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2200/ 为您提供赵四娘家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见到赵永忠和赵四娘走出了药铺,姜氏娘儿几个忙围了上来。
“爹,蜂窝和蜂蜜都没拿出来,是卖掉了吗?”赵三娘急切地问道。
赵永忠“嘿嘿”傻笑几声,他摸了摸揣在怀里的一两银子,觉得还是不太真实,怎么一下子就有了一两银子了呢?他这辈子都没有赚过这么多钱啊!
“蜂窝卖了一千一百五十个大钱,蜂蜜做谢礼送给孙大夫了。”赵四娘见四周没人,轻声说道。说罢,先不管愣在那儿的姜氏和仨姐弟,猛摇赵永忠,央求道:“爹,好不容易赚钱了,去买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老赵家的早饭实在是太寒碜了,她就分到了两个番薯和一小碗照得见人影的黄米粥。走了那么长的路,早就饿得不行了。
被摇醒过来的赵永忠,连声答应,生平第一次领着妻儿去街上买吃食。
长乐镇离静海县城并不太远,是一座颇为繁华的小镇。镇上最热闹的两条街是南大街和北大街,济生堂就坐落北大街上,而赵记老铺也在这条街上的不远处。赵四娘可不想遇上老赵家的人,于是拉着赵永忠去了南大街。
南大街和北大街一样,道路也是用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商铺,光酒楼就有好几家。
赵四娘家当然是吃不起酒楼的,赵永忠原本想在一个饼摊上买两张烙饼给赵四娘垫饥的,赵四娘却没答应,而是硬拉着赵永忠,要去一家看上去是老字号的面馆。赵永忠摸了摸口袋里的银钱,又看了看赵四娘略显消瘦的小脸,一咬牙便由着赵四娘把自个儿拉了进去。
这家面馆的生意相当不错,赵永忠父女好不容易才在角落里找到一张空桌子,这时一直忙活着的伙计才有空赶了过来。
虽然赵永忠父女都穿着粗布衣裳,赵永忠的衣服上还打了好几个补丁,伙计还是热情地招呼他们,笑道:“两位客官是头一回来咱们小店吧?咱们有卤肉面、大排面、猪腰面、鸡丝面、鸭肉面、五香面……两位要吃点什么面?
赵四娘环顾四周,见柜台那儿挂着一排写着面条名字和价钱的小木牌,发现上面写的都是繁体字,自己基本上能够认出来,就细细琢磨起来。
伙计小姑娘好奇地打量着店铺,而赵永忠坐在那儿局促不安,又笑道:“咱家清汤面只要五文钱一碗,面汤用的是大骨汤,滋味也不错,客官要不来一碗?”
赵永忠听说一碗清汤面只要五文钱,稍稍放下了心,正要点一碗,却听赵四娘问道:“你们家的招牌面是什么?”
“当然是卤肉面啦!咱家林家面馆是老字号了,这卤肉面不要说是在长乐镇了,就是在整个静海县都是有名的!”伙计一脸骄傲道。
“哦,除了卤肉面外,还有什么面卖得最好?”赵四娘好奇道。
“要说这猪腰面卖得也不错,小客官要不要来一碗尝尝,一碗只要十文钱!”伙计推销道。
“嗯,那就来一碗卤肉面和一碗猪腰面,另外再来四碗清汤面。”赵四娘道。
伙计却看了看赵永忠,赵永忠见小女儿一脸期待,咬牙点了点头。
“好嘞!二位客官稍等,马上就给你们上面!”伙计忙应下,跑下去端面。
这时赵四娘奇道,菜都点好了,跟着后面的娘亲和哥哥姐姐们怎么还没进来,这也忒慢了吧?
出门一看,却见姜氏他们正站在面馆的屋檐下等着,根本没有要往里走的意思。
赵四娘叹了口气,劝道:“面都点好了,你们不进来吃,可就要倒掉了!”这才把姜氏他们拉了进来。
面上得很快,赵四娘前脚把姜氏他们拉进来,伙计后脚就把面端了上来。
赵永忠主动把卤肉面和猪腰面摆在了赵四娘和赵四郎的面前,自己和姜氏他们一样,端起一碗清汤面准备吃起来。
赵四娘却让他等等再吃。她先夹起一块卤肉尝了一下,又伸手从赵四郎碗里夹起一片猪腰尝了尝,说道:“爹,你把三十斤重的东西扛了一早上了,肯定累了吧?你把卤肉面吃了吧,我吃清汤面就行了!”
