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相见


小说: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类别:穿越奇情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7470/ 为您提供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唐王妃这人虽然不愿意插手皇位问题,但不等于人家智商差,她很会观察别人。﹤菠⊙萝⊙小﹤说
  在来之前,她可是知道余颖把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了,还以为是个威风凛凛的铁娘子。
  现在一看,整个人并不是想象中的五大三粗,而是看上去颇为清秀的年轻女子。
  看上去虽然没有十分美貌,但也有七分颜色。
  再加上一身的书香气,怎么看都不错。
  其实镇南侯眼瘸吧!
  唐王妃在心里嘀咕着。
  走到近处一看,这位海氏是素面朝天的。
  唐王妃吃惊,现在都有如此姿色。
  要是打扮一番,只怕是更好。
  怎么看都是一个佳人。
  嫁给之前的镇南侯,实在是亏了。
  虽然出身商家,但唐王妃觉得她的行为很合她的胃口。
  等到双儿下跪时,她赶紧扶住。
  先不说别的,只凭余颖救了唐王。
  唐王妃就不会让她真的行大礼。
  她很感激余颖的。
  作为另一个当事人,对救了唐王的性命,她并不在意。
  因为她并不想着救人是需要回报。
  做事随心而已。
  看上去本人很是洒脱。
  唐王妃在见本人之前,大体上确定海氏的性格。
  海氏其人是那种外柔内刚型的人,也不怎么图回报。
  这一点从她把唐王救起来,直接给送到家里后,就没有再联系看出来。
  她根本就没有想着,利用一下是唐王救命恩人的这个身份,为自己谋利。
  真的是很少见,在这个走投无路的时候,都想着有人帮一把。
  要是余颖来求唐王帮忙,唐王是会帮一把的。
  但要是出手帮忙后,唐王并不会怎么太在意余颖。
  在他看来,出手之后,就是恩怨两清,他不欠余颖的救命之恩。
  然而余颖的操作,令夫妻两个人吃惊,人家根本就没有想起来求助问题,麻溜和离。
  夫妻两人猜海氏之所以一直是忍着,一是因为感念夫妻情分,二是为了孩子。
  直到她觉得实在是忍不下,就抓住机会,来个雷霆大招,和靳家一刀两断。
  整个过程是相当的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唐王夫妻知道后,明白像海氏这样的人,要好好结交一番。
  在他们心里,余颖是聪明、善良还有手段的人。
  知道自己想要的,有底线,有谋略。
  这种特质他们很喜欢。
  夫妻两个人,是打定不掺和皇位争夺战。
  所以在交友时,所谓的朋友都是经过考虑的。
  那种身后站着大家族的,都不在他们朋友名单上。
  不是人不好,而是有些大家族里培养出来的人,对家族忠诚度很高。
  一旦出现是帮着朋友?还是帮着家族的问题时,作为朋友的一方最容易被炮灰。
  就如同是镇南侯一样,他是对前妻好得不行。
  但要是牵扯上家族问题,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为家族牺牲。
  这才有了海氏的出现,成为继室。
  他再怎么想着萧氏,不待见海氏,也是和海氏有了儿女。
  这就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人,会做的事情,把一个无辜者拖进漩涡里来。
  等到事情过后,就毫不客气地想要甩开海氏。
  海氏被侯府人无视,被人算计。
  也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只是想着好好活着。
  不是她不知道。
  只怕是想着家和万事兴,处处忍让。
  直到她遭遇被人算计后,才死心开始找别的路。
  看清楚整个过程后,唐王夫妻更加喜欢海氏,人品很好,为人不抠门。
  救人后,也没有做多余的事情。
  没有像是有些人家,恨不得和唐王府拉上关系。
  甚至就没有打算依仗是唐王的关系,给镇南侯一个教训。
  王妃在一路上想得很多,有些想要问她的打算,但还是没有问出口。
  因为一想,她们之间的交情不够,问多了别人是无法告知的。
  “我是特意来谢谢你的,上一次多亏你的相救,王爷才会安然无恙。”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
  “本来应该是早早过来拜访,但正巧你离开侯府,就没有马上过来。”
  唐王妃的声音十分清脆悦耳,语速渐渐平稳下来。
  做为一个王妃,她算是女性中地位高的。
  亲爹坐宝座上。
  嫡母也不在了。
  夫君的亲娘去世。
  是不必和公婆不在一处。
  小叔子、小姑子都各自有各自的地盘。
  住在一起的人,就是夫君和儿女。
  属于是那种活得很滋润的人。
  但她知道,她依旧是需要夫君顶起一片天。
  尤其是儿子还小的情况下,唐王能够回来,就对她来说太好。
  两个人私下讨论过,要是余颖没有派人下来查看。
  再晚一段时间营救,只怕他连叫的力气也都是没有。
  那更加没有人可以救他。
  等着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唐王妃才会对余颖是特别感激。
  没有她的出手,只怕王爷会活活饿死或者是渴死。
  两个人庆幸了一番,准备看看余颖的情况后,再决定怎么样报答余颖的救命之恩。
  这才有了唐王妃的这一次行动,她想要看看这位耍了手段,终于把儿女带回自己身边的女人。
  看了之后,先是惊讶于余颖的情况,后来就很喜欢这位。
  王妃和双儿交谈一番后,还见到了南哥儿。
  在中午之前,没有留下吃饭,她就带着人回到王府。
  回到王府后,休整了一番后,去见正在休息的唐王。
  唐王看见她,有些着急地说:“怎么样?”
