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908/ 为您提供海上马车夫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第435章 同盟国的裂痕——英荷战争爆发
【今日第二更,弥补最近欠下的章节】
就在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舰队在远东暹罗湾海域激烈交战之时,欧洲的英国和荷兰两国在靠近法国加莱海峡一侧爆发了激烈的海上冲突。
十一月五日,一支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银船队穿越英吉利海峡准备返回荷兰。这支运银船队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地区的主要官员和领事们的私家财产,他们害怕荷兰东印度公司同中华帝国开战,怕殃及池鱼,隧提前将家财运回荷兰储存。
运银船队装载价值数千万银元的金块和银块,更有数量庞大的各种东方紧俏货物,为了保护财宝和船上的要员,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一支三十艘巡航舰和护卫舰组成的舰队来护航。
众所周知,荷兰人的运输船数量庞大,很少有舰队进行沿途护航。尤其在欧洲周边海域时,荷兰船只更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没人敢去碰荷兰人的商船。
这主要是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让荷兰海军给全歼了,隧造成荷兰海军暴发户一般的崛起为欧洲第一海军强国(荷兰人自己认为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同时,荷兰海军大规模的进行造舰行动,同中华帝国皇家海军进行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以荷兰联省共和国的财力,其他欧洲国家很难与之竞赛。
这种情况下,荷兰海军更是嚣张,波罗的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地中海,甚至远至北大西洋,都可以看见荷兰海军战舰在巡航。
荷兰海军的势力范围扩张,直接的影响就是荷兰籍商船数量的激增,从一战前的1.6万艘猛增到战后的3.4万艘。
荷兰海军的嚣张,直接受到冲击的便是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英法两国海军在一战后都大伤元气,尤其是后者法国,元气损耗巨大,加上红衣主教和首相不和,导致法国人看着荷兰人嚣张却没有什么办法。
而英国则不同,虽然没有荷兰人有钱,无法像荷兰那样大规模的砸钱给海军建造大批头等战列舰,但英国有后台,那便是中华帝国。随着查理一世欠债越来越多,他已经预支了英国二十年的税收给中华帝国,在经济上事实上已经沦为中华帝国银行的奴隶。
经济上被中华帝国控制,直接影响政治和军事领导层,最终英国沦为中华帝国的打手。
给中华帝国当打手,英国人似乎很乐意。因为他们已经很久都无法干预欧洲大陆事务了,因为欧洲大陆国家都排斥英国这个“异教徒”。如今有了中华帝国撑腰,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也有了话语权。
英国的经济受制于荷兰,不论在殖民地争夺上还是贸易上都只能吃荷兰人吃剩下的“垃圾”。随着英国海军从中华帝国那里获得更多的贷款,英国海军亦发展壮大起来。
英国和荷兰隔着一道海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看着荷兰人一船船的将金银运回国内,英国人自然眼红。久而久之,英国上下开始打荷兰人的主意。
英国海盗在北海和多佛尔海峡(法语加莱海峡)四处打劫荷兰商船,而英国海军则在背后给海盗们撑腰并分红。
荷兰海军自然不甘心,多次出动舰队清剿海盗,但有英国海军掩护,海盗总是剿不干净。渐渐地,荷兰海军查出了很多证据,矛头指向英国海军,两国海军隧紧张了起来,政府之间更是大骂对方不要脸,弄得面红耳赤。
荷兰大规模造舰,海军力量强大,但顾及英国背后的中华帝国,隧采取和平解决矛盾的谈判方式。而旁边的法国却是到处煽风点火,一来想要看看有没有利益空子可钻,二来看看中华帝国到底多么支持英国。
英国和荷兰两国隧相互对立起来,矛盾无法解决,一天天的加剧。
此后,荷兰海军加大力度打击海盗,有时候碰上英国海军时亦不停手,双方经常擦枪走火,局势一天天紧张了起来。
当荷兰东印度公司要员携带财宝回国经过英吉利海峡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护航舰队遭到了一支英国巡逻舰队故意刁难的封锁。