赵永忠听了感动得不得了,死活不肯换,最后看到赵四娘撅起了小嘴巴,才把面换了过来。
赵四娘吃着清汤面,心里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生意更有把握了。
吃完面,赵永忠取出钱来结账,一碗卤肉面十五文,一碗猪腰面十文,再加上四碗五文的清汤面,一共是四十五文。赵永忠不禁有些心疼,他一天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呀!可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那点儿不乐意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赵永忠抬头看了看日头,已经快到晌午了。去姜家滩拜完寿后,还得往回赶,要是现在不抓赶紧时间赶路,待会儿回赵家村的时候就得走夜路了,于是催促赵四娘快点走,不要像现在这样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了。
赵四娘很乖巧地点点头,可还是这家转转那家看看。赵永忠见了想要再催,却被姜氏使眼色止住了。他这才发现不仅是赵四娘,就连赵三娘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是一脸兴趣盎然的样子,心里不禁一黯,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这还是第一次带他们逛街。他心想,原本打算打上几角酒和岳父喝上一顿的,如今大不了不喝了,放下贺礼就走,也能赶在天黑前到家,也就不再催促了。
等赵四娘差不多把南大街每家店铺都逛过去了,才转过身来对赵永忠夫妇说道:“时辰也不早了,咱买点东西给外公作贺礼吧!”
赵永忠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感觉陪妻儿逛街,比他干活都要累。听说终于可以解脱了,忙笑着问道:“那四娘说,买啥给外公好呢?”
赵四娘眨了眨眼睛,笑吟吟道:“五十大寿嘛,自然是要办寿宴的。虽然不知道舅舅准备得怎么样了,但咱们可以买点东西带过去做,好歹给添两个菜嘛!”
赵永忠夫妻俩对视了一下,觉得这倒也实用,便连声称好。
于是一家人便折回道先前逛过了粮店,赵四娘让称一斗白面,一斗黄豆和一斤油。
买白面和油还好说,姜氏知道娘家的日子过得很苦,只有在她回娘家的时候,她爹才舍得去换几斤白面,割上二两肉来包饺子款待她们一家。现在好不容易爹过五十大寿,给爹吃顿白面,做几个有油水的菜也是应该的,可这是不是买得有点多了,还有这黄豆是怎么回事?
姜氏忙劝赵四娘道:“不过吃顿饭,有必要买一斗白面和一斤油吗?少称些吧!还有买这黄豆做啥?还是别买了吧!”
“娘,咱们好不容易赚了几个钱,不如乘着这个机会多买点,好让外公他们多吃几顿,也算是尽份孝心!至于黄豆嘛,可以磨豆浆给梨花表妹喝呀!”说到这儿,赵四娘似笑非笑道:“本来想给小梨花弄点鸡汤喝的呢!可如今……”
姜氏一听到“鸡汤”两个字,脸上一阵不自在,忙道:“好了,好了,要买就买吧!”
赵永忠素来是对小女儿言听计从的,见姜氏不再反对,就爽快地让伙计按赵四娘说的称好后把帐结了。
接着赵永忠又跑进酒铺买了两坛烧刀子。四娘说得对,吃寿宴怎么能没有酒呢?他知道岳父和大舅子都爱喝上两口小酒,只是平时没钱喝,那今儿就喝个痛快好了。
幽州的酒还是比较贵的,这两坛酒加起来不过十升,就花了一百个大钱。姜氏见了直埋怨买一坛就够了,干吗要买两坛。
就在一家人准备离开南大街时,赵四娘径自走进了一家杂货铺。一家人无奈,只得跟了进去。只听赵四娘让伙计把花椒、老姜和大料之类的作料各包了几小包,又打了一些酱醋。
姜氏见了,刚要说些什么,这时只见赵四娘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吊钱,冲掌柜喊道:“结账!”
