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立威


小说:寒门巨擘   作者:意大利肿马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5090/ 为您提供寒门巨擘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这位大人,可否那您的任命书来一看?”
  主簿该是走过科举,懂行情的,询问一番情况之后首先这就朝李卫国说道。
  这世道,欺世盗名的多,莫要被骗了先。
  李卫国拿出朝廷加盖大印的任命书。
  好家伙,进士及第,钦点翰林?
  “你是探花郎,你翰林公,如何跑来这桐乡?”
  这主簿惊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天啊,眼前这小子十四五岁的样子,其貌不扬,竟然是本届探花,钦点翰林;浙江道监察御史?
  一辈子见人不少的主簿今日感觉当真是开了眼了:“失敬失敬。”
  “方才老夫有些失礼了,探花郎莫要介意,莫要见怪!”
  探花郎出身的翰林到了地方上那可是……一般的封疆大吏都会礼让三分,更何况此人还是朝廷任命的浙江道监察御史?
  两重身份,自己可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啊!
  主簿连忙作揖,恭敬的要命,就差摆上香火供起来了。
  倒是这傻知县,咋了,主簿今日咋对这么个小孩子这么恭敬了?
  唉,吴知县看来是颇不懂这官场之道啊,主簿赞叹一声,这就朝吴大勇说道:“虎子该杀。”
  这虎子平日里和主簿关系不错,起码也算是酒肉朋友,如今这人却是直接撂下这么一句,吴知县也是惊的不行不行的。
  苦主家属这会儿脸上才露出点欣慰,这家人熊,遇事了就得有人帮着出头才行,如今这才终于喜笑开颜,总算冤屈得以伸张。
  “等等!”
  反倒是这个吴知县不乐意了:“虎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我出去打仗,如今这么多年了,就因为失手推死了一个老百姓,这就要死?”
  “这是国法,国法……”
  此时李卫国还没等说话,主簿这就急忙解释道,心里却是怒道,你傻啊,你眼前可是个探花郎,钦点翰林!还是钦命的御史!莫说此人说的挑不出理,这等大人物就算来地方上无理取闹,你也得由着他啊!
  翰林是何?那可是可以通天的人;还有这御史身份,要是得罪了御史,你以后吃饭睡觉都有可能获罪!
  “哼,老子眼里没有国法!兄弟不能杀!”
  傻知县上来了股子闷劲,憋红着脸怒道。
  如今虽说主簿出场了,不过李卫国的杀鸡儆猴还是不能奏效。
  怎么办?强制执行?自己身旁无兵马,就一马夫,县里的人一准儿又是向着这个傻知县的,难不成今日这整顿桐乡的事儿就暂且搁下?
  空降的官员到了地方许多时候做事举步维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不过就在此时,狼烟起。
  东边狼烟的烟柱高高冲入云霄。
  自明初开始,沿海各地就多筑有烽火台,如今倭寇猖獗,这烽火台自然也派上了用场,遇事点狼烟,示意有敌情。
  当下无其他祸患,狼烟起,便是倭寇来了。
  “哈哈哈……”
  吴大勇不畏战,这竟大笑了起来:“俺这身子骨都快锈死了,正好再给俺活动一下筋骨!”
  说着这人似乎又是想到了什么:“小秀才,读书写字的,你们在行;可真若是国家有难了,还是得我们武将!”
  吴大勇说着这就回城,该是回去穿铠甲去了。
  “紧锁城门,上门楼。”
  主簿这也紧着招呼,招呼了半天:“李大人,一会儿可能会有战事,您请城中一避?”
  “带我去城楼,我来浙江原本就是冲着剿倭来的。”
  李卫国的一言让主簿险些惊掉了眼珠子,这小子,这点小身板来剿倭?疯了吧!
  ……
  一众人这都来到了城楼之上,城们楼不大,桐乡毕竟只是个县城,倭寇说来也是神速,方才还只是狼烟起呢,这才转瞬的功夫这竟就来到了桐乡城下。
  李卫国登上城楼,倭寇有射箭上来,不过羽箭稀稀落落的,好些羽箭这竟都是飞上来扶摇扶摇着就落地了,看来也不是什么强弓劲弩啊!
  凑到城楼一看,可不,城下抓着野太刀冲上来的倭寇穿着怪异的日本服饰,偶有持弓箭者,也不过些竹弓!