荷兰海军不鸟英国海军,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护航舰队却不敢跟英国海军叫嚣。
当英国海军要求荷兰东印度护航舰队降半旗向英国国王和海军致敬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乖乖的照做了。
这样,英国海军赶到高兴,隧放他们通过英吉利海峡。
然而,当这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通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加莱海峡时,正巧碰上一支荷兰海军编队巡航到此。
船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管心中不满,隧将情况通报给了这支荷兰海军的指挥官范提上校。
指挥官范提一听英国人如此的无理,自己人竟然向英国海军和国王降半旗致敬,这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
于是,荷兰指挥官范提上校一声令下,这支六艘军舰组成的巡逻编队立刻赶往英吉利海峡,准备讨回公道。
不料,还未到英吉利海峡,就碰到了刚才的那支英国海军巡逻舰队。
荷兰海军指挥官范提上校立刻向英国海军巡逻舰队指挥官鲁特上校抗议,要求鲁特上校道歉,并降半旗向荷兰共和国和荷兰海军致敬。
这个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英国人当即拒绝,并嘲笑对面的荷兰海军愚蠢,甚至有几个英国水兵公然烧毁荷兰国旗。
这下子顿时激怒了荷兰指挥官范提,六艘荷兰军舰隧敲响警报,各炮兵进入战斗位置。
随着炮门挑起,一门门火炮被推出来,漆黑的炮口对准了对面的英国军舰。
英国人虽然紧张的要命,但是毫不退缩,英国舰队指挥官鲁特隧下令七艘英国军舰进入战斗状态。
双方相距仅仅只有两百米远,任何一方率先开炮都会轻易的干掉或者重创另一方。
先开炮将占尽便宜,但是双方的指挥官依然做最后的克制,知道先开炮的一方将会造成巨大的国际舆论被动。
于是,双方并向行驶,炮口彼此瞄准对方,进入对峙阶段。
双方谁都不退让,彼此呼喊着让对方降旗致敬,甚至言语上开始大骂对方,气愤隧极度紧张了起来。
终于,荷兰海军最先沉不住气,范提的旗舰率先开炮,顿时将英国海军鲁特的坐舰打成了马蜂窝,舰体严重受损,人员死伤惨重。
荷兰人一动手,英国人立即还击,双方十几艘战舰顿时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炮声轰鸣,硝烟弥漫,顷刻间,海水便沸腾了起来。
双方距离太近,不足两百米的距离,彼此炮弹的命中率非常高,造成的破坏力亦相当惊人。
一轮炮击结束后,最先开火的荷兰舰队占了便宜,击沉一艘英国战舰,并重创其余四艘,而自身的损失不过是三艘战舰轻伤而已。
然而,英国海军的舰炮多为短管速射炮,第二轮准备时间不到三分钟便完成了。而此刻,荷兰战舰的火炮却大多数都在装药阶段。
英国人虽然吃了亏,但是第二轮火炮准备的快,先发制人。顿时,炮弹带着报仇的怒火射向荷兰战舰,顿时给荷兰战舰造成重创。
就这样,双方越打越激烈,越打距离越近,最终荷兰人在火炮控制上不及英国人,战舰损失严重。但荷兰人喜欢跳帮作战,隧趁机靠住英国战舰,展开激烈的肉搏。
双方激战了几个小时,皆损失惨重,最终势均力敌,无法制服对方。待日落大海时,双方都不由自主的选择了撤退。
战斗时结束了,双方都损失惨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然而,这次走火冲突所带来的危机却是无法结束的。
英荷两国海军的冲突,直接导致了欧洲政坛的新一轮风浪。各国外交官们纷纷聚集在伦敦和海牙,游走于两国之间,表面上寻求两国的和解,实际上却是在探探各国的口风和态度,以便趁机捞取油水。
大多数国家都不看好荷兰,虽然英国在国家财力和海军投入上都不及荷兰的一半,但是英国有靠山。作为同盟国的一个成员国,英国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中华帝国,以及法国和俄罗斯来撑腰。
而荷兰除了瑞典一个盟友之外,再无其他盟友。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都不看好荷兰,态度比较偏向英国。
然而,当同盟国召开部长级会议时,法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态度突然改变,法国红衣主教占据上风,他向来不喜欢中华帝国干预欧洲事务,因此会议上,法国代表要求中华帝国不要干预英荷之间的冲突,让英国和荷兰自行解决问题。
