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85470/ 为您提供大宋宝鼎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次日凌晨,史浩早早地就来到了宫城。赵缓被赵构收为子之后,赐住安明宫,所以史浩就只能入宫授学了。
赵缓前世是一个特种兵,向来没有懒睡的习惯,当史浩来到安明宫时,赵缓已经在看书了。
“让县侯久等,臣惭愧。”史浩并没有称赵缓为王子。因为圣旨授给赵缓的爵位是县侯。但如果赵构没有授予赵缓县侯的爵位,那么大家就只能叫他王子了。
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赵构把赵缓收为义子,但是现在的赵缓还在观察期,所以赵构又授予他县侯的爵位。当然,过了观察期,而且赵缓让赵构满意的话,王子的封号迟早会是他的。
赵缓抬起头,看见史浩,一咧嘴就笑了。赵缓对史浩还是很有好感的。一来,正是因为他力劝赵构立嗣,他才有机会进入大宋皇室,二来,史浩可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代表!
赵缓急忙站起来,道:“老师到来,学生未及远迎。学生惶恐才是!”
史浩拈了拈胡子,满意地看着赵缓,传闻说赵缓异常聪慧,今日相见,果然如此。
两人分别坐下,史浩道:“今日咱们先不学四书五经。县侯说说什么你想知道而又不太懂的。”
赵缓沉吟片刻,道:“我想了解一下我朝地方官僚行政制度。”
史浩再次点点头,笑道:“县侯果然不同凡响啊。那好,今日老师就给县侯说说。”
“唐末,节度使权势超过中央,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朝代。我朝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结束纷争。太祖皇帝吸取唐亡的教训,着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自太祖皇帝登基以来,在中原和江南先后设立二十三路,路下辖州、县两级。简单的说,我朝地方行政机构一共三级,路、州、县。”
史浩见赵缓听得入迷,顿了顿,继续道:“路的最高长官有两个,我们成为二司,即监司和帅司,监司又包括漕司、仓司和宪司。而帅司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抚使,一般担任安抚使的人,也会兼职马步军都总管。”
“而州级的最高长官,则是知州,知州的职责是管理政务,而不得擅军权,军权实则是掌握在另一官职之下。州级除了知州之外,还有军、监两级,和知州平起平坐,军务主要是军掌握。而州级以下的县,也有知县、县丞、县尉和主簿等官职。”
“刚才也说了,为了防止二司和知州的权力过大,我朝还设立通判一职。通判不属于地方行政系统。他们直辖于中央。相当于汉时的刺史。负责监察二司和知州。不管是二司还是知州,他们发布命令时,必须要有通判署名,不然告示无效。最起码中央不承认。而通判,就是监的范畴。”
赵缓点点头,又问道:“父皇封我为和州防御使,那是什么来的?”
史浩道:“防御使往大的说,隶属帅司之下,往小的说,他属于军的范畴。不过防御使一般都是遥领的!”所谓遥领,就是给个官衔你,实际却没有任何作用。你也不用到和州去做防御事务。
赵缓点点头,他算是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宋朝地方行政机构一共三级。最高级的是路,政事的长官是监司,军事的长官是帅司。州是第二级,知州负责政事,军负责军事,监负责监察。而通判是路、州都有的监察官员,都属于监的范畴。
“那府又是怎么回事呢?”
“府嘛,其实是和州是一级的,但是有些州,可能战略位置特殊、可能经济繁荣,也可能是因为与皇室有特殊联系。为了突出其地位,就把州改成府了。”
赵缓点点头,其中的关系他已经理清楚了。但是史浩似乎不相信一个六岁的孩子这样听一下就能明白,便道:“县侯,还需要臣再说一遍吗?”
赵缓摇摇头,笑道:“不用,我已经明白了!”
“哦?那县侯可否把你的心得说给老师听听?”
赵缓只好把自己的理解一一说出来,听得史浩目瞪口呆,这真的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老师,不知学生说得是否正确?”
“相当正确,而且都抓住了重点,很不错!”史浩满意道。能教到一个这样聪慧的学生,史浩自是高兴。
赵缓听罢,道:“既然如此,老师可否给学生说说朝廷的运作?”
史浩本来还以为要讲几天才可以让赵缓明白地方行政体制,但没想到赵缓居然一点就通。既然这样,再和他说朝廷体制也没什么了。
“既然县侯感兴趣,好。老师就讲讲!”
