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474/ 为您提供帝国海权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索尔兹伯里担心的问题自然是英国人对德瓦士兰共和国已经有些没有耐心了,而这个由荷兰、法国和德国移民后裔布尔人组建的非洲国家在血统上和德国人天然的亲近。
因此大英帝国要和德瓦士兰玩硬的还要考虑考虑德国人的态度,所以现在德国人又要花精力去解决菲律宾的那摊子破事,索尔兹伯里还是很愿意看到的,这意味着德国现在那数量上仅次于俄国,实力上则远胜之的陆军得抽调不少人前往远东了,对此大英帝国是喜闻乐见的。
其实索尔兹伯里多心了,德国人就算要给英国人在非洲的行动下绊子也肯定是暗搓搓的,向中二皇帝威廉二世那样明目张胆的说出来,然后让英国人树立成靶子打的蠢事腓特烈三世和约亨这两个平稳性子的人是肯定不会干的。
你看当时全世界都看大英帝国不爽,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都在支援布尔人,为什么只有德国人中枪?而且威廉二世这次虽然中二了,但是人家说的话是正确的,你英国人本来就是侵略者嘛,就准你做,不许我说啊。
而现在这个时空,面对1895年英国人干出的那些破事,德国人很谨慎的一句话没说,装聋作哑的做着人畜无害的家里蹲。不过1896年后向非洲流出了相当一批数量的毛瑟m1893的去向德国人表示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什么?你说德瓦士兰共和国装备了大量的m1893?拜托,西班牙、土耳其、瑞典、巴西、智利、乌拉圭都是毛瑟步枪的用户,枪卖出去后有没有转手我怎么知道?这种事情也来怪我咯?
不过正如索尔兹伯里所猜想的一样,德国人在托管菲律宾之后,准备向远东增兵了。不过派多少人去?派哪些人去?这些人谁指挥?这成了争论的焦点。
“殿下,您应该知道,我们现在仅仅派了两个师前往远东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日后还要继续保持对远东部队的后勤,这对我们的海上运力已经是非常大的压力了,而且也是一笔额外的军费支出。我们现在在不对其他财政支出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最多只能继续增兵两个师前往菲律宾。”
卡普里维对大规模增兵是持反对意见的,毕竟作为帝国宰相还要考虑财政问题。德国人不是没有兵力可以派,也不是掏不出这笔钱,但是在和平时期以不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战争那就要考虑花费的问题了。
约亨也是能够理解的,且不说后世的世界警察满世界的打局部战争搞得年年国家财政赤字,就算是历史上美国人镇压菲律宾猴子也花费了10亿美元,相当于40亿马克。
这可不是后世区区10亿美元小意思,一年后爆发的布尔战争,英国人在为期3年多的战争中花费了2.2亿英镑。相当于11亿美元,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英国人被这2.2亿英镑的战争消耗弄的精疲力竭,要知道1899-1902年整整4年的皇家海军军费总和也不过才1.3亿英镑。
德国人要是因为一场战争影响了原本上升态势迅猛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约亨倒也是能理解卡普里维的想法,不过约亨依然认为应该派重兵前往远东。
“宰相阁下,我赞同您的在不影响我国财政良性收支的情况下进行战争的想法。但是菲律宾的情况很复杂,我们要尽可能的快速恢复西班牙人在暴乱中被破坏的社会稳定,这样才能尽快的对菲律宾进行建设。以缩短其产生利润的时间。
我们不能和那些烦人的菲律宾猴子在雨林里纠缠,然后浪费上3~4年时间才把他们摆平。那么我认为战争持续产生破坏和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比我们投入更强大的力量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所要消耗的资金要少得多。”
拖得越久花的越多,这就是约亨对局部战争的认知,因为拖的时间长了你还是不得不继续增加投入,最后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抽身不得的泥潭。
越南战争把美国的经济拖得一塌糊涂,阿富汗战争干脆把苏联的财政送进了墓地。相反海湾战争开展初期投入的花费让全世界吓得瞠目结舌,但是其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带来的伤害却远比之后的伊拉克战争要好得多。
而且海湾战争美国人是完完全全的胜利者。而伊拉克战争美国人虽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撤军时的美国人更像是逃离这个吞噬军费的无底洞一般。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德国人现在干脆趁着财力有富余快刀斩乱麻赶紧把菲律宾猴子打服帖了,不然真拖上3~4年搞不好就要和英国佬对着干了。
“宰相阁下,我们投入5万军队和投入10万军队在菲律宾的效果可不仅仅是乘以2那么简单。10万军队意味着我们能将任何菲律宾抵抗活动迅速掐灭,只要我们速度够快,手段够狠,就是猴子也是会怕的。
如果我们能用两年时间就彻底解决解决菲律宾问题,那么虽然短时间内财政压力的确比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也是比较有利的。
而且菲律宾到底由有西班牙人留下来的底子,我认为我们需要投入的建设费用也会比从头开始要低,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菲律宾的社会秩序尽快恢复。”
“殿下,要派往菲律宾的部队必然是整编师或者常备师,我们不可能动用简编师,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国内抽调至少6个整编或者常备师前往菲律宾,加上已经在菲律宾的1个师,这意味着我国常备作战力量减少近22%,这是不能接受的!”