法国首相在这个问题上未反对红衣主教,因为法国首相黎塞留认为,一旦中华帝国支持英国对荷兰开战,那么荷兰肯定会战败。而荷兰一直是法国眼中的肥肉,只可惜法国现在还没有气力去占领荷兰,如果让中华帝国和英国占了荷兰,那么法国无疑是最吃亏的。所以,黎塞留第一次没有跟红衣主教唱对台戏,双方达成了默契。
而俄罗斯帝国则要求英国保持克制,因为此时正值欧洲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如果英荷爆发战争,势必会牵扯欧洲各国的精力,不利于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而俄罗斯帝国在这次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已经在北欧和西欧夺取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许多城市和领土,吃了甜头的沙皇自然要求继续维持这种局面下去了。法国和西班牙是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力量,法国既然反对,那么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将支持法国。
同盟国内部的分歧尚属首次,这令中华帝国方面感觉到法国和俄罗斯已经不再为中华帝国马首是瞻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有第一次反对就会有第二次,因此中华帝国方面开始渐渐疏远法国和俄罗斯,转而扶植英国,让英国作为欧洲的搅屎棍,充当中华帝国的打手。
同盟国内部分歧,意见相左,这令欧洲各国感到惊讶的同时亦有几分欣喜。同盟国的实力太过于庞大,当今世界上,同盟国掌握着四分之三的军事实力和三分之二的财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对同盟国说不。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显然不乐意更不甘心躺在砧板上等着挨刀。如今同盟国内部分歧,证明同盟国内部有了利益纠葛和矛盾,其他国家隧暗中使手段,目的是将同盟国尽快的搞垮。
法国是欧洲陆上第一强国,法国反对英荷爆发战争,很多在法国周边的国家亦起来支持。而中华帝国依然坚定的站在英国背后,这令西班牙帝国十分不爽。西班牙国王从来都记恨着中华帝国,狠中华帝国抢走了他的财宝,因此只要是中华帝国支持的西班牙帝国基本上都会反对。
如今同盟国无法抱团来决定荷兰的命运,那么西班牙自然要趁机拉拢法国,争取结成天主教联盟,瓦解同盟国力量。
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话语权很重,欧洲各国不得不看法国的脸色。虽然他们也害怕中华帝国,但是中华帝国远在亚太,欧洲事务的影响力还是很难跟法国和俄罗斯相媲美的。
听到同盟国内部意见分歧,荷兰共和国上下顿时松口气。因为荷兰国土面积太小,如果同盟国决定制裁荷兰,那么荷兰也只能忍着挨打。毕竟同盟国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荷兰和瑞典的联盟力量,尤其是法国这个陆上强国距离荷兰太近,一旦法国从陆上进攻荷兰,那么荷兰很难应付。
然而,荷兰人高兴了没多久,中华帝国驻英国领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当着全世界各国的面公开支持英国,向英国提供一千万银元贷款用于英国海军的军费开支。
这就是给所有国家发了信号,那就是中华帝国为英国海军的战争经费买单,支持英国海军发动战争。
消息发布后,同盟国迅速召开闭门会议。法国和俄罗斯向中华帝国和英国提出不满,但遭到中华帝国和英国的严词拒绝。双方讨论了一整天,但没有任何的进展,中华帝国报定决心支持英国向荷兰开战,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
从此,同盟国内部开始分裂。法国和俄罗斯渐渐走到一起,而中华帝国和英国走到一起,双方的利益开始产生分歧,甚至是摩擦。
事实上,摩擦早就有了。中华帝国秘密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达成的停战协定已经被其他国家所探听到,这令法国和俄罗斯十分不满,因为这样一来,土耳其帝国将兵力重点放到法国和俄罗斯方向上,造成他们那边面临的军事压力增大,损失也增多了。
英国得到了中华帝国的肯定答复后,立刻着手开始准备对荷兰战争。而荷兰方面游走法国、西班牙等国之间,游说他们帮忙的同时,亦开始做准备。
