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三大宗门联合


小说:带着地球去封神   作者:笙箫剑客   类别:游戏系统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95907/ 为您提供带着地球去封神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当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迎来小井喷。
  比如眼下的封地。
  乾元刚参观完灵能要塞炮不久,西城区也传来一个好消息,他期待已久的符纸造纸厂终于建设完毕,正式投入生产。
  在禹余天,造纸技术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具体到高端的符纸领域,更是有很多不传之秘,有些甚至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因此,符纸造纸厂是在结合禹余天符纸制造工艺以及现代机械各有优点的基础之上,反复改良之后的产物。
  并非简单的生搬硬套。
  造纸厂生产的符纸,品质明显高于市场上的符纸,而且还存在改进空间。
  比传统造纸快十数倍的生产效率,不仅意味着产能巨大,更意味着大大地削减了人工成本。
  两者结合在一起,注定了青丘城符纸,刚一出现,就具备了一统符纸市场的潜力。
  最妙的是,宝箓轩已经垄断了帝国的符箓市场。
  经过两年经营,宝箓轩凭借成本优势,一举控制了低级符箓市场。
  之后,在昆吾商会的资助下,宝箓轩招募了大量制符师,凭借低级符箓形成的成本剪刀差,渐渐的,就是在高级符箓市场,宝箓轩也取得领先优势。
  等到倾城公主执掌鱼龙卫,宝箓轩的地位就更无法撼动了。
  有宝箓轩托底,造纸厂生产的符纸就不愁销路。因着符纸采购是昆吾商会之事,符纸利润却是全部进了造纸厂的腰包。
  不用跟昆吾商会分润。
  如此,整个符箓行业就都处在宝箓轩的掌控之下。
  乾元年前让李卫加快箕尾府灵田改造进度,也是存了扩大符草种植面积的心思,好补齐符箓行业原材料采购的最后一环。
  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符箓产业都将是封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封地灵石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
  武德45年,二月初一。
  衙门刚开衙不久,乾元就在秦王府召开本年度第一次军政会议,为今年的封地发展大计定调。
  参加议事的包括六曹郎中、员外郎,苏辙、裴矩以及李卫三大知府,薛仁贵、第五紫月两位师团长以及狄青这位独立骑兵旅旅帅。
  黑衣卫指挥使陆炳跟王府长史刘道宁,列席会议。
  六曹之中,只有礼曹、刑曹以及工曹配置了员外郎,剩下的礼曹、兵曹跟户曹的员外郎,至今都还处在空缺状态。
  好在有各科主事在,到也不影响衙门运作。
  “封地今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彻底铲除太虚宗,光复招摇郡全境。”乾元开门见山地道。
  过去的一年,可视为东大陆动乱的开始。
  乱世一旦到来,在建立新的秩序之前,是不可能轻易停下的,动乱只会越来越剧烈,继而颠覆现有秩序。
  身处乱世,乾元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下意识就想增强实力。
  三府之地还是太少了。
  只有掌控整个招摇郡,乾元才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在座文官听了,脸上有些惴惴。
  去年,第一军团倾四万大军,兵发紫霄剑派,最终却铩羽而归,连军团统领都折戟沙场,对帝国朝野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乾元仍旧提出要攻灭太虚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乾元手握左慈这张底牌,自然不惧太虚宗采取斩首行动,看向陆炳,道:“陆指挥使,介绍一下太虚宗的最新动向。”
  “诺!”
  一袭黑衣的陆炳坐在最角落,如果不是乾元叫,一点都不引人注目,就像他这个人根本就不在议事殿一般。
  太虚子终究还是妥协了。
  据悉,太虚宗已经正式向昆仑派跟万化门发出求援密函。
  两大宗门的态度也很积极。
  龙首郡一战,对门派联盟同样是有触动的,他们已然意识到,联盟想要维持现状是不可能的,跟王国之间势必要有一战。
  而且会很快。
  在这种情况下,昆仑派、太虚宗以及万化门三大宗门,辖区由北及南,正好连成一条竖线,是最佳的攻守同盟。
  一旦太虚宗不保,等于将这条纵向联系拦腰截断。
  往后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因此,无论是出于联盟的需要,还是他们自身的利益考量,支援太虚宗,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三大宗门这么一联合,可就苦了封地。
  先是万化门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暂停了淯水关的边境贸易;跟着,万化门仆从军——空桑军开始在边境一带演习。
  威胁的意味很浓。
  跟着,昆仑派也在磨刀霍霍,随时准备派遣昆吾军南下增援太虚宗。
  西南兵团总共就两万精锐,面对太虚宗一家,尚需舍命相搏,一旦三大宗门联手,则根本没有赢的可能。
  甚至可能要输。
  听完陆炳的介绍,这下,不独是文官,就连狄青等将领脸上,都露出凝重表情,他们都是一世名将,自然知道其中利害。
  不会盲目自信。
  乾元道:“形势很明显,想要安心攻打太虚宗,前提就是要破去三大宗门的合纵之策,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打赢一场战争,手段从来都不限于战场。
  乾元看向苏秦,道:“苏员外郎,有劳你出使一趟万化门,务必说服他们,放弃支援太虚宗的打算。”
  乾元这是准备用外交手段,来破解合纵之策了。
  这是苏秦的拿手好戏,自然是义不容辞,起身,拱手行了一礼:“下官领命,定不负殿下所托。”
  身为封地主管外交事务的大臣,苏秦对封地周边势力的了解,远在一般官吏之上,可谓洞若观火。
  对于如何说服万化门,心中其实已有腹稿。
  否则,苏秦也不会如此自信。
  接下出使任务之后,苏秦问道:“殿下,昆仑派那边要不要也跑一趟?”对昆仑派,他却是显得有些信心不足。
  封地暂时还拿不出什么可以打动昆仑派的交换条件。
  故而有些担心。
  乾元摆手道:“昆仑派那边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
  “是。”
  苏秦神情疑惑,到底还是没问。
  乾元说的安排,正是已经极得五皇子信任的贾诩,两人虽然没有书信往来,但是乾元相信,以贾诩的智慧,一定了解封地眼下的处境。
  不用乾元说,贾诩自会有行动。
  这就是默契。
  在破去合纵之策之前,西南兵团暂时只能按兵不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开春之际,加强粮草物资的筹备。
  做好战前准备工作。
  谈完太虚宗之事,又议了议六曹之事,乾元就顺势结束此番议事,并未像外界想象的那般,开个一天一夜。
  委实是衙门之事都已走上正轨,无需乾元过多操心。
  推进基础教育、鼓励生育、完善基础设施、扶持灵农、启动工业化、促进商贸繁荣、吏员选拔等新政,都已落地生根,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每一条新政都需要时间慢慢培育,无法在短时间内见成效。
  乾元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不宜再捣鼓什么额外的新政,那样只会让衙门应接不暇。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每一条新政执行的都不到位,不彻底。
  自穿越以来,乾元执一地之牛耳也有小五年时间,五年的磨砺,已经让他体味到“急缓之间,张弛有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