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乌云盖日


小说: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作者:三七开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124026/ 为您提供三国之关平当老大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江夏,安陆。
  张老三是回去了新野,但是张老三帮着诸葛亮建造出了一座大城。目前拥有四路大军,分别是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本营五六千人。
  陈兰,雷绪二三千人。
  丁奉水军五六千人。养起了足有一万六左右的偏师。至于人口,也有十几万。至于物资,诸葛亮做江夏太守时间太短,目前军用不足,全靠新野支援。
  至于兵马,诸葛亮所部是新招募不久的军队,可堪一战。但丁奉,陈兰,雷绪所部兵马,却都是精锐。
  诸葛亮治理江夏,民心初归附。
  战争没有发生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安陆这个地方,北方便是新野。也就打起来的话,新野才是前线。
  但诸葛亮有些不安,安陆这个地方经营的时间太短了,根基太浅。
  这日诸葛亮正在太守府书房内看书,黄月英从外走了进来,端来了一碗鸡汤。
  黄月英本在汉中,关平体恤诸葛亮在江夏做太守,身边没有人照顾,便派人将黄月英送来了。
  “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夫君你成天看书,又操持军国大事,日夜忧心。长此以往,损耗的精神又如何能补回来?”
  黄月英进来后,将诸葛亮手中的竹简拿下,将鸡汤端到了诸葛亮的面前,嗔道。
  夫妻之间,也谈不上一家之主的威严。诸葛亮苦笑了一声,乖乖的端起了鸡汤喝下,将空碗放在案几上。
  黄月英取出帕子递给诸葛亮,诸葛亮轻轻擦了擦嘴,折叠好还给了黄月英。
  “夫君。北方自有汉寿侯顶着,安陆两侧又有桐柏山,大洪山挡着,何以如此忧虑?”黄月英不愧是才女,对军事也颇为晓得,思虑之后便说道。
  “若曹操分兵来攻呢?”诸葛亮闻言反问道。
  “汉寿侯自在新野,房陵又有大军在。曹操如何敢分兵来攻安陆?再则,若是分兵从新野而过,粮路又该如何?须知道,新野赵云将军,也有骑兵。”
  黄月英摇头说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需得小心应付才是。”诸葛亮摇摇头,说道。以正常的情况下,曹操不该分兵南下。
  但那是曹操,可真不好对付。
  如何保全江夏,却是诸葛亮的工作,他自然忧心。
  “哎。”黄月英知道自家丈夫稳重,劝也劝不了,便长叹一声,端着碗筷下去了,由他了。
  黄月英离开之后,诸葛亮取出了江夏三县地图,然后取出白子,黑子在地图上做推演,若是曹操分兵来功。
  我该如何抵挡?
  新野坚城,不可直下。但是江夏,却并不是啊。
  诸葛亮摸着胡须,眉头紧蹙。
  征伐乃天下第一紧要大事,诸葛亮这样的人是不可以不慎重的。
  “报大人,主公有公文到了。”这时候,江夏主簿从外匆匆走了进来,手中捏着一个竹筒。
  诸葛亮敛容从主簿的手中取过竹筒,取出了其中的绢布,仔细观看了一下,叹道:“主公厚恩啊。”
  却是关羽宣了关平的意思,让诸葛亮可以便宜行事,若是局势不对,便可以率部舍弃了江夏城,往山上逃去,或是南下长江,与丁奉泛舟长江,以躲避曹军锋芒。
  诸葛亮从中看到了关家对他的重视,因而发出了一声叹息。
  “召蒋长史。”诸葛亮放下绢布,抬手对主簿说道。
  “诺。”主簿应诺一声,转身下去了。不久后,蒋琬趣步从外走了进来,从容躬身问道:“兄长。”
  “我看曹操多半会南下。正所谓未雨绸缪,百战不殆。若曹军攻破新野,江夏,必广有荆州。祸事便至此江东门口。此战孙权也需得出力,公琰你往江东一行,请孙权出兵,以做应援。”
  诸葛亮说道。
  大战一触即发,诸葛亮,关羽,乃至于小将们都察觉到了,蒋琬自然也是察觉到了。只是对于这一次前往江东,蒋琬有所疑虑。
  “兄长。那孙权我所知不深,他何等样人?”蒋琬问道。
  “雄武之才,一时明主。”诸葛亮答道。
  “我明白了。”蒋琬明白了,而后应诺一声,告辞出了太守府,召唤了随从十余人,南下长江,顺东而下,往江东去了。
  很简单。
  若孙权乃是昏暗之主,则此去必然是请不到援兵的。若孙权乃是雄略之才,则必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所以蒋琬才有如此一问。而江东孙权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天下知道的人甚少。若非如此,历史上曹操也不可能轻敌大意,惹了刘备又顺江打孙权,于是赤壁一把火也。
  诸葛亮身为江夏太守,也想保住江夏,而自身实力不足,需得合纵连横。
  这一场战争,必然是一场大战。
  关家,刘家,孙家,曹家谁也逃不过。
  ...........
