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瑞雪未必兆丰年


小说: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3382/ 为您提供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一年的大雪寒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来年的丰收。
  第二年开春,没多久。
  全国各地,开始迎来了旱灾。
  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
  在有旱灾的情况下,地方官员非但没有开仓赈灾,反而继续征收苛捐杂税,最后终于引起了民变。
  所幸的是起义的规模很,仅有几百人,因此几乎刚起事便是被镇压。
  可由于起义地点实在是太过敏感,还是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朱元璋大怒,直接过问此事,更是直接让人将两名主犯押解到京城。
  大殿。
  “父皇,凤阳暴乱头目高峰、黄纲昨夜已经秘密押解至京。”朱标开口道。
  “让人带上来。”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开口道。
  很快两个身负手铐脚链的汉子被带上殿,被侍卫强行打弯腿,跪在了冰冷的青石砖上。
  “你们哪个是高峰啊。”朱元璋俯瞰着下方的两个犯人,开口道。
  “我!”其中一个汉子抬起头,直视着龙庭上朱元璋,脸上丝毫不见畏惧。
  “死到临头了,有什么话要吗?”朱元璋沉声道。
  “你就是朱元璋啊?”高峰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开口反问道。
  “放肆!”朱标呵斥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脸色阴沉的有些可怕:“我是朱元璋,当今的皇帝,你是个什么东西?”
  “和你差不多,都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我也当过要饭和尚,哼,就是运气没你好。”高峰大笑道。
  “出言不逊,赶紧认错道歉,父皇念在同乡之谊,或许还会饶你性命!”朱标上前一步,指着高峰厉声道。
  高峰非但没有住口,反而更加放肆道:“他不就是东乡的重八吗?行,我佩服他,替我们凤阳人争了脸。可是犯在他手里,我已经没打算活了。”
  “老大!他既然不想活了,那就成全他。”
  “拖下去,斩!”
  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两个大内侍卫上前将这个叫做高峰的汉子给拖了下去,迎接他的只能是死亡。
  可高峰脸上没有丝毫惧意,仰大笑道:“老子不怕!”
  他旁边另外一人,黄纲也跟着站起身来,跟着喊道:“我也去!”
  却是被朱元璋直接按了下来。
  “站住,朕有话要问你。”
  朱元璋起身走到,黄纲面前,看着他,开口道:“读过书吗?”
  “认识几个字。”黄纲开口回道。
  “方才那个高峰活不下去了,何至于此啊。灾无法避免,今年有个别地方确实有灾情,可各地州府衙门,均有赈灾,总不至于饿死吧。”朱元璋加重了语气,开口道。
  “赈灾?”
  “哈哈哈哈哈。”
  黄纲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好笑的笑话,开口道。
  “一大水缸的米粥,就只有十几粒米,你见过这样的米粥,你见过这样的赈灾吗?”
  “就这样的水粥,也不是人人都能喝到,你我们活得下去吗?!”
  朱元璋鼻息加重,开口问道:“为何不告官呢?县令不行,还有知府。”
  “你造反的时候,为什么不告官呢?”黄纲反问道。
  直至人心的反问,把咱老朱给整不会了。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有想到对方会是这样的回答。
  一旁的朱标知道到了这一步,事情已经没有转圜余地了,挥手屏退了一旁的太监、宫女。
  “皇觉寺还在吗?”沉默许久的朱元璋,忽然开口问道。
  “在。”
  “那庙门口那个朱五爷还好吗?”
  “春上死了。”
  “哦。”
  “也是饿死的。”黄纲补充道。
  朱元璋神情第一次动容了,他开口问道:“乡亲们的日子,过的还这么艰难吗?”
  “我们不敢做陛下你的乡亲,我们离你们东乡还有四十里地呢,占不上什么光?至于是否过的艰难,饭都吃不起了,在陛下看来算艰难吗?”黄纲冷笑道。
  “明白了。”
  朱元璋想起了儿时,逼死他父母的那十三粒稻米。
  他看了一眼黄纲,然后转身。
  “拖下去,斩了。”
  “是!”立马有侍卫从殿外走进来,将人给拖走。
  而朱元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坐了上去,右手按着额头,整个人看起来不出的疲惫。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老大。”
  “儿臣在。”一直守在身旁的朱标,上前一步,来到朱元璋身旁,开口道。
  “你看,难道现在的百姓过得比故元时还差?”朱元璋开口问道。
  “父皇,自然不是。”
  朱标断然否定,接着开口道:“单我们之前推行的羊毛加工制衣司,去年时间紧张,仅在数个州府推行,可即便如此,也已经让上百万百姓免于严寒之苦。等到了今年冬,咱们整个大明百姓都能受到朝廷恩惠,届时将不会再有人冻死。”
  “还有父皇你看看扬州,前元时,整座扬州城已经成为了一座只剩下十几户饶死城。如今在杨卿的治理下,已经恢复曾经的繁华,百姓们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咱们大明。”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也从之前的牛角尖里走出来了。
  不过也不怪他,实在是黄纲那句直指灵魂的拷问,实在是太具杀伤性了。
  朱标接着开口道:“凤阳这次之所以会激起民变,儿臣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就是灾,今年开春以来各地出现的连续旱灾,实在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其二就是人祸,那些贪官污吏,克扣朝廷赈灾粮食,这些百姓们被逼得走投无路,这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如果咱大明所有臣子,都是像杨卿那般爱民如子的好官,那即便有灾,也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最起码,不会引起民变。”
  提起贪官污吏,朱元璋就两眼放光,全身上下散发着逼饶杀气。
  “老大,你马上让人去凤阳调查此事,一经查实,无论是谁,严惩不贷。”朱元璋冷声道。
  “是,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