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赵骏一走,开始动刀


小说: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作者:玩蛇怪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2470/ 为您提供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大宋庆历九年六月,不少世家大族,都接受了朝廷给的条件。人都有从众心理,原本大家都不愿意离开,但当昌平刘氏率先行动之后,一些中小世家也选择跟从。对于这部分人朝廷自然是欢迎,都给了一些优待政策。虽然不如待在燕云那样自在,但至少还能用燕云的土地保留家族部分财产,未来也有恩补。基本上只要家族后辈子弟有一个出色者,未来也未尝不能保证家族崛起。很快在十五日期限之内,又有不少家族选择向朝廷归顺。他们有的答应南迁,有的本身就是燕云本地世家,不想南下,但可以由朝廷从他们那买走田地和佃农。这也是朝廷给出的条件之一。虽然有一部分本地世家不愿意南迁,朝廷自然也能够理解,赵骏也没指望一次就把整个燕云的世家门阀清除干净。饭要一口一口吃,步要一步一步走。这次是大幅度削弱幽燕世家的力量,下次就能够一网打尽。但对于那些不配合,默不作声,装鸵鸟的世家门阀,就一定要重拳出击了。考虑到直接出兵,跟杀人越活的强盗行径没什么区别,赵骏打算用更文明一点的方式。正如之前他对王安石他们说的那样,如果幽燕路的世家门阀配合,那还好说。但如果不配合,就少不得需要用到一些手段了。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惩恶扬善。古代那些世家门阀有不少家风严明,以儒治家,要求家中子弟守善良,讲信义,明道德。但人人都是道德模范是不现实的事情。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便再严的家风,出几个家门败类也是常有的事。张之洞家规够严吧。他儿子张仁蠡却是个着名的大汉奸。所以一个世家门阀宗族中不出几个坏种是不可能的事情。真要细究起来,燕云十六州那么多依附辽国的世家门阀当中,保守估计九成五以上屁股都不干净。大宋击败辽国,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这些燕云世家门阀见风使舵,纷纷选择投降。归顺之后,大宋对他们以前在辽国时期干的事情既往不咎,没有进行清算。但有的时候,这种既往不咎并不代表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它就像是一柄悬在头上的剑。朝廷可以选择在需要你们这些人帮忙维护秩序的时候拉住这柄剑不让它落下来。可一旦你们这些人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阻碍,那么这柄剑就会立即成为要这些世家门阀命的断头台。六月十五日,赵骏按照原定计划,离开幽燕路,一路往西,向着云朔路的云州方向而去。翌日清晨,位于北平城东面二百余里外的玉田县,县城北面山林碧绿,燕山余脉层峦叠嶂,林木遮掩,草木葳蕤勃勃生机。山脚处有一片连绵的村庄。说是村庄,不如说是一栋栋豪华庄园,庄园占地不知道多少亩,一眼不到尽头,亭台楼阁耸立,围墙蜿蜒数里。庄园内房屋连排,花园楼阁锦簇,房屋样式十分精美,雕楼画栋,美轮美奂。庄园外沃野百里,北面沽水有一条支流飘扬而下,先是绕着庄园一圈,又有沟渠流入庄内,如小桥流水人家,最后往南灌溉着如此多的农田。这片庄园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玉田韩氏,不仅是燕云世家之首,同时也是辽国的皇亲国戚。因为玉田韩氏与辽国帝族和后族都有很深的联姻关系,除了韩家子女嫁娶辽国的公主和皇子以外,最重要的甚至有辽国宗室过继给韩家。是的。辽国皇室有耶律家的子嗣过继给韩家。普天之下,只听说过宗室子弟过继给皇室,却从未听说宗室子弟过继给外姓臣子。玉田韩氏便开创了这一壮举。他们的领军人物韩德让一生无子,辽圣宗感念韩德让的功劳,就把自己的亲侄子耶律胡都古过继给他。但可惜耶律胡都古早逝,并且同样无子,于是又把另外一个侄子耶律合禄过继给他。