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法谕如律令 (12)


小说:穿越之无上剑尊   作者:浪子泉少   类别:传统武侠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56540/ 为您提供穿越之无上剑尊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接下来的几日,冷清影俨然过上了道士般的生活。
  放眼望去,四处都是茂密的树木。
  山林间鸟雀时鸣,猿猱常嚎。
  树木萧瑟的沙沙声响,混着泉水的潺潺流音,一片空灵。
  内蕴的水汽蒸凝,化为一片片氤氲的雾气,同天上的白云交相辉映。
  这般浸人心脾的美景,让冷清影想起一个人,想起在草庐的一段时光。
  情思缱绻,满怀愁绪不得消解。
  索性在祭天台上,舞起剑来。
  与那临阵对敌不同,此番只为自娱。
  剑招没了雷霆凛冽之势,反而多了轻盈工巧之姿。
  剑舞神技出自上古,传至汉代,几近失传。
  唐代公孙氏幼年得异人相授,这才使剑舞复现于世间。
  一曲舞罢,天地为之久久低昂。
  剑舞有“剑风”,“剑霜”,“剑雨”,“剑雪”,“剑云”,“剑月”,“剑花”,“剑影”,“剑烟”,“剑霞”,“剑虹”,“剑雾”
  十二种基础舞式。
  又有“剑色”,“剑声”,“剑香”,“剑味”四种只可意会却无法言明的进阶境界。
  剑色通指宝剑之上的光芒,或流光溢彩,或时隐时现;或柔和明澈,或璀璨夺目。
  既可以悦人眼目,愉人心意。
  又能摄人心魄,侵人神智。
  紫凤朝阳,鸣于姑射,四海求凰。
  冷清影曾以剑作镜,映翠玲珑罕世之美态,可谓得“剑色”三昧的撩妹高人。
  又有古人“弹剑而歌”。
  指的便是“剑声”
  以指弹剑,奏宫商角徵羽五音,错落有致,相映成趣。
  是一把兵器,亦是一把乐器。
  至于“剑香”,“剑味”二境,公孙氏也尚未企及,冷清影更不知隔了多久。
  情随意动间,冷清影催发剑虹。
  玄剑宝光内敛,将映在其上的光线色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
  那七种颜色的光芒随着冷清影的剑招时分时合。
  光华隐现,复又七彩虹明。
  祭天台平坦广阔。
  此番异象早被台石映到空中。
  一时间山间鸟雀扑跃翻飞,齐齐在冷清影的头上盘旋。
  林中猿兽纷纷露头朝见,王屋山上,一片瑞霭祥和。
  前殿上香的众人见了半空中明灭变幻的虹光,还有那百鸟朝凤的吉祥景象。
  还道是真神显灵,齐齐下拜不已。
  山腰间,山顶间,殿前俱是纳头便拜的香客。
  守殿的老道士见了,急忙换法袍,戴法冠,开法印,执法剑。
  立上供桌,添上香火。
  接着同众人一般跪下,祷告祈愿起来。
  这一舞冷清影简直酣畅淋漓,意气风发间,右指弹剑。
  登时激发出分金碎玉的清脆空灵之响。
  玄剑本是天外陨石所化,其音丝丝入耳,不同凡乐。
  冷清影每弹一次,天上十几种叫不出的鸟儿就回应一次。
  不同的音调,便有分合散开几种形态。
  冷清影心觉有趣:玄剑音清,有如凤鸣。这些鸟儿怕是再听凤凰的指挥哩。
  一时间右手五指联动,没有谱子,自成一篇。
  磬萧筝笛之音绕耳不绝,虽繁不乱,便如仙乐一般。
  天上鸟雀纷飞盘旋,时合时散,鸣声应凤。
  剑舞神技如斯,当真古今无双。
  朝拜的人有的用力过猛,几乎昏厥过去。
  后来当地的官员听闻此事,急急向朝廷上报此瑞兆。
  皇上听了龙颜大悦,奖官升三品,赐金百两,帛百匹。
  一家地方官吏从此富贵起来。
  这便是连冷清影都未曾想到的事情了。
  “妙极妙极!道尊剑技,天下无双。”
  司马先生立候多时,禁不住出言赞道。
  一柄精致的浮尘被他挽在臂间,随风而动。
  饶是他武林泰山北斗的尊崇地位,也不曾见过如此惊天动地的剑道奇景。
  冷清影意尽则止,潇洒地收了剑招。
  虹光散去,仙音难寻。
  满天鸟儿仍在盘旋纷飞不已,久久不愿散去。
  大概在它们的一生当中,此番遇见凤凰的经历,便是最大的奇遇了罢。
  “司马先生谬赞了,小子的功夫,粗浅的很。”
  冷清影诚恳地说道,
  那谦卑内敛的态度,就好似此刻归鞘的玄剑。
  “好,谦谦君子,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师傅果然没有看错人。”
  冷清影曾和道尊有过传习真灵圣火的约定,虽然被他耍赖给耽误过去,但按着道教里的说法,已有师徒之名。
  因此,隐隐间,司马先生已经将这位年轻人当成师弟一般。
  如此二人间亲近不少,冷清影好说歹说,司马先生终于不再执着于虚礼。
  揣摩着司马承祯的那句“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的彖言。
  冷清影知道是“谦虚的人高居尊位,道德更加光明,下处卑位,人们也难以超越”的意思。
  道尊消失十年,各道宗分歧渐深。
  虽无各自为政之意,却有独揽大权之心。
  如今黄天圣教点金之祸初显。
  实在需要有人振臂一呼,统领天下道教。
  拨乱反正,扫清弊障。
  而到底由谁人来“振臂一呼”,就很值的考量了。
  “尊”字令重现江湖,事关重大。
  司马承祯以此令,书道尊法谕十四部,押一尊字,押一冷字。
  分别送往道门各宗派。
  定于初冬十月初十于王屋山祭天台召开沉寂十年的道门大会。
  这个是太乙救苦天尊,长生保命天尊及神霄玉虚真王下降的日子。
  司马先生的意思是,在这诸天尊降临的神圣日子里,确立冷清影新任道尊的身份。
  以此来号令天下道教,齐心协力解决黄天圣教点金之祸。
  同时也使几乎分崩离析的道门各宗,能够重新凝聚起来。
  当然,智绝于世的白云子先生不会把问题想得这么简单。
  仅凭一张令牌,这位名叫“冷清影”的少年剑客,还不足以服众。
  因此,白云子在筹划一个局。
  冷清影的惊世剑技自然被他看在眼里,可道门藏龙卧虎,未必不出能人。
  加之各道宗近年来突飞猛进,怕是谁人都有称尊之心。
  神仙固然视凡间富贵美色如粪土,但对于尊位和权利,怕是也会动了凡心吧。
  因此,道门大会绝对不可能顺风顺水,少不得一番明争暗斗。
  天子李氏重道,自称老子后人。
  因此道者地位极其尊崇。
  谁能当上道尊,就等于有了朝廷的支持。
  如此一来,便能一家独大,挟制其他各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前车之鉴,便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道尊首席弟子的司马承祯清楚。
  十月初十的道门大会,已经到了事关道教生死存亡的重要地步。
  天师,正一,灵宝,清微四道自然是不甘居人后。
  排教,茅山,崂山,道德,先天,静明,龙虎山,太平道,岐黄门,太和剑宗又似有后来居上的意思。
  倒不是因为冷清影携令而出,引起纷争。
  而是道教内部的矛盾激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内有同门纷争之祸,外有黄天点金之灾。
  看似海晏河清的大唐盛世,实则暗流涌动,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