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802/ 为您提供狱讼书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清早的文院书铺前闹哄哄的,但梁远的一声吼叫镇住所有人,众人一起向梁远看去。
至少有六百人在这里,此刻却鸦雀无声,全都盯着梁远一个人。
梁远傻了,他终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满脸通红,过了一会儿,才用远比刚才低的声音重复喊:“看了《西厢》会谈情,看了《枕中》当大儒!”然后非常无助地指着牛车上的横幅和条幅。
许多读书人冷哼,他们接受圣道教育,自然瞧不起梁远这种哗众取宠的人,不过那条幅横幅打着方运的名号,他们也有些好奇。
“方运是双甲和圣前,那三诗同辉是怎么回事?”
“我听书贩说是《圣道》上的三诗同辉,前所未有。”
“《圣道》还没开卖就敢这么说,会不会有猫腻?”
“不好说,等等看。”
就广告效果来说,梁远的一吼达到了满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卖书的,不过因为《圣道》即将开卖,没人离开队伍去买《西厢记》。
圣院文书很快开卖,卖书的是四个圣院的童生官差,四个人都知道方运在《圣道》上三诗同辉,一开始四个人都忍得住,卖着卖着就忍不住了。
“你们今天算是来对了!今天的《圣道》上,咱们景国有四篇诗文,其中三篇是咱们大源府的方双甲的,而且还有一首镇国诗!”
“卖了这么多年的《圣道》,第一次差点卖哭了,方运给咱景国人争了口气!”
“拿到《圣道》记得直接翻到第一百零一页,大源府方运三诗同辉,一诗镇国,别的诗词不用看了!”
四个卖书官差的话如同一点火苗,点燃了在场的几百人。
一个人举着《圣道》大喊:“真的是三诗同辉!济县方运,就是方双甲!真的有镇国。”
“厉害!厉害!竟然是大儒点评,太少见了!”
“前面的快点买,我要看镇国诗!我要看大儒点评!”
“别挤别挤!”
买书的人无比焦急,买到书的人欢天喜地,许多人拿到书走出人群就看了起来。
“妙啊!妙啊!”
一些身穿童生服乃至秀才服的人竟然不走了,聚在一起兴高采烈讨论,随后开始当场“仿诗”,就是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改动几个字,形成新的诗句。
有人改“鸟声茅店树,叶浮板桥水”,有人改成“鹤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众人改了半天,无一人觉得能跟原诗比。
众人自知比不上方运,可仍然感到满意,因为方运就是大源府人。
梁远则一直盯着那些秀才童生,眼看他们要散了,他大吼一声:“方运新书开卖!《西厢记》和《枕中记》合为一本,提前看五月《圣道》的《枕中记》!快来买啊!”
之前许多人不信什么三诗同辉,可四月的《圣道》第一百零一页就在手里,是铁一般的事实,由不得他们不信。
买过《圣道》的读书人半信半疑向梁远和十辆连在一起的牛车走去。
“真的是方双甲之作?”
“当然,你们看这书是文院周主簿的作序,我们要是敢做假,还想不想活了?你们可以免费看十页,若是不如以前的通俗小说,我把脑袋摘下来给你们当马球打!”
“那就先看看。”
十多个读书人拿起车上堆叠的《西厢记》,默默地看起来,看到周主簿作序和方运署名,他们不再怀疑,继续看下去。
“这句读倒有新意,看起来真方便,一目了然。”
“不错,果然与众不同。”
“我看着有些别扭。”
不一会儿,有人突然猛地合上书,道:“买了!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我怕我舍不得往家里走!”说完掏出五个大钱直接扔给梁远,拿着书就走。
“也没什么嘛,不过比普通的志怪小说有意思。”这人嘴上不承认,可仍然数了五十文递给梁远。
“此书当真罕见,一扫十国魑魅魍魉的志怪风气,除了方运,谁还能有此大才?”