  李卫国来这个时代久了,自然知晓些兵器之类的东西。
  制作弓弩的材料中,以山桑木为最上等,柞木等硬木次之,最差者,便为这竹弓,估摸着这些浪人也是俘虏些边远荒废的卫所处这才得来的。
  不过最让人气愤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此时跑上来的士兵竟鲜有敢于还击者!
  虽说兵士们手里抓着长枪、弓箭的并不少,可这些人竟然都一个个的躲在垛口处,脑袋都不敢探出来一下,更有甚者,吓得直接尿了裤子,远远的李卫国都闻到一股子尿骚味儿了!
  就比如方才那个打死老汉的虎子,此时抱着长枪躲在垛口后边,使劲的缩着自己像个刺猬一样,生怕自己露出头被盯上。
  “砰”
  “砰”
  ……
  三三两两的也有还击者,不过这些大多都是火枪兵,躲在垛口后装填好弹药,却是连露出脑袋都不敢,只是随意的朝垛口外放枪,也不知道能不能打中……
  “倭寇是虎狼之师啊,不得挡不得挡!”
  一个老兵这就哀嚎道,种地啥的咱是行家里手,可论到打仗怎么行?
  李卫国也真是恨铁不成钢,最让人气愤的是如今兵临桐乡城下的倭寇,只有十几个人!
  十几个倭寇,抓着野太刀,三三两两的这再抓着竹弓或是铁蒺藜之类的东西,就能在大明的一个县城造出这么大的动静?
  “你这个娘希匹!”
  此时的城楼上鬼哭狼嚎,乱作一团,许多人想跑,可是迫于督战队或者主簿、李卫国等人的威严这都不敢逃脱。
  吴大勇踢翻一个做状要逃脱的老兵,一脸怒容,这就说道。
  此时的吴大勇身穿一身锁子甲,手持一把鬼头刀,这就大气凛凛道。
  “哼,都说书生百无一用,俺今天就让你看看,碰见了战事,还得靠俺们这些武将!”
  “哈哈,俺这就让你看看俺下去取了这群倭寇的脑袋,保我桐乡一地的太平!”
  吴大勇说着这就做状要出城去战,其实这会儿他登上城楼,似乎也只为羞恼李卫国一番。
  “等等!”
  李卫国开口道。
  “怎了?”
  “倭寇多使野太刀,你这锁子甲防不住,怕下去会丧命。”
  李卫国静静的分析道。
  “你竟也懂这兵器?”吴大勇张大嘴巴,这小学子像是乡下刚来的,哪里像是懂兵事的人?
  明光甲前些日子被七八个倭寇砍烂了,由此吴大勇这才出此下策穿上了锁子甲。
  “李大人是朝廷的探花郎,自然是上知天文小晓地理的。”
  主簿自见了李卫国的面儿就一直在巴结,这会儿自然不忘说好话。
  这子如此了不得,桐乡可千万莫要得罪了才好。
  “呵呵,真是世间奇闻了,秀才还有懂兵事的。”吴大勇不免对这李卫国刮目相看,可情况紧急,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这就要下城楼去战。
  “给我弓箭。”李卫国朝主簿伸手道。
  吴大勇这回更是狠狠的吃了一惊,仿佛都要石化了一般,这小秀才还会射箭?
  主簿递来弓箭,是为柞木弓,射程较倭寇竹弓要远。
  一般竹弓射程不过四十步,而这柞木弓硬,力道也强劲,射程足有五七十步!
  李卫国挽开强弓,心道,这群倭寇看来无组织无纪律,估摸着是过来捡漏子的,若能一箭射落那领头的武士,相信战局可定。
  “看我一箭定乾坤!”
  “哈哈,你这厮,竟还是个拉得开弓的秀才!不易,老吴今天也算长眼了,不如这样,方才你我争论这虎子兄弟的处置一事,若你能退了这股倭寇,咱老吴什么都听你的,何如?”
  本来都做状要下城门楼的,吴大勇听到李卫国口出此言,这也不由来了兴致,跟这李卫国打了一赌。
  大明秀才多是羸弱之辈,绝少听说有能上阵杀敌之辈,若是今日这小子能退了倭寇,老吴我听他的又能何如?
  李卫国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一个眼神,算是应承,既然如此,那我立威,就从这一箭开始!
