚弱多病的人,走一次回去就大病一场。
  煞气太重。
  李郁也路过一次,马匹受惊,差点摔下。
  于是吩咐人建个钟馗庙。
  门口放一尊铁炮,每到初一,十五,减量鸣炮一次。
  物理驱鬼,效果极佳!
  ……
  胥江码头,
  如愿以偿,成为了大运河府城段,唯一的码头。
  其余的码头,除了官船泊位之外。
  全部拆除,包括河岸100米内的码头建筑。
  这一次,
  也动用了东山团练,虽衣着五花八门,但钢刀雪亮。
  这就是有官身的好处,可以堂而皇之的执法。
  这也让府城的士绅们,噤若寒蝉。
  他们知道,一个在洗白的李郁,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老爷,黄大人有请。”
  “哦,何事?”
  “说是有一位致仕多年的陈姓士绅,上门鸣冤来了。”
  李郁一愣:
  “我们烧过这位陈老爷的房子吗?”
  “那倒没有,他说是为苏州士绅喊冤。”
  原来如此,
  李郁秒懂,这是个有点影响力,想跳出来的士绅。
  黄文运是真鸡贼,
  不想和这种人对线,就让自己出面应付。
  不过,没关系。
  他正担忧,震慑力度不够。
  想做苏州府“赵高”,目前的手段远远不够。
  ……
  “备马,小五,随我进府城。”
  15个骑马护卫,身着黑衣,簇拥着李郁离开了李家堡。
  沿着官道,
  一路狂奔直到府衙,
  门子,凌阿六早就瞧见来了。
  立刻飞奔出来,帮着牵马。
  “李爷吉祥,那位陈老爷正在二堂签押房候着,刑房的人在准备卷宗给他查阅。”
  “听说,胥江码头旁的望北楼,是你开的?”
  “谢谢李爷抬举,望北楼是小人的产业。”
  李郁打量着这家伙,
  心想是个有魄力的家伙,三层望北楼,投入可不轻。
  “花了多少银子?”
  “足足1500两,把亲戚同僚都借遍了,还借了印子钱。”
  “你怎么不找我借?”
  “嘿嘿,小的正想请李爷参一股呢。”
  是个懂事的家伙,值得栽培。
  护卫收下了一成的股份文书,
  凌阿六殷勤的在前面带路,一路小跑。
  李郁就这样走到了二堂,
  签押房内,
  一个矮胖老头,透着一股子傲气,不善的瞅着自己。
  先从脚看起,然后到头顶,眼神里满是不屑。
  “陈老爷?在下李郁。”
  ……
  “黄文运为何不来见我?”
  “黄大人为朝廷呕心沥血,病了。”
  矮胖陈老头气笑了,指着李郁说:
  “这等荒唐话,你也说的出口?”
  “陈老爷不信?”
  “在大清朝做官,是最舒服,最惬意的,两手一摊,交给师爷胥吏就行了,比踏马的在八大胡同做表子都简单。”
  李郁笑了:
  “记下来,陈老爷的原话,一个字都不许差。”
  “是。”
  一个书吏,端着文房四宝,从门外溜了进来。
  “你敢玩我?”
  “陈老爷,你曾任何地,何职?”
  “顺天府,四品府丞。”
  “我不信。”
  “小兔崽子,你凭什么不信?你不要和我哇哇叫。”
  很显然,陈老爷肝火旺盛。
  日后容易中风,脑溢血。
  恰好,捧着卷宗的刑房书吏们进来了。
  李郁就问他们:
  “顺天府府丞,是在八大胡同办公吗?”
  噗,
  一个书吏没忍住,卷宗掉地上了。
  陈老爷嗖一下站起身,想踹人。
  可年龄不饶人,速度慢了点。
  李郁抬脚,踢在他膝盖。
  电光火石间,陈老爷摔回椅子里。
  一顿眩晕,
  “陈老爷,皇上有口谕,江南士绅心怀叵测,替朕好好的清洗一遍。”
  “就名单这些人,公然持刃阻拦官兵,人证,物证,旁证,口供画押皆在。你哇哇叫个啥?”