  荆州,襄阳。
  刘琮虽然顺利继位,但荆州与刘表时期,注定是不同了。
  正所谓“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刘表毕竟是老主公,年轻的时候便有盛名,单枪匹马下荆州,便有地方数千里,百万之众,带甲十万。
  又向南任命吴臣为苍梧太守,横行南方。
  真积年老贼也。
  虽然那时候荆州也是内外涌动,但是刘表其实镇得住。而此刻刘琮继位,乃年少嗣子。而身边有蔡瑁,张允这等谄谀之臣。
  虽然荆州还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是在平静之下,便是人心浮动。
  蔡瑁,张允当然也感觉到了这人心的不稳,而北方情况,关家父子知道,蔡瑁,张允能不知道?
  蔡瑁坐立难安。
  想当年刘表为刘备,关家父子忧虑成疾,而现在轮到蔡瑁了,因为现在实际上掌控荆州的,便是他呀。
  蔡瑁一个人实在是难受,便派人去召来了张允,二人凑在一起商议,但是蹉跎没有策略,只是枯坐而已。
  之后蔡瑁与张允便开始喝起了酒来。
  “这天下为何如此不太平,那曹操,关羽,关平,孙权为何这般贪心?曹操纵横北方,兼有幽州,冀州,并州,豫州,兖州,徐州,半个司隶,还如此贪心,竟然要兴大兵南下。孙权广有江东,带甲十万,却还累攻江夏。关家父子狼子野心,累年征战。若天下诸侯各守备土地,相安无事多好。”
  蔡瑁有些微醉,也愤然骂道。
  蔡军师号称是军师,实则是腹黑学高手,打仗行政完全普通。又无甚野心,只想稳坐荆州而已,哪知道树欲静风不止,四周皆是豺狼虎辈,不足以信啊。
  “军师啊,事到如今。骂之无用。不管谁是杀入荆州,我们都休想如此自在太平。所以能保就保,还能逍遥自在。不如请蒯异度前来商议。”张允劝道。
  蔡瑁终于也想起蒯越来了,主要是蒯越此人太低调了,很少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久而久之蔡瑁竟然将之忘了。
  “来人,请蒯先生。”蔡瑁连忙抬起手,对外呼喊道。不久后,蒯越从外走了进来,伟岸丈夫,从容不迫。
  双方见过之后,蔡瑁问之谋曰。“祸事将至,先生可有保全之策?”
  历史真的已经面目全非。
  蔡瑁这样的人,也随着权利操持在手,便也起了保全荆州的心思。但这只是幻想罢了。
  蒯越知道,荆州必然会覆灭。
  虎狼环视,一只羊能做什么?
  但是暂保一时,或许能做到。蒯越想了想,说道:“曹操必然南下的,但是从粮草聚集,大军云集,再到行军,必然也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请军师精选将领,修葺战船,修建城墙,淘汰军中老弱。只要大军在握,进退便会从容许多。”
  事到如今,蒯越也没有良谋了。所以从自身出发吧,只有持身正,才可以百邪不侵。
  若荆州强大起来,孙权,关家,曹操便不会将荆州视之为羔羊了。
  当然说的简单,做到很难。像蔡瑁张允这样的人,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临时抱佛脚一下,应该还可以吧。
  蔡瑁,张允闻言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痛。修葺战船,修葺城墙,挑选精兵,这可都是要钱的。
  而他们贪污了这些钱。
  吃空饷,喝兵血。战船坏了,说是要修,结果钱下来就不修了。城墙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心痛归心痛,蔡瑁,张允二人也知轻重缓急。
  “好。”蔡瑁忍住胸口的疼痛,答应下此事。
  正是大战一触即发,就像是天要下雷雨。猛虎要惊动,羔羊也要惊动。蔡瑁,张允这样的羔羊,在蒯越的指点下,竟也是临时抱佛脚,精选精兵开始备战。
  真的是奇观。
  而关家,刘家的举动,便也影响到了东南方的所有诸侯,所有诸侯治下的士人,官员,将军。
  所有人都知道一战在所难免。
  真的谁也逃不了。
  现如今只看曹操出兵几何,关羽何以抵挡。
  若北军胜,该如何?
  若南军胜,又该如何?
  真的是乌云盖日,夹带雷电狂风暴雨,一片混乱。在事情没有抵定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大汉将会如何。
  胜败又如何。
  谁能笑到最后。
  一切都是混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