  早在蒙学的时候其实李卫国就有学习射箭,别以为老夫子是个整日里待在象牙塔里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其实老夫子这人人高马大,也能射手好箭,要不为何六艺里礼乐射御书数都不曾少?
  射箭,也是读书人的必修课,只是当下许多读书人羸弱,偏废了就是。
  不过李卫国可未曾偏废,从后世过来的李卫国知晓,一个强健的身体对日后的工作好处多多,人无论干什么,都不能离开一个好的身板,由此其实这射、御等事,李卫国都不曾放弃。
  拉弓、射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柞木强弓,弓力强劲,李卫国十四五的身子强拉有些吃力,未拉成满月,不过倒也足够了。
  瞄准城下倭寇中那身穿日本革甲者,松手。
  羽箭咻咻作响,呼啸而出。
  所有人的眼神这会儿都盯着羽箭不肯松开。
  这一箭,能否射中那倭寇?
  也是李卫国如此一做众人这才缓过神来,底下倭寇十人左右,只有这一人着甲,相信定是那倭寇头领,若是此人毙命,相信这倭寇可不战而退。
  羽箭刺破空气呼啸着朝那倭寇飞奔而去,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这箭,仿佛这世界无声,只有一只羽箭在飞奔……
  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连那吴大勇也从方才的吃惊变作紧张,急刷刷的瞅着这小大人射出的羽箭。
  羽箭飞行不过几十步的距离,时间不长,但在众人眼里却好似过了好久。
  “噗嗤……”
  “啊……”
  老远似乎都听到了一股子羽箭入肉的声音,革甲不厚,不足以抵挡强弓。
  之后这就传来这名倭寇匪首的哀嚎声音,此人这就应声倒地,倒在地上打起滚来,痛苦异常。
  城楼上的主簿心道:绝了,新科的探花郎竟还是个玩弓箭的好手?
  天纵英才?
  方才那大放厥词颇有那么点看笑话意思的吴大勇也是一脸的吃惊,这小子,有两下子啊!
  再说那城下的倭寇中匪首中箭倒地,这都一个愣神,好些人甚至直楞当场,像是没头苍蝇一向没了主意。
  李卫国抓紧时机,此时手臂上力道已然用尽,这又抢过一长枪兵手里的火枪,加装铅子、火药之后这又对准他倒地尚未气绝的倭寇头头,扣动扳机。
  “@#¥”
  首先传入耳朵的不是那匪首的声音,而是他身旁一倭寇,铅子似乎是擦着这人身子过去的,这人这就大吼一声,惊的一身汗。
  而中弹的倭寇头子这会儿则是脖颈中弹,大半个脖子这都被打掉大半,连发出呻-吟的机会这都来不及,就不甘的闭上了眼睛。
  倭寇头子,死了。
  众人的注视下,李卫国完成了这一系列并不让人烟花缭绕的动作,可结果却是颇为让人惊艳。
  城下的倭寇面面相觑,不再那么坚决,畏畏缩缩的这都有人想退。
  李卫国抓住时机:“斩草除根,吴大勇,你率城中兵马前去追击,务必斩杀这股倭寇!”
  吴大勇没想到李卫国会像自己发号施令,不过这厮一寻思,此时倭寇没了战心,追击不是砍瓜切菜?心里不由对这李卫国更加敬佩,连带着主簿这会儿也插话道:“吴大人,快追啊,到手的战功!”
  “娘希匹,起来,起来!”
  吴大勇一看也是急了,真正喜欢打仗的人见了仗都能红了眼,这会儿也不管不顾了,几脚踢翻几个兵丁,这就带着一众兵马,冲了上去。
  “临阵畏敌者,斩!”
  李卫国适时督战,又亲自挥剑斩了一人,这些兵丁如今也不敢怠慢,这都拖着像是注了铅的身子,下楼冲锋。
  城外的倭寇估摸着做梦也想不到明军竟还敢主动进攻?顿时这都变成惊弓之鸟。
  “杀啊……”
  吴大勇领着城中兵马冲将出来,金刀大马,好不威风!
  万事就怕有带头的,如今倭寇士气低落,己方又有吴大勇这般悍不畏死的,许多守城老兵这也不免血性了一回,抓起手中兵器这也跟着冲锋,一时几十兵士冲锋上前,杀声震天。
  李卫国淡淡一笑:“这才是我大明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