就在卡普里维被约亨的话所动摇的时候,总参谋长施利芬出言反对,在施利芬眼里。德国陆军要同时应付法俄两国,不扩军就已经难以忍受了,现在要把常备作战力量派出去近四分之一这简直是要了施利芬的命。
对于这个问题约亨还真没办法好劝,开玩笑,德国不是周围没敌人的灯塔国,能安安心心的派10万陆军去菲律宾。然后再慢悠悠的打上3年,而之后的收尾工作更是到1906年才完全结束。
但是不派还不行,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有超过4万军队,打到现在也没见菲律宾彻底安定下来,德国陆军就在再能打,5万军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起什么作用的。
“参谋长阁下,您说的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派重兵前往菲律宾,那么我们可能就要面临长时间和菲律宾人纠缠的不利现状。这点我想您也能够理解。要解决菲律宾问题,只派3~4个师是没法在短时间内结束的。
现在帝国并没有战争的威胁,所以……”约亨没办法向对卡普里维那样摆事实讲道理,只能把自己的困难摆给施利芬看,现在就这么个情况,大佬你自己给想个办法吧。
不过约亨的话被施利芬断然拒绝:“殿下,我能够理解菲律宾的重要性,但是帝国的安全比菲律宾问题更重要。帝国现在的确没有战争威胁,但是我们在菲律宾的战争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结束的。我们不能冒着帝国四分之一的常备军力处于一旦帝国发生战争却抽调不回的危险状况下。
当然,如果宰相阁下同意陆军再组建6个师的话,倒是可以先将部队派往菲律宾。”施利芬慢悠悠的开口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些卡普里维炸了毛:“绝对不行!要支撑8个师在海外作战就已经让帝国财政吃紧了!还要继续扩军?这绝不可能!我不会同意,内阁不会同意,国会也不会同意!”
“殿下,那请恕我无能为力了。”施利芬一脸这不是我的错的表情向约亨道歉到。
“殿下。如果总参谋长认为如果不扩军就不能往远东大规模增兵的话,那么我们也没办法了。”虽然被施利芬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的态度气得不轻,不过卡普里维倒也愿意借坡下驴,你把皮球踢给我,那我也踢回去就是了。
这两个人一开始踢皮球。这事还真办不成了。这怎么办?
这个时候腓特烈三世开口了,也算自己的宰相、总参谋长和儿子一个台阶下:“要不我们折中一下,增兵3个师如何,加上原本就在菲律宾的1个陆军师和一个海军陆战队师,这样也有5个师的兵力了,这样如何?”
皇帝都这么说了,卡普里维和施利芬都表示同意,卡普里维表示财政可以挤一挤,施利芬也表示军队可以累一累,但是约亨却依然在思索。
作为有着光荣的陆军传统的霍亨佐伦家族的继承人,约亨绝对是个异类。他对陆军的了解真的只是皮毛,也许懂点装备,也许懂点战略,但是你要真给他一个师,打起仗来估计一天内就能给你败家掉。
所以他只能靠历史上的一些数据来对比,美国人在菲律宾不计算之后的零零散散的收尾,正式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持续了3年,出动兵力11万人,死亡四千余人,受伤接近3万人,伤亡比例接近30%。
就算美国陆军是一群废柴,但是德国人只投入美国陆军一半的兵力能打成什么样子也还真是不太好说。
因此最少要投入和历史上和美国人一样的兵力成了约亨的思维认知里的一种定式。也许这种定式不一定对,但是最起码不会有更坏的结果。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卡普里维和施利芬同意自己的计划,要怎么做?一个是不扩军不出兵,一个是要扩军不给钱,怎样能即扩军又不给钱?
