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多少相思多少痛


小说:血鹰突击队   作者:观海听涛   类别:战史风云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e.com/book/36982/ 为您提供血鹰突击队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虽然事情过去了五年。
  但是,潘今莲心里始终不舒服。
  她黑着脸,没吭一声,低头迈步,回归村里,和雌虎呆在祠堂里发呆。
  吴淞叹息一声,坐在村口,苦恼地点燃一支烟,吸了两口,吐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烟圈。
  毕竟,在七八年前的烽火硝烟中,他和郑倩一起浴血奋战,也曾同床共枕。
  而今再相见,却形同陌路,心里不平静啊!
  也平静不下来,无法平静!
  打了一个大胜仗,有了诸多的缴获,士兵们都兴高采烈的从吴淞的身旁经过。
  这些登记入库之类的琐事,归薛平管。
  他们也都知道吴淞不管小事,也没问吴淞。
  村民们从地道里出来,都激动着,欢呼着,村妇们赶紧的去做饭,犒劳将士们。
  等到薛平和薛建并肩归来,吴淞就坐在村口的台阶上,和薛建坐下聊天。
  薛平去忙了。
  薛建告诉吴淞:
  长城抗战,浴血奋战。
  撤出古镇之时,他和郑倩都被炮弹震晕了。
  救起他们的,都是东北抗联的人,都是来支援打鬼子的。
  但是,鬼子蜂涌入关,东北抗联的人,也没办法,只好抬走了薛建和郑倩。
  伤好后,薛建和郑倩由关外回到关内,回到胶城,早已物是人非。
  吴淞也没了踪影,没了音讯。
  于是,薛建和郑倩准备南下上海,决定先回大华米铺,再作打算。
  岂料,郑辉早已暗中加入了zggcd,此时还参加了胶东游击队,并在与反动势力的血战中,负了伤,被偷偷的抬进了胶城。
  薛建和郑倩无奈的留在胶城,暗中照料郑辉。
  这还得谋生。
  幸好,鬼刀会里有些难兄难弟,暗中接济着薛建和郑倩。
  游击大队的人找上门来,感谢薛建和郑倩。
  同时,动员薛建和郑倩加入游击队,一起向封建势力、反动势力抗争。
  东北抗联的人,也来了。
  东北抗联是薛建和郑倩的救命恩人。
  现在,薛建和郑倩也无处可去,薛康又牺牲了,国内打成这个样子,谁都气愤,谁都想抗争。
  于是,薛建和郑倩便加入了胶东游击大队。
  慢慢的,薛建和郑倩对zggcd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俩人开始有了理想信念,开始懂得为人民劳苦大众谋幸福而奋斗。
  全面抗战爆发后,各方人马开始联合抗战。
  台儿庄之战开始,薛建和郑倩、郑辉三人,奉令带队过来支援。
  虽然装备落后,但是,抬抬伤员,给前线的将士们送送饭也好。
  可偏巧这个时候,吴淞和扈青这对英雄美人并肩血战小鬼子的战地新闻刊载出来了。
  郑倩在激动和伤感的纠结中,病倒在途中,错过了一场大血战。
  文静美人聂姿容在泉城秘密创办的战地周刊,仍在刊载吴淞和扈青英雄美人抗战的故事,但是,关于扈青和吴淞的下落,却无音讯。
  薛建待郑倩病好后,继续率部前进,赶赴徐州,岂料,徐州被鬼子夺走了。
  薛建和郑倩、郑辉便在这一带拉起一支队伍,与鬼子伪军不时的展开游击战,可没想到,又在这鸡公山见到了吴淞。
  而且,吴淞还是带队来救他们的。
  言及于此,师徒两人都感慨万分。
  吴淞劝薛建带队加入他的血鹰突击队。
  薛建告诉他,自己是姓共的,是zggcd领导下的抗战武装,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队伍,将来解放全人类的队伍,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队伍,不可能加入私人武装。
  虽然吴淞也在抗战,也在打仗。
  他反而劝吴淞带队加入他的游击队,他会请示上级,让吴淞也加入zggcd。
  吴淞摇了摇头,对薛建他们的组织不了解。
  所以,师徒俩都没谈拢。
  薛平和冷子华跑出来叫吃饭了。
  吴淞说道:“薛平,拿十杆步枪、一门掷弹筒、一挺歪把子、一把花机关及各种炮弹、子弹出来,还有五十颗手雷,带队送给游击队。
  我们不留令兄吃午饭了。
  因为鸡公山上还有郑倩需要安慰。”
  薛建高兴无比,激动无比,起身立正敬礼,大声说道:“谢谢师父!谢谢吴营长!谢谢友军!”
  吴淞朝他摆摆手,难过地背手而去。
  冷子华和薛平带队护送薛建回鸡公山,在游击队落脚的一个大山洞里,再次见到了郑倩和郑辉。
  郑倩笑容满脸地迎接薛平和冷子华。
  她也是姓共的,是一名光荣的zggcd员,是这支游击队的指导员。
  她的身份今非昔比。
  虽然一度在山下失态,但是,她已经稳重起来,成熟起来,已经平稳了自己的情绪。
  她和队员们一起作陪,反正也没多少人,一起陪薛平和冷子华用餐。
  她告诉薛平,并让薛平转告吴淞,希望两支队伍一起联手抗战。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她又向薛平、冷子华等人讲解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薛平和冷子华等人都很感动,为这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而感动,也很感慨自己的恩师吴淞这么大方,送这么多的枪枝弹药给薛建。
  现在,两支队伍隶属不同的建制,还真有点难堪。
  过去都是一家人啊!
  薛平也已经很稳重,啥也没说,只说了一句:
  “大哥,郑指导,鬼子可能会来报复。小心点!”
  冷子华冷面冷酷,本就沉默,也没说啥。
  然后,他们握握手,就分开了。
  可是薛平和冷子华走了之后,郑倩的泪水又哗啦啦而下,曾经爱过痛过,怎么能说放下就放下?
  她想起中原大战时,自己对吴淞的那份热烈的追求。
  她想起长城抗战时,她和吴淞同床共枕,一起浴血奋战。
  而今,往事历历在目,可他身边的那个女不再是自己。
  和吴淞分开五年了,多少相思,多少痛?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无眠?
  难道就这样作罢了?
  可自己又能如何?
  自己现在也不是一般人了,又岂能和他身边的女人争风吃醋?
  回到拳头凹村子。
  薛平和冷子华发现,村里更热闹了。
  原来十里八村的人,知道吴淞打了一个大胜仗,其中一个村还死了不少人。
  所以,有近两百年轻男人,前来要求参军参战。