  对于救命恩人,他还真的不熟悉。
  男女有别。
  他一个大老爷们,总不可能一直盯着别人看。
  救上来后,就分道扬镳。
  “还不错,以我的眼光看,是个美人,这位应该是有些打算的。”唐王妃说。
  对她来说,海氏从言谈举止上看,不是那种粗鄙不堪之人,很有分寸。
  唐王点点头,对于别的女性长得如何,他并不打算说什么。
  就听王妃说:“以我个人的看法,海氏在身份上是有些不足。”
  “但整个条件上看,并不次于萧氏,但各花入各眼,镇南侯没有那个眼光。”王妃说。
  镇南侯对前妻倒是情深义重,应该是会得到不少女性的称赞。
  京城里有不少高贵人看不上商家女攀上好婚事,要是看到海氏滚蛋。
  说不定会有人高声赞扬的,觉得做的好,就应该这样做。
  但站在中立立场上,不得不说,侯爷挺渣的。
  他的所作所为,一直是对继室的伤害。
  继室给落难公子雪中送炭。
  落难公子渡过难关后,就把恩人甩到一边。
  怎么看,就是没有良心。
  品质上有些问题。
  “对了,王爷,如果你是镇南侯,你会怎么做?”
  “我怎么会是镇南侯?”唐王说。
  说话时,他瞪大了眼睛,摇着头,不打算接这个送命题。
  谁知道妻子有可能站在那个立场上?
  一个不好答错。
  EMMMMMM
  腿还断了。
  跑不掉。
  唐王妃微微一笑,坐在唐王身边。
  看着他的眼睛,王妃和蔼可亲地说:“王爷,我只是让你代入一下,并没有说你真的是镇南侯。”
  唐王赶紧握住妻子的手,说:“我可不是那个怂蛋!但不可否认的是,镇南侯府算是没有后力,早早晚晚会没落下去。”
  王妃笑着说:“你可不能这么说,当年镇南侯府可是不少贵女争先恐后嫁过去的。”
  听到王妃的话,唐王摇摇头,嘴角带着几分嘲弄的笑容,镇南侯府的奇葩特别多。
  然后说:“早年不说,以现在镇南侯府那些人的表现看,一个个都是垃圾。”
  “有句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镇南侯府的人一个个靠着海氏的钱财活得好,却一个个在背后说坏话,这种人家还能好,才怪!”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他们是过于看重海氏的出身吗?”王妃说。
  唐王就是一笑,“商女?这也没有什么,这一点也就是一个小问题。”
  “商女好歹是良民,而不是贱籍。”
  “其实,我觉得商女也没有什么差的。”唐王妃说。
  唐王瞪大了眼睛看着妻子,不知道妻子为什么会这样说。
  “说起来,王府可也是做了不少买卖,王爷,你说咱们算是什么?”
  “那不一样吧!”
  “不都是一样?只不过你的后台硬罢了。”
  “......”唐王没有说话。
  “反正我知道,要是家里费用全部依靠种地的收入,虽然不会饿死,但绝对不会让王爷活得如此滋润。”
  “话不是这么说。”唐王看着妻子,摇着头,带着几分决断,说。“我可是有俸禄的。”
  唐王妃笑着说:“是有,但王爷,你想过没有,你买的那些前朝的字画要花多少钱?”