英荷两国都开始做战争准备,双方互有优势。荷兰海军实力强于英国,财力强于英国。但英国海军占据地利优势,荷兰的经济命脉一直处于英国海军的舰炮威胁之下。
从一开始,英国就做好了战略准备。因为中华帝国援助英国的资金和技术无法在短时间内见效,尤其是建造大型的先进战舰和火炮,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准备好。而荷兰方面则不同,荷兰人有技术有财力,短时间内欧洲没有哪国海军能够抗衡荷兰海军。
因此,英国海军在进行海战准备的同时,在战略上压制荷兰的经济命脉。
次年一月八日,第一次英荷战争在多佛尔海峡爆发,由英国海军发射第一发炮弹作为战争序幕。
英国皇家海军和荷兰海军进行大规模的海上会战,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四万至五万名水兵门大炮,而其作战次数之多恐怕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分别派出了战地观摩团随行观战,据观摩团人员的统计报告,仅在一月至四月的之间,双方舰队作战次数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双方几乎天天都在打,大小海战上百次。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迫使荷兰人投降。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他大胆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作战理念和战术,海战时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英国海军的教科书战术。
战争的伊始,英国便聘请大批中华帝国海军军官作为教官,并且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战斗条例来约束英国海军,并颁布了“英国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
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战斗时编成一个个的分战队原则,布莱克将英国舰队分作红白蓝黑四个战队,这样方便指挥。a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今日第二更,弥补最近欠下的章节】
就在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舰队在远东暹罗湾海域激烈交战之时,欧洲的英国和荷兰两国在靠近法国加莱海峡一侧爆发了激烈的海上冲突。
十一月五日,一支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银船队穿越英吉利海峡准备返回荷兰。这支运银船队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地区的主要官员和领事们的私家财产,他们害怕荷兰东印度公司同中华帝国开战,怕殃及池鱼,隧提前将家财运回荷兰储存。
运银船队装载价值数千万银元的金块和银块,更有数量庞大的各种东方紧俏货物,为了保护财宝和船上的要员,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一支三十艘巡航舰和护卫舰组成的舰队来护航。
众所周知,荷兰人的运输船数量庞大,很少有舰队进行沿途护航。尤其在欧洲周边海域时,荷兰船只更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没人敢去碰荷兰人的商船。
这主要是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让荷兰海军给全歼了,隧造成荷兰海军暴发户一般的崛起为欧洲第一海军强国(荷兰人自己认为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同时,荷兰海军大规模的进行造舰行动,同中华帝国皇家海军进行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以荷兰联省共和国的财力,其他欧洲国家很难与之竞赛。
这种情况下,荷兰海军更是嚣张,波罗的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地中海,甚至远至北大西洋,都可以看见荷兰海军战舰在巡航。
荷兰海军的势力范围扩张,直接的影响就是荷兰籍商船数量的激增,从一战前的1.6万艘猛增到战后的3.4万艘。