姜氏蓦地回头望向赵永忠,丈夫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憨厚地笑道:“这些钱都是靠四娘赚到的,让四娘拿个小头,一点也不为过嘛!”姜氏这才知道丈夫把一百五十文钱给了赵四娘,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狠狠瞪了丈夫几眼。
转身见赵四娘让掌柜把八十二文钱的二文零头抹去了,都在数八十个钱给他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暗暗叹了口气。
好不容易出了南大街,全家人急着往姜家滩赶的时候,赵四娘见路边有一家肉铺,又撺掇赵永忠去买点肉。姜氏见了已经无力阻止,按了按藏在怀里的银子,心想,反正丈夫身边的一两银子已经没收了,买了这么多东西,爷儿俩身边的银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如今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赵四娘在肉铺买了一条猪肉和两斤猪骨,这回没让抹零,而是要求老板送些什么给她。老板原本只打算送一挂肚肺,经过赵四娘一番热火朝天地砍价,硬是让老板又送了一只猪肚,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走出镇子时,赵四娘又看见载客的车子停在官道上招揽客人。上前一问,正巧有路过姜家滩的车,再次提出乘车去外公家。谁知这回家人还是一言不发,就连一直力挺她的赵永忠都没有吱声。
“四娘呀,其实姜家滩离镇子的距离,要比赵家村离镇子的距离近得多,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见赵四娘摆出一副不给我坐车我就不走的架势,赵永忠只得出声劝道。在他看来,买那么多吃食虽然有点心疼,但毕竟能够吃进肚子的。可花钱坐车就完全是浪费了。
姜家滩和赵家村离镇子远近,跟我想坐车有嘛关系?一想到还要走一个时辰,赵四娘就两腿发软。可当她看到赵永忠两只手分别拎着一斗粮食,姜氏抱着一坛酒,手上还挂着一瓶油,赵三娘提着在肉铺买的猪肉、猪骨和猪内脏,赵三郎抱着另一坛子酒,就连和她一样大的赵四郎也拎着她在杂货铺买的调料,而自己两手空空,感到一阵羞愧。
赵四娘默默跑去取下姜氏挂在手臂上的油瓶,迈开小短腿,率先往姜家滩的方向走去。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爹,蜂窝和蜂蜜都没拿出来,是卖掉了吗?”赵三娘急切地问道。
赵永忠“嘿嘿”傻笑几声,他摸了摸揣在怀里的一两银子,觉得还是不太真实,怎么一下子就有了一两银子了呢?他这辈子都没有赚过这么多钱啊!
“蜂窝卖了一千一百五十个大钱,蜂蜜做谢礼送给孙大夫了。”赵四娘见四周没人,轻声说道。说罢,先不管愣在那儿的姜氏和仨姐弟,猛摇赵永忠,央求道:“爹,好不容易赚钱了,去买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老赵家的早饭实在是太寒碜了,她就分到了两个番薯和一小碗照得见人影的黄米粥。走了那么长的路,早就饿得不行了。
被摇醒过来的赵永忠,连声答应,生平第一次领着妻儿去街上买吃食。
长乐镇离静海县城并不太远,是一座颇为繁华的小镇。镇上最热闹的两条街是南大街和北大街,济生堂就坐落北大街上,而赵记老铺也在这条街上的不远处。赵四娘可不想遇上老赵家的人,于是拉着赵永忠去了南大街。
南大街和北大街一样,道路也是用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商铺,光酒楼就有好几家。
赵四娘家当然是吃不起酒楼的,赵永忠原本想在一个饼摊上买两张烙饼给赵四娘垫饥的,赵四娘却没答应,而是硬拉着赵永忠,要去一家看上去是老字号的面馆。赵永忠摸了摸口袋里的银钱,又看了看赵四娘略显消瘦的小脸,一咬牙便由着赵四娘把自个儿拉了进去。
这家面馆的生意相当不错,赵永忠父女好不容易才在角落里找到一张空桌子,这时一直忙活着的伙计才有空赶了过来。
虽然赵永忠父女都穿着粗布衣裳,赵永忠的衣服上还打了好几个补丁,伙计还是热情地招呼他们,笑道:“两位客官是头一回来咱们小店吧?咱们有卤肉面、大排面、猪腰面、鸡丝面、鸭肉面、五香面……两位要吃点什么面?
