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01326/ 为您提供重生之无限危机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很快,护国军第三师第一团就过来了,看着他们互相掺着,抬着的伤员,魏长根一阵恼火。
护国军第三师第一团走过十分钟以后,东洋军就追过来了。只见东洋军排成两列纵队,整整齐齐跑步追过来。武藤岗走在队伍靠后的位置,不断大声催促着:“快,快,快追上去,不要让共军跑掉,更不要让护国军有喘息的时间。”,“快点,抓住一名护国军有赏,抓住护国军干部更是大大有赏。”
听到长官说有赏,看在赏钱的份上,东洋军士兵们跑得更起劲了,一边跑还一边互相鼓励道:“弟兄们快跑,挣大钱下馆子去。”,“最好抓住一个大官,那就有钱娶媳妇了。”,“要是我,宁愿回老家买一块田种。”……
东洋军第七师团很快就过去了。魏长根偷偷计算一下,发现东洋军第七师团损失也不轻,大概还有两个团左右,应该能啃得下。
原来在缴获大量物资后,军委就想着用独立团和十一团给敌人来一次伏击。而就在前面,整个护国军第三师十一团埋伏在哪里,还有缴获的迫击炮重机枪,火力上已经高于十六师了。所以魏长根由此感慨。
就在东洋军第七师团过去20分钟后,东条英机率领他的十九师团也珊珊来到了,后面还跟着十七、十八师的殘部。
也许他们认为前面有第七师团吧,十九师前卫团正排着整齐的队列慢吞吞的走着。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到魏长根的枪口之下。
于此同时,正在乘胜追击的东洋军第七师团已经慢慢的走进护国军给他布置的地狱。
随着护国军第三师十一团团长一声令下,准备多时的16门迫击炮和16挺重机枪再加上几十挺轻机枪一齐开火。马上让东洋军第七师团尝到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站着,有机枪,趴着又有炮弹。
东洋军第七师团指挥官武藤岗从此彻底停止了思维。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一排排迫击炮象长了眼睛似的,落到东洋军头上,来来回回,犁了一遍又一遍。从爆炸掀起的火光中可以看到,公路上,公路两旁,到处都是被炸弹炸出的一个个弹坑,每一轮炸弹过后,刚刚还跳着跑动的士兵,就变成了残肢碎肉,不复存在。路旁的树木燃烧起来了,路旁的野草也燃烧起来了,就连尸体也燃烧起来了。在火光中,四处奔跑的东洋军成了最好的靶子,泼雨一般的子弹像割草一样把他们割倒。
就在此时冲锋号响了,护国十一团的战士们,一个个就像摆脱缰绳的老虎,嗷嗷叫着往前冲。刚看到希望的东洋军残部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部队马上就溃散了,战士们到处跑着抓俘虏。
就在护国十一团炮击时,在后面紧赶慢赶的东条英机也知道不对劲,赶紧传令部队快速行军,就在他下完命令时,突然听到前卫大队所在的路上想起了激烈的枪声,听枪声的密集度,绝对有护国军的两个团。
笑话,魏长根的部队可是每班都有一挺机枪,火力能不强吗?
就在东条英机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时,他的前卫大队已经快完了。
当时,魏长根听到护国十一团打响,而东条英机的前卫大队刚好进入伏击圈,马上命令开始攻击。由于独立团一字排开,当第一声枪响后,所有自动火力全部不要命的喷洒着子弹,而步枪在放完一枪后,就开始扔手榴弹,一枚接着一枚的仍。
就在前卫大队从遭遇战之中反应过来时,全团战斗人员已经倒下一半。可是就在他们刚趴下,正庆幸自己躲过一劫时,铺天盖地的手榴弹又砸了下来。
前卫大队中佐是井上志刚,是靠军功爬起来的,打起仗来很有一套。就在他看到自己部下一个个枪都还没拿到手里,就倒在敌人枪口之下时。马上就判断护国军是要全歼自己,赶紧命令部队向后突围。
可是他的运气视乎没有那么好。就在他带着自己身边剩下的百十号人刚跑出火力圈时,等待多时的老钱马上发起了冲锋。
那百十号人这下就坚持不住了,马上就溃散了。老钱坚决执行魏长根的命令,只能跟在敌人后面靠火力杀伤敌人,在敌人回到后卫时,只是远远的开枪,威慑敌军。再扔完几轮手榴弹后,就悄无声息的撤退了。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麻痹李觉,让他不敢来增援。可是李觉毕竟是沙场老将,就在他命令部队增援时,老钱已经带着部队安全撤退。
气的东条英机只能对带着几十号人回来的井上志刚大发雷霆。
魏长根这时却高兴了,以不到一千人的兵力歼敌近两千人,自己只有几十人的伤亡,还缴获大量装备弹药。能不高兴吗。
而且再回来的路上又发了一点小财,那就更高兴了。
原来在回去的路上,侦察排发现东洋第七师团逃脱的几百名士兵后,魏长根赶紧命令部队将其包围。
就在那些残兵发现不对劲时,自己已经被包围了,在刚才领教护国军炮火后。再也不敢抵抗,马上投降。
这时,伏击东洋军第七师团战斗已经全胜了。
匆匆忙忙赶到的张亦被震撼了,因为造成这一辉煌战果的只是十一团,让他简直无法想像。他们那来这么强大的军火?他把疑问投向准备向他报告的吴承国。
“打得太好了,吴承国同志,不知这些炮火你们是从那弄来的?”
