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进了


小说: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3382/ 为您提供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在古代,教育一直是种稀缺资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这个年代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与之相比,现代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真的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在古代没有义务教育,甚至连公立学校也都少的可怜,一个县就一个县学、一个府就一个府学,官办最高学府便是大家熟知的国子监。
  当然这些学校可不是谁都能随便进的。
  拿最低级别的县学来讲。
  只有在参加科举童试录取后才有资格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更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士子称庠生、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因此一般人,想要接受教育,唯一的选择便是上私塾。
  这些私塾或是教书先生自己成立,或是有人捐助,也可能是乡里当地人联合出资请先生来教课。
  大户人家,则是会将教书先生直接请到家里,专门给族中后辈上课,谓之教专馆。
  私塾最早的创办者便是孔子。
  他当时订立的学费是十条束脩,即十条腊肉。
  这条规矩被后世教书先生继承了下来,当然这個价格不算便宜,要知道在古代吃肉可并不容易。
  随着时代变迁,私学渐渐普及,运营模式逐渐成熟,私学的经费来源也趋于多样化,有地方士绅的捐赠,还有政府的补助,所以个人缴纳的学费也逐渐降低。
  明洪武年间,一个学生读私塾的费用一般为每年80斤到120斤小麦。
  可即便是如此,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上得起学的。
  以一户中等自耕农为例,家里大约能有5亩田地,也就是说一个学生上学费用差不多占了全家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杨宪要做的便是在扬州创办属于这个时代的九年义务教育。
  除了这个时代最传统的蒙学教材“三百千”外。
  杨宪还会按照现代教材,编撰教授算学、自然学、格物基础等知识。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杨宪终究还是想要做点什么的。
  从最开始,炖了那只报晓的坤坤,只为了改变原本杨宪被杀的命运。
  到如今,心里头生出了更多的积极的念想。
  很多事情即便暂时做不到,但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进了。
  从想法,到正式落地,尚需要时间。
  扬州国立小学正式成立的时间,应该是要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
  ...................
  就在杨宪为第一座公办小学筹谋时,一辆马车缓缓驶入扬州。
  最后在那破旧的府衙前,停了下来。
  “你怎么来了?”杨宪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来人,有些惊奇道。“是京城商会那边出了什么麻烦吗?”
  王月悯并不说话,而是直接将满满一摞账簿砸到了杨宪眼前的书案上,没好气道:“当甩手掌柜也就罢了,到了年底总要盘一下账吧。你既然不主动提,我只好从京城赶过来了。”
  从第一个甜品铺子开始,到现在生意越做越大。
  而杨宪几乎从没问过商行盈利问题,每一次都是王月悯在信中主动提起。
  这世上真就有心这么大的人吗?
  就算是信任,也不可能是没有底线与止境的吧。
  还是说杨宪根本就在乎赚多少钱。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图什么?
  王月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觉得自己担心的有道理。
  王月悯就这么盯着杨宪,倒是把他有些看毛了。
  这还真是王月悯冤枉他了。
  杨宪之所以很少过问生意上的事,首先第一点便是他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着绝对的自信。
  再加上他用人,向来秉持着一个和曹老板相同的观点,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王月悯的身份,在杨宪看来基本上是皇亲国戚难跑了。
  “原来是这事啊。”杨宪笑道。
  王月悯看着杨宪的那张笑脸,就气不打一处来,可偏偏也不好发作。
  “杨大人,如果你经商不为赚钱,而是别有所图的话,还是另请高明吧。”
  “不就是盘一下账吗?用不着这样吧,王姑娘。”杨宪看着突然生闷气的王月悯,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他看来,要么是王月悯的经期到了,要么就是这家伙是一个学渣,完全不会算术的那种,不然怎么对盘账这么大反应。
  不对,自己不会算账,请个账房先生不就成了。
  不管了,反正就是算账是吧。
  杨宪随手从桌上抽过一本账册,然后从桌上再拿来一张空白的纸张。
  “明记甜品铺子的账吗......”
  说话之际,杨宪快速翻看着账簿,同时顺手心算了几个数字然后填到一旁空白的纸张上。
  速度快得惊人!
  一旁的王月悯已经看呆了,诧异地说道:“杨大人,你算术这么快?”
  “怎么,你真不会算术?”
  杨宪算的都是一些简单的数字,单以一页账单上记录的量的话,也不大,眼睛一看就知道。
  所使用到的也都是一些很基础的计算方法,基础无非是加减乘除。
  他前世虽然是社畜,可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本科大学生。
  面对杨宪的疑问。
  王月悯涨红了脸,说一个商行掌柜不会算术,这是对她最大的侮辱。
  像王月悯这样的家世,算术自然学过的。
  “......我,我会!”
  “真会,假会?”没过一会儿,杨宪便是将甜品铺子的一本账册翻完,同时抽出一本账册丢到王月悯面前。“那这本就你来算,早点算完账,我们好去吃饭啊。”
  杨宪将空白纸张上的数字,进行累加,最后得出一个数字,用一个大大的数字记录好后,贴在了那本账册上,然后将其放到了一边。
  可做完这一切后,他发现王月悯竟然还没有开始算账,正拿着手中的账册发呆。
  杨宪抬起头,看着王月悯。
  眼里满是狐疑之色。
  那眼色看得王月悯浑身不自在,那张脸更是直接红温了。
  “你没给我工具,让我怎么算账?!”王月悯最后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
  哈?!
  这么简单的算术,还用工具的吗?
  杨宪歪着脑袋看着王月悯,一脸的不可以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