赵四娘环顾四周,见柜台那儿挂着一排写着面条名字和价钱的小木牌,发现上面写的都是繁体字,自己基本上能够认出来,就细细琢磨起来。
伙计小姑娘好奇地打量着店铺,而赵永忠坐在那儿局促不安,又笑道:“咱家清汤面只要五文钱一碗,面汤用的是大骨汤,滋味也不错,客官要不来一碗?”
赵永忠听说一碗清汤面只要五文钱,稍稍放下了心,正要点一碗,却听赵四娘问道:“你们家的招牌面是什么?”
“当然是卤肉面啦!咱家林家面馆是老字号了,这卤肉面不要说是在长乐镇了,就是在整个静海县都是有名的!”伙计一脸骄傲道。
“哦,除了卤肉面外,还有什么面卖得最好?”赵四娘好奇道。
“要说这猪腰面卖得也不错,小客官要不要来一碗尝尝,一碗只要十文钱!”伙计推销道。
“嗯,那就来一碗卤肉面和一碗猪腰面,另外再来四碗清汤面。”赵四娘道。
伙计却看了看赵永忠,赵永忠见小女儿一脸期待,咬牙点了点头。
“好嘞!二位客官稍等,马上就给你们上面!”伙计忙应下,跑下去端面。
这时赵四娘奇道,菜都点好了,跟着后面的娘亲和哥哥姐姐们怎么还没进来,这也忒慢了吧?
出门一看,却见姜氏他们正站在面馆的屋檐下等着,根本没有要往里走的意思。
赵四娘叹了口气,劝道:“面都点好了,你们不进来吃,可就要倒掉了!”这才把姜氏他们拉了进来。
面上得很快,赵四娘前脚把姜氏他们拉进来,伙计后脚就把面端了上来。
赵永忠主动把卤肉面和猪腰面摆在了赵四娘和赵四郎的面前,自己和姜氏他们一样,端起一碗清汤面准备吃起来。
赵四娘却让他等等再吃。她先夹起一块卤肉尝了一下,又伸手从赵四郎碗里夹起一片猪腰尝了尝,说道:“爹,你把三十斤重的东西扛了一早上了,肯定累了吧?你把卤肉面吃了吧,我吃清汤面就行了!”
赵永忠听了感动得不得了,死活不肯换,最后看到赵四娘撅起了小嘴巴,才把面换了过来。
赵四娘吃着清汤面,心里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生意更有把握了。
吃完面,赵永忠取出钱来结账,一碗卤肉面十五文,一碗猪腰面十文,再加上四碗五文的清汤面,一共是四十五文。赵永忠不禁有些心疼,他一天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呀!可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那点儿不乐意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赵永忠抬头看了看日头,已经快到晌午了。去姜家滩拜完寿后,还得往回赶,要是现在不抓赶紧时间赶路,待会儿回赵家村的时候就得走夜路了,于是催促赵四娘快点走,不要像现在这样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了。
赵四娘很乖巧地点点头,可还是这家转转那家看看。赵永忠见了想要再催,却被姜氏使眼色止住了。他这才发现不仅是赵四娘,就连赵三娘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是一脸兴趣盎然的样子,心里不禁一黯,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这还是第一次带他们逛街。他心想,原本打算打上几角酒和岳父喝上一顿的,如今大不了不喝了,放下贺礼就走,也能赶在天黑前到家,也就不再催促了。
等赵四娘差不多把南大街每家店铺都逛过去了,才转过身来对赵永忠夫妇说道:“时辰也不早了,咱买点东西给外公作贺礼吧!”
赵永忠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感觉陪妻儿逛街,比他干活都要累。听说终于可以解脱了,忙笑着问道:“那四娘说,买啥给外公好呢?”
赵四娘眨了眨眼睛,笑吟吟道:“五十大寿嘛,自然是要办寿宴的。虽然不知道舅舅准备得怎么样了,但咱们可以买点东西带过去做,好歹给添两个菜嘛!”