“报告张旅长,这些军火是从东洋军第七师团那缴获的。”吴承国掩饰不住兴奋,大声说。
“缴获的?这么说你们师已打败东洋军第七师团了?”张亦掩饰不住惊讶地问,因为据他所知,东洋军第七师团是一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而三军团只有四师的两个团,他才不相信朱德有那么大的能耐,但眼前的事又不到他不信。为什么指挥部没向他们通报?
“是得,我们大获全胜,不过这是十团的功劳。”
“十团?”,就凭一个团打败对方四个团,除非是战神再世了,张亦更惊讶:“那你们怎么会在这设伏的?”
“这也是魏团长的计划。”
“魏团长?哪一位魏团长?”张亦记得三军团没有那位团长是姓刘的,所以糊涂了。
“正确说是魏长根团长,十团的杨成明同志牺牲了,由他当团长。”说到老伙计的牺牲,吴承国声音低沉下来。
“啊,魏长根。”自认护国军第一将领张亦的终于记住了魏长根的名字,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
“张旅长,你看,魏团长他们也胜利归来了。”吴承国指着从觉山铺方向过来的一群人道。
“胜利归来?啊,难怪不见敌人的援兵。”张亦是彻底惊讶呆了,这魏长根是何许人也?打仗竟然如此有章有节
得胜归来的魏长根可是春风得意,当他看见有几个人向他走来时赶紧跑过去,因为根据他后世的记忆,那几位正是护国军第一师作战旅长张亦,政委马峰,参谋长左全几位首长
魏长根赶紧跑了过去,几个标准的敬礼,说道:“报告各位首长,独立团团长魏长根胜利完成任务,向你们报告。”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想不到老朱手下还有你这一员虎将,打得太漂亮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马峰笑着赞道。
“多谢马政委夸奖,这都是指挥部正确领导的功劳。”魏长根赶紧回到。
“胜不骄,败不馁,很好,很好。”旁边的左参谋长接着说道。
“恩!刘团长,你们打得不错,这下东洋军不敢再来了吧!有机会,把你的想法和这几仗的动机跟我说说。”说话的是张亦。
“是,张旅长,我们还要回防,夜寒风冷,请保重身体。”魏长根赶紧回答道。
“有心了,一路保重。”张亦的话还是看不出感张亦张亦彩。
“向各位领导、同志们致敬,保重!”魏长根带领战士们一边敬礼,一边大声道,很快就溶入黎明前的夜色之中。
这时,经过魏长根等人全歼东洋军第七师团四团,东洋军一个师团外加一个联队后,两部人马再也不敢冒进,只能远远跟在护国军背后。这就为三军反包围赢得宝贵的时间。
……
在三军形成反包围之势时,还是被东条英机察觉,但是已经无用,三军大势已成,进入包围圈内的东洋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五师团、第十六师团共计二十多万东洋军,全部歼灭。
为山东东洋军用枪和大炮敲响了丧钟。
三军没有打算给东洋人任何机会,稍作整顿后立刻开赴青岛,这是除了台湾外,东洋人占领华夏的最后一块领土,现在是时候让它重归祖国的怀抱了。
国人很激动,奔走相告,报纸纷飞;南京政府很激动,纷纷发电嘉奖;红色组织很激动,发电鼓励恭贺!
