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坚强小保姆


小说:不辱年华   作者:越过高原   类别:现实题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00934/ 为您提供不辱年华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邮政局门厅前面,是三排青石台阶,从中午到傍晚,都有十多个老年人来这闲坐,天南海北地聊天,天天如此。祝明霞来之前,营业室的人出去找他们商量,建议他们到桥边去,那里宽阔,这里因为要营业,大家坐在门口,顾客进出有诸多不便。老人们说:“这位同志,麻烦你抬高眼睛朝大桥看看,那大桥正在修建,我们过去,妨碍人家施工,还有也不安全,我们这些人又找不到去处,就先借你们这门口坐一坐,有顾客来我们就起身避让,等那大桥建好了,我们就过去。”这样的要求也不为过,就答应了。
  祝明霞来了以后,把室内打扫干净,就端一盆水,到外面把青石台阶擦洗干净。十来点钟,老人们聚齐了,看到光整的台阶一尘不染,不用再带纸来垫坐,跑进来来表示感谢。祝明霞又给他们准备了一壶开水,从家里带茶叶给他们使用。老人们说:“这样对待我们,怕大桥修好以后,都舍不得过去了呢。”
  这天送茶给他们,就听到他们说一件事:一个女孩,大白天被歹徒刺杀,浑身上下捅了无数刀,送到医院抢救,女孩也不喊痛,不哭一声,给她缝针的医生,下了手术台后大哭。
  祝明霞听得心子震颤,靠近了询问。老人说:“女孩被抬进医院,路人看见了,都跑去看望,有的进去就在里面等着,直到见她被推出了手术室,看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就围了医生问。医生开始微笑,她的手术做得好,后来又哭,说是这女孩太坚强了,四五个钟头没有哼一声。”
  “是什么事?凶手呢?抓住了没有?”
  “应该抓住了吧,挨千刀的,大白天杀人,一个弱小女子,诶。”
  “逮住他就不要等宣判了,马上就拿去割丁丁。”
  “可恶,千刀万剐,五雷轰顶!”
  祝明霞进了营业厅,和同事说了,大家就议论起来,从顾客口里讨情况,一下午,了解到了更多的细节。
  事情发生在昨日中午。那女孩十五岁,贵田县乡下来的,在交警队家属楼当保姆,看护一个两岁小孩,孩子的父亲是交警,母亲当老师。事发时两个大人都不在家,中午一点半,小保姆正带孩子睡觉。凶犯来到家属楼,趁没人注意,撬窗进去,举刀对着小保姆就捅,捅完以后又从窗口跳出来,被邻居撞见了,挥刀吓唬邻居,邻居不敢动,让他逃走了。邻居敲门不开,从窗口望进去,看到满地上都是血迹,就赶紧呼救,招来更多的人,打开了门。小保姆浑身都是血,气息奄奄,看清楚了是邻居,抱紧孩子的手才松开。大家一边抱了孩子,一边急送她到医院,一边赶忙通知孩子的父母。那小保姆真的坚强,手术过程一声不哼,下了手术台第一句话就问小杰在哪里。那小孩也嚷着要梅阿姨,就让她俩个见了面。孩子身体丝毫未受损,只是受了点惊吓,那一会紧紧依偎在保姆身边,不肯离去。这家人也懂礼懂节,一家人急救室外里守护着,医药费也及时交了,还熬了鸡汤给小保姆喝。好人,遇到了好人家,却不幸遭到意外。凶手太残暴,再怎么也不应该这样对一个弱小女子下手。天杀的,不被邻居撞见,他可能还要对孩子下手。现在公安出动了大批人马,布下天罗地网,看他还能跑到哪里去。让人感到宽慰的是那小孩安然无恙。
  贺国荣回家就听祝明霞讲了这事,感到十分震动,第二天大早去了办公室,想找点时间问问其他人,再多了解一些情况。
  他经过秘书室,里面电话铃声激烈地响个不停,值班秘书还没有到岗。贺国荣就跑去接了电话,是罗大放打来的:“你是贺国荣?别人都还没有来?等马县长来了让他听我电话。”
  贺国荣说:“马县长随身带了手提电话的呀。”
  罗大放说:“给他打了,不通,可能在路上,信号不好。”
  县里主要领导都配上了手提电话,办公室和大路上好像还通畅,小街小巷和野外就不行了,主要是还差基站布点还不够。大哥大是个不错的工具,要是再小一点,价格便宜下来就好了,还有基站建设的速度要快,走到哪里都通畅,不用到处走路,就地站着就可以接听,太方便,光是时间上的节约就够多了。他联想到那被刺杀的小保姆,邻居手上要是有这个东西,马上打出去,公安立即出动,那个家伙说不定还没有跑远。
  马运昌来了,贺国荣说了罗大放要他回电话的事。马运昌说:“你没事?在这里玩?”贺国荣也没解释什么,赶紧出来。站在走廊上想着,要进一步核实消息,只有去医院,或者公安局,可是现在是上班时间,得等下班以后去。
  一阵铃声过后,听见马县长在里面喊:“贺国荣。”他赶紧跑进去,马运昌正往桌子上搁话筒,瞥了他一眼:“张敬民问你来了没有。”
  他忙说:“来了来了。”
  马运昌道:“那你还不快去?”
  他应了一声:“好。”谢谢县长四个字在喉咙口打转,没来及说,转身上了四楼。
  前两天跟随张敬民、李俊去了省城,见了电投公司的几个头头,又到能投公司这边见了柴总。把要跑火电项目的事告诉了他。柴中元竖起大拇指,说:“吃着一个,夹着一个,眼里还要望着一个,你们真能抢。”
  张敬民说:“你不在能投公司,我们就找不到方向跑,一个都吃不到。”
  柴总欢喜说:“跑吧,跑步前进吧。我看呀,电投公司不光看中你们的水资源,煤炭资源,最重要的,是你们的决心。你们两个,馆农业的和管工业的,这么契合,你们所具有的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十分少见。为什么这样讲?搞能源建设不能吹糠见米,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光外业勘察规划,可能就要花费一年时间,报批过程,那也是很漫长的,建设周期那就更不消说了。好多地方的领导不主动,不积极,在任上看不到成效,可以说这就是主要原因。”
  张敬民说:“想办法推动改进,可以在外业进行的同时,就办理报批和征地手续,这样批下来就可以马上动工。”
  柴中元说:“是呀,你们在计算抢时间,我就怕你们的时间计算好了,却赶不上趟,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官,到时候说不定换了人了。”
  张敬民说:“不用担心,我们已经议论过了,在县里争取见项目规划纳入人代会审议,通过法律程序,确保长期可持续。”
  柴中元说:“这样好,这也是电投公司很快就下决心的主要原因之一。把事情从法制的角度定下来,后面的人就不会轻易改变,一届跟着一届干,就不会出现断裂。”
  柴中元皮包里有一只不大不小的手提机,新一代产品。下楼时一边举到耳边就打通了驾驶员,等大家到了门口,小车已经侯在那里了。
  第二天三人又去了一趟电力设计院,仍然由柴中元带着,与几位设计专家座谈了大半天……当夜还住在省城,就开始起草专题报告,还要整理座谈会纪要,附在专题报告后见面,这样做足够引起省计委财政厅等几家的重视。当时说写好后先经过县里主要领导审阅修改,再逐级上报。张敬民找他,八成是这个事,稿子昨天夜里已经完成,就揣在口袋里,刚才见马县长,就有想拿出来给他看,邀一个功的冲动,最终没拿出来,还是理智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