荷兰海军的嚣张,直接受到冲击的便是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英法两国海军在一战后都大伤元气,尤其是后者法国,元气损耗巨大,加上红衣主教和首相不和,导致法国人看着荷兰人嚣张却没有什么办法。
而英国则不同,虽然没有荷兰人有钱,无法像荷兰那样大规模的砸钱给海军建造大批头等战列舰,但英国有后台,那便是中华帝国。随着查理一世欠债越来越多,他已经预支了英国二十年的税收给中华帝国,在经济上事实上已经沦为中华帝国银行的奴隶。
经济上被中华帝国控制,直接影响政治和军事领导层,最终英国沦为中华帝国的打手。
给中华帝国当打手,英国人似乎很乐意。因为他们已经很久都无法干预欧洲大陆事务了,因为欧洲大陆国家都排斥英国这个“异教徒”。如今有了中华帝国撑腰,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也有了话语权。
英国的经济受制于荷兰,不论在殖民地争夺上还是贸易上都只能吃荷兰人吃剩下的“垃圾”。随着英国海军从中华帝国那里获得更多的贷款,英国海军亦发展壮大起来。
英国和荷兰隔着一道海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看着荷兰人一船船的将金银运回国内,英国人自然眼红。久而久之,英国上下开始打荷兰人的主意。
英国海盗在北海和多佛尔海峡(法语加莱海峡)四处打劫荷兰商船,而英国海军则在背后给海盗们撑腰并分红。
荷兰海军自然不甘心,多次出动舰队清剿海盗,但有英国海军掩护,海盗总是剿不干净。渐渐地,荷兰海军查出了很多证据,矛头指向英国海军,两国海军隧紧张了起来,政府之间更是大骂对方不要脸,弄得面红耳赤。
荷兰大规模造舰,海军力量强大,但顾及英国背后的中华帝国,隧采取和平解决矛盾的谈判方式。而旁边的法国却是到处煽风点火,一来想要看看有没有利益空子可钻,二来看看中华帝国到底多么支持英国。
英国和荷兰两国隧相互对立起来,矛盾无法解决,一天天的加剧。
此后,荷兰海军加大力度打击海盗,有时候碰上英国海军时亦不停手,双方经常擦枪走火,局势一天天紧张了起来。
当荷兰东印度公司要员携带财宝回国经过英吉利海峡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护航舰队遭到了一支英国巡逻舰队故意刁难的封锁。
荷兰海军不鸟英国海军,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护航舰队却不敢跟英国海军叫嚣。
当英国海军要求荷兰东印度护航舰队降半旗向英国国王和海军致敬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乖乖的照做了。
这样,英国海军赶到高兴,隧放他们通过英吉利海峡。
然而,当这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通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加莱海峡时,正巧碰上一支荷兰海军编队巡航到此。
船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管心中不满,隧将情况通报给了这支荷兰海军的指挥官范提上校。
指挥官范提一听英国人如此的无理,自己人竟然向英国海军和国王降半旗致敬,这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
于是,荷兰指挥官范提上校一声令下,这支六艘军舰组成的巡逻编队立刻赶往英吉利海峡,准备讨回公道。
不料,还未到英吉利海峡,就碰到了刚才的那支英国海军巡逻舰队。
荷兰海军指挥官范提上校立刻向英国海军巡逻舰队指挥官鲁特上校抗议,要求鲁特上校道歉,并降半旗向荷兰共和国和荷兰海军致敬。
这个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英国人当即拒绝,并嘲笑对面的荷兰海军愚蠢,甚至有几个英国水兵公然烧毁荷兰国旗。
这下子顿时激怒了荷兰指挥官范提,六艘荷兰军舰隧敲响警报,各炮兵进入战斗位置。
随着炮门挑起,一门门火炮被推出来,漆黑的炮口对准了对面的英国军舰。
英国人虽然紧张的要命,但是毫不退缩,英国舰队指挥官鲁特隧下令七艘英国军舰进入战斗状态。
双方相距仅仅只有两百米远,任何一方率先开炮都会轻易的干掉或者重创另一方。
先开炮将占尽便宜,但是双方的指挥官依然做最后的克制,知道先开炮的一方将会造成巨大的国际舆论被动。
于是,双方并向行驶,炮口彼此瞄准对方,进入对峙阶段。
双方谁都不退让,彼此呼喊着让对方降旗致敬,甚至言语上开始大骂对方,气愤隧极度紧张了起来。
终于,荷兰海军最先沉不住气,范提的旗舰率先开炮,顿时将英国海军鲁特的坐舰打成了马蜂窝,舰体严重受损,人员死伤惨重。