然而东洋人却投降了……
护国军第三师第一团走过十分钟以后,东洋军就追过来了。只见东洋军排成两列纵队,整整齐齐跑步追过来。武藤岗走在队伍靠后的位置,不断大声催促着:“快,快,快追上去,不要让共军跑掉,更不要让护国军有喘息的时间。”,“快点,抓住一名护国军有赏,抓住护国军干部更是大大有赏。”
听到长官说有赏,看在赏钱的份上,东洋军士兵们跑得更起劲了,一边跑还一边互相鼓励道:“弟兄们快跑,挣大钱下馆子去。”,“最好抓住一个大官,那就有钱娶媳妇了。”,“要是我,宁愿回老家买一块田种。”……
东洋军第七师团很快就过去了。魏长根偷偷计算一下,发现东洋军第七师团损失也不轻,大概还有两个团左右,应该能啃得下。
原来在缴获大量物资后,军委就想着用独立团和十一团给敌人来一次伏击。而就在前面,整个护国军第三师十一团埋伏在哪里,还有缴获的迫击炮重机枪,火力上已经高于十六师了。所以魏长根由此感慨。
就在东洋军第七师团过去20分钟后,东条英机率领他的十九师团也珊珊来到了,后面还跟着十七、十八师的殘部。
也许他们认为前面有第七师团吧,十九师前卫团正排着整齐的队列慢吞吞的走着。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到魏长根的枪口之下。
于此同时,正在乘胜追击的东洋军第七师团已经慢慢的走进护国军给他布置的地狱。
随着护国军第三师十一团团长一声令下,准备多时的16门迫击炮和16挺重机枪再加上几十挺轻机枪一齐开火。马上让东洋军第七师团尝到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站着,有机枪,趴着又有炮弹。
东洋军第七师团指挥官武藤岗从此彻底停止了思维。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一排排迫击炮象长了眼睛似的,落到东洋军头上,来来回回,犁了一遍又一遍。从爆炸掀起的火光中可以看到,公路上,公路两旁,到处都是被炸弹炸出的一个个弹坑,每一轮炸弹过后,刚刚还跳着跑动的士兵,就变成了残肢碎肉,不复存在。路旁的树木燃烧起来了,路旁的野草也燃烧起来了,就连尸体也燃烧起来了。在火光中,四处奔跑的东洋军成了最好的靶子,泼雨一般的子弹像割草一样把他们割倒。
就在此时冲锋号响了,护国十一团的战士们,一个个就像摆脱缰绳的老虎,嗷嗷叫着往前冲。刚看到希望的东洋军残部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部队马上就溃散了,战士们到处跑着抓俘虏。
就在护国十一团炮击时,在后面紧赶慢赶的东条英机也知道不对劲,赶紧传令部队快速行军,就在他下完命令时,突然听到前卫大队所在的路上想起了激烈的枪声,听枪声的密集度,绝对有护国军的两个团。
笑话,魏长根的部队可是每班都有一挺机枪,火力能不强吗?
就在东条英机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时,他的前卫大队已经快完了。
当时,魏长根听到护国十一团打响,而东条英机的前卫大队刚好进入伏击圈,马上命令开始攻击。由于独立团一字排开,当第一声枪响后,所有自动火力全部不要命的喷洒着子弹,而步枪在放完一枪后,就开始扔手榴弹,一枚接着一枚的仍。
就在前卫大队从遭遇战之中反应过来时,全团战斗人员已经倒下一半。可是就在他们刚趴下,正庆幸自己躲过一劫时,铺天盖地的手榴弹又砸了下来。
前卫大队中佐是井上志刚,是靠军功爬起来的,打起仗来很有一套。就在他看到自己部下一个个枪都还没拿到手里,就倒在敌人枪口之下时。马上就判断护国军是要全歼自己,赶紧命令部队向后突围。
可是他的运气视乎没有那么好。就在他带着自己身边剩下的百十号人刚跑出火力圈时,等待多时的老钱马上发起了冲锋。
那百十号人这下就坚持不住了,马上就溃散了。老钱坚决执行魏长根的命令,只能跟在敌人后面靠火力杀伤敌人,在敌人回到后卫时,只是远远的开枪,威慑敌军。再扔完几轮手榴弹后,就悄无声息的撤退了。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麻痹李觉,让他不敢来增援。可是李觉毕竟是沙场老将,就在他命令部队增援时,老钱已经带着部队安全撤退。
气的东条英机只能对带着几十号人回来的井上志刚大发雷霆。
魏长根这时却高兴了,以不到一千人的兵力歼敌近两千人,自己只有几十人的伤亡,还缴获大量装备弹药。能不高兴吗。
而且再回来的路上又发了一点小财,那就更高兴了。
原来在回去的路上,侦察排发现东洋第七师团逃脱的几百名士兵后,魏长根赶紧命令部队将其包围。
就在那些残兵发现不对劲时,自己已经被包围了,在刚才领教护国军炮火后。再也不敢抵抗,马上投降。
这时,伏击东洋军第七师团战斗已经全胜了。
匆匆忙忙赶到的张亦被震撼了,因为造成这一辉煌战果的只是十一团,让他简直无法想像。他们那来这么强大的军火?他把疑问投向准备向他报告的吴承国。
“打得太好了,吴承国同志,不知这些炮火你们是从那弄来的?”