  唐王沉思了一下,还大约在心里算了一下。
  作为一个喜欢收藏书画的人。
  他每一年在书画上要花费不少钱财。
  要是只靠俸禄。
  的确是不够。
  他这人是绝对不收底下人的惠赠。
  因为别人给的东西绝对是有求与他。
  谁知道他能不能帮上忙?
  算了吧。
  现在的皇帝倒是亲爹。
  有些问题搞不定,说不定打一顿就过去。
  可要是亲爹故去,改成兄弟上台,这就不一样。
  掺和朝政,早晚倒霉。
  他宁可自己花钱去买那些东西。
  也不收任何人的东西。
  这一条是他保命的准则。
  那么就意味着他要有钱。
  这些年来,多亏王妃精打细算,广开财源,才能支撑下去。
  他这人倒是光棍,想清楚后就点点头,“说起来,要不是贤妻有本事,我怎么能过得如此快活?”
  “夫君,你们夫妻本是一体,自然是相互扶助,而且妾这些年来,过得很好。”唐王妃听后,笑着说。
  当年她认识的那些闺中女子,都基本出嫁。
  只是嫁后的境遇各有不同。
  有红颜薄命去世的。
  也有夫妻离心,过的是焦头烂额。
  也有看上去风风光光,实则是内里污浊不堪的。
  还有最后一种,她们不得不看破红尘的,决定清修。
  唯独她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吃香的唐王妃,活得是最好。
  尤其是她自己和妯娌做了一下比较,有了对比,感觉自己真的是命好。
  同为皇家媳,其他王妃们都是忙着为自己的夫君拉帮结伙,一个个还要笑着给夫君纳妾。
  各个王府里,纳那些妾室也多是有势力的,作为王妃还不能轻易打压。
  在唐王妃看来,那些王爷一个个看上去倒像是当小倌。
  当然,关于这一点,她打死也没有说出来。
  她就怕自己夫君要是知道。
  没准嚷嚷出去。
  那么,倒霉的人绝对是她。
  对于唐王妃活得如此轻松,有些一枝独秀。
  其他那些王妃,大都是有些不爽,凭嘛同为王妃,就她一个活得如此自在?
  有心人想要找事,就想着要给唐王送姬妾。
  结果唐王打死也不要,说什么太花钱。
  皇帝知道后,把唐王叫去。
  大大数落了一番。
  说他畏妻如虎。
  但唐王一口咬定没有的事。
  姬妾就是不要,还和皇帝算了一笔账。
  说他真的是养不起那些美人,太能花钱。
  皇帝最后也不在意,反正这个儿子就是冥顽不灵。
  既然不想挣大位,那么独宠王妃的情种算不上什么缺点。
  其他王爷看了一下,感觉这位兄弟是胸无大志。
  而且结交的人,也是那种以书画为主的人。
  在他们想来,要是其他兄弟也这样就好。
  在交锋时,都没有把唐王算在其中。
  如此下来,他们夫妻两个人活得很是自在。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些缺点。
  就是唐王府的人没有什么过硬人脉。
  因为他们交接的,都是那种没有权利欲的人。
  也就是没有太大的用处,和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多深的交流。
  即使是这样,唐王的亲爹还是有些不怎么放心。
  皇帝这个位置坐久后,疑心病就会变得很大。
  他看着唐王的举动,但总感觉不对劲。
  唐王看来太没有权利欲。
  太不像是皇室中人。
  皇帝也知道唐王绝对是他的儿子。
  长得很像他。
  不是戴绿帽子。
  作为一个皇帝。
  他心里的想法很有趣。
  一心想要皇位的儿子,他很不放心。
  生怕长大的儿子,抢夺他手里的权利。
  而唐王这个一心不要皇位的,他也不太放心。
  总觉得不正常,是不是有别的大招一直憋着,就等着机会到来/
  还是派人盯着唐王。
  这段时间里,他就发现儿子一家多了异动。
  全家人一起外出到了庄子。
  而且是好几次。
  皇帝是很奇怪的,不明白为什么?
  后来才知道这一家,是去见唐王的救命恩人。
  甚至唐王妃特意和丈夫的恩人结拜为金兰姐妹。
  皇帝知道后,心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唐王妃是什么想法?
  海氏的资料很快就摆在皇帝面前。
  皇帝看后,就没有说什么。
  在皇帝眼里,一个商女,就是家有万贯家财。
  也算不上什么。
  海氏的出身和官宦出来的人比,算是低微。
  唐王妃和她结拜后,绝对是让她的身份拔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