所以韩德让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皇室过继子嗣,并且还是两次将宗室子嗣过继给他的外姓大臣。再算上韩氏与耶律氏、箫氏的多少联姻,以及韩家有多少人被赐名耶律国姓,就可以知道韩氏与耶律家的关系有多深厚。燕四家说是四大家族。实际上至少在辽道宗之前,玉田韩氏的地位可谓一骑绝尘,比后面刘氏、赵氏、马氏强太多。此时的韩家早就人去楼空,密密麻麻的建筑群,有大半都空荡荡没有人烟。唯有中央宗族祠堂以及祠堂附近一座巨大的宅邸,在吃饭的时候,还有各类烟气、香火弥漫。晌午过后,韩家祭祖结束,韩遂义就回到了自己的宅院当中。这次祭祖不仅仅是祭祖那么简单,同时也是召集所有韩家子弟一起吃饭,表现宗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十余名韩家族老,包括韩遂义的三个儿子。众人走入屋内,按照座位排序就坐,韩遂义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心事重重地坐在了主位上。看着略显空荡的大厅,他的脸色很是不好看。现在韩家已经大不如前,辽宋大战之后,很多族人因辽国的战败而迁徙至北方。这些都是跟辽国捆绑很深的族人。比如那些娶了耶律家、萧家女子者,还有被赐名为耶律姓氏者。剩下的反而是那些以前在辽国官场没什么作为,只能回到老家操持宗族家业的韩氏子弟。最典型的就是韩氏开宗韩知古的长子韩匡图和次子韩匡业。这二人有个问题就是他们的母亲是韩知古发迹之前娶的汉人,而非萧姓。等韩知古发迹之后,辽国太后述律平就给他赐婚,又娶了一个萧家女子,生下了九个儿子。其中就包括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所以从韩知古第三个儿子韩匡嗣开始,官职就非常高,甚至韩匡嗣还被封为秦王。而韩匡图和韩匡业就没什么作为,只是被赐了荣誉虚职。之后韩家基本上就约定俗成,韩匡图和韩匡业的后代就在玉田操持老家家业。韩匡嗣等人的子嗣就在辽国朝廷代代担任高官。譬如这一代韩家家主在韩德让没有后代的情况下,应该是继承了韩德让与韩橁政治遗产的第五代掌权人韩元佐和韩涤鲁。这二人一个北面宣徽使兼郡王,一个南面都部署兼国公,都是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荣誉衔的高级大员,在宗族的话语权极大。但这两个人汉名叫韩元佐和韩涤鲁,实际上被赐耶律姓,应该叫耶律元佐和耶律涤鲁,随着辽国战败早就跑了。因此如今韩家剩余的就是韩匡图与韩匡业的曾孙一辈。韩遂义则是唯一一个孙子辈,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因为活得久,辈分高,如今已经是韩家的话事人。可以说在大批已经被改姓为耶律的韩氏子孙逃离之后,他们这些人就属于矮搓里拔高个,渐渐掌握了韩氏的权力。只是他们毕竟没怎么在辽国朝廷担任过职务,也没有混迹过官场,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的经验,甚至连宗族内斗都没有参与过。他们曾经只是宗族的边缘人物,一下子控制了那么大的家族,又怎么舍得放弃面对朝廷的要求,韩氏自然不愿意答应。屋内非常平静,诸多五六十岁的老者一个个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韩遂义才说道:“赵骏走了,你们觉得我们真的会无事”“可是我们现在确实无事。”一名叫韩规的老者说道:“八叔,你在担心什么呢他人都走了,难道还能忽然又跑回来调转枪口对准我们吗”“我只是有些心绪不宁。”韩遂义摇摇头道:“昌平刘氏这些年崛起,同样与辽国皇室关系密切,隐隐已经是燕云第二大世家,可他们却甘愿放弃燕云世家的身份,选择南迁。我怀疑这里面肯定有其它不能说的秘密,甚至可能事关家族生死存亡。”“刘氏愿意南迁,是因为他们有人在宋国朝廷担任要职。”韩匡图的曾孙韩朗冷笑道:“当初宋国打过来,如果不是刘六符倒戈,将军情机密透露给宋国,我大辽又怎么可能失败。这群叛徒!”“不错,况且他们刘家也不过是最近几年才与皇室联姻,我们却与皇室联姻多年,又怎么比得上我们深厚”“八叔,说到底他们刘氏可以撇清与大辽的关系,我们却不能,何况我们祖辈都世代生活在玉田,他们又凭什么要赶我们走”“对,我就不信宋国朝廷能拿我们怎么样。