赵永忠夫妻俩对视了一下,觉得这倒也实用,便连声称好。
于是一家人便折回道先前逛过了粮店,赵四娘让称一斗白面,一斗黄豆和一斤油。
买白面和油还好说,姜氏知道娘家的日子过得很苦,只有在她回娘家的时候,她爹才舍得去换几斤白面,割上二两肉来包饺子款待她们一家。现在好不容易爹过五十大寿,给爹吃顿白面,做几个有油水的菜也是应该的,可这是不是买得有点多了,还有这黄豆是怎么回事?
姜氏忙劝赵四娘道:“不过吃顿饭,有必要买一斗白面和一斤油吗?少称些吧!还有买这黄豆做啥?还是别买了吧!”
“娘,咱们好不容易赚了几个钱,不如乘着这个机会多买点,好让外公他们多吃几顿,也算是尽份孝心!至于黄豆嘛,可以磨豆浆给梨花表妹喝呀!”说到这儿,赵四娘似笑非笑道:“本来想给小梨花弄点鸡汤喝的呢!可如今……”
姜氏一听到“鸡汤”两个字,脸上一阵不自在,忙道:“好了,好了,要买就买吧!”
赵永忠素来是对小女儿言听计从的,见姜氏不再反对,就爽快地让伙计按赵四娘说的称好后把帐结了。
接着赵永忠又跑进酒铺买了两坛烧刀子。四娘说得对,吃寿宴怎么能没有酒呢?他知道岳父和大舅子都爱喝上两口小酒,只是平时没钱喝,那今儿就喝个痛快好了。
幽州的酒还是比较贵的,这两坛酒加起来不过十升,就花了一百个大钱。姜氏见了直埋怨买一坛就够了,干吗要买两坛。
就在一家人准备离开南大街时,赵四娘径自走进了一家杂货铺。一家人无奈,只得跟了进去。只听赵四娘让伙计把花椒、老姜和大料之类的作料各包了几小包,又打了一些酱醋。
姜氏见了,刚要说些什么,这时只见赵四娘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吊钱,冲掌柜喊道:“结账!”
姜氏蓦地回头望向赵永忠,丈夫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憨厚地笑道:“这些钱都是靠四娘赚到的,让四娘拿个小头,一点也不为过嘛!”姜氏这才知道丈夫把一百五十文钱给了赵四娘,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狠狠瞪了丈夫几眼。
转身见赵四娘让掌柜把八十二文钱的二文零头抹去了,都在数八十个钱给他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暗暗叹了口气。
好不容易出了南大街,全家人急着往姜家滩赶的时候,赵四娘见路边有一家肉铺,又撺掇赵永忠去买点肉。姜氏见了已经无力阻止,按了按藏在怀里的银子,心想,反正丈夫身边的一两银子已经没收了,买了这么多东西,爷儿俩身边的银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如今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赵四娘在肉铺买了一条猪肉和两斤猪骨,这回没让抹零,而是要求老板送些什么给她。老板原本只打算送一挂肚肺,经过赵四娘一番热火朝天地砍价,硬是让老板又送了一只猪肚,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走出镇子时,赵四娘又看见载客的车子停在官道上招揽客人。上前一问,正巧有路过姜家滩的车,再次提出乘车去外公家。谁知这回家人还是一言不发,就连一直力挺她的赵永忠都没有吱声。
“四娘呀,其实姜家滩离镇子的距离,要比赵家村离镇子的距离近得多,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见赵四娘摆出一副不给我坐车我就不走的架势,赵永忠只得出声劝道。在他看来,买那么多吃食虽然有点心疼,但毕竟能够吃进肚子的。可花钱坐车就完全是浪费了。
姜家滩和赵家村离镇子远近,跟我想坐车有嘛关系?一想到还要走一个时辰,赵四娘就两腿发软。可当她看到赵永忠两只手分别拎着一斗粮食,姜氏抱着一坛酒,手上还挂着一瓶油,赵三娘提着在肉铺买的猪肉、猪骨和猪内脏,赵三郎抱着另一坛子酒,就连和她一样大的赵四郎也拎着她在杂货铺买的调料,而自己两手空空,感到一阵羞愧。
赵四娘默默跑去取下姜氏挂在手臂上的油瓶,迈开小短腿,率先往姜家滩的方向走去。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