荷兰人一动手,英国人立即还击,双方十几艘战舰顿时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炮声轰鸣,硝烟弥漫,顷刻间,海水便沸腾了起来。
双方距离太近,不足两百米的距离,彼此炮弹的命中率非常高,造成的破坏力亦相当惊人。
一轮炮击结束后,最先开火的荷兰舰队占了便宜,击沉一艘英国战舰,并重创其余四艘,而自身的损失不过是三艘战舰轻伤而已。
然而,英国海军的舰炮多为短管速射炮,第二轮准备时间不到三分钟便完成了。而此刻,荷兰战舰的火炮却大多数都在装药阶段。
英国人虽然吃了亏,但是第二轮火炮准备的快,先发制人。顿时,炮弹带着报仇的怒火射向荷兰战舰,顿时给荷兰战舰造成重创。
就这样,双方越打越激烈,越打距离越近,最终荷兰人在火炮控制上不及英国人,战舰损失严重。但荷兰人喜欢跳帮作战,隧趁机靠住英国战舰,展开激烈的肉搏。
双方激战了几个小时,皆损失惨重,最终势均力敌,无法制服对方。待日落大海时,双方都不由自主的选择了撤退。
战斗时结束了,双方都损失惨重,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然而,这次走火冲突所带来的危机却是无法结束的。
英荷两国海军的冲突,直接导致了欧洲政坛的新一轮风浪。各国外交官们纷纷聚集在伦敦和海牙,游走于两国之间,表面上寻求两国的和解,实际上却是在探探各国的口风和态度,以便趁机捞取油水。
大多数国家都不看好荷兰,虽然英国在国家财力和海军投入上都不及荷兰的一半,但是英国有靠山。作为同盟国的一个成员国,英国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中华帝国,以及法国和俄罗斯来撑腰。
而荷兰除了瑞典一个盟友之外,再无其他盟友。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都不看好荷兰,态度比较偏向英国。
然而,当同盟国召开部长级会议时,法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态度突然改变,法国红衣主教占据上风,他向来不喜欢中华帝国干预欧洲事务,因此会议上,法国代表要求中华帝国不要干预英荷之间的冲突,让英国和荷兰自行解决问题。
法国首相在这个问题上未反对红衣主教,因为法国首相黎塞留认为,一旦中华帝国支持英国对荷兰开战,那么荷兰肯定会战败。而荷兰一直是法国眼中的肥肉,只可惜法国现在还没有气力去占领荷兰,如果让中华帝国和英国占了荷兰,那么法国无疑是最吃亏的。所以,黎塞留第一次没有跟红衣主教唱对台戏,双方达成了默契。
而俄罗斯帝国则要求英国保持克制,因为此时正值欧洲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如果英荷爆发战争,势必会牵扯欧洲各国的精力,不利于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而俄罗斯帝国在这次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已经在北欧和西欧夺取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许多城市和领土,吃了甜头的沙皇自然要求继续维持这种局面下去了。法国和西班牙是十字军东征的主要力量,法国既然反对,那么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将支持法国。
同盟国内部的分歧尚属首次,这令中华帝国方面感觉到法国和俄罗斯已经不再为中华帝国马首是瞻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有第一次反对就会有第二次,因此中华帝国方面开始渐渐疏远法国和俄罗斯,转而扶植英国,让英国作为欧洲的搅屎棍,充当中华帝国的打手。
同盟国内部分歧,意见相左,这令欧洲各国感到惊讶的同时亦有几分欣喜。同盟国的实力太过于庞大,当今世界上,同盟国掌握着四分之三的军事实力和三分之二的财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对同盟国说不。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显然不乐意更不甘心躺在砧板上等着挨刀。如今同盟国内部分歧,证明同盟国内部有了利益纠葛和矛盾,其他国家隧暗中使手段,目的是将同盟国尽快的搞垮。
法国是欧洲陆上第一强国,法国反对英荷爆发战争,很多在法国周边的国家亦起来支持。而中华帝国依然坚定的站在英国背后,这令西班牙帝国十分不爽。西班牙国王从来都记恨着中华帝国,狠中华帝国抢走了他的财宝,因此只要是中华帝国支持的西班牙帝国基本上都会反对。
