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朝堂之争


小说:从穿越封神开始   作者:西门要吹雪   类别:无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84654/ 为您提供从穿越封神开始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按大商天朝的规定,朔望之日为大朝会,其他时间皆为小朝会。
  朔望之日,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
  大朝会就是电视剧中演的上朝场景,届时京城内所有官员皆需到场,通常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意义,当然也会颁布些重大的决策。
  小朝会才是真正处理政事的地方。
  由人皇召见相关文武大臣,讨论具体某件事情,形成最终处理方案。
  ……
  九月十五。
  天色微亮,高大的宫门前汇聚了成百上千的官员。
  他们三五成群的低声交谈着,等待宫门开启。
  “寿王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声,所有人齐刷刷地转头。
  一队精锐骑兵低速跑来,清一色的蛟血马,为首者便是英气勃发的殷寿。
  群臣自觉地让出一条道,以供骑兵通过。
  “见过寿王殿下。”
  所过之处,群臣纷纷行礼。
  但殷寿只是淡淡嗯了声,并未多做理会。
  “启王来了!”
  人群外又有人喊了声,就见一架豪华马车缓缓驶来。
  群臣虽然让出了个道,但行礼者寥寥,与先前殷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如今的朝歌早已经传遍了,人皇欲立殷寿为太子。
  紧随着殷启,殷衍也来了。
  他同样也是坐马车来的,对他行礼者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皇兄!”
  “二皇弟!”
  “三皇弟!”
  殷启、殷衍、殷寿三人相互打着声招呼,便各自站定,没有继续往下聊的欲望。
  因为太子之争,殷启和殷寿形同路人。
  至于殷衍,纯粹心中郁闷。
  随着时间流逝,文武百官纷纷到来。
  “见过太师!”
  “见过丞相!”
  “见过太傅!”
  ……
  闻仲、商容、比干几乎是踩着点到的,百官纷纷上前见礼。
  没有多久,宫门大开。
  在禁卫的引导下,众人按照文武和品阶自觉排好队伍,走进了皇宫,穿过大广场,踏上登天梯,最后来到了金銮殿。
  金銮殿高大雄伟,瑞霭纷纭,祥光缭绕,宛若天宫。
  虽然金銮殿高大雄伟,里面可容纳千人,但朝歌的文武百官又岂止千人,绝大部分人都只能站在殿外,直到大朝会结束。
  金銮殿是以金为砖、白玉为地,两排三十六个蟠龙柱金光闪耀。
  一座雕工精美的黄金龙椅,摆在高高的玉阶之上。
  “入班!”
  随着内侍高喊,文武百官依次入殿。
  帝乙身穿白色玄鸟皇袍,头戴十二旒冕,满脸威严之气,端坐在龙椅上。
  “拜见大王!”
  “众卿平身!”
  “谢大王!”
  这个时期虽然有跪拜之礼,但一般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有。
  即便是大朝会,百官也只需要躬身行礼即可。
  大朝会奏事一般都是有程序的。
  先是汇报到场官员人数,有那些来了,那些没来。
  随后就是处理军政大事,实际上这都是早有决策的,只是拿到这里汇报,让文武百官知道这个事。
  最后才是早朝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奏事。
  按照惯例,每個官员在奏事前皆要预防性地咳嗽一声,以表示我要发飙,不对,我要奏事了,避免出现两人同时出班的尴尬。
  “咳咳!”
  一个胡须洁白的老者咳嗽一声,他率先出班,躬身道:“大王,臣陈旭有事起奏。”
  陈旭出列,群臣皆神色一肃。
  因为这陈旭乃是太史,虽然官位不高,但因为掌管祭祀、占卜、典礼、记录等事务,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也是捍卫‘法典’,力挺殷寿最主要的人。
  太子之争,像闻仲、比干、商容这些大臣,基本上是不会下场的。
  反正无论谁为人皇,对他们依旧得礼遇有加。
  帝乙面无表情:“准!”
  陈旭高声道:“大王,太子之位事关国本,还请大王尽早册立,以稳固民心。微臣以为寿王为嫡子,又英明神武,骁勇果敢,当为太子不二人选。”
  “大王,微臣赞同!”
  “大王,微臣附议!”
  随着陈旭话落,数十上百个文武官员纷纷附和。
  “大王,微臣以为不可。”
  这时,有官员站出来疾呼道:“启王殿下才是嫡长子,而且宽厚仁德之名,八百诸侯皆知,要立太子,亦应当是立启王殿下才是。”
  “大王,微臣赞同!”
  “大王,微臣附议!”
  虽然有不少人附和,但也就十几个人而已。
  与拥护殷寿的官员完全无法相比。
  许多人暗叹,看来这场太子之争要落下帷幕了。
  大家纷纷看向站在前面的殷启和殷寿。
  殷寿昂首而立,背影伟岸,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而殷启竟然也腰杆笔直,神情淡然,完全没有处于劣势的表现。
  许多人纷纷暗叹,果然不愧是启王殿下。
  如此风度,天下少有!
  帝乙高坐在龙椅上,看着又要吵起来的两帮人,他连忙沉喝道:“肃静!关于太子之位,寡人已有决断。”
  群臣神色肃穆,静待帝乙的宣布。
  殷启忍不住看了眼殷寿,只见殷寿目光如炬,有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看到这里,他不由淡淡一笑。
  帝乙朗声道:“人皇之位事关天下社稷,亿兆黎民百姓,因此册封太子不得不慎。经过寡人多日思考,决定既不立长,亦不立嫡,而是立贤。
  此乃特例,后世不得重启。
  所谓立贤,寡人会准备三道考题,由殷启和殷寿去完成,由寡人和太师闻仲、丞相商容、太傅比干三人判定,择优而取。
  谁完成得最好,谁为太子。”
  哗哗!
  帝乙话落,群臣哗然。
  太史公陈旭等人皆是脸色一变。
  而原本支持殷启却又失望的人却是大喜。
  殷寿呼吸一滞,眉头沉下间,连周围的气息都为之一沉。
  看得出来,这个结果让殷寿有些无法接受。
  不过随后他又战意盎然,转头看向殷启,目光灼灼,充满了斗志。
  殷启只是温和一笑,但心中大定。
  果然,帝乙没有让他失望。
  殷衍站在殷启和殷寿之间,能够感受到大哥和三弟之间的暗暗交锋,但他却很平静,因为无论是何种立位方式,反正都轮不到他。
  陈旭站了出来,声音激昂道:“大王,万万不可。按我大商法典,太子之位从来由嫡子继承,今日若是随意改动,定是日后祸根之源呐。”
  陈旭刚说完,立马有人跳出来反对:“哼,太史之言荒谬至极,启王殿下亦是皇后之子,而且是嫡长子,更合法典。”
  “好了!”
  陈旭还待再说,帝乙已经挥袖打断:“此事就这么定了,无需再多言。今日大朝会除了宣布此事外,便是有关于第一场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