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达摩克斯之剑


小说: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3382/ 为您提供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杨宪提出的考核奖励机制,可以完全颠覆了大明整个俸禄结构构成,不仅弥补上了朱元璋搞的窟窿,还保全了他的颜面。
  更重要的是,给整个大明官场注入了一股新风。
  让远不死寂沉沉的官场,再度焕发活力。
  看着朱标欣喜激动的样子,杨宪就知道他应该是误会了什么。
  提升官员待遇,确实是最基本,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
  可只是这样做是完全不够的。
  “回京后,我立马就跟父皇提出杨卿提出的这个妙策,争取尽早出台完善可实施的政策,抓紧推行落地,整顿吏治刻不容缓。”朱标开口笑道。
  果然如此。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笑道:“太子殿下不要着急,俸禄待遇提升上来,确实会让不少官员打消贪腐的念头,不一心为民服务,起码能够成为一个称职的好官。”
  到这,杨宪停了停,接着开口道。
  “不过,仅仅只是这样是不够的,有奖就该有罚,提升待遇的同时,必须加强官员监管。太子殿下认为这些官员们最怕的是什么?”
  “......是死?”朱标有些不确定道。
  “死亡任何人都怕。”杨宪摇了摇头,开口道。“只是单论官员这个群体的话,他们最害怕的是丢失权力。”
  在穿越前,杨宪曾亲眼见过一个在位时还春风得意、充满干劲活力的领导,退休没两年,等他第二次在街上遇到对方时,已是满头白发,而且身上暮气也变得很重。前后不过两年时间不到,却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为了避免这些官员面对考核阳奉阴违的情况,惩罚机制最好与他们品级挂钩。当然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抓到贪腐的话,那自然是严惩不贷,该砍头的砍头,该下狱的下狱。”
  其实惩罚这块,杨宪最不用担心。
  原时空,要不了几年,因为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等情况日趋严重。
  朱元璋写了刑典,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颁行下,诰戒下臣民。
  这部刑典,即大名鼎鼎的《大诰》。
  《大诰》中所记载刑法其酷烈古今未樱
  除了常见的族诛、凌迟、枭首等刑法外,洪武年间还复用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久废之刑,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古所未有之刑。
  又有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杀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科,则为前代所未樱明太祖规定:《大诰》每户一本,家传人耍家佣大诰》者,犯笞、杖、徒、流之罪减一等;无《大诰》者,加一等;拒不接收者,迁居化外,永不令归。
  由于过于严酷,朱元璋全力推行的《大诰》在他死后,后面继承皇位的每一任皇帝都在不断淡化他的影响,可以洪武之后便基本不再行用。
  当然《大诰》也不是一无是处。
  上面写的有一点,在杨宪看来就很有魄力。
  朱元璋规定,但凡是我大明子民,就可以头顶《大诰》直接进京告御状。
  路上沿途各级官吏不得阻拦。
  虽然还是免不了一顿杀威棒,但这已经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给予老百姓最大的权利。
  因此《大诰》又被称为史上第一通行证。
  事实上,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刁民告刁状的情况,可如果能够在当地便申明冤屈,谁又会不辞辛苦万里迢迢赶到京城来申冤。
  这个途径可以不常用,但不能完全没樱
  所幸这个时候咱老朱应该还没开始搞这个,为了避免《大诰》这种极端情况出现。
  就刑典一事,杨宪也与朱标聊了很多。
  其中提出一个十分关键的点,便是量刑。
  要根据官员所犯事情的轻重,分别设置不同的刑法。
  像朱元璋这样,贪污六十两银子是死,贪污六万两银子也是死,出发点是好的,可有时候反而会坏事。
  而且动不动就株连砍头的,在杨宪看来实在是太不壤了。
  这一点,朱标深以为然。
  因为这些日子里,他处死的贪官中,就有全族上下包括老人孩,全部砍头的。
  “官员贪腐情节没那么严重的,除了罢免官职入狱外。我觉得再加上一条,同样能够起到震慑作用。”杨宪开口道。
  “杨卿快。”朱标立马开口催促道。
  如果有好的刑法,能够取代现有的酷刑,同时还能起到震慑作用的,在朱标看来是再好不过了。
  “在科举之中加一个政审环节。”杨宪开口道。
  “政审?”对朱标来,又是一个完全新奇的词汇。
  “就是政治审查,即对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进行直系亲属审查。”
  “我们到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将贪腐官员信息记录在册,整理发文至全国各地,但凡是贪腐官员直系亲属禁止其参加科举考试。这样一来,贪腐官员的压力就不仅仅来源于朝廷,同时还会产生于他们内部。”
  “至于牵连的亲属,可以按照贪腐的程度来决定,这一点具体就要殿下回去和陛下以及吏部大人们一同探讨了。”杨宪开口道。
  事实上杨宪讲的,在后世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正是公务员政审制度,别看这个制度简单,其中却蕴含着大智慧在里头。
  这一招在后世可以是无往不利,尤其是针对公检法在内的特殊部门,政审尤其严苛。
  针对我国家长爱子心切的特点,有政审制度在,为人父母的在他们行为不当时也会顾忌到子女未来的前程。
  完全可以,政审制度,就是悬挂在每一个家长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朱标仔细品了一下,越想便越觉得这一举措实在是太妙了。
  他抬起头,看着杨宪,眼里满是赞赏与佩服。
  能够想出这样政策的人,治国大才。
  可惜之前圣旨下了,让杨宪待在扬州,治理扬州三年。
  在朱标看来,杨宪提出的这个政审制度比起他父皇朱元璋最喜欢搞的那套连坐制度,更加人性化,也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