  ……
  陈老爷怂了,
  待眩晕劲缓过,就匆匆离开府衙。
  坐上马车,回府。
  李郁也同时离开,恰好是同一个方向。
  陈老爷大约是想找回一些场子,掀开帘子,冷冷的说道:
  “年轻人,老夫提醒你一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是吗?”
  “过河卒,威风不过5步,就该谢幕了。”
  李郁冷冷瞧着这个矮胖老头,
  心想,此人虽猖狂,却是看的挺透。
  自古为皇权冲锋的小卒,都如流星。
  璀璨一时,就坠落。
  陈老头当是占了上风,冷笑一声:
  “我把话搁这,你活不过3年。”
  话音刚落,
  街角就冲出一个小乞丐,闷头冲向马车。
  绕过家丁,推开车夫,
  纵身一跃扑进了车厢。
  只听得一声惨叫,
  帘子上溅满鲜血。
  小乞丐跳下马车,挥舞着带血匕首。
  陈府家丁被其凶悍震慑,不敢拦路。
  眼睁睁的看着他,消失在了院墙后。
  ……
  李郁目瞪口呆,不知道这剧情是不是走错了。
  护卫们,
  个个抽出刀剑,警惕的护住自己。
  “义父,你先撤回堡内,我去打探。”小五冷静的说道。
  他走到马车前,观察了一下。
  陈老头肥胖的身躯还在抽搐,飙血。
  气管被匕首划开了,一刀毙命。
  而反应过来的陈府家丁,发一声喊后四散而逃。
  肯定是回去报丧了。
  李郁的脑袋宕机了一会,又恢复了正常。
  刺客不是自己派的。
  有人想栽赃给自己?
  不过,
  他突然觉得那个小乞丐的背影有些熟悉。
  “小五,我先回堡。”
  “太阳落山后,你带人去围了城隍庙,把那里的乞丐给我一网打尽,要活的。”
  ……
  致仕士绅,曾做到正四品的陈老爷,被人刺杀在了府衙附近。
  消息像风一样,
  传遍了苏州府。
  许多人,都怀疑是李郁指使的。
  黄文运听说了也是大惊,
  他当然猜得到,这不可能是李郁的手笔,太糙了。
  “贴出告示,悬赏100两捉拿凶手。”
  “再派人去陈府,排查一下仇家,尤其是内贼。”
  黄四闻弦歌而知雅意,
  和刑房的人商量了一下,就大致有了破案方向。
  两天后,
  陈府爆出了惊天丑闻,
  管家,和陈老爷的第四房小妾,居然私通。
  人赃并获!
  严刑拷打后,管家承认了犯罪事实。
  他为了霸占小妾,指使江湖杀手暗杀了主子。
  安排在府衙门口,是为了栽赃李郁。
  而李小五,也成功抓回了几十个乞丐。
  还有一部分,趁乱逃跑了。
  ……
  李郁看着这群脏兮兮的乞丐,
  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二狗。
  头发一绺绺的板结着,没有鞋子,穿的是看不出颜色的百衲衣。
  眼神满不在乎。
  “那天就是他赏的酒菜。”
  一群小乞丐,沸腾了。
  个个看着李郁,嘿嘿笑。
  “为什么杀陈老爷?你和他有仇吗?”
  “没有,小爷不认识他。”
  “那是为何?”
  “因为我欠你一顿饭,没钱报答你。那天正好乞讨路过,就帮你杀个人。”
  二狗说的理直气壮,李郁听的目瞪口呆。
  这什么逻辑?
  “你杀人,是为了报我的恩?”
  “对,我那天打包了酒菜,拿回去给老杆子过了寿。”
  “老杆子是谁?”
  “我们城西丐帮的头。”
  “人呢?”
  “死了,吃了那顿饭第二天就死了。”
  乞丐们都点头,
  表示那顿饭,赏的很及时。
  老杆子死之前,还啃了半只鸡,一条鱼,喝了一口小酒。
  为丐帮生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你们以后有什么想法吗?”