“其实一开始我就相信这不是骗子。剑眉公现在虽然是州文院院君,可当年他凭借一首《风雨剑诗》杀得狼蛮鬼哭狼嚎,一把才气古剑竟然生出几缕血线,连那些老兵都不敢靠近他。太后称他为剑眉公不仅仅是他眉毛如剑,而是他才气如剑。我就算找死也不敢冒用他的名号。”
“说的也是,李文鹰大学士的杀名人尽皆知,没人敢冒用他的名号。”
众人发现《西厢记》真的好,开始主动维护这书。
这些童生和秀才成了最好的广告,许多原本就不是很坚定的人开始买书。
在方运文名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西厢记》。
从早晨开始,一直持续到八点多,文院书铺前仍然人来人往。这些人原本只为买《圣道》和《文报》,但十辆牛车始终都在附近来回走,许多人哪怕不买书,也记住了三味书屋和方运的新书。
十辆牛车在文院书铺前,而那二十多个书贩推着车向大源府城的各地走去,沿街叫卖。
《西厢记》和《枕中记》开始在小范围流传,用不了几天,全城的读书人都会知道方运出了新书。
方运和往常一样去方氏族学授课,临近中午,则跟一位同样收到请柬的老师贺裕樘前往立夏文会。
上了方运的马车,贺裕樘四处打量,道:“方运,你这车不错啊,一百两银子打不住吧。”
“你可是堂堂秀才,这马车还放在你眼里?”方运笑道。
“我要是安心回县里当个官,放弃科举,这一百两银子不算什么,可现在我在府城讨生活,虽说除了教书有别的进项,但花费也大。十国没有穷秀才,可也没有多少富秀才。我再考五年,要是超过三十五还不能中举,就回县里在文院争个讲郎。再拼三年还不成,就运作个小官当当,我在方氏族学和府城还有些人脉,这就是留在府城的好处。”
“说的也是。”方运这才理解这些秀才的苦衷。
“等我回乡了,你起码是一方县令甚至知府,或许我要去你那里讨生活。”贺裕樘道。
“七八年的时间我怎么可能当上知府,而且贺兄太看低自己了。”方运道。
贺裕樘却脸一红,道:“我总得为自己的前途和儿孙打算,也就是你没有什么产业,不然我真想投奔于你。”
“啊?”方运疑惑地看着贺裕樘,一个秀才投靠童生?
贺裕樘轻咳一声,道:“我读书不如你,但看人是不会错的。就算我看错了,将军大人不会看错,别说是童生,就算是秀才举人都不值得他亲自上门。你以后若是缺人手,不妨问问我。”
“贺兄既然这么说,那以后我若有事相托,望贺兄伸以援手。”方运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向自己靠拢,大源府一年参与府试的童生超过一万,可一共也只录取五十到八十名秀才。
“方案首客气了。”贺裕樘暗暗松了口气。
方运道:“说实话,我的书铺真的缺人,尤其像贺兄这种高文位的人才。”
“书铺做大了也是不小的产业,十国文风太盛,除了吃穿住行,凡是跟读书有关的都可以做大,代代相传。”贺裕樘道。
“能不能请得起你这位秀才,就要看今天的书卖的怎么样。”方运道。
“既然书铺是你看的,必然卖的好。”
“长远来看我有信心,只是不知道短期收益如何。”方运道。
贺裕樘微微皱眉,心想方运不像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说这种话,不过他没有反感,而是劝慰道:“书铺就是要细水长流,慢慢扩大名声,不开三年,看不出赔还是赚。”
方运听出他的弦外之意,不想再谈书铺,于是转移话题,道:“我还没参加过立夏文会,都有什么说法?”
“说法?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立夏前后天气近于春,所以立夏文会往往以‘春’为题作诗,一般都是诗会,偶尔会办成词会,不过已经十多年没有词会,毕竟秀才的才气有限,古体诗要比词容易做。而晚间举人的立夏文会则经常有词会。这文会,其实就是给名门望族的子弟扬名用的。”
“还有这种说法?”
“你想想,一般人哪有财力办这种文会?要选场地,要有酒菜,要有歌姬、陪酒,而且总要有个彩头奖励,一场文会没有两千两银子下不来,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那些人的诗词都是花高价找名家提前作好,最多改几个字,普通人哪能比。九成的文会头彩没有悬念,除非有人倒霉,遇到猛龙过江,比如你。”贺裕樘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方运道:“谢谢贺兄提醒,既然这次文会别人出了大钱,咱们去白吃白喝,抢人风头有失君子风度。我去看看就行,等决出文会魁首我就走人,要是走的早,请我的人面子上过不去。”
贺裕樘沉吟片刻,道:“容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励山社来邀请你的七八个秀才恐怕是被人当笔使了。应该是励山主社的高人让他们来的,否则仅仅是邀请你不会让这么多人一起来。”
“怎么说?”方运隐隐有了一些猜想,但毕竟刚到府城,不知道这里面的隐情,还不敢确定。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至少有六百人在这里,此刻却鸦雀无声,全都盯着梁远一个人。
梁远傻了,他终究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满脸通红,过了一会儿,才用远比刚才低的声音重复喊:“看了《西厢》会谈情,看了《枕中》当大儒!”然后非常无助地指着牛车上的横幅和条幅。
许多读书人冷哼,他们接受圣道教育,自然瞧不起梁远这种哗众取宠的人,不过那条幅横幅打着方运的名号,他们也有些好奇。
“方运是双甲和圣前,那三诗同辉是怎么回事?”