我们拥有的田土何止十万拥有的佃户何止上万,数万人依附于我们韩家,真要逼得急了,大不了鱼死网破。”其余几名韩家族人也纷纷叫嚣。归根到底刘家确实是最近十来年才与皇室联姻,娶了几个皇室公主。反观他们韩家,不仅从韩匡嗣时期就有了契丹血统,之后几代都持续不断与契丹联姻,连姓都改为耶律,捆绑哪有韩家深只是比较讽刺的人。在座的其实都是韩知古汉人妻子的后代,他们地位较低,没有资格娶契丹贵族,因此联姻对象基本也是燕地汉人世家。所以如果论起血统的话,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汉人血统,契丹血统少得可怜。然而他们却根本不认同样是汉人血统的大宋,而认辽国为母国,可见他们韩家即便是保留的两支汉人血脉,也已经完全被契丹同化。“嗯。”韩遂义觉得众人说得有道理,就点点头道:“理是这么个理,但我们现在既然还留在燕地,燕地又归了宋国,寄人篱下,还是要谨慎一些。”“我看不如早早把田地卖了,最多留几房族人,大家就北上投奔大辽去。”有人提议道:“以前各世家攻守同盟,同气连枝,这样宋国朝廷想动我们也不容易。但刘家、马家、赵家这些叛徒纷纷背信弃义,剩余我们也独木难支,就怕宋国朝廷步步分化我们,等我们的力量越来越小,就是要对我们下手的时候。”“祖宗基业,岂能说卖就卖何况那么多田土,燕云谁能买得下”“我看是你想继续留在这里做田公,别忘了若没有官身,田亩再多也迟早会被人夺走,只有当官才能延续宗族。”“难道去了大辽就有官身了吗按理来说,我们才是长房和二房一脉,可以前却是他们三房和五房一脉做主,现在这样,难道不比以前好了太多”“哼,目光短浅之辈,就怕你有命得了这份产业,没命花这份产业!”“你!”“好了,别吵了。”韩遂义见众人意见不一,拄着拐杖重重地敲在地上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吵的。”其余人一个个冷哼一声,韩遂义没什么威望,只是家族因为突遭大变,临时推举了一个辈分最高的人当族长而已。不过现在也确实不是吵架的时候。见大家安静下来,韩遂义的长子韩元丰说道:“父亲,我看那赵骏走前也没有任何动静,想来也拿我们没什么办法。不如我们派人联络一下辽国那边的族亲,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额”说起这个,韩遂义一时犹豫。见他面色迟疑,韩元丰诧异道:“父亲,怎么了”“其实辽国那边前几日就派人送信过来了,只是我担心被宋人发现,不敢告诉大家。”韩遂义说道。“什么,居然有信过来,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们说”“信里到底说了什么要我们北上吗”“八叔你快说说。”众人顿时惊讶不已。韩遂义苦笑道:“信里让我们做内应,时刻查探宋人的消息。”“不是让我们去辽国啊。”有人大失所望。“做内应也好啊,我大辽总有一天会回来,我们到时候就是功臣。”“宋国如此强大,大辽还能回来吗”“宋人向来都是软弱可欺,眼下不过一时得志而已,伱们怕什么。”“唔”屋内有人迟疑,有人犹豫,有人兴奋,有人大喜。相比于站在高层能够看清楚局势的人,他们这些人的眼界终究还是太窄了一些。“嗯,那我们做内应,不是还有子侄在州府任职吗让他们帮忙打探消息。”韩遂义见大家都没有反对,就确定了这个方针。他说道:“你们都先回去吧,到时候让你们子辈都注意点,宋国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汇集过来。”“嗯,那就这样。”“八叔,我们就先告辞了。”大家站起身准备要走。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急急忙忙进来奴仆道:“不好了家君,外来来了很多官府的人。”奴仆话音未落,韩府大门就被踹开,一群群凶神恶煞的士兵闯进来。为首之人喊道:“韩遂义,你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说完他扭过头环视一圈,狞笑道:“人还挺齐全,省得我们一个个去找了,都带回去!”刹那间,众人以为是做奸细的事情被发现,一个个面无人色,已是瘫软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