突然一个例子在约亨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约亨满面笑意的抬起头来对施利芬说到:“总参谋长阁下,如果让陆军规模增加一倍的话,您应该能支持向菲律宾增加6个师的计划了吧?”(未完待续……)
ps:这一章总算是写完了,不过22号那章估计是真来不及了,先请假吧,能补上最好,补不上大家就见谅吧r861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因此大英帝国要和德瓦士兰玩硬的还要考虑考虑德国人的态度,所以现在德国人又要花精力去解决菲律宾的那摊子破事,索尔兹伯里还是很愿意看到的,这意味着德国现在那数量上仅次于俄国,实力上则远胜之的陆军得抽调不少人前往远东了,对此大英帝国是喜闻乐见的。
其实索尔兹伯里多心了,德国人就算要给英国人在非洲的行动下绊子也肯定是暗搓搓的,向中二皇帝威廉二世那样明目张胆的说出来,然后让英国人树立成靶子打的蠢事腓特烈三世和约亨这两个平稳性子的人是肯定不会干的。
你看当时全世界都看大英帝国不爽,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都在支援布尔人,为什么只有德国人中枪?而且威廉二世这次虽然中二了,但是人家说的话是正确的,你英国人本来就是侵略者嘛,就准你做,不许我说啊。
而现在这个时空,面对1895年英国人干出的那些破事,德国人很谨慎的一句话没说,装聋作哑的做着人畜无害的家里蹲。不过1896年后向非洲流出了相当一批数量的毛瑟m1893的去向德国人表示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什么?你说德瓦士兰共和国装备了大量的m1893?拜托,西班牙、土耳其、瑞典、巴西、智利、乌拉圭都是毛瑟步枪的用户,枪卖出去后有没有转手我怎么知道?这种事情也来怪我咯?
不过正如索尔兹伯里所猜想的一样,德国人在托管菲律宾之后,准备向远东增兵了。不过派多少人去?派哪些人去?这些人谁指挥?这成了争论的焦点。
“殿下,您应该知道,我们现在仅仅派了两个师前往远东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且日后还要继续保持对远东部队的后勤,这对我们的海上运力已经是非常大的压力了,而且也是一笔额外的军费支出。我们现在在不对其他财政支出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最多只能继续增兵两个师前往菲律宾。”
卡普里维对大规模增兵是持反对意见的,毕竟作为帝国宰相还要考虑财政问题。德国人不是没有兵力可以派,也不是掏不出这笔钱,但是在和平时期以不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局部战争那就要考虑花费的问题了。
约亨也是能够理解的,且不说后世的世界警察满世界的打局部战争搞得年年国家财政赤字,就算是历史上美国人镇压菲律宾猴子也花费了10亿美元,相当于40亿马克。
这可不是后世区区10亿美元小意思,一年后爆发的布尔战争,英国人在为期3年多的战争中花费了2.2亿英镑。相当于11亿美元,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英国人被这2.2亿英镑的战争消耗弄的精疲力竭,要知道1899-1902年整整4年的皇家海军军费总和也不过才1.3亿英镑。
德国人要是因为一场战争影响了原本上升态势迅猛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约亨倒也是能理解卡普里维的想法,不过约亨依然认为应该派重兵前往远东。
“宰相阁下,我赞同您的在不影响我国财政良性收支的情况下进行战争的想法。但是菲律宾的情况很复杂,我们要尽可能的快速恢复西班牙人在暴乱中被破坏的社会稳定,这样才能尽快的对菲律宾进行建设。以缩短其产生利润的时间。
我们不能和那些烦人的菲律宾猴子在雨林里纠缠,然后浪费上3~4年时间才把他们摆平。那么我认为战争持续产生破坏和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比我们投入更强大的力量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所要消耗的资金要少得多。”
拖得越久花的越多,这就是约亨对局部战争的认知,因为拖的时间长了你还是不得不继续增加投入,最后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抽身不得的泥潭。
越南战争把美国的经济拖得一塌糊涂,阿富汗战争干脆把苏联的财政送进了墓地。相反海湾战争开展初期投入的花费让全世界吓得瞠目结舌,但是其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带来的伤害却远比之后的伊拉克战争要好得多。
而且海湾战争美国人是完完全全的胜利者。而伊拉克战争美国人虽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撤军时的美国人更像是逃离这个吞噬军费的无底洞一般。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德国人现在干脆趁着财力有富余快刀斩乱麻赶紧把菲律宾猴子打服帖了,不然真拖上3~4年搞不好就要和英国佬对着干了。
“宰相阁下,我们投入5万军队和投入10万军队在菲律宾的效果可不仅仅是乘以2那么简单。10万军队意味着我们能将任何菲律宾抵抗活动迅速掐灭,只要我们速度够快,手段够狠,就是猴子也是会怕的。
如果我们能用两年时间就彻底解决解决菲律宾问题,那么虽然短时间内财政压力的确比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也是比较有利的。
而且菲律宾到底由有西班牙人留下来的底子,我认为我们需要投入的建设费用也会比从头开始要低,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菲律宾的社会秩序尽快恢复。”
“殿下,要派往菲律宾的部队必然是整编师或者常备师,我们不可能动用简编师,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国内抽调至少6个整编或者常备师前往菲律宾,加上已经在菲律宾的1个师,这意味着我国常备作战力量减少近22%,这是不能接受的!”