如今同盟国无法抱团来决定荷兰的命运,那么西班牙自然要趁机拉拢法国,争取结成天主教联盟,瓦解同盟国力量。
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话语权很重,欧洲各国不得不看法国的脸色。虽然他们也害怕中华帝国,但是中华帝国远在亚太,欧洲事务的影响力还是很难跟法国和俄罗斯相媲美的。
听到同盟国内部意见分歧,荷兰共和国上下顿时松口气。因为荷兰国土面积太小,如果同盟国决定制裁荷兰,那么荷兰也只能忍着挨打。毕竟同盟国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荷兰和瑞典的联盟力量,尤其是法国这个陆上强国距离荷兰太近,一旦法国从陆上进攻荷兰,那么荷兰很难应付。
然而,荷兰人高兴了没多久,中华帝国驻英国领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当着全世界各国的面公开支持英国,向英国提供一千万银元贷款用于英国海军的军费开支。
这就是给所有国家发了信号,那就是中华帝国为英国海军的战争经费买单,支持英国海军发动战争。
消息发布后,同盟国迅速召开闭门会议。法国和俄罗斯向中华帝国和英国提出不满,但遭到中华帝国和英国的严词拒绝。双方讨论了一整天,但没有任何的进展,中华帝国报定决心支持英国向荷兰开战,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
从此,同盟国内部开始分裂。法国和俄罗斯渐渐走到一起,而中华帝国和英国走到一起,双方的利益开始产生分歧,甚至是摩擦。
事实上,摩擦早就有了。中华帝国秘密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达成的停战协定已经被其他国家所探听到,这令法国和俄罗斯十分不满,因为这样一来,土耳其帝国将兵力重点放到法国和俄罗斯方向上,造成他们那边面临的军事压力增大,损失也增多了。
英国得到了中华帝国的肯定答复后,立刻着手开始准备对荷兰战争。而荷兰方面游走法国、西班牙等国之间,游说他们帮忙的同时,亦开始做准备。
英荷两国都开始做战争准备,双方互有优势。荷兰海军实力强于英国,财力强于英国。但英国海军占据地利优势,荷兰的经济命脉一直处于英国海军的舰炮威胁之下。
从一开始,英国就做好了战略准备。因为中华帝国援助英国的资金和技术无法在短时间内见效,尤其是建造大型的先进战舰和火炮,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准备好。而荷兰方面则不同,荷兰人有技术有财力,短时间内欧洲没有哪国海军能够抗衡荷兰海军。
因此,英国海军在进行海战准备的同时,在战略上压制荷兰的经济命脉。
次年一月八日,第一次英荷战争在多佛尔海峡爆发,由英国海军发射第一发炮弹作为战争序幕。
英国皇家海军和荷兰海军进行大规模的海上会战,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几乎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四万至五万名水兵门大炮,而其作战次数之多恐怕亦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分别派出了战地观摩团随行观战,据观摩团人员的统计报告,仅在一月至四月的之间,双方舰队作战次数已经不亚于当时世界各海洋历次战役的总和。
双方几乎天天都在打,大小海战上百次。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迫使荷兰人投降。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他大胆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作战理念和战术,海战时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英国海军的教科书战术。
战争的伊始,英国便聘请大批中华帝国海军军官作为教官,并且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战斗条例来约束英国海军,并颁布了“英国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
按照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在战斗时编成一个个的分战队原则,布莱克将英国舰队分作红白蓝黑四个战队,这样方便指挥。a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