“我听书贩说是《圣道》上的三诗同辉,前所未有。”
“《圣道》还没开卖就敢这么说,会不会有猫腻?”
“不好说,等等看。”
就广告效果来说,梁远的一吼达到了满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卖书的,不过因为《圣道》即将开卖,没人离开队伍去买《西厢记》。
圣院文书很快开卖,卖书的是四个圣院的童生官差,四个人都知道方运在《圣道》上三诗同辉,一开始四个人都忍得住,卖着卖着就忍不住了。
“你们今天算是来对了!今天的《圣道》上,咱们景国有四篇诗文,其中三篇是咱们大源府的方双甲的,而且还有一首镇国诗!”
“卖了这么多年的《圣道》,第一次差点卖哭了,方运给咱景国人争了口气!”
“拿到《圣道》记得直接翻到第一百零一页,大源府方运三诗同辉,一诗镇国,别的诗词不用看了!”
四个卖书官差的话如同一点火苗,点燃了在场的几百人。
一个人举着《圣道》大喊:“真的是三诗同辉!济县方运,就是方双甲!真的有镇国。”
“厉害!厉害!竟然是大儒点评,太少见了!”
“前面的快点买,我要看镇国诗!我要看大儒点评!”
“别挤别挤!”
买书的人无比焦急,买到书的人欢天喜地,许多人拿到书走出人群就看了起来。
“妙啊!妙啊!”
一些身穿童生服乃至秀才服的人竟然不走了,聚在一起兴高采烈讨论,随后开始当场“仿诗”,就是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改动几个字,形成新的诗句。
有人改“鸟声茅店树,叶浮板桥水”,有人改成“鹤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众人改了半天,无一人觉得能跟原诗比。
众人自知比不上方运,可仍然感到满意,因为方运就是大源府人。
梁远则一直盯着那些秀才童生,眼看他们要散了,他大吼一声:“方运新书开卖!《西厢记》和《枕中记》合为一本,提前看五月《圣道》的《枕中记》!快来买啊!”
之前许多人不信什么三诗同辉,可四月的《圣道》第一百零一页就在手里,是铁一般的事实,由不得他们不信。
买过《圣道》的读书人半信半疑向梁远和十辆连在一起的牛车走去。
“真的是方双甲之作?”
“当然,你们看这书是文院周主簿的作序,我们要是敢做假,还想不想活了?你们可以免费看十页,若是不如以前的通俗小说,我把脑袋摘下来给你们当马球打!”
“那就先看看。”
十多个读书人拿起车上堆叠的《西厢记》,默默地看起来,看到周主簿作序和方运署名,他们不再怀疑,继续看下去。
“这句读倒有新意,看起来真方便,一目了然。”
“不错,果然与众不同。”
“我看着有些别扭。”
不一会儿,有人突然猛地合上书,道:“买了!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我怕我舍不得往家里走!”说完掏出五个大钱直接扔给梁远,拿着书就走。
“也没什么嘛,不过比普通的志怪小说有意思。”这人嘴上不承认,可仍然数了五十文递给梁远。
“此书当真罕见,一扫十国魑魅魍魉的志怪风气,除了方运,谁还能有此大才?”