  “继续讨饭。”
  哈哈哈哈,一群乞丐笑的很欢乐。
  “干脆,跟着我混吧。”
  “你是做啥的?”
  “我也是江湖中人,跟着我混,吃喝不愁,就是要胆量。”
  二狗吸拉了一下鼻涕,黑手一挥:
  “成,以后你就是我们的新杆子。”
  ……
  剃头,清洁,从上到下,全部换新。
  这一趟下来,
  虱子伤亡过百,河水为之发黑。
  李家军,
  又增添了一支成色纯粹的力量。
  休养4天后,
  这些人就被投入了训练场。
  李郁要求,
  用最严格的训练,和纪律来塑造他们。
  独立编成一支火枪队,
  看中的是他们的勇气,小小年龄敢杀人的野性。
  无牵无挂,毫无时代的污染。
  书房里,
  李小五拿着府衙抄来的副本,大声念道:
  “此案动机明显,过程详细,人证口供齐全。还搜到了带血匕首一把,经仵作核验,和伤口一致。”
  “陈氏家人,亲眼目睹了抓奸现场。对于本案并无意义,只要求官府严惩凶手。”
  “今日上午,小妾和管家已木驴游街,并吃了一刀。”
  “陈氏自觉没脸在苏州府居住,已经分家。几位公子为了家产,大打出手。”
  杜仁笑道:
  “这案子办的漂亮,干脆利落,而且不被人诟病。是军师的手笔?”
  “不是,黄大人的暗示。”
  黄文运,在这件事上果断出手。
  其手段之老辣,令人印象深刻。
  就连杜仁都说:
  “证据链闭合,合情合理。甚至还顺手污了陈老爷死后的名声,妙的很。”
  “陈家人没脸再闹,同年故交也没法质疑插手。”
  “堪称是教科书级的断案。”
  “阿郁,你说的没错,黄文运的能力,远远超过马忠义。”
  ……
  李郁一边翻阅情报简报,一边说道:
  “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了他,平时留点神,多抓点他的把柄。”
  “寒门走到这一步,没有一个是光靠运气的。”
  说着,他突然停住了手,
  抬起头,惊喜的说道:
  “长兴煤矿,打起来了。”
  “刘千发力了?”
  “是的。”
  李郁翻阅详细情报,突然眼前一亮:
  “阿仁,有位故人,甄氏,还有印象否?”
  “啊,那个美艳的孀居女子。”
  杜仁也笑了,想起了那笔律师费,2万两。
  “甄氏家族,也在打长兴煤矿的主意。甄老爷也在拱火,长兴营的游击,是甄氏那位小姐的现任丈夫。”
  “这么快?”
  见李郁不解,杜仁解释道:
  “替她打离婚案的时候,相好的还是个艺术家。不到一年,就换口味了?”
  两人忍不住嘿嘿笑了。
  甄氏的口味,不是关键。
  把甄氏家族的爪子,打回去才是关键。
  “他们的算计,是等矿工造反后,长兴营出兵平乱。”
  “好算计。”
  “到时候围住矿区,一通乱杀,所有的过错全部推到矿工头上。”
  ……
  “再派一艘运输船,趁夜色送一队火枪兵到对岸。告诉刘千,长兴煤矿是我的。谁敢染指,统统干掉。”
  “遵命。”
  优质煤矿,是李郁目前的迫切需要。
  西山煤矿出的那些垃圾煤,除了烧饭取暖,其他都不行。
  一个近在咫尺,水路运输便利的长兴煤矿,
  实在是老天赐予的礼物。
  直线距离100里外的长兴煤矿,
  矿工们愤怒的打退了矿主的第一次进攻。
  当场打死了十几个打手,
  悲愤,恐惧,还有迷茫,笼罩在所有人心头。
  “矿主狼心狗肺,挖坑道不给木料加固,这不就是让我们去送死吗?”