……
赵缓前世是一个特种兵,向来没有懒睡的习惯,当史浩来到安明宫时,赵缓已经在看书了。
“让县侯久等,臣惭愧。”史浩并没有称赵缓为王子。因为圣旨授给赵缓的爵位是县侯。但如果赵构没有授予赵缓县侯的爵位,那么大家就只能叫他王子了。
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赵构把赵缓收为义子,但是现在的赵缓还在观察期,所以赵构又授予他县侯的爵位。当然,过了观察期,而且赵缓让赵构满意的话,王子的封号迟早会是他的。
赵缓抬起头,看见史浩,一咧嘴就笑了。赵缓对史浩还是很有好感的。一来,正是因为他力劝赵构立嗣,他才有机会进入大宋皇室,二来,史浩可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代表!
赵缓急忙站起来,道:“老师到来,学生未及远迎。学生惶恐才是!”
史浩拈了拈胡子,满意地看着赵缓,传闻说赵缓异常聪慧,今日相见,果然如此。
两人分别坐下,史浩道:“今日咱们先不学四书五经。县侯说说什么你想知道而又不太懂的。”
赵缓沉吟片刻,道:“我想了解一下我朝地方官僚行政制度。”
史浩再次点点头,笑道:“县侯果然不同凡响啊。那好,今日老师就给县侯说说。”
“唐末,节度使权势超过中央,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朝代。我朝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结束纷争。太祖皇帝吸取唐亡的教训,着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自太祖皇帝登基以来,在中原和江南先后设立二十三路,路下辖州、县两级。简单的说,我朝地方行政机构一共三级,路、州、县。”
史浩见赵缓听得入迷,顿了顿,继续道:“路的最高长官有两个,我们成为二司,即监司和帅司,监司又包括漕司、仓司和宪司。而帅司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抚使,一般担任安抚使的人,也会兼职马步军都总管。”
“而州级的最高长官,则是知州,知州的职责是管理政务,而不得擅军权,军权实则是掌握在另一官职之下。州级除了知州之外,还有军、监两级,和知州平起平坐,军务主要是军掌握。而州级以下的县,也有知县、县丞、县尉和主簿等官职。”
“刚才也说了,为了防止二司和知州的权力过大,我朝还设立通判一职。通判不属于地方行政系统。他们直辖于中央。相当于汉时的刺史。负责监察二司和知州。不管是二司还是知州,他们发布命令时,必须要有通判署名,不然告示无效。最起码中央不承认。而通判,就是监的范畴。”
赵缓点点头,又问道:“父皇封我为和州防御使,那是什么来的?”
史浩道:“防御使往大的说,隶属帅司之下,往小的说,他属于军的范畴。不过防御使一般都是遥领的!”所谓遥领,就是给个官衔你,实际却没有任何作用。你也不用到和州去做防御事务。
赵缓点点头,他算是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宋朝地方行政机构一共三级。最高级的是路,政事的长官是监司,军事的长官是帅司。州是第二级,知州负责政事,军负责军事,监负责监察。而通判是路、州都有的监察官员,都属于监的范畴。
“那府又是怎么回事呢?”
“府嘛,其实是和州是一级的,但是有些州,可能战略位置特殊、可能经济繁荣,也可能是因为与皇室有特殊联系。为了突出其地位,就把州改成府了。”
赵缓点点头,其中的关系他已经理清楚了。但是史浩似乎不相信一个六岁的孩子这样听一下就能明白,便道:“县侯,还需要臣再说一遍吗?”
赵缓摇摇头,笑道:“不用,我已经明白了!”
“哦?那县侯可否把你的心得说给老师听听?”
赵缓只好把自己的理解一一说出来,听得史浩目瞪口呆,这真的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老师,不知学生说得是否正确?”
“相当正确,而且都抓住了重点,很不错!”史浩满意道。能教到一个这样聪慧的学生,史浩自是高兴。
赵缓听罢,道:“既然如此,老师可否给学生说说朝廷的运作?”
史浩本来还以为要讲几天才可以让赵缓明白地方行政体制,但没想到赵缓居然一点就通。既然这样,再和他说朝廷体制也没什么了。
“既然县侯感兴趣,好。老师就讲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