“报告张旅长,这些军火是从东洋军第七师团那缴获的。”吴承国掩饰不住兴奋,大声说。
“缴获的?这么说你们师已打败东洋军第七师团了?”张亦掩饰不住惊讶地问,因为据他所知,东洋军第七师团是一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而三军团只有四师的两个团,他才不相信朱德有那么大的能耐,但眼前的事又不到他不信。为什么指挥部没向他们通报?
“是得,我们大获全胜,不过这是十团的功劳。”
“十团?”,就凭一个团打败对方四个团,除非是战神再世了,张亦更惊讶:“那你们怎么会在这设伏的?”
“这也是魏团长的计划。”
“魏团长?哪一位魏团长?”张亦记得三军团没有那位团长是姓刘的,所以糊涂了。
“正确说是魏长根团长,十团的杨成明同志牺牲了,由他当团长。”说到老伙计的牺牲,吴承国声音低沉下来。
“啊,魏长根。”自认护国军第一将领张亦的终于记住了魏长根的名字,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
“张旅长,你看,魏团长他们也胜利归来了。”吴承国指着从觉山铺方向过来的一群人道。
“胜利归来?啊,难怪不见敌人的援兵。”张亦是彻底惊讶呆了,这魏长根是何许人也?打仗竟然如此有章有节
得胜归来的魏长根可是春风得意,当他看见有几个人向他走来时赶紧跑过去,因为根据他后世的记忆,那几位正是护国军第一师作战旅长张亦,政委马峰,参谋长左全几位首长
魏长根赶紧跑了过去,几个标准的敬礼,说道:“报告各位首长,独立团团长魏长根胜利完成任务,向你们报告。”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想不到老朱手下还有你这一员虎将,打得太漂亮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马峰笑着赞道。
“多谢马政委夸奖,这都是指挥部正确领导的功劳。”魏长根赶紧回到。
“胜不骄,败不馁,很好,很好。”旁边的左参谋长接着说道。
“恩!刘团长,你们打得不错,这下东洋军不敢再来了吧!有机会,把你的想法和这几仗的动机跟我说说。”说话的是张亦。
“是,张旅长,我们还要回防,夜寒风冷,请保重身体。”魏长根赶紧回答道。
“有心了,一路保重。”张亦的话还是看不出感张亦张亦彩。
“向各位领导、同志们致敬,保重!”魏长根带领战士们一边敬礼,一边大声道,很快就溶入黎明前的夜色之中。
这时,经过魏长根等人全歼东洋军第七师团四团,东洋军一个师团外加一个联队后,两部人马再也不敢冒进,只能远远跟在护国军背后。这就为三军反包围赢得宝贵的时间。
……
在三军形成反包围之势时,还是被东条英机察觉,但是已经无用,三军大势已成,进入包围圈内的东洋第七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五师团、第十六师团共计二十多万东洋军,全部歼灭。
为山东东洋军用枪和大炮敲响了丧钟。
三军没有打算给东洋人任何机会,稍作整顿后立刻开赴青岛,这是除了台湾外,东洋人占领华夏的最后一块领土,现在是时候让它重归祖国的怀抱了。
国人很激动,奔走相告,报纸纷飞;南京政府很激动,纷纷发电嘉奖;红色组织很激动,发电鼓励恭贺!
然而东洋人却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