  “他们还把王五哥活埋了,畜生。”
  “一天才给30文,世上可有如此低廉的卖命钱。”
  王五哥,
  是推选出来的谈判代表,和矿主见面时,被活埋。
  矿主是个本地狠人,
  他没有妥协的习惯,只相信以暴制暴。
  所以,冲突越来越激烈。
  就在刚刚,手持刀剑的打手们突然袭击。
  和手握棍棒,铁锨的矿工们,正面厮杀。
  矿工们常年下井的体力,还有集体组织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打手们胆寒了,
  他们向矿主大肆渲染,请求更多的人,更好的兵器。
  ……
  附近的巡检司,
  看在年年分红的份上,派出了一队弓手。
  还从临近巡检处,又借了一些弓箭给打手们。
  远程投射兵器,在民间市场就是降维打击。
  矿工们被一轮箭雨,射死6人,受伤8人。
  狼狈退回了矿坑,
  打手们兴奋的把伤者围住,架起篝火,活活烧死了。
  同伴的惨叫,传到矿坑中,
  矿工们愤怒的砸坑壁,留下斑斑血迹。
  “王六哥,我们冲出去,和这些畜生拼了吧?”
  “不行,他们有弓箭,我们冲不过去。”
  “拼着死人,也要报仇。”
  一个矿工大吼道,
  他扛着一扇门板,压抑不住想杀人。
  王六哥,
  是被活埋的王五哥的弟弟。
  弟兄俩不是本地人,却识文断字。
  加上为人仗义,
  是矿工中公认的话事人。
  代写书信,调解矛盾,都会请他们弟兄俩出面。
  ……
  “六哥,我有个办法。”
  “你说。”
  “我有个朋友,他在苏州府李爷底下做事。李爷是苏州府江湖的头把交椅,势力大的很。”
  “你说的李爷,他是不是官府的走狗?”
  “不可能。”
  “你有证据吗?”
  “吴县户房书吏找李爷手下人的茬,结果李爷一声令下,把人连同房子给点了。”
  “官府能放过他?”
  “官府收了银子,一个p都没敢放。李爷手底下,有几百号弟兄,指谁杀谁。”
  矿坑里,
  一众人被震的说不出话。
  这也太解气了吧,太霸气了吧。
  提议的此人,是刘千安排的。
  他的一位远方亲戚,在西山岛做事。
  刘千承诺,
  只要他促成此事,会给他安排一个差事,做木匠,学徒期间就拿工钱,还包吃包住。
  王六还是有点脑子的,只是问道:
  “你能联系上那位李爷的人吗?”
  “能。”
  “那就拜托你,请他们开出条件。”
  矿坑内部,
  非常复杂,大坑连着小坑,有的是死路,有的却是贯通的。
  除了矿工,其他人不敢下井。
  打手们,只能在外面叫嚣。
  “架柴,点火放烟熏他们。”
  “坑道里没有粮食,我就不信,他们能吃煤块充饥。”
  矿主一下子就点破了矿工最大的弱点。
  地下,可没有粮食。
  “小的们,附近都点起篝火。这帮人出来一人,杀一个。”
  “爷,要不要留几个。都杀光了,谁给你挖煤?”
  “怕什么,大清国的穷鬼,死不绝杀不绝,子孙后代无穷尽。”
  “爷,您英明。”
  “人死了,矿井还在。你们跟着老子照样吃香喝辣,别怕。”
  矿主,
  本想请长兴营官兵帮忙,谁料这帮丘八狮子大开口,只能作罢。
  又从县衙请壮班助阵,
  也被婉拒,这让他有些不好的预感。
  ……
  逢年过节,可没亏待过他们啊。
  刚过去的中秋,
  光银月饼送出去了8盒。
  这帮喂不饱的黑心货,吃人不吐骨头。
  矿主的心中烦躁,
  他突然回想起了一件事,湖州府的甄老爷,曾提出过收购他的矿。
  难道,
  他给了官老爷们更多?
  这个念头一出现,他就浑身冒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