就在卡普里维被约亨的话所动摇的时候,总参谋长施利芬出言反对,在施利芬眼里。德国陆军要同时应付法俄两国,不扩军就已经难以忍受了,现在要把常备作战力量派出去近四分之一这简直是要了施利芬的命。
对于这个问题约亨还真没办法好劝,开玩笑,德国不是周围没敌人的灯塔国,能安安心心的派10万陆军去菲律宾。然后再慢悠悠的打上3年,而之后的收尾工作更是到1906年才完全结束。
但是不派还不行,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有超过4万军队,打到现在也没见菲律宾彻底安定下来,德国陆军就在再能打,5万军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起什么作用的。
“参谋长阁下,您说的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派重兵前往菲律宾,那么我们可能就要面临长时间和菲律宾人纠缠的不利现状。这点我想您也能够理解。要解决菲律宾问题,只派3~4个师是没法在短时间内结束的。
现在帝国并没有战争的威胁,所以……”约亨没办法向对卡普里维那样摆事实讲道理,只能把自己的困难摆给施利芬看,现在就这么个情况,大佬你自己给想个办法吧。
不过约亨的话被施利芬断然拒绝:“殿下,我能够理解菲律宾的重要性,但是帝国的安全比菲律宾问题更重要。帝国现在的确没有战争威胁,但是我们在菲律宾的战争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结束的。我们不能冒着帝国四分之一的常备军力处于一旦帝国发生战争却抽调不回的危险状况下。
当然,如果宰相阁下同意陆军再组建6个师的话,倒是可以先将部队派往菲律宾。”施利芬慢悠悠的开口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些卡普里维炸了毛:“绝对不行!要支撑8个师在海外作战就已经让帝国财政吃紧了!还要继续扩军?这绝不可能!我不会同意,内阁不会同意,国会也不会同意!”
“殿下,那请恕我无能为力了。”施利芬一脸这不是我的错的表情向约亨道歉到。
“殿下。如果总参谋长认为如果不扩军就不能往远东大规模增兵的话,那么我们也没办法了。”虽然被施利芬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的态度气得不轻,不过卡普里维倒也愿意借坡下驴,你把皮球踢给我,那我也踢回去就是了。
这两个人一开始踢皮球。这事还真办不成了。这怎么办?
这个时候腓特烈三世开口了,也算自己的宰相、总参谋长和儿子一个台阶下:“要不我们折中一下,增兵3个师如何,加上原本就在菲律宾的1个陆军师和一个海军陆战队师,这样也有5个师的兵力了,这样如何?”
皇帝都这么说了,卡普里维和施利芬都表示同意,卡普里维表示财政可以挤一挤,施利芬也表示军队可以累一累,但是约亨却依然在思索。
作为有着光荣的陆军传统的霍亨佐伦家族的继承人,约亨绝对是个异类。他对陆军的了解真的只是皮毛,也许懂点装备,也许懂点战略,但是你要真给他一个师,打起仗来估计一天内就能给你败家掉。
所以他只能靠历史上的一些数据来对比,美国人在菲律宾不计算之后的零零散散的收尾,正式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持续了3年,出动兵力11万人,死亡四千余人,受伤接近3万人,伤亡比例接近30%。
就算美国陆军是一群废柴,但是德国人只投入美国陆军一半的兵力能打成什么样子也还真是不太好说。
因此最少要投入和历史上和美国人一样的兵力成了约亨的思维认知里的一种定式。也许这种定式不一定对,但是最起码不会有更坏的结果。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卡普里维和施利芬同意自己的计划,要怎么做?一个是不扩军不出兵,一个是要扩军不给钱,怎样能即扩军又不给钱?
突然一个例子在约亨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约亨满面笑意的抬起头来对施利芬说到:“总参谋长阁下,如果让陆军规模增加一倍的话,您应该能支持向菲律宾增加6个师的计划了吧?”(未完待续……)
ps:这一章总算是写完了,不过22号那章估计是真来不及了,先请假吧,能补上最好,补不上大家就见谅吧r861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