“其实一开始我就相信这不是骗子。剑眉公现在虽然是州文院院君,可当年他凭借一首《风雨剑诗》杀得狼蛮鬼哭狼嚎,一把才气古剑竟然生出几缕血线,连那些老兵都不敢靠近他。太后称他为剑眉公不仅仅是他眉毛如剑,而是他才气如剑。我就算找死也不敢冒用他的名号。”
“说的也是,李文鹰大学士的杀名人尽皆知,没人敢冒用他的名号。”
众人发现《西厢记》真的好,开始主动维护这书。
这些童生和秀才成了最好的广告,许多原本就不是很坚定的人开始买书。
在方运文名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西厢记》。
从早晨开始,一直持续到八点多,文院书铺前仍然人来人往。这些人原本只为买《圣道》和《文报》,但十辆牛车始终都在附近来回走,许多人哪怕不买书,也记住了三味书屋和方运的新书。
十辆牛车在文院书铺前,而那二十多个书贩推着车向大源府城的各地走去,沿街叫卖。
《西厢记》和《枕中记》开始在小范围流传,用不了几天,全城的读书人都会知道方运出了新书。
方运和往常一样去方氏族学授课,临近中午,则跟一位同样收到请柬的老师贺裕樘前往立夏文会。
上了方运的马车,贺裕樘四处打量,道:“方运,你这车不错啊,一百两银子打不住吧。”
“你可是堂堂秀才,这马车还放在你眼里?”方运笑道。
“我要是安心回县里当个官,放弃科举,这一百两银子不算什么,可现在我在府城讨生活,虽说除了教书有别的进项,但花费也大。十国没有穷秀才,可也没有多少富秀才。我再考五年,要是超过三十五还不能中举,就回县里在文院争个讲郎。再拼三年还不成,就运作个小官当当,我在方氏族学和府城还有些人脉,这就是留在府城的好处。”
“说的也是。”方运这才理解这些秀才的苦衷。
“等我回乡了,你起码是一方县令甚至知府,或许我要去你那里讨生活。”贺裕樘道。
“七八年的时间我怎么可能当上知府,而且贺兄太看低自己了。”方运道。
贺裕樘却脸一红,道:“我总得为自己的前途和儿孙打算,也就是你没有什么产业,不然我真想投奔于你。”
“啊?”方运疑惑地看着贺裕樘,一个秀才投靠童生?
贺裕樘轻咳一声,道:“我读书不如你,但看人是不会错的。就算我看错了,将军大人不会看错,别说是童生,就算是秀才举人都不值得他亲自上门。你以后若是缺人手,不妨问问我。”
“贺兄既然这么说,那以后我若有事相托,望贺兄伸以援手。”方运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向自己靠拢,大源府一年参与府试的童生超过一万,可一共也只录取五十到八十名秀才。
“方案首客气了。”贺裕樘暗暗松了口气。
方运道:“说实话,我的书铺真的缺人,尤其像贺兄这种高文位的人才。”
“书铺做大了也是不小的产业,十国文风太盛,除了吃穿住行,凡是跟读书有关的都可以做大,代代相传。”贺裕樘道。
“能不能请得起你这位秀才,就要看今天的书卖的怎么样。”方运道。
“既然书铺是你看的,必然卖的好。”
“长远来看我有信心,只是不知道短期收益如何。”方运道。
贺裕樘微微皱眉,心想方运不像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说这种话,不过他没有反感,而是劝慰道:“书铺就是要细水长流,慢慢扩大名声,不开三年,看不出赔还是赚。”
方运听出他的弦外之意,不想再谈书铺,于是转移话题,道:“我还没参加过立夏文会,都有什么说法?”
“说法?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立夏前后天气近于春,所以立夏文会往往以‘春’为题作诗,一般都是诗会,偶尔会办成词会,不过已经十多年没有词会,毕竟秀才的才气有限,古体诗要比词容易做。而晚间举人的立夏文会则经常有词会。这文会,其实就是给名门望族的子弟扬名用的。”
“还有这种说法?”
“你想想,一般人哪有财力办这种文会?要选场地,要有酒菜,要有歌姬、陪酒,而且总要有个彩头奖励,一场文会没有两千两银子下不来,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那些人的诗词都是花高价找名家提前作好,最多改几个字,普通人哪能比。九成的文会头彩没有悬念,除非有人倒霉,遇到猛龙过江,比如你。”贺裕樘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方运道:“谢谢贺兄提醒,既然这次文会别人出了大钱,咱们去白吃白喝,抢人风头有失君子风度。我去看看就行,等决出文会魁首我就走人,要是走的早,请我的人面子上过不去。”
贺裕樘沉吟片刻,道:“容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励山社来邀请你的七八个秀才恐怕是被人当笔使了。应该是励山主社的高人让他们来的,否则仅仅是邀请你不会让这么多人一起来。”
“怎么说?”方运隐隐有了一些猜想,但毕竟刚到府城,不知道这里面的隐情,还不敢确定。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